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力的平衡知識點:1、力的平衡2、二力平衡條件。復習:牛頓第一定律、相互作用力。新課講授:知識點一、力的平衡:“人象大戰”處于僵持時的平衡,勻速行駛的汽車等。分析它們的受力情況可知:在受到外力作用時也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稱為平衡狀態,受到的力為平衡力。平衡力的意思是合力為零。經驗交流:()(1)“僵持”“沒推動”等含義是靜止狀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態)(2)物體受平衡力 靜止狀態物體不受力 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靜止與靜止狀態,運動與運動狀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如:坐在加速上升的電梯里的人,相對于電梯廂他雖然是“靜止”的,此時他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靜止狀態時,物體可能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平衡力不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非平衡力一定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例1.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時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如圖7-3-2所示,A、B、C、D是分別用照相機拍攝(每0.1s拍攝一次)的小球在不同的運動狀態下的照片,其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的是D解析:本題考查平衡狀態的判斷。運動的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時,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勻速直線運動指經過的路線是直線,速度不變的運動。速度不變,即相同的時間內經過的路程相同,兩點間的間隔相同,由圖可知,D圖間隔相同。答案:D知識點二. 二力平衡:1、二力平衡條件A.提出問題:紙板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兩個力F1、F2的作用而靜止,這兩個力有什么關系?B.猜想:可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C.設計實驗:在一個水平桌面上放一輕質紙板,使紙板在水平方向上受兩個力的作用,探究紙板平衡時二力的關系。D.實驗過程:①讓兩個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改變砝碼盤中砝碼的質量,紙板平衡時,砝碼盤中的砝碼質量相等。②砝碼質量相等,改變兩個力的方向,方向相反時紙板平衡。③砝碼質量相等,把紙板轉動,松手后,紙板不平衡。反證,只有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時紙板才平衡。E.結論: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經驗交流:(1)紙板平衡,指紙板處于靜止狀態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實際上只研究紙板處于靜止狀態,因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很難控制且運動時間太短,不合理。(2)四個條件:也可以先給同學們一條條證明。(3)二力平衡條件與相互作用力區別與聯系:二力平衡中的兩個力是性質不同的兩個力,相互作用力中的兩個力是性質相同的兩個力。a.二力平衡條件:同體、等大、反向、共線;b.相互作用力條件:不同體、等大、反向、共線;(4)水平面上靜止時的物體:不推時,它受到重力與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推而不動時,它受到的重力與支持力、推力與摩擦力、兩對平衡力。(5)水平面上勻速直線運動時的物體:地面光滑時,它受到重力與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地面不光滑時, 它受到的重力與支持力、推力與摩擦力、兩對平衡力。這兩種情況:支持力與壓力、物體受摩擦力與地面受摩擦力、兩對相互作用力例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的實驗中,小明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實驗中,小明向左盤和右盤同時加入一個質量相等的砝碼,木塊兩邊所受砝碼的拉力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木塊處于靜止狀態.小明再把右盤中的砝碼換成一個質量較大的砝碼時,發現木塊仍然處于靜止狀態,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于是他把木塊換成小車,并選擇較 (選填“光滑”或“粗糙”)的實驗桌面,繼續完成實驗.(2)在左右兩盤放入質量相等的砝碼,再將小車水平扭轉一個角度,松手后,觀察小車運動狀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探究(3)小明用輕質硬紙片代替圖中的木塊,兩端的小盤中加入質量相等的砝碼,硬紙片保持靜止,用剪刀將硬紙片從中間剪開,發現分開后的硬紙片向相反方向運動,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個條件:解析:(1)左盤和右盤中砝碼的質量相等,木塊兩邊所受的拉力相等.小明再把右盤中的砝碼換成一個較重的砝碼時,發現木塊仍然處于靜止狀態,說明此時木塊還受平衡力的作用,這是因為桌面對木塊有向左的摩擦力;為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可以把木塊換成小車,并選擇較光滑的實驗桌面.(2)用手將小車水平扭轉一定角度,此時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在同一直線上,這樣可以探究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是否能平街.(3)當硬紙片平衡時,用剪刀從中間剪斷硬紙片,此時兩個力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分開后的硬紙片向相反方向運動,不再平衡,由此可以說明二力平衡的又一個條件: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答案:(1)相等 桌面與木塊間摩擦力較大 光滑(2)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是否能平衡(3)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例3.