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鄉村和城鎮第一節 鄉村和城鎮空間結構[學習目標] 1.結合實例,說明鄉村土地利用的類型和分布。(區域認知)2.運用實例或資料,說明城鎮內部主要功能區的特點和分布。(綜合思維)3.通過調查本區域的情況,分析本區域空間形態的變化和影響因素。(地理實踐力)4.結合實例,理解分析合理規劃城鄉土地利用的重要性,樹立人地協調觀。(人地協調觀)目標一 鄉村的土地利用和城鎮內部空間結構1.鄉村的土地利用(1)鄉村:是以________活動為主的地區。(2)鄉村土地利用①農業用地:耕地、林地、草地、__________等不同類型。②公共設施:提供祭祀、聚會、娛樂、______、醫療、教育等多種服務。(3)鄉村內部空間結構公共空間 居住區 生產區位置 常位于鄉村中心 一般位于公共空間外圍 一般位于鄉村的外圍特點 公共性、文化性、多樣性 村民日常居住的地方 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組成 包括公共建筑、街巷、水井、池塘和廣場等 由房屋和院落組成 包括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養捕水面、農田水利設施及田間道路等2.城鎮內部空間結構(1)城鎮:包括城市和鎮,是以____________活動為主的地區。(2)功能區①形成:因城鎮里人口相對較多,經濟活動多樣,出現了土地利用的________,形成不同的功能區。②類型類型 分布 特征____區 多與其他功能區交錯分布 廣泛分布商業區 多位于城鎮________、交通干線兩側或街角路口 ____狀或條狀分布工業區 多分布在交通比較便捷的地帶,通常距城鎮中心較____ 工業集聚的區域其他功能區:________區、文化區、旅游休閑區、生態區等③特點:城鎮不同的功能區之間一般沒有明確的________,某一種功能區以某種土地利用方式為主,可能兼有其他類型的用地。(3)城鎮內部空間結構①含義:各種功能區在空間的________。②案例香港判斷1.城鎮不同的功能區之間有明確的界線。( )2.某一種功能區只有一種土地利用方式。( )3.城鎮功能區中面積最大的一般是居住區。( )4.工業區主要分布在靠近河流、鐵路、公路等交通比較便捷的地帶。( )“六看法”判斷城鎮三大功能區(1)看面積:居住區面積最大,其次是工業區,商業區面積最小。(2)看距離城鎮中心遠近:一般情況下,距離城鎮中心由近及遠依次為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3)看形態:商業區一般呈點狀、條狀,居住區和工業區一般呈片狀。(4)看人口變化:商業區晝夜人口差別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居住區與商業區人口變化情況相反;工業區人口晝夜差別最小。(5)看建筑物密度:商業區建筑物高大稠密,居住區次之,工業區建筑物密度最小。(6)看分布趨勢:居住區、工業區不斷向郊外移動,在城鎮中心分布比例逐年下降;商業區雖也有向郊區交通便捷處移動的趨勢,但幅度較小,在城鎮中心上升幅度較大。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想擁有一套房真的很難。但2018年11月底,香港的一家樓盤開賣,引起網友的熱議,主要是因為他們推出了國內最小的樓盤,平均每棟房屋的占地面積只有14平方米,在香港甚至還不如一個標準停車位的面積(15平方米)。下面兩圖分別是香港的中高級居住區(a)和低級居住區(b)。1.[地理實踐力]香港的城鎮土地利用中,哪種利用方式占地面積最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綜合思維]香港推出的面積最小的樓盤應位于哪個功能區?其特點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區域認知]香港的中高級居住區和低級居住區是否會布局在城市的同一位置?二者有何區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3·河南鄭州期中)傳統村落形態豐富、千變萬化。下圖示意贛閩粵邊區客家傳統村落分布。讀圖,完成1~2題。1.圖示傳統村落( )A.沿山麓呈帶狀延展B.沿河谷呈條帶狀分布C.在平原地帶橫向展開D.沿公路分散分布2.