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作業練習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初中科學 年級 八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教科書 書 名:《科學》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月作業練習1.有關磁感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磁場是由磁感線組成的; B.在磁體周圍能清楚地看到磁感線; C.磁感線是沒有方向的; D.磁感線是假想的,實際上并不存在。 答案:D 2.磁場的基本性質是指( ) A能使小磁針發生偏轉;B能夠吸引鐵、鈷、鎳等物體的性質;C能夠產生磁感線;D能對放在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 答案:D 3.有兩枚大頭針針尖的一端吸在如圖所示的條形磁鐵的N極一端,則這枚大頭針靜止是的大致位置可能是( ) 答案:A 如圖所示,A. B均為外形相同可能有磁性的鋼棒,現將A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在B的上方從左端向右端勻速移動,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始終不變,則______棒肯定無磁性;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顯示先由大變小,然后是由小變大,則______棒肯定有磁性。 答案:B B 5.小李同學參加了學校“研究性學習小組”,探究“研究磁體的磁性強弱是否與溫度有關”的課題。他做的實驗如下:將一條形磁鐵的一端固定在鐵架臺上,另一端吸著一些小鐵釘,用酒精燈給磁鐵加熱,如圖甲所示,經過一段時間后,當磁鐵被燒紅時,發現鐵釘紛紛落下。 (1)從小李的實驗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 (2)根據這一結論,小李大膽設計了一個溫度報警器,如圖乙所示。請簡述它的工作原理:當溫度逐漸升高時, ,從而使電鈴報警。 (3)同組的同學卻認為小李設計的溫度報警器沒有如圖丙所示的這種設計好。請你比較兩種溫度報警器,指出小李設計中的不足之處: 。 答案:(1)高溫可以使磁鐵失去磁性 (2)磁鐵失去磁性,無法吸引彈簧開關 (3)難以設定報警的具體溫度]學習任務單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初中科學 年級 八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教科書 書 名:《科學》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月教學目標1.科學觀念:知道磁性、磁體,能舉例說明磁體能吸引哪些物質;知道磁體有磁極,并能夠判斷磁體的兩極;了解磁極間相互作用的規律;知道磁化的概念。 2.科學思維:能夠通過具體現象分析、判斷磁極。 3.探究實踐:通過活動探究和觀察實驗,分析實驗現象,得出規律和結論。 4.態度責任:在合作探究中體會同學間相互協作的意義;通過了解司南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磁極的概念和相互作用規律,磁體有鐵磁性和方向性。教學難點: 1.磁化的概念。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活動:體驗磁性 讓小磁針去接近下列物體: ①大頭針 ②銅片 ③鋁片 ④一元硬幣 ⑤塑料筆殼 ⑥木頭 ⑦紙片等。【學習任務二】如果磁體被分割成兩段或幾段后,每一段磁體上是否仍然有N極和S極? 如果磁體從中間斷裂,斷裂的兩端會各自成為新的磁極,且每段磁體都有N極和S極兩個磁極。 斷裂成若干段的磁體會成為若干個完整的小磁體,每個小磁體都有N極和S極兩個磁極。 同理,幾個磁體合并成一個磁體時,也只有兩個磁極。 根據磁體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如何判斷某物體是否具有磁性? 【學習任務三】 活動探究: 如圖所示,把兩塊條形磁體用細線懸掛起來,并彼此靠近時,將會發生什么現象?【學習任務四】 1.如圖,在大頭針盒上方的適當位置固定一根鐵棒,觀察其能否把大頭針吸引上來: 。 2.把一塊條形磁鐵從上方靠近鐵棒,觀察鐵棒能否把大頭針吸引上來: 。 如果把條形磁鐵拿開,觀察到的現象是: ; 結論: 。 【學習任務四】 磁化:推薦的學習資源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初中科學 年級 八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教科書 書 名:《科學》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月教學目標1.科學觀念:知道磁性、磁體,能舉例說明磁體能吸引哪些物質;知道磁體有磁極,并能夠判斷磁體的兩極;了解磁極間相互作用的規律;知道磁化的概念。 2.科學思維:能夠通過具體現象分析、判斷磁極。 3.探究實踐:通過活動探究和觀察實驗,分析實驗現象,得出規律和結論。 4.態度責任:在合作探究中體會同學間相互協作的意義;通過了解司南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磁極的概念和相互作用規律,磁體有鐵磁性和方向性。教學難點: 1.磁化的概念。教學過程司南是指南針的前身;指南針能指示方向。 引出思考:指南針為什么能指示方向? 這與磁體的性質有關指南針的發展史簡介: 磁石→司南→指南魚→磁針→指南針; 活動:體驗磁性 讓小磁針去接近下列物體: ①大頭針 ②銅片 ③鋁片 ④一元硬幣 ⑤塑料筆殼 ⑥木頭 ⑦紙片等。 現象:小磁針能吸引大頭針、一元硬幣,但不能銅片、鋁片、塑料、木頭、紙片等物體。 說明小磁針具有磁性,能夠吸引鐵質物體。 一、磁體 1、磁性: 物體能夠吸引含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稱為磁性。 2、磁體: 具有磁性的物體,稱為磁體。 二、磁 極 1、磁極: 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位,稱為磁極。 一個磁體有且僅有2個磁極。 2、磁極分南極和北極: 能夠自由轉動的磁體,靜止時總是南北指向。 指北的一端稱為北極(N極);指南的一端稱為南極(S極)。 每個磁體都有一個北極和一個南極。 思考討論: 如果磁體被分割成兩段或幾段后,每一段磁體上是否仍然有N極和S極? 如果磁體從中間斷裂,斷裂的兩端會各自成為新的磁極,且每段磁體都有N極和S極兩個磁極。 斷裂成若干段的磁體會成為若干個完整的小磁體,每個小磁體都有N極和S極兩個磁極。 同理,幾個磁體合并成一個磁體時,也只有兩個磁極。 根據磁體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如何判斷某物體是否具有磁性? 活動探究: 如圖所示,把兩塊條形磁體用細線懸掛起來,并彼此靠近時,將會發生什么現象? 三、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1、磁極間存在磁力。 兩塊條形磁體彼此之間會產生吸引的力或排斥的力,這種吸引或排斥的力就是磁力。 2、磁極間相互作用規律: 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同名磁極相互排斥。 3、應用: 門吸、磁懸浮列車等。 討論交流: 問題:磁體都是來自于自然界的磁鐵礦石嗎? 活動: 1)如圖,在大頭針盒上方的適當位置固定一根鐵棒,觀察其能否把大頭針吸引上來: 。 2)把一塊條形磁鐵從上方靠近鐵棒,觀察鐵棒能否把大頭針吸引上來: 。 3)如果把條形磁鐵拿開,觀察到的現象是: ; 結論: 。 現象:(1)鐵棒不能吸引大頭針 (2)鐵棒能吸引大頭針 (3)大頭針掉落 結論: 鐵棒可從磁體處獲得磁性。 四、磁化 1、磁化: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得到磁性的過程叫做磁化。 2、人造磁體是磁化而成的: 磁鐵礦石存在于自然界中,但我們日常所用的磁體一 般都是人造出來的。其具體的方法就是通過磁化來實現的。 3、磁化的方法: 方法: (1)接觸或靠近磁體; (2)用一個磁體在磁性物質上沿一個方向摩擦,就可使這個物體變成磁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學習任務單.docx 1.1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教學設計.docx 1.1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課后練習.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