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名師導航】備考2024中考地理新課標總復習一輪專題15 河流、自然災害學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名師導航】備考2024中考地理新課標總復習一輪專題15 河流、自然災害學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15 河流、自然災害 學案
【課標解讀】(2022版)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歸納中國河湖的特征。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長江、黃河的特點,舉例說明其對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的影響。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中國主要的自然災害和環境問題;針對某一自然災害或環境問題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議;掌握一定的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的安全防護技能。
【專題考點解讀】
考點內容 考點分頻 考向預測
河流 與 自然 災害 考點1 以外流河為主 ☆☆ 運用地圖或其他資料,結合時事熱點,考查中國地理的相關內容; 以選擇題、綜合題形式考查我國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長江和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等內容; 以選擇題、綜合題形式考查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分析某區域內存在的自然災害與環境問題,了解區域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利用的成功經驗; 考查學生綜合識圖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計算能力,以及從材料或地圖中獲取有用的地理信息的能力。
考點2 長江的開發與治理 ☆☆☆
考點3 黃河的治理與開發 ☆☆☆
考點4 自然災害 ☆☆
01 以外流河為主
一、內、外流區。
1.內流河與內流區:最終 的河流叫做內流河,其集水區域稱為內流區。
2.外流河與外流區:最終 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其集水區域稱為外流區。
3.內外流區的分界線: —陰山— —祁連山東端。
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與 毫米等降水量線最為接近。
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在 等方面的特征,統稱為河流的水文特征。
【提醒】我國幅員遼闊,江河眾多。主要的外流河有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怒江、雅魯藏布江、額爾齊斯河等,分屬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三大水系;主要的內流河有塔里木河。其中,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額爾齊斯河是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是我國最長的內流河。
河流的作用:
提供豐富的淡水資源,塑造了富饒的沖積平原,為眾多動植物提供棲息地。利于灌溉、養殖、航運、發電、旅游等。
二、內流河與外流河
1.外流河水文特征
(1)影響因素:中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風氣候影響。
(2)補給方式: 成為河流的主要水源。
(3)季節變化:
①隨著夏季風的加強,雨帶____________推移,河流水量驟增,水位上漲,形成汛期。
②隨著冬季風的加強,雨帶南撤,河流水量減少,水位逐漸下降,河流進人______ 。
春汛與夏汛
我國東北地區的河流一般存在較為明顯的兩個汛期。春季,由于季節性積雪融化,導致河流水位上漲,稱為春汛;夏季,由于夏季風的來臨帶來大量降水,形成的汛期稱為夏汛。
中國東部季風區河流對比
水文特征 水量 汛期 有無結冰期 含沙量
秦嶺—淮河線以北方河流 不大 大
秦嶺—淮河線以南方河流 長 無
2.內流河的水文特征
①內流河主要分布在 內陸地區。
②水源補給主要來自 ;夏季水量大,其他季節水量小甚至斷流,大部分屬于 河流。
③主要的內流河: 。(我國最長的內流河)
【易錯提示】
我國西北地區降水稀少,為河流的內流區,河流補給水源基本由高山冰雪融水補充,因此河流全部為內流河 ( )
【解析】我國西北地區降水稀少,河流補給水源基本由高山冰雪融水補給,但并不是所有的河流都是內流河,其中額爾齊斯河便是流入北冰洋的一條外流河。
【中考典例】
(2023·四川甘孜·統考中考真題)下圖為“我國某河流中游某水文觀測站的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徑流量、輸沙量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河流的汛期出現在( )
A.春夏季節 B.夏秋季節 C.秋冬季節 D.冬春季節
2.該河流的水源主要來自(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降水
3.推測該河流7-8月輸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徑流量小 B.降水量大 C.氣溫高 D.蒸發強
【答案】1.B 2.D 3.B
【解析】1.從圖示來看6月~11月河流的徑流量較大,6月~8月為夏季,9月~11月為秋季,故夏秋季節是河流出現汛期的時間,B正確,ACD錯。故選B。
2.從圖示來看,降水量與徑流量呈同步狀態,降水量越大,徑流量越大,故河流的水源主要來自降水,D正確,ABC錯。故選D。
3.由以上分析河流的徑流量主要受降水的影響,河流7—8月輸沙量大說明徑流量大,徑流量大說明降水量大,A錯誤,B正確;輸沙量大與氣溫高、蒸發強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CD錯誤。故選B。
【點睛】河流的汛期受到降雨情況、融雪情況、地形和地貌以及河道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的變化將直接影響河流的水位和流量,從而導致汛期的形成。對于河流管理和水資源規劃等方面的工作,必須充分考慮這些因素的影響。
【要點提示】
一、1.未流入河流2.流入河流3.大興安嶺 賀蘭山 200
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與枯水期、含沙量、結冰期
二、1.夏季風帶來的雨水 由南向北 枯水期
水文特征 水量 汛期 有無結冰期 含沙量
秦嶺—淮河線以北方河流 不大 短 有 大
秦嶺—淮河線以南方河流 大 長 無 小
2.西北 高山冰雪融水 季節性 塔里木河
02 長江的開發與治理
一、長江概況
長度 約 千米
特點 我國長度最 、流量最 和流域面積最 的河流,是我國的第一大河,干流形狀大致呈“U+W”形
上中下游的特點及分界點  上游 上游主要流經我國地勢的第 級階梯和第 級階梯, 資源極為豐富
中游 流經平原地區,水量豐富;許多湖泊起著天然調節作用;荊江河段,河道曲折,易發生 災害
下游 江闊水深,水流平緩,無封凍期
流經地形區 青藏高原、橫斷山脈、四川盆地、巫山、長江中下游平原
流經省區 青、藏、川、云、渝、鄂、湘、贛、皖、蘇、滬(11個)
主要支流 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漢江(最大支流)、湘江、贛江
二、長江的水能開發及生態環境治理
1、長江水能資源、水運開發
水 能 資 源 優勢 條件 長江是我國巨大的“ ”,水能資源蘊藏量占全國的1/3,其中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約占全國的一半。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 游河段。
開發 與利用 大型水利樞紐——葛洲壩和三峽等水利樞紐的建設,構成當前中國最大的水電能源基地。 水利樞紐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具有防洪、發電、航運、水產養殖、灌溉和旅游等綜合效益
水運開發 長江是中國東西向交通的大動脈,干流橫貫東西,宜賓以下可四季通航,自古以來就享有“ ”的盛譽
2.各河段存在的問題成因及治理措施
河段 存在問題 成因 治理措施
上游 水土流失 陡坡墾殖、亂砍濫伐、過度放牧 退耕還林還草,植樹造林,營造防護林
中下游 泥沙淤積 上游水土流失,中游河道彎曲,水流不暢 上游植樹造林,中游裁彎取直
洪澇災害 長江流域面積廣,支流眾多,暴雨時各支流往往同時漲水;中游圍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下降 退田還湖、加固江防大堤、疏浚河道
水污染 工農業生產廢水、廢渣的排放 減少工農業污水排放,防治水污染
【中考典例】
(2023·海南·統考中考真題)自2020年1月1日起,國家對長江實施十年禁漁,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讀下圖“長江水系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長江十年禁魚的積極意義有( )
①保護漁業資源 ②防止水土流失 ③保護生態環境 ④防止洪澇災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關于長江干流各河段,敘述正確的是( )
A.甲河段地勢落差小 B.乙河段水能資源豐富
C.丙河段江闊水深 D.乙河段位于地勢第一階梯
【答案】1.B 2.C
【解析】1.長江全面禁漁有利于長江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護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并不能防止水土流失和洪澇災害,①③正確,B正確,A、C、D錯誤,故選B。
2.由圖可知,甲位于橫斷山區地勢落差大,乙為長江中游,位于第三階梯,水資源豐富,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丙為長江下游,地形平坦,江闊水深,C正確,A、B、D錯誤,故選C。
【點睛】長江是我國的“水能寶庫”,水能資源蘊藏量占全國的1/3 ,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占全國的1/2 。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要點提示】
長度 約6300千米