圖示傳統村落選址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坦,建設難度最小B.少占耕地,保障農業用地C.距離較近,方便旅游開發D.地形封閉,確保村落安全(2023·安徽滁州期中)下圖為“我國某城市中心城區空間結構規劃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3.該城市空間形態的影響因素是( )A.交通、政策 B.地形、河流C.河流、政策 D.文化、交通4.最適宜布局高檔居住區的地點是( )A.① B.② C.③ D.④目標二 城鎮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1.形成因素影響因素 具體影響經濟因素 交通便捷程度 影響________的高低距離________遠近不同功能活動的付租能力:商業>________>工業社會因素 __________、文化、環境等 影響城鎮內部空間結構2.發展變化(1)初期:各類功能用地________分布,并在中心區域自然集中。(2)后期:城鎮中心的工業企業向外搬遷,原有的工業用地就可能被改造為__________用地或其他用地。判斷1.影響城鎮內部空間結構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 )2.影響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捷程度和距離城鎮中心的遠近。( )3.城鎮內部空間結構具有穩定性,不會隨著城鎮的發展而變化。( )(2023·四川成都期中)某縣地處平原,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下圖為“該縣城區規劃示意圖”。據此回答1~2題。1.關于圖中①地最適宜布局的功能區,正確的是( )A.商業區 B.工業區C.居住區 D.倉儲區2.甲類功能區布局的特點( )①布局在城市外圍 ②布局在城區 ③沿交通干線布局 ④沿河流上游布局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2023·山東日照期中)北京東路地區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上海開埠以來全國聞名的生產資料經營一條街,距今已有近200年歷史。隨著時代變遷,該地區面臨產業低效老舊、風貌破碎缺失、配套活力不足等問題。在城市更新項目中,該地區建立了內外互聯,河街互通的“金街、銀岸、坊巷”的綜合更新體系。下圖示意北京東路地區城市更新項目。據此完成3~4題。3.圖示區域規劃合理的是( )A.金街—建設中央商務區B.銀岸—建設別墅度假區C.坊巷—發展高檔居住區D.吳淞江—增建礦石碼頭4.北京東路地區“金街、銀岸、坊巷”綜合更新利于( )A.降低工業成本,促進產業的升級B.增加工業用地,增加土地價值C.改善城市風貌,提升區域競爭力D.延長工業產業鏈,增加常住人口目標三 合理利用城鄉空間的意義1.合理規劃城鄉空間的意義2.措施(1)通過發展________、合理規劃工業區、保留一定規模的綠地和河湖等____________,可以有效改善環境狀況,建設宜居的生活空間。(2)通過合理安排________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可以提高________利用效率,為生產和生活提供便利。(3)通過規劃,確定具有________價值的場所、建筑物、街區或村落等,保護地方和民族________,使人類歷史和文化遺產得以永續相傳。(2023·山西太原期中)下圖示意我國某城市用地選擇方案,該城市盛行風向為西南風。圖中河流以南、以東地區是生態保護用地,以西是城市用地。據此回答1~2題。1.最適宜規劃為居住區和化學工業園區的分別是( )A.A地和B地 B.B地和C地C.C地和D地 D.D地和A地2.在該城市空間布局現狀中,影響居民生活的最主要問題是( )A.河流穿城而過B.鐵路穿城而過C.工業區太遠D.工業區位于城市盛行風向的上風向,污染城區(2023·湖南長沙期中)城市公園是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滿足城市居民的休閑需要,提供休息、游覽以及舉辦各種集體文化活動的場所。重慶中央公園是依托重慶山水風貌特色,由300畝的草地、一個湖泊和一個占地2萬平方米的噴泉組成,是重慶居民休閑游玩的好地方。讀圖,回答3~4題。3.重慶中央公園用地的來源最可能為( )A.舊城改造用地 B.中央商務區用地C.