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人口遷移課時1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學習目標] 1.根據材料,判斷分析某人口移動形式是否屬于人口遷移。(綜合思維)2.運用圖文資料,分析人口遷移的影響因素。(綜合思維)目標一 什么是人口遷移1.人口移動2.人口遷移類型:按照是否跨越國界,可分為________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3.影響人口數量變化的因素:由人口自然增長和________共同決定。自然增長率機械增長率人口遷移的判斷讀“人口遷移模式圖”,回答1~2題。1.屬于國際人口遷移的是( )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2.不屬于人口遷移的是( )A.②⑤ B.⑥⑦C.②④ D.④⑤(2022·江蘇地理)我國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別進行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六普”)、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七普”)。下圖為“我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六普’‘七普’,人口增長差異圖”。據此回答3~4題。3.“七普”與“六普”人口增長率相等的省級行政區是( )A.京、滬 B.黑、吉C.粵、鄂 D.渝、黔4.我國四個直轄市人口增長的共同特點是( )A.“六普”到“七普”期間,人口加速增長B.“六普”到“七普”期間,人口減速增長C.“六普”人口增長率高于全國平均增長率D.“七普”人口增長率高于全國平均增長率目標二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1.推拉理論(1)推力因素:________、自然災害、環境污染、貧困等。(2)拉力因素:________、教育、工作、食物、城市生活、和平、醫療等。(3)表現2.影響因素(1)自然因素因素 對人口遷移的影響 舉例通過影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而影響人口遷移到氣候適宜的地區 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國許多老年人由東北部的“冷凍地帶”向南部和西部的“陽光地帶”遷移土壤及土地 影響農業生產進而影響人口遷移,同時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人口遷移的空間范圍 農業社會人口為尋找肥沃的土壤而遷移水資源 水資源的分布及其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類生產、生活的格局 畜牧區人們“逐水草而居”礦產資源的開發能吸引大量人口的遷入 大慶油田的開發等環境 生活環境惡化引起人口遷出;優美的環境吸引人口遷入 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故,使當地遭到了核污染,當地居民全部遷出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引起饑荒迫使人口遷移 20世紀80年代非洲撒哈拉地區的大干旱造成成千上萬的難民(2)經濟因素因素 對人口遷移的影響 舉例經濟發展水平 ________往往對人口遷移起著主導作用。多數情況下,人口遷移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和更有前途的發展;宏觀經濟布局的改變也造成大量人口遷移 墨西哥大量移民流向美國交通和通信 交通和通信的發展相對縮小了地區間的距離,促進了人口遷移 近幾百年來,人口遷移的規模越來越大,范圍越來越廣大型建設項目布局、區域大規模開發 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機遇,吸引大量人口遷入,改變人口遷移的流量和流向 我國西部大開發吸引人口遷入(3)社會因素因素 對人口遷移的影響 舉例社會 文化 文化教育 改變人們的生活態度、生活期望及認識外部世界的態度,促進了人口遷移 大學生在大學學習婚姻家庭 婚姻是影響青年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對未成年人、老年人的遷移起重要作用 軍人家屬隨軍政治 國家有關人口遷移政策的實施,直接影響人口遷移的數量與流向 我國在20世紀60年代有組織地移民支援邊疆;我國20世紀70年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我國20世紀80年代知識青年大量返城社會變革 政治變革、政治中心的改變常引起人口遷移 巴西遷都至巴西利亞軍事 戰爭破壞人類正常的生活環境和秩序,并引發人口遷移 兩次世界大戰及當代局部戰爭和沖突引起的人口遷移判斷1.氣候是影響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土壤對人口遷移影響不大。( )2.畜牧區人們“逐水草而居”是受氣候影響的。( )3.秦始皇遷徙豪富到咸陽是由于自然原因。( )4.