特點 我國長度最長、流量最大和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我國的第一大河,干流形狀大致呈“U+W”形
上中下游的特點及分界點  上游 從源頭到宜昌 上游主要流經我國地勢的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 水能資源極為豐富
中游 從宜昌到湖口 流經平原地區,水量豐富;許多湖泊起著天然調節作用;荊江河段,河道曲折,易發生洪澇災害
下游 從湖口到入海口 江闊水深,水流平緩,無封凍期
水 能 資 源 優勢 條件 長江是我國巨大的“水能寶庫”,水能資源蘊藏量占全國的1/3,其中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約占全國的一半。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開發 與利用 大型水利樞紐——葛洲壩和三峽等水利樞紐的建設,構成當前中國最大的水電能源基地。三峽水利樞紐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具有防洪、發電、航運、水產養殖、灌溉和旅游等綜合效益
水運開發 長江是中國東西向交通的大動脈,干流橫貫東西,宜賓以下可四季通航,自古以來就享有“黃金水道”的盛譽
03 黃河的治理與開發
一、黃河概況
發源地
長度 全長 千米
干流形狀 呈“ ”字形
水文特征 含沙量大、有結冰期,有凌汛現象,汛期較短,多為夏汛
地位 中國第 長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 的河流
注入海洋
上中下游的劃分及特征
主要支流 洮河、湟水、汾河、涇河、渭河等
流經省區 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陜、豫、魯(9個省級行政區域)
流經地形區 青藏高原、湟水谷地、寧夏平原、河套平原、黃土高原(90%黃河泥沙來源于此)、華北平原 河泥沙來源于此)、華北平原
二、黃河的開發與生態環境治理
①水資源:黃河塑造了河套平原、寧夏平原、華北平原,為沿岸地區提供了灌溉水源。
②主要水電站:龍羊峽、萬家寨、三門峽、 (黃河流域最大的水利設施)等水利樞紐工程。
③生態環境治理
a.黃河憂患的表現
b.各河段存在問題及治理措施
河段 存在問題 治理措施
上游
中游
下游
【中考典例】
(2023·江蘇宿遷·中考真題)黃河哺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但其也存在著許多生態問題。讀“黃河流域圖”(圖1)和開封“地上河”示意圖(圖2),完成下面小題。

1.圖2所示的景觀,出現在圖1中的河段是( )
A.①河段 B.②河段 C.③河段 D.④河段
2.下列有關黃河各河段存在的問題及治理的做法,正確的是( )
A.上游—氣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壩
B.中游—植被破壞嚴重—退耕還林、還草
C.下游—形成“凌汛”—建立自然保護區
D.下游—黃土結構疏松,形成“地上河”—修筑梯田
【答案】1.D 2.B
【解析】1.讀圖可知,圖2所示的景觀為黃河的“地上河”,主要出現在黃河的下游河段,即④河段,D正確;①河段、②河段位于上游,AB錯誤;③河段位于中游,C錯誤。故選D。
2.黃河上游由于植被破壞,荒漠化嚴重,應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A錯誤;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應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退耕還林、還草,B正確;下游部分河段由低緯流向高緯,冬季氣溫低于零度,形成“凌汛”,應用破冰船或者用炸藥破冰,C錯誤;黃河下游進入華北平原,河道變得寬闊平坦,水流速度減慢,河水挾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人們被迫不斷加高堤壩,形成“地上河”,應加固黃河大堤,疏通河道,D錯誤。故選B。
【點睛】黃河上游過度開發加劇了上游河段的荒漠化,中游水土流失嚴重,應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的綜合治理,因此,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沙,特別是在上、中游黃土高原地區,退耕還林還草;植樹造林,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減少泥沙下泄;在下游,加固堤壩,清理河道等。
【要點提示】
發源地 巴顏喀拉山脈北麓
長度 全長5 464千米
干流形狀 呈“幾”字形
水文特征 含沙量大、有結冰期,有凌汛現象,汛期較短,多為夏汛
地位 中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注入海洋 渤海(內海)
河段 存在問題 治理措施
上游 土地荒漠化 上游合理放牧,恢復林草植被,改善生態環境
凌汛(寧夏、內蒙古河段) 炸冰泄洪
中游 水土流失嚴重 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修筑梯田
下游 “地上河”、洪水災害 修堤筑壩,加固黃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凌汛(山東河段) 炸冰泄洪
04 自然災害
1.常見的自然災害及分布
概念:自然環境經常發生異常變化,其中有些會造成資源破壞、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等危害,這樣的異常變化叫自然災害。
分類: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有 災害、 災害等。
(1)氣象災害有 等。
(2)地質災害有 等。山區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頻率較高。
2.特殊天氣與氣象災害
(1)寒潮:發生在_______半年,影響除青藏高原南部、云貴高原南部、海南島、雷州半島和臺灣島南部外的其他地區,引起急劇降溫、霜凍、大風、雨雪等天氣。
(2)梅雨:發生在6月的__________(長江中下游)地區,多陰雨連綿天氣。它會影響到江淮流域的農業生產與生活。
(3)臺風:發生在__________季節的東南沿海地區,會造成財產損失,同時能緩解旱情。
(4)沙塵暴:多發生在春季的西北、北方地區,引起大風、沙塵,能見度低。
(5)旱澇災害:發生在___________季節的東部平原地區,__________是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分布范圍最廣的氣象災害。
3.我國的自然災害
(1)自然災害的特點
①我國自然災害種類 ,分布 。
②我國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 。同一時間、不同地區發生自然災害;同一地區,不同自然災害連續發生。
(2)自然災害的影響: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自然災害往往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給社會正常生活和生產帶來巨大沖擊。
要點補充:常見氣象災害及地質災害的避災自救措施
(1)洪澇
①受到洪水威脅,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在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門板、木床等,做水上轉移。
②在山區,避免渡河,防止被山洪沖走,注意山體滑坡、滾石、泥石流的傷害。
③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墻,做暫時避險,等待救援,不要單獨游水轉移。
④發現高壓線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折斷,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接近,防止觸電。
(2)地震
①如果在平房里,突然發生地震,要迅速鉆到床底下、桌下,同時用被褥、枕頭、臉盆等物護住頭部,等地震間隙再盡快離開住房,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②如果住在樓房中,發生了地震,及時躲到兩個承重墻之間最小的房間,如廁所、廚房等。千萬不要去陽臺和窗下躲避。
③如果正在上課時發生了地震,靠近門的同學可以迅速跑到門外,中間及后排的同學可以盡快躲到課桌下,用書包護住頭部;靠墻的同學要緊靠墻根,雙手護住頭部。
【中考典例】
(2023·山東臨沂·統考中考真題)2022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干旱、風雹和地震災害為主,臺風、冷凍和沙塵暴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下圖為中國主要氣象災害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自然災害屬于地質災害的是( )
A.洪澇 B.干旱 C.風雹 D.地震
2.干旱災害多發區主要分布在( )
A.青藏地區 B.東南沿海地區 C.華北地區 D.長江中下游地區
【答案】1.D 2.C
【解析】1.氣象災害主要是寒潮,臺風(颶風或強熱帶風暴),暴雨,洪澇,干旱,沙塵暴等。地質災害主要有地震,火山爆發,滑坡、泥石流等。故地震屬于地質災害,D符合題意;洪澇、干旱、風雹都屬于氣象災害,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
2.讀圖可知,干旱災害多發區是顏色最深的區域,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華北地區,C正確;排除ABD,故選C。
【點睛】災害性天氣是對人民生命財產有嚴重威脅,對工農業和交通運輸會造成重大損失的天氣。如大風、暴雨、冰雹、龍卷風、寒潮、霜凍、大霧等。可發生在不同季節,一般具有突發性。
【要點提示】
1.氣象 地質 干旱、洪澇、臺風、寒潮、沙塵暴 地震、滑坡、泥石流
2.冬 江淮 夏、秋 夏秋 干旱
3.多 廣 高
一、長江、黃河的對比
(1)相同點
①都發源于青海省,共同流經四川省。
②都是自西向東流。
③都穿過我國地勢三級階梯。
④水能資源大部分集中在上游。
(2)不同點
項目 長江 黃河
長度 我國第一長河 我國第二長河
徑流量 大 小
含沙量 小 大
凌汛 無 有
溫度帶 亞熱帶 暖溫帶
流經區 主要氣候 亞熱帶 季風氣候 溫帶季 風氣候
通航能力 強,“黃金水道” 弱
二、長江、黃河的開發與治理
比較 項目 長江 黃河
上游 中下游 上游 中游 下游
開發 利用 水能開發利用、旅游 航運、淡水養殖、旅游 水力發電 水能、引黃灌溉 引黃灌溉
主要 問題 水土流失嚴重 洪水災害 土地荒漠化、凌汛 水土流失嚴重 洪水災害、凌汛
治理 措施 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修筑梯田 加固堤壩、退耕還湖、疏浚河道、修建水庫 植樹種草、合理放牧、退耕還林還草、炸冰泄洪 開展水土保持工作 加固黃河大堤、炸冰泄洪
