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二輪復習專題03 物態變化講義(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中考物理二輪復習專題03 物態變化講義(含答案)

資源簡介

專題03物態變化
重點 溫度、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
難點 蒸發與沸騰
認知要求 1.描述固、液和氣三種物態的基本特征。 2.了解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會用常見溫度計測量溫度。 3.知道物質的熔點、凝固點和沸點,了解物態變化過程中的吸熱和放熱現象。用物態變化的知識說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4.用水的三態變化說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環現象。
考點1 溫度及其測量
考點精講 1.溫度 (1)定義:表示物體冷熱程度。 (2)攝氏溫度(℃):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 2.溫度計 (1)原理: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制成的。 (2)使用方法: ①估:估計被側物體的溫度。 ②選:據估測溫度選擇合適量程的溫度計。 ③看:看清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 ④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不要接觸容器底或側壁。 ⑤讀:待示數穩定后讀取,讀數時玻璃泡要留在液體中,視線與液柱上表面相平。 ⑥記:正確記錄測量的溫度,不要漏掉單位。 3.溫度計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1)根據被測量物選擇適宜的溫度計 (2)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液體應該足夠多以浸沒玻璃泡) (3)記錄時應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讀數,讀數時,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液體,視線必須與液體柱的上表面相平(俯視讀大,仰視讀小) (4)使用溫度計時,手應拿在它的上部,實驗中不允許用它作攪拌棒使用。
【精講1】(2023 金州區模擬)用同一支溫度計分別測量當天正午與晚上的氣溫,兩次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乙所示,其中    圖是晚上的氣溫,其示數是   。
【答案】乙;。
【分析】要弄清楚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讀數。溫度計的讀數,特別要注意乙圖是零攝氏度以下的讀數。
【解答】解:甲溫度計的刻度是越往上示數越大,因此對應的溫度是零攝氏度以上的溫度值,分度值為,因此圖甲中的溫度值為;乙溫度計的刻度是越往下示數越大,因此對應的溫度是零攝氏度以下的溫度值(也可以用負數來表示),分度值為,因此圖乙中的溫度值為。
因為正午氣溫要高一些,所以乙溫度計測量的是晚上的氣溫;
故答案為:乙;。
【精講2】(2023 新羅區校級模擬)溫度計的測溫原理是液體的   ,圖中體溫計的溫度為  。
【分析】根據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和讀數方法進行解答。
【解答】解:
(1)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測溫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圖示的體溫計中,量程是,分度值是,因此體溫計的示數應該是:。
故答案為:熱脹冷縮;38.5。
【精講3】(2023 曲江區校級模擬)小斌同學設計的一個溫度計,如圖所示,瓶中裝的是氣體,瓶塞不漏氣,彎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不考慮大氣壓變化)
(1)這個溫度計是根據    (選填“液體熱脹冷縮”或“氣體熱脹冷縮” 的規律制成的;
(2)當液柱向右移動時,周圍的溫度   (選填“升高”或“降低” 。
【答案】(1)氣體熱脹冷縮;(2)升高。
【分析】氣體溫度計是利用空氣的熱脹冷縮原理,氣體跟液體的差別在于會受到大氣壓的影響。
【解答】解:
(1)這是個氣體溫度計,所以是根據氣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的;
(2)溫度升高時,瓶內氣體就要膨脹,所以會把液柱向右推;當周圍的溫度降低時,瓶內氣體就要收縮,所以液柱向左移動。
故答案為:(1)氣體熱脹冷縮;(2)升高。
名師點撥 溫度的測量——溫度計(常用液體溫度計): (1)溫度計構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銀、煤油、酒精等液體;內有粗細均勻的細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勻地刻有刻度。 (2)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進行工作。 (3)溫度計的分類及比較: 分類實驗用溫度計寒暑表體溫計用途測物體溫度測室溫測體溫量程-20℃~110℃-30℃~50℃35℃~42℃分度值1℃1℃0.1℃所用液體水 銀煤油(紅)酒精(紅)水銀特殊構造玻璃泡上方有縮口使用方法使用時不能甩,測物體時不能離開物體讀數使用前甩可離開人體讀數
(4)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①使用前:觀察它的量程,判斷是否適合待測物體的溫度;并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準確讀數。 ②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注意:體溫計使用前應該把玻璃管內的液體甩回玻璃泡內!
