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3課《種子長出了根》教學設計課題 種子長出了根(1課時)課型 新授課1.教材分析 本課分為3個活動:(1)觀察種植杯中不同方向種子的變萌發情況;(2)推測根的作用;(3)引導學生利用實驗的方法驗證自己的假設。 課本先讓學生根據觀察到的種植杯中種子萌發的現象和已有認知推測根的作用,之后組織學生通過實驗檢驗自己的推測,這是科學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研討部分設計了3個問題,進一步;拓展部分通過圖片認識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植物,根的形態不同,有利于幫助學生進一步建構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知識;本課在本單元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首先本課在第2課進行鳳仙花的種植的基礎上,進行觀察,發現植物的生長順序;為第7、8課繼續觀察做必要準備。2.學情分析 (1)一年級學生學習了《植物》和三年級學生學習了《動物的一生》。這為學生學習這一課做好了鋪墊。 (2)本課在第2課進行鳳仙花的種植的基礎上,進行觀察,制作表格,發現植物的生長順序的。3.學習目標 (1)種子萌發先長根,再長莖和葉,根總是向下生長; (2)根能夠吸收水分、礦物質以及固定植物,幫助植物維持自身生存; (3)生活在不同環境中植物根的外部形態具有的不同特點; (4)能以實驗現象和生活現象為依據說明根的作用,在科學探究中能以事實為依據調整自己的觀點。4.評價任務 (1)采用什么方法觀察出鳳仙花的種子先長出什么?(檢驗學習目標1、2) (2)設計什么實驗,讓學生觀察和記錄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檢驗學習目標2、3)5.學習準備 教師準備 種植杯,種子萌發過程視頻、不同形態根的圖片等教學課件。分組材料:大試管1*12個、有根的鳳仙花1*12個、油、水。學生準備紅色水彩筆。6.學習過程設計 學生活動教師活動環節一:聚焦:(指向目標1)學生活動1 1.讓學生交流,展示自己的種子萌發情況。 2.學生相互觀察。 3.學生觀看:根、莖、葉等。教師活動1 1.問題:誰先來說一說自己種子發芽的情況。 2.先出現的是什么?誰知道?(板書:根) 3.師:你的種子為什么沒有發芽?什么原因?(沒有根) 4.師:根對植物有什么作用呢?(板書課題:種子長出了根)活動意圖說明:根據觀察,揭示課題。環節二:探索(指向目標1、2)學生活動2 實驗活動觀察方法記錄表1.學生觀察不同方向放置的種子根的生 長情況。(都向下生長) 2.觀察直根和須根; 3.觀察莖和葉; 4.回憶根、莖和葉的生長順序。 5.種子萌發的過程(畫圖) 6.(補充直根和須根圖片)學生活動3 1.學生交流植物根的作用。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但要讓學生說出自己推測的簡單理由; 2.根有吸收水分的功能。 學生活動4 實驗活動觀察方法記錄表 1.學生小組討論:設計根作用的實驗; 2.學生交流實驗方法,形成合理的方案; 3.學生領取試管等器材; 4.學生照課本步驟組裝實驗。3.小結: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 教師活動2 1.師:種子萌發先長出了什么?根生長的方向是什么樣的?(根向下生長) 2.師:孩子們,根只有一根嗎?根與根有區別嗎?(直根、須根) 3、師:莖和葉的生長方向和根的生長方向相同嗎?莖和葉的生長方向是怎么樣的?” 教師活動3 1.師:種子萌發先長根,你覺得根有什么作用? 2.培養學生有依據的進行推測的意識。 教師活動4 1.師:可以用什么樣的實驗證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2.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研究實驗方法。 3.教師指導學生:(1)將一株鳳仙花放入一根大試管中;(2)在試管中加入水沒過鳳仙花的根;(3)在水面上滴入一些油;(4)水位的記錄最好用兩種顏色的記號筆,一種顏色記錄實驗開始時的水位,另一種顏色記錄每天水位的變化。(老師在在上課前2天做該實驗)。 4.學生看老師實驗前和實驗后的照片。活動意圖說明: 1.