三、長江成為“黃金水道”的原因
(1)自然因素
①主要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多、水量大、水流平穩、江闊水深,航運條件優越。
②干流橫貫東西,支流遍布南北,形成縱橫廣闊的水運網。
③干支流大部分位于亞熱帶,無結冰期,宜賓以下可四季通航。
(2)社會經濟因素
①內河航運與鐵路運輸相比,具有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的優點。
②流域資源豐富,沿江平原和長江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干流沿岸有重慶、武漢、南京、上海等工業中心和眾多城市。
③干流航線與京廣、京九、京滬、焦柳、寶成—成昆五大鐵路線和京杭運河相交。
【中考典例】
(2023·四川廣安·統考中考真題)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城市及其相關地理事物搭配正確的是( )
A.拉薩—凍土—青藏高原 B.昆明—紅壤—東南丘陵
C.長沙—湘—河南省 D.南京—贛—安徽省
2.與長江上游經濟圈相比,下游發展經濟的地理優勢條件有( )
①水陸交通便利 ②礦產資源豐富 ③城市、人口密集 ④水能資源豐富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3.下列有關長江各河段的治理措施違背人地協調觀的是( )
A.源頭建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涵養水土
B.上游修三峽工程,解決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
C.中游退田還湖,減少洪澇災害
D.下游疏通河道,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1.A 2.C 3.D
【解析】1.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凍土廣布,拉薩是西藏自治區的行政中心,A正確;昆明是云南省的行政中心,位于云貴高原,B錯誤;湖南省簡稱湘,行政中心為長沙,河南省簡稱豫,行政中心為鄭州,C錯誤;安徽省簡稱皖,行政中心為合肥市,D錯誤,依據題意,故選A。
2.與長江上游經濟圈相比,下游發展經濟的地理優勢條件有:水陸交通便利 、城市、人口密集,市場廣闊,C①③正確;長江下游經濟圈礦產資源匱乏,②錯誤;長江下游經濟圈由于流經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平坦,水量緩慢,落差小,水能資源匱乏,④錯誤;排除ABD,故選C。
3.長江源頭建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涵養水土,符合人地協調觀,A不符合題意;長江上游修三峽工程,解決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符合人地協調觀,B不符合題意;長江中游退田還湖,提高湖泊的分洪蓄洪能力,減少洪澇災害,符合人地協調觀,C不符合題意;長江下游疏通河道,主要是因為泥沙淤積、洪澇災害嚴重,不是為了防止水土流失,違背人地協調觀,D符合題意。故選D。
【點睛】長江發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線分別是宜昌、湖口長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資源十分豐富。長江是我國水能資源最豐富、航運價值最高的河流。
一、選擇題
(2023·四川涼山·統考中考真題)2022年12月20日,從水利部獲悉: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8周年。圖左為中國河流流量分布示意圖、圖為南水北調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根據圖左,可以獲取的信息有( )
①我國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②水資源分布南豐北缺③長江水量最大④河流分布東多西少⑤塔里木河是外流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我國實施南水北調工程,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國水資源( )
A.年際差異大 B.季節分布不均 C.空間分布不均 D.城鄉分布不均
3.南水北調東線和中線工程,把長江流域豐富的水資源調到華北地區的主要原因是( )
A.華北地區位于干旱區,降水稀少 B.華北地區工農業發達,人口眾多
C.讓長江中下游地區免遭洪澇威脅 D.華北地區河流徑流量小,引水發電
【答案】1.A 2.C 3.B
【解析】1.根據圖左,可以獲取的信息有:受西高東低的地勢影響,我國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長江徑流量最大;水資源分布南豐北缺;河流分布東多西少,①②③④正確;塔里木河是我國最大的內流河,⑤錯誤。故選A。
2.正在修建的跨世紀工程是南水北調,該工程主要是把長江水系的水調到缺水嚴重的華北、西北地區,主要是為了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勻,C正確,ABD錯。故選C。
3.為了緩解北方地區嚴重缺水的狀況,我國正在實施南水北調工程,把長江流域豐富的水資源調到華北地區和西北地區,其中南水北調東線、中線工程是把長江流域豐富的水資源調到華北地區,主要原因是華北地區工農業發達,人口眾多,需水量大,B正確;華北地區位于半濕潤區,A錯;南水北調工程可以緩解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洪澇,但不會使其免遭洪澇威脅,C錯;南水北調工程不具有引水發電的作用,D錯誤。故選B。
【點睛】為了解決空間上的分布不均勻,正在修建的跨世紀工程是南水北調,該工程主要是把長江水系的水調到缺水嚴重的華北、西北地區。
(2023·江蘇蘇州·統考中考真題)2022年12月隨著白鶴灘水電站全面投產發電。至此,金沙江下游的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四座大型水電站,與葛洲壩水利樞紐、三峽工程“連串成珠”,共同構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實現了“一滴水發6次電”的中國奇跡。圖為長江流域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4.下列關于長江各河段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上游河段水流平緩,多曲流 B.中游河段水量銳減,冬季斷流
C.下游河段江闊水深,航運價值高 D.整個流域面積較小,支流稀少
5.圖中水電站主要分布在( )
A.長江中下游平原 B.長江各主要支流
C.我國東部內流區 D.地勢階梯交界處
【答案】4.C 5.D
【解析】4.長江上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湍急,多曲流,A描述錯誤;長江中游河段支流多,降水多,水量大增,冬季不會出現斷流,B描述錯誤;長江下游河段地勢低平,水流平緩,江闊水深,航運價值高,C描述正確;長江流域面積廣大,支流眾多,D描述錯誤。故選C。
5.圖中水電站主要分布在長江上游河段,A錯誤;圖中水電站主要分布在長江干流上,B錯誤;圖中水電站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外流區,C錯誤;圖中水電站主要分布在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D正確。故選D。
【點睛】長江是我國巨大的“水能寶庫”,水能資源蘊藏量占全國的1/3,其中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占全國的一半。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2023·貴州貴陽·統考中考真題)烏東德水電站位于云南和四川兩省交界的金沙江干流,為保障國家用電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圖為中國郵政發行的《烏東德水電站》特種郵票。完成下面小題。

6.烏東德水電站所在省級行政區域的簡稱是( )
A.川、藏 B.云、貴 C.云、川 D.黔、渝
7.烏東德水電站選址在金沙江干流,主要是因為該地( )
A.水能資源豐富 B.河流含沙量大
C.河流結冰期長 D.用水需求量大
8.我國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中,與烏東德水電站密切相關的是( )
A.西電東送 B.西氣東輸 C.南水北調 D.北糧南運
【答案】6.C 7.A 8.A
【解析】6.烏東德水電站位于云南和四川兩省交界,云南省簡稱“云或滇”;四川省簡稱“川或蜀”,C正確。藏為西藏自治區的簡稱,“貴或黔”為貴州省簡稱,渝為重慶市的簡稱,ABD錯誤,故選C。
7.金沙江干流地勢落差大,水量豐富,水能資源豐富,因此烏東德水電站選址在金沙江干流,A正確,BCD錯。故選A。
8.“西電東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資源豐富的西部省區的能源轉化成電力資源,輸送到電力緊缺的東部沿海地區。烏東德水電站是實施西電東送工程的重大工程,A正確。西氣東輸、南水北調、北糧南運與烏東德水電站無關,BCD錯誤。故選A。
【點睛】中國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區,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東部地區的一次能源資源匱乏、用電負荷相對集中。能源資源與電力負荷分布的不均衡性決定了西電東送的必要性。
(2023·山東聊城·統考中考真題)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長江流城的發展應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讀長江流域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9.長江干流流經的省級行政區中,肩肩負著“一庫凈水向北流”使命的是( )
A.皖 B.贛 C.鄂 D.湘
10.下列有利于“江清水東流的( )
①上游退耕還林②中游圍湖造田③下游加大重工業生產規模④加強沿線態環境監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9.C 10.D
【解析】9.“一庫凈水向北流”是指湖北省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和三峽壩區所在地,肩負著確保“一江清水東流、一庫凈水北送”的特殊使命。湖北省的簡稱為鄂,C正確。“皖”為安徽省的簡稱;“贛”為江西省的簡稱;“湘”為湖南省的簡稱,ABD錯誤,故選C。
