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第3課 點、線、面年級 二年級 首次使用日期課時 1 課型 新授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點、線、面是構成畫面最基本的要素。。 2.感受點、線、面的美,學會以點、線、面為基本元素表現畫面并合理搭配。 3.體驗生活中的點線面給人們帶來的美感,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態度。教學重點 了解點線面在美術設計、創作中的作用,掌握簡單的點線面組合。教學難點 將不同的點線面進行組合,理解點線面在美術創作的重要作用,創作新穎的作品。教法學法 欣賞法、示范法輔助手段 多媒體課件、筆,顏料,剪刀,膠水,紙等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一、導入 1、出示下雨的動態圖片,學生概括雨點的形狀。(點) 2、出示雨下大時,雨點形成線的動態圖片(線)。 3、出示雨低落到陸地、湖面形成面的圖片。(面) 生活中,點線面無處不在,讓我們一起去尋找他們的足跡吧!引出新課——《點線面》 二、發展階段 1.認識點線面 通過播放點線面動畫視頻,學生感知點線面的關系。 2.生活中點、線、面 (1)停在電線上的麻雀: 休息在電線上的燕子是我們熟悉的點和線的結合,大大小小有聚有散的點組合在一起,看起來真有趣。 (2)斜拉橋: 斜拉橋有我們熟悉的平行線,由長線到短線的變化,讓我們感覺到大橋由近向遠延伸。 (3)羅平梯田: 云南的羅平梯田是當地人民辛勤勞動的象征。它展示給我們隨意流暢的曲線,時而重疊,時而平行,縱橫交錯;無論是曲線還是直線,它們時聚時散,為我們勾勒出富有詩意的畫面。 3.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點、線、面? 4.通過以上圖片欣賞,你發現點線面有什么特點? 點:是靜止的。 線:有曲有直。可有粗細、方向、組合上的變化。 面:包括規則的面和不規則的面。 5.小練習:請同學畫畫自己認識的點、線、面 點:你畫的點像什么 畫面中你的點是怎樣排列的 你能把它變成線嗎 (點連成線,線組成面) 線:有曲有直。可有粗細、方向、組合上的變化。 面:包括規則的面和不規則的面。 三、欣賞階段 1.康定斯基作品欣賞 《紅色橢圓》這幅作品以藍色為主色,還有我們熟悉的紅色、黃色等顏色。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在靜靜的大海上,漸漸靠近我們的船只打破了大海的沉寂,因為人類的到來,海面變得熱鬧起來,翻卷的浪花,收獲的船只,金黃色的甲板,上空盤旋正在尋找休息桅桿的海鳥。 太陽在天空靜靜地俯視著海面上的一切。在畫家的筆下一切造型都變得抽象了,或點或線,點是靜止的,線是運動的,點、線、面在畫家的筆下疊加組合起來,變得富有創意,帶給我們無限的聯想。 2.學生作品欣賞 (1)風景: 小作者用層疊的鮮艷色塊表現出了自己心中的風景,近處的折線表現出正在生長的草叢,橙、黃相間的色塊表現出野花盛開的山坡,綠色的點表現出遠處山上的小樹。作品中不同的點、線與色塊的結合,使畫面充實豐富,富有節奏變化,留給欣賞者想象的空間。 (2)屋子一角: 屋子的一角是小主人的樂園,小主人的玩具火車、軌道、積木等玩具是畫面表現的主體,有序排列的點、線、色塊構成簡練的造型,由大到小排列組合,給人一種旋轉運動的感覺。 (3)奇怪的臉: 小作者用拼貼的方法給我們展現了一個頭扎小辮兒的孩子的形象,整個畫面主體人物突出,夸張概括的人物造型,疊加組合的拼貼方法,使畫面生動有趣。仔細看看這些拼貼材料竟然是我們生活中的郵票和畫報。 小結:點線面自由組合,均衡分布,融入想象,能使畫面變得豐富有趣。 3.示范 微課示范用點線面畫各種不同的太陽。 四、實踐階段 作業內容:繪畫一幅點線面元素的作品, 作業要求:題材不限,顏色豐富,可以具象也可以抽象,并給作品取個名字 五、展評評價 自評、互評、師評。 六、課外拓展 通過本節課學習,讓學生知道點線面構成了美的作品和美的畫面,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作業設計 作業內容:繪畫一幅點線面元素的作品 作業要求:題材不限,顏色豐富,可以具象也可以抽象,并給作品取個名字板書設計 3.點、線、面 點成線、線成面 點:是靜止的。 線:有曲有直。可有粗細、方向、組合上的變化。 面:包括規則的面和不規則的面。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