城市荒山、湖泊濕地 D.廢棄工業用地4.重慶中央公園建設后,周邊明顯增多的城市功能區是( )A.行政區 B.高級居住區C.工業區 D.商業區第一節 鄉村和城鎮空間結構目標一 鄉村的土地利用和城鎮內部空間結構新知預習1.(1)農業經濟 (2)①水域 ②商業2.(1)非農業經濟 (2)①專業化 ②居住 中心 點 遠 行政 ③界線 (3)①組合 ②商業 居住 工業判斷1.× 2.× 3.√ 4.√核心探究1.住宅用地占地面積最廣。2.位于居住區。特點:占地面積廣,多分布于商業區與工業區之間,城鎮發展后期出現居住區等級的分化。3.不會。二者在建筑質量上有明顯的區別,在位置上往往背向發展。對點落實1.A 2.B [第1題,據圖可知,聚落沿著等高線延伸的方向呈帶狀分布,該處為山麓地帶,A正確;傳統村落沒有沿河谷分布,B錯;并不是在平原地帶橫向展開,附近有公路但村落分布并不分散,C、D錯。第2題,傳統村落選址在山麓地帶建設,難度比在平原地區大,A錯;山區平地少,村落建在山麓地帶可少占耕地,保障農業用地,B正確;和旅游開發、村落安全關系不大,C、D錯。]3.B 4.D [第3題,根據圖示等高線分布可知,該城市分布在山谷地區,沿河流呈條帶狀分布,因此該城市空間形態的影響因素是地形、河流,故選B。第4題,圖中④位于城市河流上游,最小風頻的上風向,靠近綠化廊道,環境優美,適合布局高檔居住區,D正確;①位于盛行風下風向和城市河流下游,不適宜布局高檔居住區,A錯誤;②位于河流凹岸,河流侵蝕作用較強,不適宜布局居住區,B錯誤;③靠近鐵路及車站,環境嘈雜,不適宜布局高檔居住區,C錯誤。]目標二 城鎮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新知預習1.城鎮中心 地租 住宅 政策2.(1)混雜 (2)商業判斷1.× 2.√ 3.×對點落實1.D 2.C [第1題,商業區主要布局在城市中心或交通干線交會處,從圖中來看,丙應為商業區,A錯誤;工業區應布局在郊區,且應位于城市河流下游、盛行風下風向或最小風頻上風向,甲應為工業區,B錯誤;居住區為一個城市中最主要的用地方式,占地面積大,分布廣泛,乙應為居住區,C錯誤;①地北部有客、貨運總站,便于人流、物流集散,且位于郊區,面積較大、地租較低,適宜布局倉儲區,D正確。故選D。第2題,工業區(甲)對環境有一定的污染,主要布局在城市外圍,①正確、②錯誤;工業區對交通運輸條件要求較高,一般布局在交通干線的附近,同時部分工業區可能對河流造成污染,主要分布在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區,以降低對河流的污染,③正確、④錯誤。故選C。]3.A 4.C [第3題,北京東路地區位于上海市中心,商業經營歷史悠久,相關商業基礎好,適宜規劃建設中央商務區,A正確;銀岸——優化濱水空間景觀,連接拓展腹地街區,塑造“銀岸串珠,活力海綿”式濱河走廊,B錯誤;坊巷——針對適宜街巷規劃林蔭景觀街、風貌休閑街、共享活力街、街坊慢行道等特色改造空間,該地不適宜發展高檔居住區,C錯誤;上海礦產資源貧乏,不適宜增建礦石碼頭,D錯誤。第4題,北京東路地區的舊城改造,利于改善城市風貌,提升區域競爭力,C正確;北京東路地區的產業類型以第三產業為主,工業不占主導地位,A、B、D錯誤。]目標三 合理利用城鄉空間的意義新知預習1.可持續 一體化2.(1)衛星城 生態涵養空間 (2)居住 土地資源 (3)歷史文化 傳統特色對點落實1.D 2.B [第1題,該城市盛行風向為西南風,C地和D地位于西南風的上風向且位于流經城市河流的上游,環境較好,適宜布局居住區;化學工業園區會產生污染,應布局在盛行風的下風向或與盛行風垂直的郊外和流經城市河流的下游或遠離河流的地區,A地和B地合適。而A地相較于B地而言,交通更為便利,且離居住區更遠,更適宜布局化學工業園區。故選D。第2題,河流穿城而過可以增加居住區內的水域面積,利于美化環境、調節氣候,A錯誤;鐵路穿城而過會產生噪聲污染,影響居住區居民的生活質量,B正確;工業區遠離居住區,可以減輕工業區對居住區的污染,C錯誤;該城市工業區位于城市盛行風的下風向,D錯誤。故選B。]3.C 4.B [第3題,重慶中央公園占地面積廣,草地、湖泊等景觀類型多樣,其用地來源最可能為城市荒山和湖泊濕地,C正確。故選C。第4題,重慶中央公園環境優美,具有休息、游覽以及舉辦各種集體文化活動的優勢,為較好的宜居環境,布局高級居住區的可能性最大,B正確,A、C、D錯誤。故選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