10.①上游退耕還林、④加強沿線態環境監測利于良好生態環境的建設,從而使“江清水東流";②中游圍湖造田會造成湖泊調蓄能力下降,增加洪澇災害;③下游加大重工業生產規模會造成河流污染,不利于“江清水東流”。D正確,ABC錯誤,故選D。
【點睛】湖北是長江干流徑流里程最長的省份,是三峽庫壩區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所在地,是長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國家的重要生態屏障。守護一江清水東流,一庫凈水北送,是湖北必須擔起的歷史責任。
11.(2023·甘肅蘭州·統考中考真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古詩詞中有許多能反映地理環境的詩句,如唐朝詩人劉禹錫的“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浪淘沙·其一》)。詩句體現了黃河的特征是( )
A.支流眾多,水量巨大,流速緩慢 B.支流較少,含沙量大,有結冰期
C.河道曲折,流速較快,東流入海 D.河道曲折,含沙量大,流程較長
【答案】D
【詳解】九曲黃河說明黃河的彎曲幅度較大,且有多處彎曲,河道曲折;萬里沙說明黃河含沙量很大;浪淘風簸自天涯說明黃河流程較長,D正確。從詩句中無法提現黃河支流的數量,也不能看出有結冰期,也不能看出黃河的流向,ABC錯誤。故選D。
(2023·江蘇徐州·統考中考真題)“黃河寧,天下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圖為黃河干流縱剖面及主要水文站觀測數據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下列關于黃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黃河全長5464米 B.桃花峪至利津河段水能資源豐富
C.蘭州水文站年平均流量最小 D.中游河段年平均含沙量急劇上升
13.下列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措施合理的是( )
①源頭地區加強濕地保護
②上游地區治理地上河
③中游地區加強水土保持
④下游地區治理荒漠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2.D 13.B
【解析】12.黃河全長5464千米,其長度在我國各大江河中僅此于長江,A錯誤。桃花峪至利津河段位于下游,地勢平坦,水能資源差,B錯誤。由圖可知,河口水文站年平均流量(786立方米每秒)最小,C錯誤。中游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年平均含沙量急劇上升,D正確,故選D。
13.現階段黃河植被破壞嚴重,源頭三江源地區加強濕地保護,①正確 。地上河位于下游,②錯誤。中游地區主要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加強水土保持,③正確。下游地區形成地上河,加固大堤,調沙等措施,④錯誤。①③正確,B正確,故選B。
【點睛】黃河在中游流經植被稀少、土質疏松的黃土高原地區,在這里攜帶了大量的泥沙,到下游,河道變寬、流速減慢、泥沙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
(2023·湖北黃石·統考中考真題)黃河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勞動、生息在黃河流域,這里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讀“黃河流域圖”,完成下面小題。
14.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脈,流經的主要地形區是( )
A.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B.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C.橫斷山區、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D.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東北平原
15.關于黃河水文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
A.汛期短,春汛徑流量大于夏汛 B.下游落差大,流速快
C.冬季結冰,春季上游和下游有凌汛現象 D.含沙量大,水位季節變化小
【答案】14.A 15.C
【解析】14.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北麓,干流先后流經青海四川等9個省區,注入渤海.黃河自西向東流經的主要地形區有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5.黃河汛期短,受氣候影響,夏季降水多,易發生夏汛,黃河因上游冰凌消融形成春汛,但春汛徑流量不大,遠小于夏汛徑流量,A錯誤;黃河水能主要在上、中游,下游流經華北平原,落差小,流速慢,B錯誤;黃河屬于北方河流,冬季有結冰現象,在春季發生凌汛的河段主在在寧夏、內蒙古上游河段,和山東境內下游河段,C正確;黃河含沙量大,水位季節變化大,D錯誤。故選C。
【點睛】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
(2023·山東濟南·統考中考真題)在汛期到來之前,小浪底水利樞紐開始一年一度的調水調沙。圖為黃河干流主要水利工程分布示意。完成下面小題。

16.黃河上游水電站實現梯級開發的有利條件是( )
A.汛期長 B.水流平穩 C.無結冰期 D.落差大
17.小浪底水利樞紐淤積的泥沙主要來自( )
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黃土高原 D.華北平原
18.有利于減少小浪底水利樞紐泥沙淤積的措施是( )
A.上游開墾草原 B.中游退耕還林還草 C.中游治理水污染 D.下游修建水庫
【答案】16.D 17.C 18.B
【解析】16.讀圖分析,黃河上游主要位于非季風區,汛期較短,A錯誤;上游流經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是上游水電站實現梯級開發的有利條件,B錯誤,D正確;黃河上游有結冰期,C錯誤;故選D。
17.黃河上游泥沙少,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每年流失泥沙約16億噸,小浪底的泥沙就來源于此,AB錯誤,C正確;華北平原位于小浪底水利樞紐下游,D錯誤;故選C。
18.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水土流失嚴重,小浪底的泥沙主要來自黃土高原,中游退耕還林還草有利于減少小浪底水利樞紐泥沙淤積,B正確;上游開墾草原會導致水土流失加劇,A錯誤;治理水污染與水土保持無關,C錯誤;下游修建水庫對減少小浪底水利樞紐泥沙淤積無幫助,D錯誤;故選B。
【點睛】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自西向東呈“幾”字形,注入渤海。
(2023·湖北隨州·統考中考真題)“一碗水,半碗泥”形象的反映了黃河含沙量之大。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國生態重要的命脈,黃河治理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下圖是黃河干流泥沙沿途變化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9.黃河產生泥沙最多的河段是( )
A.源頭—蘭州段 B.蘭州一河口段 C.河口一陜縣段 D.陜縣—利津段
20.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將造成下游平原地區( )
A.水土流失嚴重 B.荒漠化加劇 C.凌汛現象多發 D.河床淤塞抬高
21.下列人類活動會對黃河含沙量起到減弱作用的是( )
①沿岸地區人們引水灌溉②黃河中游植樹種草③修建水利樞紐調水調沙④加固黃河下游堤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19.C 20.D 21.C
【解析】19.黃河中游穿行于土質疏松、植被稀少的黃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沖刷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有汾河、渭河等支流匯入,隨著流量的不斷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劇上升。讀圖可知,河口--陜縣段含沙量增加最大,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0.黃河中游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增,黃河下游游蕩在華北平原上,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河床逐漸抬高,人們被迫不斷加高堤壩,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河”,D正確;黃河攜帶大量泥沙是沿岸水土流失嚴重的結果,而不是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造成水土流失,A錯誤;沙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壞、大風吹蝕、流水侵蝕、土壤鹽漬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產力下降或喪失的自然(非自然)現象,與黃河攜帶大量泥沙無關,B錯誤;凌汛是由于下段河道結冰或冰凌積成的冰壩阻塞河道,使河道不暢而引起河水上漲的現象嗎,與河流攜帶泥沙量的多少無關,C錯誤。故選D。
21.黃河含沙量巨大主要是因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所致,因此,黃土高原地區植樹種草,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減少泥沙下泄,減弱黃河含沙量,②正確;“調水調沙”就是利用水庫的調節庫容,人為制造“洪水”沖刷河道,從而減少下游河道淤積甚至達到沖淤平衡,遏止河床抬高,因此,修建水利樞紐調水調沙會對黃河含沙量起到減弱作用,③正確;沿岸地區人們引水灌溉對河流含沙量影響很小,①錯誤;加固黃河下游堤壩目的是治理黃河水患,對河流含沙量影響不大,④錯誤。故選C。
【點睛】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注入渤海。河口以上為黃河上游,河口與桃花峪之間為中游,桃花峪以下為下游。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22.(2023·湖北襄陽·統考中考真題)下列關于自然災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寒潮屬于地質災害 B.平原地區泥石流頻繁發生
