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課時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 新授課【學習目標】 (注:課時建議2課時)學習目標 能闡述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和多樣性的含義及方法論要求。 能闡述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及其方法論要求。 能闡述系統的基本特征及系統優化的方法。重 點 闡述聯系的基本特征;闡述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自主讀學】學習任務任務一:閱讀教材P27-31,完成下列問題。請同學們注重于文本的閱讀,探尋到問題的答案。 知識點一: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與多樣性。 1.聯系是普遍的。 (1)聯系的含義: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 (2)聯系普遍性的表現:任何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每一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之間也是相互聯系的;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聯系是客觀的。 (1)含義: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分類:事物的聯系就其與實踐的關系來說,可以分為自在事物的聯系和人為事物的聯系。自在事物中的種種聯系(如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聯系)在人類產生以前就存在了,它們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為事物的聯系雖然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產物,具有“人化”的特點,但仍然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3)方法論要求:聯系的客觀性要求我們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 3.聯系是多種多樣的。 (1)表現:有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本質聯系和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等。 (2)方法論要求:既要注重客觀條件,又要恰當運用主觀條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內部條件,又要關注事物的外部條件;既要認識事物的有利條件,又要重視事物的不利條件。總之,要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知識點二: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1.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 (1)整體與部分是互相區別的。 第一,含義不同:整體是事物的全局或發展的全過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發展的各個階段。 第二,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體居于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 (2)整體和部分又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部分。 2.系統與要素的關系。 (1)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與要素的關系。 (2)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 (3)系統的基本特征是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3.方法論意義:物質世界的普遍聯系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特別是要正確認識和處理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我們應當樹立全局觀念,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用綜合的思維方法認識事物。要立足整體,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任務二:預習小測。 判一判:1.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 × ) 理由:聯系是普遍的,并不意味著聯系是無條件的,不是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 2.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主觀意愿創造事物之間的聯系。( × ) 理由:新的具體聯系的建立必須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而事物之間固有的聯系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 3.聯系是普遍的和無條件的。( × ) 理由:聯系是普遍的和有條件的,我們要堅持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4.事物的整體功能總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 理由:當部分以有序、合理、優化的結構構成整體時,整體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想一想:5.事物存在和發展需要各種條件,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應如何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 參考答案:既要注重客觀條件,又要恰當運用主觀條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內部條件,又要關注事物的外部條件;既要認識事物的有利條件,又要重視事物的不利條件。總之,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6.為什么三個和尚沒水喝? 參考答案:整體的功能不是各個部分功能的簡單相加。在系統內部結構優化的狀態下,整體的功能會加強;如果構成系統的各個要素之間結構不合理、不協調,則整體的功能會降低。【課中探究】學習任務探究點一:闡述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和多樣性。 任務: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后面的問題。 材料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給整個世界的經濟和人們的生活帶來多方面的影響。企業無法正常復工生產;老百姓要宅在家里,一些農產品不能及時賣出去;學生無法正常回校上課等;但這次疫情也使人們增強了健康意識和環保意識。 材料二: 課堂討論: (1)疫情出現,那么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與新冠病毒有關系嗎?為什么? 參考答案:不是都有關系。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但是有條件的,是具體的聯系。任何事物都與周圍事物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聯系,并不是任何兩個事物都有聯系。 (2)冠狀病毒的傳染特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否意味著人類對它的肆意傳播毫無辦法? 參考答案:事物聯系具有客觀性,新冠病毒的傳染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人們可以根據事物聯系的客觀性,改變事物發生的條件,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例如:隔離措施、場地消殺等隔絕病毒與人們的接觸,從而抑制病毒傳播。 (3)有人說:新冠病毒影響的不僅僅是人的身體健康,還關乎到整個整個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重新洗牌。請你根據材料和自己的推想,指出這一觀點的合理性及其包含的哲學道理? 參考答案:略。言之有理即可, 啟示:事物之間的聯系是多種多樣的,聯系具有多樣性。我們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正確認識事物,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核心知識小結】 1.全面把握聯系的含義。(見同步教學PPT) 2.聯系的三大特征。(見同步教學PPT)探究點二:闡明如何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任務: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后面的問題。 材料1: 漫畫(1) 漫畫(2) 思考:(1)漫畫(1)的貨物拉的走嗎?請從漫畫中說明個人與團隊的關系。 參考答案:個人與團隊是部分與整體、要素與系統的關系。整體居于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 (2)談談你從漫畫(1)(2)中獲得的哲學啟示。 參考答案:(1)整體一定大于部分,整體的功能不一定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2)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到整體,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部分。 (3)要立足整體,把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系起來考察,優化組合,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材料二: 唐代韓愈讀書用的是“提要鉤玄”法。他說:“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讀一本書,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內在邏輯,從而提出綱要,鉤出精義。這樣,一本書到最后可能變成簡單的幾張圖表,書就讀“薄”了。 宋代蘇軾讀書用的是“八面受敵”法。一本書包含多方面的內容,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反復研讀。從這一角度讀,解決這一方面的問題;從另一角度讀,解決另一方面的問題。如此步步深入,最后就掌握了這本書的全體,書也就讀“厚”了。 (3)上述兩種讀書方法中包含了什么哲學道理? 參考答案:韓愈讀書用的是“提要鉤玄”法,即“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也就是說,對于那些記事性質的歷史書籍,閱讀時要善于把握內在邏輯,提綱挈領地將書中的主要內容抽出來;對于那些理論方面的書籍,閱讀時則要注意探究其深奧的觀點,也就是抓住它的精髓。“提要鉤玄”強調樹立全局觀念,用綜合的思維認識事物。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的內在邏輯、提出綱要、鉤出精義,書也就讀“薄”了。蘇東坡的“八面受敵”法,是說一本書包含多方面的內容,人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反復研讀。如此步步深人,最后就掌握了這本書的全體,書也就讀“厚”了。 這種讀書方法強調,立足整體,把各個部分,要素聯系起來,優化組合,選擇最優方案,要通過對部分、要素的理解,不斷深人,從而形成對于全體的認識,重視部分的作用推動全局。 【核心知識小結】 1.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見同步教學PPT) 2.系統優化法。(見同步教學PPT)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