考點2 熔化和凝固
考點精講 1.熔化: (1)熔化定義:物體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 (2)晶體:有固定熔化溫度(熔點)的物體。比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鹽、明礬、萘、各種金屬等。 (3)晶體熔化時特點:固液共存,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4)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注意:晶體熔化條件:(1)達到熔點。(2)繼續吸熱。 (5)非晶體:沒有固定熔化溫度(熔點)的物體。比如:松香、石蠟玻璃、瀝青、蜂蠟等。 (6)非晶體熔化時特點:吸收熱量,先變軟變稀,最后變為液態溫度不斷上升,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 2.凝固: (1)凝固定義: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 (2)晶體凝固時特點:固液共存,放出熱量,溫度不變。 (3)凝固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4)非晶體凝固時特點:放熱,逐漸變稠、變黏、變硬、最后成固體,溫度不斷降低。 注意: ①有沒有熔點是區分晶體和非晶體的一個重要標準; ②熔化過程:晶體由固→固液共存→液;非晶體由固→軟→稀→液; ③凝固過程:晶體由液→固液共存→固;非晶體由液→稀→軟→固. ④熔化(凝固)圖象:關鍵是是否存在一段平行于時間軸的線段. ⑤晶體在熔點時所處的狀態有三種可能:固態、液態、固液共存態 ⑥同一種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不同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是不相同的。
【精講4】(2023 江城區一模)小剛在探究某種物質熔化特點的實驗中,根據實驗數據畫出了該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該物質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在熔化過程中要   (選填“吸熱”或“放熱” ;在第時,該物質處于   (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 。
【答案】晶體;吸熱;固液共存態。
【分析】晶體有固定的熔化溫度,而非晶體沒有;晶體的熔化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解答】解:由圖示知,段是該物質熔化過程,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是晶體。
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但需要持續吸熱。
熔化過程從第開始,第結束,第處于熔化過程,是固液共存態。
故答案為:晶體;吸熱;固液共存態
【精講5】(2023 浠水縣校級三模)小麗在手工社團利用熱熔槍制作手工塑料花,將塑料膠棒放入熱熔槍內加熱一段時間,塑料膠棒逐漸變軟變稀,此過程是    (填物態變化名稱)過程,塑料膠棒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扣動扳機將膠水擠出涂在需要粘貼的地方,過一段時間膠水   (填物態變化名稱),將花瓣粘在一起。
【答案】熔化;非晶體;凝固。
【分析】(1)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是熔化過程;
(2)晶體有固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
(3)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是凝固的過程。
【解答】解:將塑料膠棒放入熱熔槍內加熱一段時間,塑料膠棒逐漸變軟變稀,是固態變為液態,屬于熔化過程;塑料是常見的非晶體;膠水由液態變為固態,屬于凝固的過程。
故答案為:熔化;非晶體;凝固。
【精講6】(2023 重慶模擬)小明做“探究物質的凝固特點”實驗時,繪制出如圖所示的圖像。該物質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圖線中段物質處于   態,此過程中物質   (選填“放出”或“不放出” 熱量。
【答案】晶體;固液共存;放出。
【分析】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別在于晶體凝固時,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凝固時,溫度不斷下降;
晶體凝固過程處于固液共存狀態,凝固完成處于固態,沒有凝固前是液態;物質凝固時不斷放出熱量。
【解答】解:由圖可知,該物質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因此該物質為晶體。
圖線中段為凝固過程,晶體凝固過程中處于固液共存狀態,因此圖線中段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
晶體在凝固過程中,不斷放出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
故答案為:晶體;固液共存;放出。
名師點撥 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 晶體非晶體熔點和凝固點有沒有熔化過程吸收熱量,溫度不變,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吸收熱量,溫度升高,物質先變稀,最后成為液體。熔化條件溫度達到熔點,繼續吸熱。吸收熱量凝固條件溫度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放出熱量熔化圖像 凝固圖像 舉 例海波、水晶、食鹽、各種金屬 瀝青、玻璃、松香、石蠟