C.華北平原春旱嚴重 D.臺風、滑坡屬于氣象災害
【答案】C
【詳解】寒潮屬于氣象災害,A錯誤;山區泥石流頻繁發生,B錯誤;華北平原春旱嚴重,C正確;滑坡屬于地質災害,D錯誤。故選C。
(2023·山東青島·統考中考真題)2023年4月10日6時,中央氣象臺發布了沙塵黃色預警,提醒民眾做好防御。下圖示意4月10日8時至4月11日8時全國沙塵天氣預報,完成下面小題。

23.此次沙塵天氣影響范圍最大的地區是( )
A.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 B.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
C.青藏地區和南方地區 D.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24.下列屬于沙塵天氣防御措施的是( )
①減少戶外活動②做好防風沙準備,及時關閉門窗
③能見度低,駕駛人員應加速行駛④戴口罩以免沙塵對呼吸道造成損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23.B 24.A
【解析】23.由圖可以看出,此次沙塵天氣影響范圍最大的地區是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只有一小部分,南方地區沒有分布,故B正確,排除ACD,故選B。
24.沙塵天氣發生時應該減少戶外活動;要做好防風沙準備,及時關閉門窗;同時戴口罩以免沙塵對呼吸道造成損傷;能見度低、駕駛人員應該減速慢行,故①②④正確,故選A。
【點睛】沙塵暴天氣是我國西北地區和華北北部地區出現的強災害性天氣,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電受阻或中斷、火災、人畜傷亡等,污染自然環境,破壞作物生長,給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的損失和極大的危害。
25.(2023·黑龍江·統考中考真題)當自然災害來臨時,以下做法正確的是( )
A.臺風天氣居家關緊門窗 B.發生泥石流,順著山坡向下跑
C.沙塵暴天氣進行戶外體育活動 D.地震發生時,在室外躲在高大建筑下面
【答案】A
【詳解】臺風天氣應該居家關緊門窗,A正確;發生泥石流時,應該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動方向的山坡上跑,B錯誤;沙塵暴天氣造成空氣污染,不適合進行戶外體育活動,C錯誤;地震發生時,不能躲在高大建筑下面,有被砸傷的風險,D錯誤。故選A。
二、解答題
26.(2023·河北石家莊·統考中考真題)滔滔大河,逐水而居。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以下問題。
人類往往逐水而居,因為河流具有航運、灌溉、發電、養殖、旅游、調節氣候等作用。河流在不同地區發揮的作用有所不同。圖為我國局部地區圖。
【滔滔大河】
(1)長江共流經我國 級階梯,其流向是 ,是我國水量最大的河流。
(2)雅魯藏布江是海拔較 (高/低)的大河。
【河流與聚落】
(3)雅魯藏布江河谷的聚落多呈 狀分布,其聚落的建筑比較 (密集/稀疏),聚落沿雅魯藏布江河谷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 。
(4)長江流經上海發揮的作用主要是 。
【河流與區域發展】
(5)有人計劃在雅魯藏布江的墨脫建水電站,你是否同意并說明理由。
【答案】(1) 三 自西向東
(2)高
(3) 條帶 密集 河谷地區海拔較低,氣溫較高,風力較小,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等
(4)長江為上海提供便利的航運、充足的水資源、灌溉和養殖的有利條件等
(5)同意;原因:墨脫地勢落差大,水流急,這里位于河流下游,河流的水量較大,建設水電站可以為當地提供充足的水電資源,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為當地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財政收入等
不同意;原因:墨脫地處青藏高原,生態環境脆弱,人口較少,經濟不發達,建設水電站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
【分析】本題以我國大江大河為材料,涉及長江的概況、航運價值、雅魯藏布江沿線的聚落、水電開發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地理問題的分析能力。
【詳解】(1)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自西向東流經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最后注入東海,是我國水量最大的河流。
(2)雅魯藏布江在我國境內主要流經青藏高原,是一條海拔較高的大河。
(3)雅魯藏布江河谷的聚落多呈條帶狀分布,受地形限制其聚落建筑比較密集,聚落沿著雅魯藏布江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帶,海拔較低,氣溫較高。
(4)長江流經上海為上海提供了豐富的水源和便利的航運。
(5)同意的原因是:墨脫地勢落差大,水流急,這里位于河流下游,河流的水量較大,建設水電站可以為當地提供充足的水電資源,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為當地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財政收入等;不同意的原因:墨脫地處青藏高原,生態環境脆弱,人口較少,經濟不發達,建設水電站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一旦破壞難以恢復。
27.(2023·湖北宜昌·統考中考真題)讀圖和表,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表:三峽大壩壩前水位(2020年—2022年部分時間)
日期 水位(米) 日期 水位(米) 日期 水位(米) 日期 水位(米)
2020.11.1 174.37 2021.2.2 170.02 2021.5.1 158.58 2021.8.1 145.95
202111.1 174.30 2022.2.1 170.27 2022.5.1 168.47 2022.8.1 148.37
(1)長江發源于A 省,干流流經11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最終注入B 海。
(2)讀表,三峽水庫壩前水位(大壩上游的水位)從當年11月到次年8月的變化趨勢是 ,推測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 。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綜合效益中居首位的是 。
(3)長江干流落差最大的是 (上、中、下)游河段。從地形和氣候兩個方面,分析長江流域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 。
(4)作為生活在長江之畔的宜昌小公民,你能為宜昌市創建“山水輝映、藍綠交織、人城相融”的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議 。
【答案】(1) 青海 東
(2) 逐漸降低(或不斷降低或降低) 原因:洪峰過后,為保障發電、航運等需要,水庫蓄水水位較高。 隨著夏季到來,根據防洪需求騰庫容,水位不斷降低。
(3) 上游 原因:地形:流經地勢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氣候:流經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豐富;流域面積廣,支流眾多,水量豐富。
(4)貫徹落實《長江保護法》;沿江建立保護帶;做好垃圾分類處理;生產生活中的污水等經過處理達標后排放;參與長江大保護志愿者行動等。
【分析】本題以長江流域簡圖、長江干流剖面圖以及三峽大壩壩前水位變化表格為材料,涉及長江的概況、長江水能的開發以及長江生態環境的保護等知識點,考查讀圖分析能力以及對相關知識的識記能力。
【詳解】(1)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峰,自西向東干流先后流經青、藏、云、川、渝、鄂、湘、贛、皖、蘇、滬等11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最終在上海注入東海;故A為青海省。
(2)讀表當年11月到次年8月三峽水庫壩前水位從174.37米逐漸降低到148.37米;11月之后,降水減少,水庫為了保證發電和供水的功能需要蓄水保持較高的水位;8月份之前,雨季即將到來,為了減輕洪澇災害的威脅,需要騰出庫容,水庫水位降低。三峽具有防洪、發電、供水、航運等綜合效益,居首位的是防洪。
(3)長江上游流經我國一、二級階梯,河流落差大,水能豐富;長江流域流經階梯交界處,落差大;長江流域主要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流域面積大,支流多,匯水面積大,徑流量大,水能豐富。
(4)宜昌市創建“山水輝映、藍綠交織、人城相融”需要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大宣傳力度,做好垃圾分類,將生活污水達標排放;減少生產污水的排放;落實《長江保護法》,建設沿江生態保護帶,保護長江生態環境。
28.(2023·湖南懷化·統考中考真題)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黃河治理與開發要量水而行,上下游統籌謀劃,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
材料二左圖為黃河流域圖,右圖為黃土高原治理后的“綠水青山”景觀圖。

(1)從圖中可以看出,黃河的一系列水電站主要分布在 地區(填“上游”“中游”或“下游”)。
(2)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返”中的“海”是指 。
(3)凌汛是指河流由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地區時,因冰壩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劇上升的現象。據此推斷黃河容易發生凌汛的河段是 (①或②)。
(4)一般來說,外流河越往下游其徑流量越大,但黃河流經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地區時流量明顯減小,造成這種奇怪現象的原因主要是 。
(5)“河水一石,其泥六斗”體現了黃河 的水文特征;黃河下游由于流速銳減,泥沙淤積,形成了舉世聞名的“ ”。
(6)你認為黃土地在變成“綠水青山”的過程中,采取了哪些“統籌謀劃”措施?