婚姻是影響青年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 )材料一 “闖關東”是我國近代向東北地區移民的現象,其人口遷移數量多、規模大,尤以山東人為最。下圖為我國東北地區不同時期人口遷移圖。材料二 山東某中學生小明調查“家族人口遷移”情況時了解到,他的爺爺在20世紀70年代從山東遷往東北,1990年又從東北遷回山東,稱為“雁南飛”。材料三 據統計:山東省的遷移人口總量達891.18萬人,其中省內的縣、市區間的遷移人口有869.33萬人,省區際間的遷移人口有21.83萬人。1.[區域認知]由材料一可知,1980年前人口遷入地區主要是東北地區,這里突出的自然資源優勢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綜合思維]1985年后人口又從東北遷回山東,稱“雁南飛”現象,其產生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綜合思維]分析山東省人口遷移以省內遷移為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但很多大城市在春節期間會一改往日車水馬龍的景象,變成一座又一座“空城”。下圖為2020年春節前全國人口遷出前十的城市,圖中數據為遷出人口數量。據此回答1~2題。1.春節期間,造成許多大城市出現“空城”現象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環境 B.經濟發展水平C.國家政策 D.社會文化2.圖示十大“空城”吸引外地人口遷入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就業機會多 ②環境質量好 ③工資水平高 ④公共設施齊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23·山東濟南期中)2019年越南人口普查總數為9 621萬人,全球排名第15位,也是東南亞第三人口大國。下面兩圖分別示意2000~2019年越南和河內市人口總量及人口增長率。據此完成3~4題。3.2000~2019年間,越南( )A.全國的人口增長率持續下降B.河內市人口增長率低于全國C.全國的人口增長勢頭加快D.河內市的經濟發展較快4.2008年河內市人口增長率突變的原因最可能是( )人口慣性B.環境改善C.區劃調整D.經濟發展課時1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目標一 什么是人口遷移新知預習1.暫時 永久2.國際3.機械增長 正 負 凈遷入 凈遷出對點落實1.C 2.B [第1題,國際人口遷移必須跨越國界,①③屬于國際人口遷移;②④跨越省界,屬于國內人口遷移。第2題,人口遷移從居住地變更來看,須跨越行政區域界線,故⑥⑦不屬于人口遷移。]3.C 4.D [第3題,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四個選項中只有粵、鄂兩個省級行政區的“七普”與“六普”人口增長率相等,C正確。第4題,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京、滬、津三地“七普”人口增長率低于“六普”人口增長率,“七普”與“六普”人口增長率都高于全國平均增長率;渝“七普”人口增長率高于“六普”人口增長率,“七普”人口增長率高于全國平均增長率,“六普”人口增長率低于全國平均增長率。綜上所述,A、B、C錯誤,D正確。所以選D。]目標二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新知預習1.(1)戰爭 (2)收入2.(1)氣候 礦產資源 (2)經濟因素 (3)政策判斷1.× 2.× 3.× 4.√核心探究1.土地資源豐富,土壤肥沃;森林覆蓋率高,木材蓄積量大;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開采條件較好。2.一是經濟因素,改革開放以來山東依靠其東部沿海的區位優勢,成為經濟發展較快的省份。二是移民自身受到遷返故地的潛在意向和親情、鄉情吸引。3.山東省沿海或大城市經濟發展迅速,就業機會多;省內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遷移距離短,費用低;受儒家安土重遷思想影響大。對點落實1.D 2.C [第1題,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講求合家團聚,春節期間會有很多在大城市打工的外來人口返鄉,因此造成許多大城市出現“空城”現象的主要因素是社會文化。第2題,圖示十大“空城”經濟相對發達,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更高的經濟收入,且公共設施齊全,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口遷入。]3.D 4.C [第3題,讀圖可知,越南全國人口增長率在波動變化,A錯誤;由圖中人口增長率曲線及其單位可知,河內市人口增長率高于全國,B錯誤;全國人口增長率在波動下降,C錯誤;河內市是越南首都,經濟發展較快,吸引大量人口遷入,D正確。第4題,2008年前沒有人口增長高峰,人口突變和人口慣性無關,A錯誤;環境和經濟因素對人口的吸引都是緩慢變化的,B、D錯誤;行政區劃的調整可以在短時間內導致人口數量發生較大變化,C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