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新疆舞曲第二號》《那不勒斯舞曲》教學設計一、教材簡介:《新疆舞曲第二號》這首舞曲是我國作曲家、鋼琴演奏家丁善德采用新疆民歌為主題寫成的一首具有民族風格特色的鋼琴獨奏曲。它描繪了節日中新疆人民載歌載舞的歡樂場面。樂曲是三段曲式結構,以手鼓節奏為引子,并在這樣的伴奏音型上奏出了歡樂歌曲的音樂主題。《那不勒斯舞曲》為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舞曲《天鵝湖》第三幕中的一首舞曲,以小號為主奏樂器。樂曲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由三個各不相同的樂段組成。第二部分,樂隊以全奏形式演奏意大利塔蘭泰拉舞曲風格的音樂,速度急速,將全曲推向高潮而結束。二、教學評價:評價內容 評價要點 目標指向欣賞樂曲《新疆舞曲第二號》、《那不勒斯舞曲》 1.用正確表演方式表現音樂作品中的音樂形象。2.能建立節奏與地域音樂的聯系。 目標一目標二感受不同地域的舞曲風格,建立多聲部概念。 在音樂活動中將節奏型加以運用,能正確與他人合作模唱主題。 目標三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經過了三年的音樂學習,積累了一定的音樂素養和音樂常識,掌握了簡單的節奏、節拍、音樂體裁等。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各種音樂實踐活動感知作品的節奏、速度、音高、力度等音樂要素。通過教師的引導可以關注到是什么音樂要素塑造出不同的音樂風格。開始由感性欣賞轉化為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方式欣賞音樂作品。教學目標:1.欣賞樂曲《新疆舞曲第二號》、《那不勒斯舞曲》積累學生感性欣賞經驗。2.通過多種音樂實踐感受音樂的節奏特點及地域文化。3.了解曲式結構,能聽辨、聽記、聽唱樂曲的主題旋律。教學重難點:1.建立樂曲節奏與音樂風格與地域文化的聯系。2.能用運用所學音樂要素表現生活中的事物。教學過程:教學策略行為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導入 1.師:在我們之前的音樂課學習中,感受過很多舞曲,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回憶一下。分別播放《小狗圓舞曲》、《鐵匠波爾卡》、《四小天鵝舞曲》、《新疆舞曲第一號》。師:剛才我們聽到的是我國哪個地區的樂曲?生:新疆。師:你是怎么聽出來的?生:節豐富,有濃重的新疆味道。伴奏很有特點...... 1.聆聽回憶樂曲。2.隨樂曲做相應的律動。思考后回答。生:節奏豐富...... 接續式教學,引導學生復習之前學過的舞曲,引出今天的新課。二、聆聽音樂 (一)聆聽《新疆舞曲第二號》1.師:我們這個單元繼續來探索不同的風格的舞曲,我們先聽聽第一首,你覺得這首舞曲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你是怎么聽出來的?2.教師總結:鮮明的節奏讓我們感受到了鮮明的新疆風格,這節課我們先來欣賞《新疆舞曲第二號》3.完整欣賞樂曲,可以分為幾個樂段?4.教師總結,樂曲可分為3個樂段。5.師:樂曲中有多次出現一條節奏,我們來聽聽,你能找到這條節奏型嗎?(播放第一樂段)6.學習經典節奏型X. X XX XXXX XX7.跟第一樂段加入節奏欣賞感受樂曲。8.師:同學們節奏感真強,你覺得這樣的音樂表現新疆人們在做什么呢?9.教師總結:第一樂段密集的節奏和具有旋律性的音樂仿佛表現新疆人們載歌載舞的熱鬧場面。10.用“嗒”模唱主題旋律。11.主題與伴奏配合表現第一樂段,新疆人們載歌載舞的場面。12.聆聽第二樂段師:這一樂段音樂的情緒有什么變化?是哪些音樂要素的變化讓你有了這些感受?教師總結:音高的變化、節奏的變化音樂的情緒變得優美抒情了,仿佛新疆的小伙子唱起了高亢的歌聲。聆聽樂曲第三樂段,與哪一樂段相似?學習新疆的舞蹈動作,隨音樂感受樂曲。請學生總結曲式結構。17.完整聆聽感受歌曲。 1、2.聆聽樂曲回答:是中國的樂曲,速度快,節奏鮮明3、4.完整欣賞樂曲,回答樂曲可以分為三個樂段。聆聽第一樂段,找到多次出現的節奏型。學習節奏型。跟音樂打出節奏。8、9.生:像是在表現載歌載舞的新疆人們。用“嗒”模唱主題。合作表現主題。12、13.聆聽樂曲第二樂段。分析第二樂段情緒變化的原因。