【答案】(1)上游
(2)渤海
(3)①
(4)大量的黃河水用于農業灌溉
(5) 含沙量大 地上河
(6)植樹造林、種草;將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等
【分析】本大題以黃河流域圖和黃土高原治理后的“綠水青山”景觀圖為材料,設置六道小題,涉及黃河的概況、水能開發、黃土地變成“綠水青山”的措施等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
【詳解】(1)從圖中可以看出,黃河的一系列水電站主要分布在黃河的上游地區,因為上游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
(2)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返”中的“海”是指渤海,它與瓊州海峽都是我國的內海。
(3)凌汛是指河流由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地區時,因冰壩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劇上升的現象。據此推斷黃河容易發生凌汛的河段①河段,因為①河段的河流由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地區,并且河流有結冰期。
(4)一般來說,外流河越往下游其徑流量越大,但黃河流經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地區時流量明顯減小,造成這種奇怪現象的原因主要是被稱為“塞上江南”的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農業發達,大量的黃河水用于農業灌溉,進而發展灌溉農業。
(5)“河水一石,其泥六斗”體現了黃河含沙量大的水文特征,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下游由于流速銳減,泥沙淤積,河床抬高,形成了舉世聞名的“地上河”。
(6)黃土地在變成“綠水青山”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植樹造林、種草以保持水土;將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在溝里建壩攔蓄泥沙,打壩淤地等。
29.(2023·甘肅·統考中考真題)長江流域面積廣,流域內自然資源豐富,航運便利,經濟發達。讀圖1長江流域示意圖和圖2“長江干流沿河縱剖面圖”,完成下列問題。

(1)長江流域水能資源豐富,但分布不均,長江干流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分布在 (上、中、下游),判斷依據是 。
(2)長江中下游航運發達,試分析其原因。
自然方面: ;人文方面: 。
(3)圖3示意長江中游地區洪災害易發的主要原因。請將字母填入圖中相應的空白框內。

A.湖泊萎縮 B.水流緩慢
① ②
【答案】(1) 上游 上游落差大,水流急
(2) 地勢平坦,水流平穩;河流水量大,無結冰期,河寬水深;(任答1點即可) 經濟發達,人口、城市眾多,物資豐富,航運需求量大。(任答1點即可)
(3) B A
【分析】本題以長江流域示意圖和長江干流沿河縱剖面圖為材料,涉及長江水能資源、航運、長江中游地區洪災害易發的主要原因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詳解】(1)長江流域水能資源豐富,但分布不均。從圖中可知,我國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上游河段,位于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
(2)長江中下游航運發達,被譽為“黃金水道”的原因。自然方面:①長江流域廣,支流多,水系發達;②長江中下游流經平原,地勢平坦,水流平穩,有利于航行;③長江主要流經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豐富,最冷月氣溫在0℃以上,故河流水量大,河寬水深,無結冰期,可四季通航;人文方面:①人口密集:長江中下游地區是中國人口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人口眾多,市場需求大,航運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得到保證;②經濟發達:長江中下游地區經濟發達,工業和農業產出豐富,需要大量的物資運輸,航運成為一種高效、經濟的運輸方式。此外,長江中下游地區還有許多重要的工業園區和港口經濟區,為航運提供了更多的需求和機會。
(3)長江中游地區地勢平坦,水流緩慢,泥沙淤積,泄洪不暢,長江流域主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降水集中,夏季河流的流量大增,長江上游地區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在中游地區,人們圍湖造田,使湖泊面積減少,湖泊的泄洪能力下降,長江中游地區洪澇災害頻繁。故①-B、②-A。
學案第17頁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15 河流、自然災害 學案
【課標解讀】(2022版)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歸納中國河湖的特征。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長江、黃河的特點,舉例說明其對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的影響。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中國主要的自然災害和環境問題;針對某一自然災害或環境問題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議;掌握一定的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的安全防護技能。
【專題考點解讀】
考點內容 考點分頻 考向預測
河流 與 自然 災害 考點1 以外流河為主 ☆☆ 運用地圖或其他資料,結合時事熱點,考查中國地理的相關內容; 以選擇題、綜合題形式考查我國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長江和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等內容; 以選擇題、綜合題形式考查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分析某區域內存在的自然災害與環境問題,了解區域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利用的成功經驗; 考查學生綜合識圖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計算能力,以及從材料或地圖中獲取有用的地理信息的能力。
考點2 長江的開發與治理 ☆☆☆
考點3 黃河的治理與開發 ☆☆☆
考點4 自然災害 ☆☆
01 以外流河為主
一、內、外流區。
1.內流河與內流區:最終 的河流叫做內流河,其集水區域稱為內流區。
2.外流河與外流區:最終 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其集水區域稱為外流區。
3.內外流區的分界線: —陰山— —祁連山東端。
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與 毫米等降水量線最為接近。
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在 等方面的特征,統稱為河流的水文特征。
【提醒】我國幅員遼闊,江河眾多。主要的外流河有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怒江、雅魯藏布江、額爾齊斯河等,分屬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三大水系;主要的內流河有塔里木河。其中,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額爾齊斯河是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是我國最長的內流河。
河流的作用:
提供豐富的淡水資源,塑造了富饒的沖積平原,為眾多動植物提供棲息地。利于灌溉、養殖、航運、發電、旅游等。
二、內流河與外流河
1.外流河水文特征
(1)影響因素:中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風氣候影響。
(2)補給方式: 成為河流的主要水源。
(3)季節變化:
①隨著夏季風的加強,雨帶____________推移,河流水量驟增,水位上漲,形成汛期。
②隨著冬季風的加強,雨帶南撤,河流水量減少,水位逐漸下降,河流進人______ 。
春汛與夏汛
我國東北地區的河流一般存在較為明顯的兩個汛期。春季,由于季節性積雪融化,導致河流水位上漲,稱為春汛;夏季,由于夏季風的來臨帶來大量降水,形成的汛期稱為夏汛。
中國東部季風區河流對比
水文特征 水量 汛期 有無結冰期 含沙量
秦嶺—淮河線以北方河流 不大 大
秦嶺—淮河線以南方河流 長 無
2.內流河的水文特征
①內流河主要分布在 內陸地區。
②水源補給主要來自 ;夏季水量大,其他季節水量小甚至斷流,大部分屬于 河流。
③主要的內流河: 。(我國最長的內流河)
【易錯提示】
我國西北地區降水稀少,為河流的內流區,河流補給水源基本由高山冰雪融水補充,因此河流全部為內流河 ( )
【解析】我國西北地區降水稀少,河流補給水源基本由高山冰雪融水補給,但并不是所有的河流都是內流河,其中額爾齊斯河便是流入北冰洋的一條外流河。
【中考典例】
(2023·四川甘孜·統考中考真題)下圖為“我國某河流中游某水文觀測站的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徑流量、輸沙量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河流的汛期出現在( )
A.春夏季節 B.夏秋季節 C.秋冬季節 D.冬春季節
2.該河流的水源主要來自(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降水
3.推測該河流7-8月輸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徑流量小 B.降水量大 C.氣溫高 D.蒸發強
02 長江的開發與治理
一、長江概況
長度 約 千米
特點 我國長度最 、流量最 和流域面積最 的河流,是我國的第一大河,干流形狀大致呈“U+W”形
上中下游的特點及分界點  上游 上游主要流經我國地勢的第 級階梯和第 級階梯, 資源極為豐富
中游 流經平原地區,水量豐富;許多湖泊起著天然調節作用;荊江河段,河道曲折,易發生 災害
下游 江闊水深,水流平緩,無封凍期
流經地形區 青藏高原、橫斷山脈、四川盆地、巫山、長江中下游平原
流經省區 青、藏、川、云、渝、鄂、湘、贛、皖、蘇、滬(11個)
主要支流 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漢江(最大支流)、湘江、贛江
二、長江的水能開發及生態環境治理
1、長江水能資源、水運開發
水 能 資 源 優勢 條件 長江是我國巨大的“ ”,水能資源蘊藏量占全國的1/3,其中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約占全國的一半。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 游河段。
開發 與利用 大型水利樞紐——葛洲壩和三峽等水利樞紐的建設,構成當前中國最大的水電能源基地。 水利樞紐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具有防洪、發電、航運、水產養殖、灌溉和旅游等綜合效益
水運開發 長江是中國東西向交通的大動脈,干流橫貫東西,宜賓以下可四季通航,自古以來就享有“ ”的盛譽