考點3 汽化和液化
考點精講 1.汽化 (1)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 (2)汽化的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 2.蒸發 (1)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①液體溫度越高,液體蒸發越快.②液體表面積越大,液體蒸發越快.③液體上方空氣流動速度越快,液體蒸發越快. (2)液體蒸發的特點: ①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即液體的蒸發不受溫度限制. ②只發生在液體表面,即發生的部位在液體的表面,且過程較緩慢. ③蒸發過程中要吸熱.液體蒸發時要從周圍物體吸收熱量,因此有致冷作用. 說明:液體蒸發的快慢也與自身的性質有關,有的液體容易蒸發,有的液體不容易蒸發. 3.沸騰 (1)沸騰是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2)特點 ①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在內部形成大量氣泡,氣泡在上升過程中不斷變大.②在沸騰過程中,雖然液體繼續吸熱,但溫度不變. (3)沸騰的兩個必要條件 ①液體的溫度達到沸點.②液體能持續吸熱. (4)氣壓增大,沸點升高.氣壓減小,沸點降低;不同液體的沸點一般不同。 說明:沸點與液體表面處的氣壓有關,氣壓增大,沸點升高;氣壓減小,沸點降低.高壓鍋就是利用增大氣壓的方式來增大液體的沸點的. 4.液化 (1)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液化時要放熱.例如被水蒸氣燙傷往往比開水燙傷更嚴重,這是因為水蒸氣液化還要放熱. (2)使氣體液化的兩種方式 ①降低溫度.②壓縮氣體的體積.如液化石油氣在常溫下是氣態,利用壓縮體積的方法可使其在常溫下液化為液體. 注意:所有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但有的氣體僅靠壓縮體積不能使它液化,必須使它的溫度降到一定程度,才能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其液化. “白氣”與“白霧”辨析 水蒸氣和空氣一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所以,凡是看得見的“白氣”、“白霧”都不再是水蒸氣,而是由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小水珠)。 在一般情況下,水蒸氣遇冷放熱液化成小水滴,懸浮在空中即形成“白氣”,附著在物體表面形成水滴。夜間氣溫下降,水蒸氣遇冷放熱液化成小水滴。凝結在空中的塵埃上形成“霧”,凝結在地面物體上則形成“露”。
【精講7】(2023 香洲區校級三模)如圖是鋪在青藏鐵路凍土區路基兩側的“熱棒”示意圖。為了保持路基凍土不熔化,使用它能對路基進行主動    (選填“升溫”或“降溫” 。在熱棒內封裝有一定量的氨,棒內下端的氨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棒內上端的氨發生物態變化時   (選填“吸熱”“放熱”或“既不吸熱也不放熱” 。
【答案】降溫;汽化;放熱。
【分析】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是汽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是液化,液化放熱。
【解答】解:裝在熱棒下端的液態氨在路基溫度升高時會汽化,從路基內部吸熱,使路基溫度降低,凍土就不會熔化。棒內上端的氨氣遇冷液化,液化過程中要放熱。
故答案為:降溫;汽化;放熱。
【精講8】(2023 邯鄲二模)中華詩詞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以下詩詞中有關物態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
B.“斜月沉沉藏海霧”,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放熱
C.“霜葉紅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
D.“已是懸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吸熱
【答案】
【分析】物質從固態到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升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華。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
【解答】解:、“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熱,故錯誤;
、“斜月沉沉藏海霧”,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故錯誤;
、“霜葉紅于二月花”,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凝華放熱,故正確;
、“已是懸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故錯誤。
故選:。
【精講9】(2023 宜州區一模)許多房間都有如圖所示的玻璃窗。在悶熱的夏天開著空調的甲房間和寒冷的冬天開著暖氣的乙房間,玻璃窗上都會出現“水霧”。下列關于“水霧”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乙兩房間的“水霧”都在內表面
B.甲、乙兩房間的“水霧”都在外表面
C.甲房間的“水霧”在外表面,乙房間的“水霧”在內表面
D.甲房間的“水霧”在內表面,乙房間的“水霧”在外表面
【答案】