如圖甲所示,疊放在一起的A、B兩木塊在力F1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圖乙、丙分別給出了A、B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F1和F2是一對平衡力B.F2和F3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F3和F4是一對平衡力D.F1和F4是一對相互作用力解析:對A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F1和B物體對它的摩擦力F2為一對平衡力,豎直方向A受到重力和B物體對它的支持力為一對平衡力;對B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A對B摩擦力F3和地面對B的摩擦力F4為一對平衡力,豎直方向B受到的重力、A對B的壓力和地面對它的支持力而平衡。A對B的摩擦力和B對A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B對地面的摩擦力和地面對B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所以A、B、C都正確,D錯誤。答案:D知識點三、二力平衡的應用①判斷物體是否受力平衡;②利用物體的平衡狀態,根據一個力確定另一個力。例4.如圖所示,放在桌面上的茶壺處于靜止狀態,對于該靜止的茶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茶壺受到重力和桌面對它的支持力,這是一對平衡力B.茶壺受到重力和桌面對它的支持力,這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茶壺靜止是因為桌面對它的支持力小于茶壺受到的重力D.茶壺靜止是因為桌面對它的支持力大于茶壺受到的重力解析:出現錯誤的原因是不能正確理解二力平衡的條件。二力平衡中的“二力”必須滿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即“同體、等值、反向、共線”。相互作用力是“不同體、等大、反向、共線”。茶壺的重力與桌面對它的支持力滿足“同體、等大、反向、共線”的條件,所以A選項正確,B選項錯誤。茶壺處于靜止狀態,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支持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所以C、D兩項錯誤答案:A強化提升一.填空題1.如圖所示,拴在細線下的小球在豎直平面內來回擺動,小球到達A點和B點時均處于 狀態(選填“平衡”或“非平衡”),你判斷的依據是 。(第1題第2題第3題)2.如圖所示,用手握住重8N的瓶子保持靜止,手對瓶子的壓力為10N,此時瓶子受到的靜摩擦力大小為 N,方向為 (選填“豎直向下”或“豎直向上”)。3.一輛行駛的汽車車廂里掛著一個小球。當出現了如圖所示的情景時,汽車在做 (填“加速”、“勻速”或“減速”)運動,此時繩子對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對平衡力,小球受 個力作用(忽略空氣阻力)。4.如圖,一個彈簧測力計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別受到水平向左的F1和水平向右的F2的拉力作用,F1=3N,F2=4N,彈簧測力計靜止時如圖所示,F1、F2(填“是”或“不是”) 一對平衡力;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N。5.如圖所示,物體甲的質量為0.7kg,物體乙恰好水平向右勻速直線運動,則物體乙受到的摩擦力f= N.若要使物體乙水平向左勻速直線運動,則需給乙施加一個F= N、水平向左的力(不計繩重、繩與滑輪間的摩擦,g取10N/kg)。起重機吊起10000N的貨物靜止不動時,鋼絲對貨物的拉力為 N,以1m/s的速度勻速上升時,鋼絲對貨物的拉力為 N,以2m/s的速度勻速下降,鋼絲對貨物的拉力為 N。7.一輛重為1.5×104N的小汽車,當它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牽引力為2000N,那么汽車受到的阻力為 N;當它停在水平路面上時,它受到的支持力為 N。8.如圖所示,物體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沿足夠長的水平面向右做減速直線運動。假設物體運動時,重力突然消失,請推斷物體的運動情況將是: ,簡要說明你的推理過程: 。二 選擇題9.如圖,橙子靜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橙子受到的重力和橙子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橙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橙子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桌面發生形變的方向與橙子受到的支持力方向相同D.橙子受到桌面對它的摩擦力10.如圖所示公共自行車綠色標志由人、自行車和道路三個元素組成,寓意綠色出行。關于人在水平路面上騎車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對自行車的壓力是相互作用力B.人對自行車的壓力和自行車對人的支持力是二力平衡C.自行車受到路面的支持力和自行車的重力是二力平衡D.人受到的重力與自行車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11.電動平衡車是一種時尚,如圖所示,當人駕駛平衡車在水平路面上勻速直線運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平衡車輪胎上的花紋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壓力B.平衡車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平衡車車輪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車輪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D.若平衡車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平衡車會慢慢停下來12.如圖,將系在細線下的小球由A點靜止釋放,小球將在A、C兩點之間往復擺動,不考慮空氣阻力對小球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運動的過程中受力平衡B.擺到B點時小球的慣性最大C.小球擺到B點時細繩斷裂,小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D.小球擺到C點時所受外力消失,小球將靜止13.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物體A和B,在大小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物體 A 對 B 的摩擦力與物體 B 對 A 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物體 B 的重力與地面對 B 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物體 B 的重力與地面對 B 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地面一定是粗糙的14.如圖所示,四旋翼無人機下方用細線懸掛一個重物,不考慮空氣阻力,則無人機在空中( )A.