2.各河段存在的問題成因及治理措施
河段 存在問題 成因 治理措施
上游 水土流失 陡坡墾殖、亂砍濫伐、過度放牧 退耕還林還草,植樹造林,營造防護林
中下游 泥沙淤積 上游水土流失,中游河道彎曲,水流不暢 上游植樹造林,中游裁彎取直
洪澇災害 長江流域面積廣,支流眾多,暴雨時各支流往往同時漲水;中游圍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下降 退田還湖、加固江防大堤、疏浚河道
水污染 工農業生產廢水、廢渣的排放 減少工農業污水排放,防治水污染
【中考典例】
(2023·海南·統考中考真題)自2020年1月1日起,國家對長江實施十年禁漁,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讀下圖“長江水系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長江十年禁魚的積極意義有( )
①保護漁業資源 ②防止水土流失 ③保護生態環境 ④防止洪澇災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關于長江干流各河段,敘述正確的是( )
A.甲河段地勢落差小 B.乙河段水能資源豐富
C.丙河段江闊水深 D.乙河段位于地勢第一階梯
03 黃河的治理與開發
一、黃河概況
發源地
長度 全長 千米
干流形狀 呈“ ”字形
水文特征 含沙量大、有結冰期,有凌汛現象,汛期較短,多為夏汛
地位 中國第 長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 的河流
注入海洋
上中下游的劃分及特征
主要支流 洮河、湟水、汾河、涇河、渭河等
流經省區 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陜、豫、魯(9個省級行政區域)
流經地形區 青藏高原、湟水谷地、寧夏平原、河套平原、黃土高原(90%黃河泥沙來源于此)、華北平原 河泥沙來源于此)、華北平原
二、黃河的開發與生態環境治理
①水資源:黃河塑造了河套平原、寧夏平原、華北平原,為沿岸地區提供了灌溉水源。
②主要水電站:龍羊峽、萬家寨、三門峽、 (黃河流域最大的水利設施)等水利樞紐工程。
③生態環境治理
a.黃河憂患的表現
b.各河段存在問題及治理措施
河段 存在問題 治理措施
上游
中游
下游
【中考典例】
(2023·江蘇宿遷·中考真題)黃河哺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但其也存在著許多生態問題。讀“黃河流域圖”(圖1)和開封“地上河”示意圖(圖2),完成下面小題。

1.圖2所示的景觀,出現在圖1中的河段是( )
A.①河段 B.②河段 C.③河段 D.④河段
2.下列有關黃河各河段存在的問題及治理的做法,正確的是( )
A.上游—氣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壩
B.中游—植被破壞嚴重—退耕還林、還草
C.下游—形成“凌汛”—建立自然保護區
D.下游—黃土結構疏松,形成“地上河”—修筑梯田
04 自然災害
1.常見的自然災害及分布
概念:自然環境經常發生異常變化,其中有些會造成資源破壞、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等危害,這樣的異常變化叫自然災害。
分類: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有 災害、 災害等。
(1)氣象災害有 等。
(2)地質災害有 等。山區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頻率較高。
2.特殊天氣與氣象災害
(1)寒潮:發生在_______半年,影響除青藏高原南部、云貴高原南部、海南島、雷州半島和臺灣島南部外的其他地區,引起急劇降溫、霜凍、大風、雨雪等天氣。
(2)梅雨:發生在6月的__________(長江中下游)地區,多陰雨連綿天氣。它會影響到江淮流域的農業生產與生活。
(3)臺風:發生在__________季節的東南沿海地區,會造成財產損失,同時能緩解旱情。
(4)沙塵暴:多發生在春季的西北、北方地區,引起大風、沙塵,能見度低。
(5)旱澇災害:發生在___________季節的東部平原地區,__________是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分布范圍最廣的氣象災害。
3.我國的自然災害
(1)自然災害的特點
①我國自然災害種類 ,分布 。
②我國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 。同一時間、不同地區發生自然災害;同一地區,不同自然災害連續發生。
(2)自然災害的影響: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自然災害往往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給社會正常生活和生產帶來巨大沖擊。
要點補充:常見氣象災害及地質災害的避災自救措施
(1)洪澇
①受到洪水威脅,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在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門板、木床等,做水上轉移。
②在山區,避免渡河,防止被山洪沖走,注意山體滑坡、滾石、泥石流的傷害。
③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墻,做暫時避險,等待救援,不要單獨游水轉移。
④發現高壓線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折斷,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接近,防止觸電。
(2)地震
①如果在平房里,突然發生地震,要迅速鉆到床底下、桌下,同時用被褥、枕頭、臉盆等物護住頭部,等地震間隙再盡快離開住房,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②如果住在樓房中,發生了地震,及時躲到兩個承重墻之間最小的房間,如廁所、廚房等。千萬不要去陽臺和窗下躲避。
③如果正在上課時發生了地震,靠近門的同學可以迅速跑到門外,中間及后排的同學可以盡快躲到課桌下,用書包護住頭部;靠墻的同學要緊靠墻根,雙手護住頭部。
【中考典例】
(2023·山東臨沂·統考中考真題)2022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干旱、風雹和地震災害為主,臺風、冷凍和沙塵暴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下圖為中國主要氣象災害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自然災害屬于地質災害的是( )
A.洪澇 B.干旱 C.風雹 D.地震
2.干旱災害多發區主要分布在( )
A.青藏地區 B.東南沿海地區 C.華北地區 D.長江中下游地區
一、長江、黃河的對比
(1)相同點
①都發源于青海省,共同流經四川省。
②都是自西向東流。
③都穿過我國地勢三級階梯。
④水能資源大部分集中在上游。
(2)不同點
項目 長江 黃河
長度 我國第一長河 我國第二長河
徑流量 大 小
含沙量 小 大
凌汛 無 有
溫度帶 亞熱帶 暖溫帶
流經區 主要氣候 亞熱帶 季風氣候 溫帶季 風氣候
通航能力 強,“黃金水道” 弱
二、長江、黃河的開發與治理
比較 項目 長江 黃河
上游 中下游 上游 中游 下游
開發 利用 水能開發利用、旅游 航運、淡水養殖、旅游 水力發電 水能、引黃灌溉 引黃灌溉
主要 問題 水土流失嚴重 洪水災害 土地荒漠化、凌汛 水土流失嚴重 洪水災害、凌汛
治理 措施 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修筑梯田 加固堤壩、退耕還湖、疏浚河道、修建水庫 植樹種草、合理放牧、退耕還林還草、炸冰泄洪 開展水土保持工作 加固黃河大堤、炸冰泄洪
三、長江成為“黃金水道”的原因
(1)自然因素
①主要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多、水量大、水流平穩、江闊水深,航運條件優越。
②干流橫貫東西,支流遍布南北,形成縱橫廣闊的水運網。
③干支流大部分位于亞熱帶,無結冰期,宜賓以下可四季通航。
(2)社會經濟因素
①內河航運與鐵路運輸相比,具有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的優點。
②流域資源豐富,沿江平原和長江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干流沿岸有重慶、武漢、南京、上海等工業中心和眾多城市。
③干流航線與京廣、京九、京滬、焦柳、寶成—成昆五大鐵路線和京杭運河相交。
【中考典例】
(2023·四川廣安·統考中考真題)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城市及其相關地理事物搭配正確的是( )
A.拉薩—凍土—青藏高原 B.昆明—紅壤—東南丘陵
C.長沙—湘—河南省 D.南京—贛—安徽省
2.與長江上游經濟圈相比,下游發展經濟的地理優勢條件有( )
①水陸交通便利 ②礦產資源豐富 ③城市、人口密集 ④水能資源豐富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3.下列有關長江各河段的治理措施違背人地協調觀的是( )
A.源頭建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涵養水土
B.上游修三峽工程,解決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
C.中游退田還湖,減少洪澇災害
D.下游疏通河道,防止水土流失
一、選擇題
(2023·四川涼山·統考中考真題)2022年12月20日,從水利部獲悉: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8周年。圖左為中國河流流量分布示意圖、圖為南水北調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根據圖左,可以獲取的信息有( )
①我國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②水資源分布南豐北缺③長江水量最大④河流分布東多西少⑤塔里木河是外流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我國實施南水北調工程,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國水資源( )
A.年際差異大 B.季節分布不均 C.空間分布不均 D.城鄉分布不均
3.南水北調東線和中線工程,把長江流域豐富的水資源調到華北地區的主要原因是( )
A.華北地區位于干旱區,降水稀少 B.華北地區工農業發達,人口眾多
C.讓長江中下游地區免遭洪澇威脅 D.華北地區河流徑流量小,引水發電
(2023·江蘇蘇州·統考中考真題)2022年12月隨著白鶴灘水電站全面投產發電。至此,金沙江下游的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四座大型水電站,與葛洲壩水利樞紐、三峽工程“連串成珠”,共同構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實現了“一滴水發6次電”的中國奇跡。圖為長江流域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4.下列關于長江各河段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上游河段水流平緩,多曲流 B.中游河段水量銳減,冬季斷流
C.下游河段江闊水深,航運價值高 D.整個流域面積較小,支流稀少
5.圖中水電站主要分布在( )
A.長江中下游平原 B.長江各主要支流
C.我國東部內流區 D.地勢階梯交界處
(2023·貴州貴陽·統考中考真題)烏東德水電站位于云南和四川兩省交界的金沙江干流,為保障國家用電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圖為中國郵政發行的《烏東德水電站》特種郵票。完成下面小題。