【分析】水霧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要判斷水霧出現在玻璃的內側還是外側,要看車內外的溫度高低情況;
如果室內溫度比室外溫度高。室內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水霧附著在內側;
如果室內溫度比室外溫度低。室外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水霧附著在外側。
【解答】解:“水霧”是水蒸氣遇冷液化的小水珠附著在玻璃上形成的。夏天開著空調的甲房間溫度低,屋外的水蒸氣遇冷的玻璃液化而形成,所以在玻璃外面;寒冷的冬天開著暖氣的乙房間溫度高,是屋內的水蒸氣遇冷的玻璃液化而形成,所以在玻璃內表面,故正確;
故選:。
名師點撥 蒸發和沸騰的比較: 異同點蒸 發沸 騰 不同點只在液體表面進行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任何溫度下都可以進行必須達到沸點且繼續吸熱緩慢的汽化現象劇烈的汽化現象溫度降低溫度保持不變相同點1.都是汽化現象。2.都使液體變為氣體。3.都要吸收熱量。
考點4 升華和凝華
考點精講 1.升華: (1)升華定義: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升華吸熱。 (2)生活中常見的升華現象:碘升華、結冰衣服也干了、干冰升華吸熱、樟腦片消失、用久的鎢絲燈變黑。 2.凝華: (1)凝華定義: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凝華放熱。 (2)生活中常見凝華現象:霜和雪的形成、冬天看到樹上的“霧凇”、冬天,外界溫度極低,窗戶內側可看見“冰花”(室內水蒸氣凝華)。
【精講10】(2023 肥城市二模)諺語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關于諺語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瑞雪兆豐年”,如圖甲,雪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吸熱
B.“云霧山腳,淋濕擔腳”,如圖乙,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放熱
C.“草上露水凝,天氣一定晴”,如圖丙,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D.“棉是秋后草,就怕霜來早”,如圖 丁,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答案】
【分析】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
其中,熔化、汽化、升華吸收熱量,凝固、液化、凝華放出熱量。
【解答】解:.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變成的固態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故錯誤。
.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變成的固態小冰晶,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故錯誤;
.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熱,故正確;
.雨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錯誤;
故選:。
【精講11】(2023 湖北二模)自然界的水循環過程包含很多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雪山上的冰雪在溫度升高時逐漸消融——液化
B.海洋里的水經太陽曬變成水蒸氣——升華
C.水蒸氣在高空中遇冷空氣形成小水滴——液化
D.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形成雪——凝固
【答案】
【分析】從水發生物態變化前后的兩種狀態結合物態變化的定義來確定是發生了哪種物態變化。
【解答】解:、雪山上的冰雪在溫度升高時逐漸消融是由固態變為液態,是熔化現象,故錯誤;
、海洋里的水經太陽曬變成水蒸氣是由液態變為氣態,是汽化現象,故錯誤;
、水蒸氣在高空中遇冷空氣形成小水珠是由氣態變為液態,是液化現象,故正確;
、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形成雪是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是凝華現象,故錯誤。
故選:。
【精講12】(2023 白山模擬)下列現象所對應的物態變化,正確的是  
A.衣柜里樟腦丸日漸變小——凝華
B.夏天冰棒周圍冒著“白氣”——升華
C.陽光下濕衣服變干——汽化
D.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產生“冰花”——凝固
【答案】
【分析】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
【解答】解:、衣柜里的樟腦丸消變小,是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屬于升華現象,故錯誤;
、夏天冰棒周圍冒著“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瓶壁,在其表面液化為小水滴,故錯誤;
、陽光下濕衣服變干,水變成水蒸氣,是汽化現象,故正確;
、“冰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錯誤。
故選:。
名師點撥 物質變化升仙圖:
1.(2023 丹陽市校級模擬)下列現象中,屬于熔化的是  
A.露珠的形成 B.壺口冒“白氣”
C.濕手烘干 D.冰雪消融
【答案】
【分析】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