懸停時,重物受到的重力與它對細線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B.加速上升時,細線對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C.勻速下降時,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細線對重物的拉力D.水平勻速飛行時,懸掛重物的細線會偏離豎直方向15.如圖,牧童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沒有拉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繩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繩的力B.繩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對牛的摩擦力C.繩拉牛的力與牛拉繩的力是一對平衡力D.繩拉牛的力與地面對牛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16.第24屆冬奧會將于2022年在北京舉辦。如圖所示,當運動員穿著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勻速滑行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運動員受到的重力與運動員對滑雪板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B.運動員受到的支持力與運動員對滑雪板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C.雪地對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對雪地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對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17.水平桌面上的木塊在拉力F的作用下做勻速直行運動,下列有關木塊受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一對平衡力B.只受拉力和摩擦力一對平衡力C.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是兩對平衡力D.無法確定18.如圖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卻沒有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箱子沒有運動,此時箱子所受推力小于地面對箱子的摩擦力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地面對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D.假設箱子受到的作用力突然全部消失,則箱子將靜止在原地三 作圖題19.手托蘋果靜止在手中,畫出蘋果受力示意圖。20.如圖所示,勻速前進的車廂頂部用細線豎直懸掛一小球,小球下方與一光滑斜面接觸.畫出小球受力示意圖(第19題第20題第21題)21.人站在自動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隨扶梯斜向上勻速運動,畫出小球受力示意圖四 實驗探究題2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的實驗中,小剛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小華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1)當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 狀態時,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2)這兩個實驗裝置中,你認為裝置 (選填“甲”或“乙”)更科學。(3)在裝置乙中將小車旋轉一定角度,松手后,發現小車旋轉后又恢復原狀。這說明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 (選填“物體”或“直線”)上,物體才能平衡。2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的實驗中,小明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實驗時小明發現左右兩側懸掛砝碼質量不等時木塊也能平衡,其原因是 。(2)經過思考后,小明采用如圖乙所示裝置繼續實驗,該方案中由于 ,故小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計。(3)為了驗證“使物體平衡的兩個力必須在同一直線上”,小明在圖乙所示實驗的基礎上又分別進行了圖丙、圖丁所示操作,其中操作 (丙/丁/丙和丁都)是正確的。(4)小明最后將小卡片用剪刀剪斷(分為左右兩半),這是為了驗證 。24.如圖所示,是小華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1)小華將系于小卡片(重力可以忽略不計)兩角邊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 ,并通過調整 來改變拉力的大小。(2)當小卡片平衡時,小華將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選填“能”或“不能”)平衡。(3)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在圖甲所示情況下,小華下一步的操作是: 。(4)探究同一問題時,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同學們認為小華的實驗優于小明的實驗。其主要原因是 ( ) A.減小阻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B.小卡片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C.容易讓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轉。參考答案非平衡力 合力不為零 2.8 豎直向下 3.加速 不是 兩 4.不是 3 5.7 14 6.10000 10000 1000 7.2000 0 8.勻速直線運動 重力消失則支持力、壓力、摩擦力都消失即物體不受力,所以物體沿原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9.B 10.D 11.C 12.C 13.A 14.B 15.D 16.C 17.C 18.D 19. 20. 21.22.(1)勻速直線運動 (2)乙 (3)直線 23.(1)木塊受摩擦力 (2)卡片質量較輕 (3)丙 (4)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24.(1)相反 鉤碼個數 (2)不能 (3)將小卡片剪開看小卡片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 (4)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