6.烏東德水電站所在省級行政區域的簡稱是( )
A.川、藏 B.云、貴 C.云、川 D.黔、渝
7.烏東德水電站選址在金沙江干流,主要是因為該地( )
A.水能資源豐富 B.河流含沙量大
C.河流結冰期長 D.用水需求量大
8.我國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中,與烏東德水電站密切相關的是( )
A.西電東送 B.西氣東輸 C.南水北調 D.北糧南運
(2023·山東聊城·統考中考真題)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長江流城的發展應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讀長江流域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9.長江干流流經的省級行政區中,肩肩負著“一庫凈水向北流”使命的是( )
A.皖 B.贛 C.鄂 D.湘
10.下列有利于“江清水東流的( )
①上游退耕還林②中游圍湖造田③下游加大重工業生產規模④加強沿線態環境監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2023·甘肅蘭州·統考中考真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古詩詞中有許多能反映地理環境的詩句,如唐朝詩人劉禹錫的“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浪淘沙·其一》)。詩句體現了黃河的特征是( )
A.支流眾多,水量巨大,流速緩慢 B.支流較少,含沙量大,有結冰期
C.河道曲折,流速較快,東流入海 D.河道曲折,含沙量大,流程較長
(2023·江蘇徐州·統考中考真題)“黃河寧,天下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圖為黃河干流縱剖面及主要水文站觀測數據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下列關于黃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黃河全長5464米 B.桃花峪至利津河段水能資源豐富
C.蘭州水文站年平均流量最小 D.中游河段年平均含沙量急劇上升
13.下列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措施合理的是( )
①源頭地區加強濕地保護
②上游地區治理地上河
③中游地區加強水土保持
④下游地區治理荒漠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3·湖北黃石·統考中考真題)黃河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勞動、生息在黃河流域,這里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讀“黃河流域圖”,完成下面小題。
14.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脈,流經的主要地形區是( )
A.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B.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C.橫斷山區、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D.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東北平原
15.關于黃河水文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
A.汛期短,春汛徑流量大于夏汛 B.下游落差大,流速快
C.冬季結冰,春季上游和下游有凌汛現象 D.含沙量大,水位季節變化小
(2023·山東濟南·統考中考真題)在汛期到來之前,小浪底水利樞紐開始一年一度的調水調沙。圖為黃河干流主要水利工程分布示意。完成下面小題。

16.黃河上游水電站實現梯級開發的有利條件是( )
A.汛期長 B.水流平穩 C.無結冰期 D.落差大
17.小浪底水利樞紐淤積的泥沙主要來自( )
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黃土高原 D.華北平原
18.有利于減少小浪底水利樞紐泥沙淤積的措施是( )
A.上游開墾草原 B.中游退耕還林還草 C.中游治理水污染 D.下游修建水庫
(2023·湖北隨州·統考中考真題)“一碗水,半碗泥”形象的反映了黃河含沙量之大。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國生態重要的命脈,黃河治理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下圖是黃河干流泥沙沿途變化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9.黃河產生泥沙最多的河段是( )
A.源頭—蘭州段 B.蘭州一河口段 C.河口一陜縣段 D.陜縣—利津段
20.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將造成下游平原地區( )
A.水土流失嚴重 B.荒漠化加劇 C.凌汛現象多發 D.河床淤塞抬高
21.下列人類活動會對黃河含沙量起到減弱作用的是( )
①沿岸地區人們引水灌溉②黃河中游植樹種草③修建水利樞紐調水調沙④加固黃河下游堤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2023·湖北襄陽·統考中考真題)下列關于自然災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寒潮屬于地質災害 B.平原地區泥石流頻繁發生
C.華北平原春旱嚴重 D.臺風、滑坡屬于氣象災害
(2023·山東青島·統考中考真題)2023年4月10日6時,中央氣象臺發布了沙塵黃色預警,提醒民眾做好防御。下圖示意4月10日8時至4月11日8時全國沙塵天氣預報,完成下面小題。

23.此次沙塵天氣影響范圍最大的地區是( )
A.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 B.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
C.青藏地區和南方地區 D.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24.下列屬于沙塵天氣防御措施的是( )
①減少戶外活動②做好防風沙準備,及時關閉門窗
③能見度低,駕駛人員應加速行駛④戴口罩以免沙塵對呼吸道造成損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5.(2023·黑龍江·統考中考真題)當自然災害來臨時,以下做法正確的是( )
A.臺風天氣居家關緊門窗 B.發生泥石流,順著山坡向下跑
C.沙塵暴天氣進行戶外體育活動 D.地震發生時,在室外躲在高大建筑下面
二、解答題
26.(2023·河北石家莊·統考中考真題)滔滔大河,逐水而居。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以下問題。
人類往往逐水而居,因為河流具有航運、灌溉、發電、養殖、旅游、調節氣候等作用。河流在不同地區發揮的作用有所不同。圖為我國局部地區圖。
【滔滔大河】
(1)長江共流經我國 級階梯,其流向是 ,是我國水量最大的河流。
(2)雅魯藏布江是海拔較 (高/低)的大河。
【河流與聚落】
(3)雅魯藏布江河谷的聚落多呈 狀分布,其聚落的建筑比較 (密集/稀疏),聚落沿雅魯藏布江河谷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 。
(4)長江流經上海發揮的作用主要是 。
【河流與區域發展】
(5)有人計劃在雅魯藏布江的墨脫建水電站,你是否同意并說明理由。
27.(2023·湖北宜昌·統考中考真題)讀圖和表,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表:三峽大壩壩前水位(2020年—2022年部分時間)
日期 水位(米) 日期 水位(米) 日期 水位(米) 日期 水位(米)
2020.11.1 174.37 2021.2.2 170.02 2021.5.1 158.58 2021.8.1 145.95
202111.1 174.30 2022.2.1 170.27 2022.5.1 168.47 2022.8.1 148.37
(1)長江發源于A 省,干流流經11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最終注入B 海。
(2)讀表,三峽水庫壩前水位(大壩上游的水位)從當年11月到次年8月的變化趨勢是 ,推測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 。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綜合效益中居首位的是 。
(3)長江干流落差最大的是 (上、中、下)游河段。從地形和氣候兩個方面,分析長江流域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 。
(4)作為生活在長江之畔的宜昌小公民,你能為宜昌市創建“山水輝映、藍綠交織、人城相融”的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議 。
28.(2023·湖南懷化·統考中考真題)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黃河治理與開發要量水而行,上下游統籌謀劃,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
材料二左圖為黃河流域圖,右圖為黃土高原治理后的“綠水青山”景觀圖。

(1)從圖中可以看出,黃河的一系列水電站主要分布在 地區(填“上游”“中游”或“下游”)。
(2)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返”中的“海”是指 。
(3)凌汛是指河流由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地區時,因冰壩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劇上升的現象。據此推斷黃河容易發生凌汛的河段是 (①或②)。
(4)一般來說,外流河越往下游其徑流量越大,但黃河流經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地區時流量明顯減小,造成這種奇怪現象的原因主要是 。
(5)“河水一石,其泥六斗”體現了黃河 的水文特征;黃河下游由于流速銳減,泥沙淤積,形成了舉世聞名的“ ”。
(6)你認為黃土地在變成“綠水青山”的過程中,采取了哪些“統籌謀劃”措施?
29.(2023·甘肅·統考中考真題)長江流域面積廣,流域內自然資源豐富,航運便利,經濟發達。讀圖1長江流域示意圖和圖2“長江干流沿河縱剖面圖”,完成下列問題。

(1)長江流域水能資源豐富,但分布不均,長江干流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分布在 (上、中、下游),判斷依據是 。
(2)長江中下游航運發達,試分析其原因。
自然方面: ;人文方面: 。
(3)圖3示意長江中游地區洪災害易發的主要原因。請將字母填入圖中相應的空白框內。

A.湖泊萎縮 B.水流緩慢
① ②
學案第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水市| 尚志市| 淳化县| 安塞县| 新营市| 宁波市| 寿阳县| 扶余县| 津南区| 汾西县| 旺苍县| 道孚县| 临高县| 余江县| 普陀区| 临湘市| 乌兰浩特市| 南溪县| 乌拉特前旗| 东城区| 夏津县| 奎屯市| 吉林省| 青州市| 浮梁县| 宜都市| 钦州市| 广南县| 水富县| 达州市| 始兴县| 湖北省| 绥棱县| 文水县| 葵青区| 许昌市| 武功县| 清苑县| 依兰县| 三门峡市| 太仆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