通過觀察發現種子的萌發過程。 2.培養學生有依據的進行推測的意識。 3.對于思考方向正確的教師要給予肯定,對于思考方向不正確的教師可以給予提示。環節三:研討(指向目標2)學生活動5 1.為什么種下的種子有些沒有萌發,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試管中的水位有什么變化?每天變化了多少?這個變化說明了什么? 3.根除了能吸收水分,還有固定植物的作用,生活中哪些現象可以作為證據呢? 4.學生觀看圖片(補充拔蘿卜圖片) 教師活動5 1.學生使用科學詞匯描述種子萌發的條件; 2.引導學生在課后的觀察中繼續思考,并作出科學的記錄。 3.學生回答后,教師出示生活中拔蘿卜或拔其他植物的照片,學生觀看。活動意圖說明: 1.培養學生的實驗證據意識。 2.引發學生的思考、想象。 3.游戲、圖片促進學生的理解知識。環節四:課末練習(根據教學活動選擇使用)(指向目標1,2,3)學生活動6 一、填空題 1.我們觀察到種子發芽時,先長出( ),再長出( )。 2.根在植物生長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吸收( )和養分,( ),儲存營養成分等。 二、判斷題 1.陽光是種子萌發必不可少的條件。 ( ) 2.溫度是影響種子發芽的因素之一。 ( ) 三、觀察。 實驗活動觀察方法記錄表收集更多根圖片,說說它們在維持植物生存中發揮的作用教師活動6 1.教師出示練習題。 2.教師批改學生作業。 活動意圖說明:清楚種子先生根,理解根有吸水的作用。7.板書設計 種子長出了根 生長順序:先長根 再長芽 種子長出了根 吸收水分和養分 種子根的作用 固定植物 儲存營養成分 ...8.教后反思 1.通過觀察發現種子的萌發過程。 2.培養學生有依據的進行推測的意識。 3.對于思考方向正確的教師要給予肯定,對于思考方向不正確的教師可以給予提示。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第3課導學案學習 內容 種子長出了根學習 目標 1.種子萌發先長根,再長莖和葉,根總是向下生長; 2.根能夠吸收水分、礦物質以及固定植物,幫助植物維持自身生存; 3.生活在不同環境中植物根的外部形態具有的不同特點; 4.能以實驗現象和生活現象為依據說明根的作用,在科學探究中能以事實為依據調整自己的觀點。學習 資源 分組材料:大試管1*12個、有根的鳳仙花1*12個、油、水。 隨堂記錄學習 過程 一、聚焦:(提出問題) 1.讓學生交流,展示自己的種子萌發情況。 2.學生相互觀察。 3.學生觀看:根、莖、葉等。 二、探索(種子的萌發及根的作用) 1.觀察鳳仙花種子的萌發。 實驗活動觀察方法記錄表1.學生觀察不同方向放置的種子根的生 長情況。(都向下生長) 2.觀察直根和須根; 3.觀察莖和葉; 4.回憶根、莖和葉的生長順序。 5.種子萌發的過程(畫圖) 6.(補充直根和須根圖片)2.學生交流 (1)學生交流植物根的作用。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但要讓學生說出自己推測的簡單理由; (2)根有吸收水分的功能。 實驗活動觀察方法記錄表 1.學生小組討論:設計根作用的實驗; 2.學生交流實驗方法,形成合理的方案; 3.學生領取試管等器材; 4.學生照課本步驟組裝實驗。3.根的作用實驗 三、研討(觀察方法、觀察角度) 1.為什么種下的種子有些沒有萌發,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試管中的水位有什么變化?每天變化了多少?這個變化說明了什么? 3.根除了能吸收水分,還有固定植物的作用,生活中哪些現象可以作為證據呢? 4.學生觀看圖片(補充拔蘿卜圖片) 四、隨堂練習: (根據教學活動選擇使用) 一、填空。 1.我們觀察到種子發芽時,先長出( ),再長出( )。 2.根在植物生長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吸收( )和養分,( ),儲存營養成分等。 二、判斷 1.陽光是種子萌發必不可少的條件。 ( ) 2.溫度是影響種子發芽的因素之一。 ( ) 三、觀察。 實驗活動觀察方法記錄表收集更多根圖片,說說它們在維持植物生存中發揮的作用學后 反思 1.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獲得的知識有: 2.關于植物的根我還想知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