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地理七年級下8.1.2《中東》教學設計第一節《中 東》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一)區域認知目標1.在地圖上找出中東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讀圖說出該地區地理位置的特點。2.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指出中東對當地或世界經濟發展影響較大的一種自然資源,說出其分布、生產、出口等情況。3.利用資料描述某地區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習俗。(二)綜合思維目標1.運用地圖說出中東的地理位置和范圍,說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運用地圖和統計資料等明確中東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并分析其分布、生產、出口的狀況以及石油資源對本地區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3.利用地圖和相關資料,分析中東水資源及其分布狀況,說明水資源對中東經濟發展的影響。4.或閱讀材料,了解中東多元的文化差異及其自以自然環境的關系。(三)地理實踐目標引入時事,激發興趣,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多角度、多層次展現俄羅斯在不同領域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讀圖、分析、歸納和比較的能力。(四)人地觀念目標聯系當前中東局勢,呼吁世界和平,并樹立可持續發展和人地協調的觀念。 二、重點和難點1.中東長期成為熱點地區的原因。 2.中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3.石油資源對中東及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 三、教材設計思路在學習了《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之后,根據“重視世界上地理問題突出的地區和國家”的區域選擇原則,從引導學生關注世界上的熱點問題和熱點地區出發,選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上沖突、戰爭最頻繁的熱點地區—中東。中東連接歐亞非三大洲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起源地,東方與西方,歷史與現實在這里交匯。民族矛盾,宗教糾紛,領土爭端,對石油和水資源的爭奪,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侵略和壓迫,使中東長期動蕩不安。中東問題既有深刻的歷史政治等原因,也有突出的地理原因。扣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本節教材選擇了中東具有突出地理特征的四個方面內容—重要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石油資源、匱乏的水資源和多元文化。這四個方面同時也是中東問題的主要原因,教材設計與中東地理特征為明線,以中東問題的地理原因分析為暗線,并結合氣候特征、經濟發展、居民和民俗等內容。 四、教學過程設計【講授新課】說一說:水對于我們生產、生活的價值。學生小組討論回答:......教師歸納和承轉: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產之要,是生態之基。一個地區水資源缺乏,將會怎樣?這是真的嗎:中東地區雖然富得流油,但窮的沒水,你相信嗎? 材料展示:世界上最缺水的20個國家。找一找:讀中東的水資源圖:1.找找中東有哪些無河流的國家。 2.觀察哪些國家存在水源爭奪?學生小組討論回答:......教師歸納:中東地區有7個無河流的國家,也門、沙特、阿聯酋、卡塔爾、阿曼、巴林和科威特,中東地區是世界無河流國家最集中的地區。由于水資源缺乏,爭奪水源成為中東地區矛盾沖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承轉)那中東地區為什么水資源缺乏呢?找一找:讀世界氣候分布圖和麥地那氣候直方圖,找到中東的主要氣候類型,并描述其氣候特征。 小組討論回答:......教師歸納和承轉:中東地區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全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氣候干旱。這種炎熱干旱的氣候特征,對中東地區的生產、生活形成重要影響。議一議:閱讀下面三段材料及圖,討論各段材料描述的現象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小組討論回答:......教師歸納:中東地區炎熱干燥的氣候,對當地穿、住、行很重要影響。當地的傳統服飾為白色長袍:白色服裝對太陽輻射的反射強,吸熱較少,此外,寬大的長袍可以防曬,又通風散熱。因極少下雨,把床鋪安放在屋頂上,無防雨之憂,且夜間較涼爽。因氣候干燥,沙漠廣布,而駱駝比較耐旱,沙漠生存能力強。 (承轉)面對缺水問題,中東國家有什么解決之策?議一議:沙特阿拉伯的王儲訪問中國,請你為他們國家缺水現狀出謀劃策。小組討論回答:......教師歸納:解決中東水資源不足的指導思想是“開源節流”。“開源”主要指海水淡化,“節流”主要指發展節水農業、選擇耐旱作物。(承轉)中東地區的矛盾沖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爭奪石油、爭奪水源、領土爭端的原因,還有最根本的原因是文化沖突。學生活動一:探討中東多元的文化。方法指引:讀圖8.11和課本P49。問題導引:1.你知道中東地區的主要人種嗎?2.猶太人主要分布在哪個國家,信奉什么宗教?3.波斯人主要分布在哪個國家,信奉什么宗教?4.土耳其人主要分布在哪個國家,信奉什么宗教?5.中東地區最主要的民族,大部分信仰的宗教?6.耶路撒冷是哪幾個宗教的圣城?小組討論回答:......教師歸納:中東民族文化多樣,歷史上東西文化交流頻繁。中東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以及猶太教的發源地,耶路撒冷被稱為“三教圣城”。目前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波斯人等大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少數居民信奉基督教,以色列人信奉猶太教。宗教文化上的差異,是導致中東不安定的內在因素。小結:中東的居民與信仰宗教的關系圖。 五、教學反思本節課的設計思路是:要通過問題設計自主讀圖、小組交流討論、學案導引、設計模擬情景等形式促進學生高效參與,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時事學習,體現地理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播放有關中東的視頻新聞,引出中東,使同學們深切感受到地理就在我們身邊學好地理,讓我們受益終身,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導入新課受到良好的效果。教學地圖的使用、圖片的選擇,資料的選取合理使用,在教學中起到了輔助作用。 六、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