【解答】解:、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故錯誤;
、“白氣”是噴出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故錯誤;
、濕手烘干是水的汽化現象,故錯誤;
、冰雪消融是冰雪的熔化現象,故正確。
故選:。
2.(2023 呈貢區三模)常用的電冰箱利用了一種叫做冰箱的制冷劑作為熱的“搬運工”,把冰箱里的“熱”“搬運”到冰箱的外面。如圖所示的冰箱,在使用中包含多種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冰箱制冷是利用制冷劑在冷凍室升華吸熱,在冷凝器凝華放熱來工作的
B.打開冰箱門時,常常會出現“白氣”,這是汽化現象
C.制冷劑在冷凍室吸熱汽化成氣態
D.電冰箱內側壁會附有白色的“霜”,這是水蒸氣升華形成的
【答案】
【分析】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升華,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華。
【解答】解:、電冰箱內制冷劑在汽化時吸熱,即蒸發吸收冰箱內的熱量,達到降溫致冷的目的,然后再液化放熱使制冷劑變為液體的,故錯誤,正確;
、打開冰箱門,看見冒白氣,白氣的形成原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錯誤;
、電冰箱內側壁上的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固態小冰晶,故錯誤。
故選:。
3.(2023 南海區校級模擬)有一天,霧、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爭論自己的出生由來,誰也不認同誰。下列有關她們的說法中,你認為正確的是  
A.霧說:我是水汽化而來 B.雪說:我是水升華而來
C.霜說:我是水凝固而來 D.露說:我是水蒸氣液化而來
【分析】物體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物體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物體由液態變為氣態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兩種方式是蒸發和沸騰。物體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物體由固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
【解答】解:
、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
4.(2023 格爾木市一模)如圖是分別表示甲、乙、丙、丁四種物質熔化或凝固規律的圖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種物質是晶體,圖線表示的是凝固的過程
B.乙種物質是非晶體,圖線表示的是熔化的過程
C.丙種物質是非晶體,圖線表示的是凝固的過程
D.丁種物質是晶體,圖線表示的是凝固的過程
【答案】
【分析】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別在于晶體有一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
晶體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到達熔點,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完成熔化過程,晶體全部熔化之后,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
非晶體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
【解答】解:、圖甲隨著加熱時間的延長,物質的溫度在逐漸升高,說明吸熱,所以是熔化圖象。錯誤。
、圖乙隨著加熱時間的延長,物質的溫度在逐漸升高,說明吸熱,所以是非晶體熔化圖象,正確;
、圖丙隨著加熱時間的延長,物質的溫度在逐漸降低,說明放熱,所以是凝固圖象。有一段圖象溫度不變,說明這種物質是晶體,錯誤;
、圖丁隨著加熱時間的延長,物質的溫度在逐漸降低,說明放熱,所以是非晶體凝固圖象,錯誤;
故選:。
5.(2023 虎林市校級模擬)糖畫是一種傳統民間手工藝,以紅、白糖加少許飴糖為原料。將糖用溫火熬制,熬到可以牽絲時用小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飛快地來回澆鑄,畫出造型,隨即用小鏟刀將糖畫鏟起,粘上竹簽,便完成制作,如圖所示。在糖畫制作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有  
A.先熔化后凝固 B.先熔化后凝華 C.先液化后凝固 D.先液化后凝華
【答案】
【分析】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稱為熔化,該過程是吸熱的;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稱為凝固,該過程是放熱的。
【解答】解:讓白糖變成糖漿,即由固態變為液態,故是熔化;在石板上蘸上糖漿,等糖漿放出熱量凝固成固態,這樣就做好了糖畫。
故選:。
6.(2023 殷都區一模)“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國詩詞大會》,深受觀眾的青睞。下列對古詩文中涉及的熱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A.“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霧凇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B.“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C.“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D.“騰蛇乘霧,終為土灰。”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答案】
