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中國的地形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運用中國地形圖概括我國地形的主要特征;初步說明地形要素在我國地理環(huán)境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通過多種方式感知我國的地形,積累豐富的地形表象。培養(yǎng)學生閱讀分層設色地形圖和地形的能力。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基本地理觀念。主要山脈、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稱及分布,不同地形對人們生產(chǎn)、生活的影響。山脈和地形區(qū)的相對位置。教學重點:我國的地形特點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教學難點:我國主要山脈及主要地形區(qū)的分布。教學方法:學生自主探究活動與教師啟發(fā)教學、師生共同畫圖等方法。教學過程:導入新課:上課,同學們好!在七年級地理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地球表面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總稱地形,展示地形類型圖,常見的地形類型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那么同學們,你知道中國有哪些地形嗎?它們是如何分布的?1.探究合作,讀圖2.2 我國有哪五種地形 老師再展示我國幾種地形類圖加深印象。2.讀圖2.3各種地形的比例多少 3.小組討論并歸納我國地形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地形類型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4.讀圖2.4,結合閱讀材料說出我國各類地形的構成有何利弊 利_弊_5.讀圖2.6我國陸上主要山脈分布圖的同時老師黑板上畫中國輪廓圖,學生筆記本上墊圖2.6圖畫中國輪廓圖,老師用不同顏色的粉筆畫不同方向的山脈的同時學生也跟著老師不同方向的山脈。6.老師引導學生縱橫交錯的山脈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構成我國地形的“骨架”。在山脈構成的“網(wǎng)格”當中,鑲嵌著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7. 小組討論:讀2.2圖找出我國的四大盆地并說出按山脈的相對位置找它們的分布并黑板上派代表黑板上先說位置在寫名字,其他同學寫自己的圖上。用相同的方法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學生畫的作品)8.老師用多媒體展示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景觀圖并說出它們的特點。9.老師用多媒體展示海底地形示意圖,解釋什么是大陸架、大陸坡以及洋盆、海購、海玲分布在大洋低。大陸架和我們?nèi)祟惢顒雨P系最大。總結反饋: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它們各種各樣、千姿百態(tài),這里有許多故事,還有很多的奧秘還沒有揭開,希望你們做一個勇敢的探索者,繼續(xù)探索著美麗世界。板書設計:中國的地形1、我國的地形特征。2、我國的主要地形:山脈、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及其特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