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人文地理 中考一輪復習(七)共同面對的全球性問題【學業質量】能夠秉持區域協調發展的觀點,針對某區域出現的人 地關系問題進行初步分析,并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路(人地協調觀)。【教材鏈接】 《人文地理》下冊 P75— 106。… …人類共同面對的全球性問題有哪些?1.不斷變化的人口問題。2.日益嚴峻的資源問題。3.共同關注的環境問題。4.發展的選擇。PRED問題一、不斷變化的人口問題80億人口的世界1.世界人口的數量變化(1)增長情況:①總趨勢在②在不同歷史時期,人口數量增長的特點是不斷增長有差異的③2022年,世界總人口達到80億⑵增長速度:通常用 來表示。人口自然增長率⑶影響因素:人口的 和自然增長人口遷移(4)世界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不斷引發人口與資源、環境、發展之間矛盾,人口增長過緩甚至負增長出現老齡化社會,對國家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2.我國人口與發展1949 年以來我國人口數量的變化⑴人口數量: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14.4億)⑵人口政策: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我國全面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并將計劃生育確立為基本國策我國人口1982 年以來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1949 年以來我國人口出生率的變化①進入21世紀,我國人口總量增長勢頭明顯減弱(數量角度),勞動適齡人口總數開始減少,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年齡結構角度)②40多年來,我國的人口規模和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口素質大幅度提高(質量角度);我國人口的發展從圖表中可以看出我國人口發展出現了什么變化?①國家把應對人口老齡化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齡化給國家發展帶來的活力和機遇,在滿足老年人口需求的同時,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②為順應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促進人口均衡發展,我國不斷完善生育政策對策:1.(杭州中考)右圖為“1949年以來我國人口數量和人口出生率變化示意圖”。據此判斷,正確的是( )A.我國人口總數持續增加B.我國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C.1979年以后,人口增長速度加快D.1979年以后,新出生人口逐年減少A2.(金華中考)右圖是我國人口年齡構成圖。下列對該圖解讀正確的有( )①人口素質有所提高②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③男女性別比趨向正常④勞動適齡人口比例減少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D二、日益嚴峻的資源問題Shortage of resources and transitional 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The mai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aced by human重要性 自然資源是人類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1.含義:大自然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物質和能量,都是自然資源。2.分類:自然資源3.重要性:可再生資源非可再生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自然資源是人類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資 源 問 題 ⑴原因(為什么世界會出現資源短缺問題?)⑵應對措施(如何解決世界資源短缺問題?)①當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獲取速度,超過了自然資源的補給、再生和增殖速度時,就會出現自然資源短缺的問題②自然資源的分布不均、與地區經濟發展不匹配,會造成區域性資源短缺①“開源”與“節流”是解決自然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措施開源:增加自然資源的探明儲量、擴展自然資源的開發范圍、研制自然資源的替代品等節流:開發節能產品,降低生產與生活對資源的消耗,重視廢棄物的回收利用②科技在“開源”與“節流”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科技水平的提高,不僅可以擴大資源開發的范圍和種類,增加自然資源的探明儲量,還能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讀圖,說一說我國煤炭資源、油氣資源以及主要工業基地的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區。⑴煤炭資源:⑵油氣資源:⑶主要工業基地:華北和西北地區,尤以山西、陜西和內蒙古等省、自治區最為豐富。石油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以及沿海地區;天然氣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鄂爾多斯和四川盆地。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中國天然氣的分布及西氣東輸線路西氣東輸工程:把西部地區豐富的天然氣資源調往能源相對短缺的東部地區。意義:不僅帶動了西部地區的資源開發,還滿足了東部地區的能源需求,同時促進了東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 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1.(溫州中考)針對圖反映的問題,我們應該 ( )①降低生產對資源的消耗②實施資源的跨區域調配③擴展自然資源開發范圍④加強對自然環境的保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2.(嘉興中考)浙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萌發地。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安吉考察時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貫徹這一理念,就要 ( )A.加強社會建設,促進社會和諧 B.抓好脫貧攻堅,推進全面小康C.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 D.扶持民營企業,發展旅游經濟C3.(麗水中考)庫布齊沙漠治理面積達6460平方公里,綠化面積3200多平方公里,涵養水源240多億立方米,創造生態財富5000多億元。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巨變告訴我們 ( )A.荒漠化是我國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B.必須把治沙放在生態環境建設的首位C.為了保護自然環境可以不要經濟發展D.改善生態環境能有效促進可持續發展D4.(臺州中考)讀鱉蝦稻種養模式圖。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A.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體現綠色發展理念B.會引起食物鏈的破壞,不利于可持續發展C.全面推廣此類模式,能徹底解決環境問題D.有利于發展循環經濟,但會降低經濟效益5.(臺州中考)下圖為小西同學針對環境問題梳理的知識框架,“……”處內容應該是 ( )①建設人工林場②合理利用水資源③大力發展旅游業④因地制宜發展農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BA三、共同關注的環境問題Environmentalpollution具體表現: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原因:工業廢水、廢氣,汽車尾氣的排放,農業生產中農藥、化肥等的不合理使用,一些事故造成的污染… …… …1.愈演愈烈的環境問題⑴產生原因:人們在開發利用 的過程中,會影響人類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環境。當這種影響超出了自然環境的 ,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就會產生矛盾,出現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⑵特點:區域性和全球性。