【分析】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解答】解:、霧凇的形成是凝華現象;故錯誤;
、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附著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錯誤;
、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附著在植被表面;故錯誤;
、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故正確;
故選:。
7.(2023 牡丹區二模)下列現象形成的過程中,吸收熱量的一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匯成溪流 ②夏天,自來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叢上凝結出露珠 ④冬天,冰凍的衣服晾干。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分析】(1)首先根據物質狀態的前后變化,判斷物態變化類型,再判斷吸放熱情況;
(2)物態變化中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和升華;放熱的有:凝固、液化和凝華。
【解答】解:
①冰雪融化匯成溪流是冰雪由固態變成液態,是熔化現象,吸熱;
②自來水管“出汗”是空中水蒸氣變成液態,是液化現象,放熱;
③露珠 是空中水蒸氣變成液態,是液化現象,放熱;
④冰凍的衣服晾干是冰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是升華現象,吸熱。
物態變化成過程中,吸收熱量的是①④。
故選:。
8.(2023 曲阜市二模)固態、液態和氣態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某物質通過放熱、吸熱在甲、乙、丙三種物態之間轉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為固態,由甲到乙是熔化過程
B.乙為液態,由丙到甲是升華過程
C.丙為氣態,由乙到丙是凝固過程
D.乙為固態,由丙到甲是汽化過程
【答案】
【分析】(1)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2)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
【解答】解:由圖知:丙到甲吸熱,乙到丙吸熱,所以丙為液態,甲為氣態,乙為固態;
甲到乙是凝華過程,需要放熱;乙到丙是熔化,會吸熱;丙到甲是汽化,需要吸熱,故正確,錯誤。
故選:。
9.(2023 殷都區一模)某人直接用一只示數為的體溫計,先后測體溫分別為和的甲、乙兩人的體溫,則測得的數據分別為  
A.和 B.和 C.和 D.和
【答案】
【分析】體溫計是用來測量人體的溫度,人的正常體溫是,有時會比正常體溫略低一些,有時會比正常體溫高一些,不過人的體溫變化范圍大約是,所以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
體溫計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間有一段非常細的細管。測體溫時,玻璃泡內的水銀隨著溫度升高,發生膨脹,通過細管擠到直管,當體溫計離開人體時,水銀變冷收縮,細管內的水銀斷開,直管內的水銀不能退回到玻璃泡中,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人體的溫度。每次使用前,都要拿著體溫計把水銀甩下去,若不甩的話體溫計的示數只能高不能低。
【解答】解:某人沒有甩,直接用一只示數為的體溫計,測量體溫為的甲人的體溫,直管中的水銀柱不會下降,依然顯示的是;若用這只體溫計測量的乙人的體溫,直管中的水銀上升,顯示的是。
故選:。
10.(2023 思明區校級四模)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其中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詩詞還包含著神奇的物理原理。如《歸園田居其三》“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關于詩中露的形成和消失,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A.前者是放熱汽化,后者是放熱液化
B.前者是吸熱熔化,后者是吸熱汽化
C.前者是放熱液化,后者是吸熱汽化
D.前者是吸熱液化,后者是放熱汽化
【答案】
【分析】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液化放熱;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汽化吸熱。
【解答】解: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此過程放熱;
溫度升高時,露珠吸收熱量,由小水滴變成水蒸氣,此過程叫汽化。
故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民县| 黔东| 华池县| 丘北县| 广平县| 岳阳市| 南汇区| 泗洪县| 墨竹工卡县| 榆林市| 平凉市| 宾川县| 吉水县| 江口县| 晋江市| 聂拉木县| 湖口县| 手机| 象山县| 靖安县| 东明县| 丽江市| 宁都县| 余姚市| 甘泉县| 乐昌市| 兴安盟| 湟中县| 碌曲县| 乳山市| 卓资县| 巴塘县| 报价| 庆安县| 盘锦市| 黄龙县| 酒泉市| 和静县| 阜新| 白水县| 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