聆聽樂曲第三樂段,回答與第一樂段相似。學習新疆舞蹈動作整體感受樂曲。總結曲式結構。完整聆聽感受樂曲。 有了3年的音樂學習經驗,學生積累了很多舞曲的聽覺經驗。很自然的聽出樂曲是中國新疆地區的樂曲。二年級下冊《新疆好》這一單元,學生對新疆歌曲和樂曲有了初步的了解,比如:附點和切分節奏的運用更能凸顯出新疆風格。所以這一環節學生能自然的回答出這首樂曲是中國新疆的樂曲。節奏是音樂的骨骼,學好節奏是聆聽樂曲的重點。通過之前幾年的學習,四年級的學生從感性欣賞樂曲逐步過渡到理性欣賞樂曲,引導學生建立音樂要素與音樂風格的聯系。聆聽樂曲《那不勒斯舞曲》我們再來聽聽一首風格截然不同的舞曲吧。樂曲背景:介紹《那不勒斯舞曲》作者是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劇《天鵝湖》中的一段舞蹈。完整聆聽,感受歌曲。找到樂曲中的重音,在重音處拍手。師:請同學們回憶學過的芭蕾動作。跟音樂中的重音做芭蕾手位,感受樂曲。 欣賞《那不勒斯舞曲》。2.了解樂曲創作背景。3.完整聆聽,感受歌曲。4.找出重音,在重音處拍手。5、6.在重音處做芭蕾手位。 1.積累學生感性經驗,為欣賞作品做鋪墊。2.了解作品創作背景,更好的欣賞作品。3.從音樂實踐中加強學生參與意識、合作意識。4-6.復習芭蕾基礎手位,欣賞樂曲。三、小結 這節課我們欣賞了兩首舞曲音樂,一首是我們國家新疆的樂曲,另一首是柴可夫斯基的音樂作品。下節課我們將繼續舞曲的探索與學習。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0張PPT)提問:在我們之前的音樂課學習中,感受過很多舞曲,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回憶一下。聽!剛才我們聽到的是我國哪個地區的樂曲?我們這個單元繼續來探索不同的風格的舞曲,我們先聽聽第一首,你覺得這首舞曲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你是怎么聽出來的?鮮明的節奏讓我們感受到了鮮明的新疆風格,這節課我們先來欣賞《新疆舞曲第二號》完整聆聽樂曲:可以分為幾個樂段?樂曲可分為3個樂段。同學們節奏感真強,你覺得這樣的音樂表現新疆人們在做什么呢?第一樂段密集的節奏和具有旋律性的音樂仿佛表現新疆人們載歌載舞的熱鬧場面。樂曲中有多次出現一條節奏,我們來聽聽,你能找到這條節奏型嗎?請同學們手打節拍,用“da”讀以上節奏型跟隨音樂敲擊以上節奏型。請同學們用da唱一唱主題?請同學們將主題與伴奏配合表現第一樂段,新疆人們載歌載舞的場面。聆聽第二段:這一樂段音樂的情緒有什么變化?是哪些音樂要素的變化讓你有了這些感受?音高的變化、節奏的變化音樂的情緒變得優美抒情了,仿佛新疆的小伙子唱起了高亢的歌聲。聆聽第三段:聆聽樂曲第三樂段,與哪一樂段相似?與第一樂段相似。學習新疆的舞蹈動作,隨音樂感受樂曲吧!請你總結曲式結構。引子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ABAB我們再來聽聽一首風格截然不同的舞曲吧。《那不勒斯舞曲》(又名〈那波里舞曲〉)是俄羅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舞劇《天鵝湖》第三幕中的一首舞曲,以小號為主奏樂器。舞曲奏響時的場景是:惡魔羅德巴爾特企圖以他的女兒黑天鵝來迷惑王子。惡魔揮舞著黑斗篷,隨即走出一個跳西班牙舞的女郎,一會兒又變換成跳意大利舞的女郎。此曲即為該女所跳的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舞蹈的音樂。完整聆聽,感受歌曲在重音處拍手吧!請同學們回憶學過的芭蕾動作。!跟音樂中的重音做芭蕾手位,感受樂曲吧!這節課我們欣賞了兩首舞曲音樂,一首是我們國家新疆的樂曲,另一首是柴可夫斯基的音樂作品。下節課我們將繼續舞曲的探索與學習。謝謝觀看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課標】四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新疆舞曲第二號》《那不勒斯舞曲》教學設計.doc 四小天鵝舞曲.mp3 四年級下冊新疆舞曲第二號,那不勒斯舞曲(1).pptx 小狗圓舞曲.mp3 管弦樂:新疆舞曲第二號.mp3 那不勒斯舞曲-選自舞劇《天鵝湖》.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