自然資源承載能力區域性 工業革命以來,工農業生產迅速發展,所排放的廢棄物和有害物質越來越多,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區域性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時有發生。全球性 隨著全球人口數量的急劇增加,各種大規模的環境問題層出不窮。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物種滅絕、土地荒漠化、森林銳減、固體廢棄物污染等全球性和大范圍的環境危機,危及全人類的生存和發展⑶應對措施:環境問題與國家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應對全球性的環境問題,需要世界各國的 ,予以充分重視。通力合作2.加快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我國的環境問題 荒漠化和水土流水廢氣、廢水及固體廢棄物污染生態環境問題環境污染問題⑵危害/影響:⑶現狀:環境問題不僅危害人們的健康,制約了我國的經濟發展,還影響社會安定,成為威脅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問題生態環境是生存之本、發展之源。我國環境形勢依然不容樂觀,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還不能得到充分的滿足應對 措施 ⑴國家角度⑵公民角度①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并把保護環境列為基本國策②加大環境綜合治理的力度,因地制宜地進行生態環境建設(如:塞罕壩生態環境的恢復、滇池的治理)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④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生態環境建設,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①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②積極參與環保活動,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依法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等(▲解決我國環境問題的對策,依法治國角度:完善立法,嚴格執法,把對環境保護納入 法制的軌道;道德教育角度: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等;科技創新角度:依靠科技,不斷提高治理污染能力等)1.(湖州中考)新疆是國家重要的煤炭、油氣、清潔能源基地和輸出地之一。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對新疆能源綠色轉型提出了新要求。⑴讀圖1,寫出新疆油氣田主要分布的兩大盆地名稱。(2分)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⑵根據圖2,歸納新疆能源消費結構變化特點。(2分)以煤炭等非可再生能源為主;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占比低,比重不斷上升(2分)資料卡 “雙碳”目標碳達峰是指在某一個時點,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通過節能減排、植樹造林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零排放”。中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⑶綜合上述材料,請你為新疆能源綠色轉型提出具體措施。(4分)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快低碳技術推廣等。2.(杭州中考改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⑴描述甘肅省日照時數的季節變化特征。(3分)日照時數季節變化不均,春夏長,秋冬短(夏長冬短)。(3分)⑵從資源、環境與發展的角度,簡述甘肅實踐“光伏+農業”發展模式的好處(6分)資源角度:充分利用了太陽能資源和土地資源;(2分)環境角度:利用太陽能發電利于保護環境;(2分)發展角度:增加了就業崗位提高了收入,促進了經濟發展。(2分)四、發展的選擇PRED 關系1.人口(Population)、資源(Resources)、環境(Environment)與發展(Development)問題,簡稱為“PRED問題”2關系:人口的快速增長、自然資源的短缺、生態環境的惡化等問題與人類社會的發展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人口、資源、環境 和發展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關鍵人口數量、結構的變化,會引起資源、環境、發展等方面的變化。⑶啟示/教訓:只有協調發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要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之間的關系,做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示意⑴含義:可持續發展指的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⑵要求: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都有平等發展的機會,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能夠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負的責任。⑶內容:生態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自然基礎經濟發展需要與生態環境相協調,不能以犧牲環境作為發展的代價追求社會公平1.綜合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把我國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 地區和青藏地區。根據全國各地的自然條件、經濟基礎、發展水平和對外開放程度,可把全國劃分為四大地區:東部地 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2.“ 因地制宜 ”與“優勢互補 ”在具體使用時的區別:單個地區發展經濟時一般應遵循“ 因地制宜 ”原則;在兩個(或超過兩個)地區合作發展經濟時,則要遵循“ 因地制宜 ”與“優勢互補 ”兩個原則。3.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為某地經濟發展提建議。⑴遵循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原則。⑵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地考慮到該地區的特點,采取適應當地條件的發展策略和方式,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利用……優勢,發展……產業。需結合材料,如利用能源、礦產資源豐富的優勢,發展能源工業和采礦業,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⑶優勢互補:不同區域開展區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如有兩個地區分別有各自的優勢,則還應寫出各 自應為對方提供……支持。如浙江可以為新疆提供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新疆可以為浙江提 供豐富的能源資源等。1.(金華中考)金華與杭州結對聯合開展“品質杭州,宜游金華”大型旅游活動時應遵循的區域經濟發展原則是 ( )A.遵循規律,貿易共贏 B.開源節流,互通有無C.擴大內需,促進增長 D.因地制宜,優勢互補.2(嘉興中考)位于杭嘉湖平原的水鄉嘉興和位于東海之濱的海島舟山,有著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兩地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舉措有 () (①嘉興利用平原優勢,發展現代農業②舟山開發漁家樂,嘉興發展水鄉游③舟山利用海島優勢,開發海洋能源④兩地都把遠洋捕撈業作為支柱產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D五、區域的變化表現 人口的遷移、環境的變遷、資源的調配、經濟的發展……都會讓我們感到區域的變化 依據 我們了解區域的變化,要依據各種各樣的資料 資料類型 含義 表現 舉例 比較第一手資料 來自自己實踐、經歷所獲得的資料 日記、信函、照片、錄像和原始檔案等 如我看見某處發生火災或者勘察火災現場 一般來說,第一手資料比第二手資料更可靠第二手資料 從當事人或目擊者那里轉述得來的資料 傳說、后人寫的歷史著作等 如我聽別人說或者通過各種媒體知道某處發生火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