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蜀道難 第二課時 學案一、溫故知新(一)結合文本,從某一方面說一說為什么蜀道難?(盡可能用文本中的原句說明)(二)找出文本中對應部分,將圖示中的空缺部分補充完整。二、合作探究1.《蜀道難》第一段中,詩人是運用什么手法來表現蜀道的雄奇險峻的?請在下面表格空缺處填入恰當的文字。手法 詩句內容 表達效果① ② 寫出歷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險阻③ 黃鶴不得飛過、猿猱愁于攀援 ④想象、夸張 摹寫神情、動作 ⑤ ⑥點面結合 “上有”四句寫的是蜀道的整體形象,“青泥”四句寫的是青泥嶺的具體情況 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2.第三段的句式和前兩段有什么不一樣?這樣寫有什么好處?3.“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這幾句是如何把“景”與“情”結合在一起的?4.找出文章的主旨句。主旨句出現了幾次?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它多次出現起什么作用?四、教考融合(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李白在《蜀道難》中引入了邊塞詩的歷險主題,卻去除了 ① ,這樣,描繪的自然山水只剩下山水的艱險,濾掉了傳統山水詩中山水意象的各種附帶意義,濾掉了本應該有的功利色彩,山水意象首次作為崇高的審美對象在詩歌中出現。李白寫作這首詩時襲用樂府古題, ② ,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而想象屬于文學創作表現手法,是浪漫主義作家的寶劍。《蜀道難》中,作者奇特的想象力表現在哪里呢?這主要表現在超越時空限制,不受任何約束,任思緒放飛等方面。從“蠶叢開國”“五丁開山”的古老傳說到“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的可怕現實,從“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的險峻到“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的深淵,從“百步九折”“連峰去天不盈尺”的曲折高峻到“枯松倒掛倚絕壁”的險要,從“悲鳥號”“子規啼”“砯崖轉石萬壑雷”的凄厲或轟響之聲到“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的切身感受等,無不是憑借神奇的想象而實現的,展現了奇特想象所產生的審美效果。1.下列句中的引號,和文中“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為了提醒自己,他還在書簽上寫了一行字:“心到、眼到、口到。”B.不速之客隕石真的是自己送上門來的“天然史書”啊!C.所謂“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D.港澳臺同胞都積極為“希望工程”捐款。2.比喻具有相似性,請據此對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進行簡要分析。3.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李白墓① 白居易采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云。可憐荒垅窮泉②骨,曾有驚天動地文。但是③詩人多薄命,就中④淪落不過君。渚蘋溪藻猶堪薦,大雅遺風已不聞。【注】①李白墓:相傳李白曾身著宮錦袍,醉酒采石磯,因躍入江中捉月而逝,漁人得其衣冠下葬在采石江邊(在安徽省當涂縣內)。李白墓即托此傳說得名。②窮泉:黃泉、九泉。③但是:凡是,只要是。④就中:其中。4.下列關于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首聯“繞田無限草連云”一句,描寫了墓地周邊青草叢生,田野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烘托了生機盎然的氛圍。B.頷聯由眼前墓地的景象,聯想到李白生前的輝煌,“可憐”“曾有”二詞富有濃厚的感彩,直接表達了詩人強烈的同情和悲憤之情。C.頸聯“詩人多薄命”一句,不僅表達了對李白起伏坎坷一生的深切同情,也抒發了對歷代詩人懷才難遇、命途多舛這一普遍現象的無限嘆惋。D.尾聯借“渚蘋溪藻”來比喻李白過后詩壇暗淡、衰微、平庸的詩作,暗含對所處時代文壇凋敝的批評,也從側面贊頌了李白藝術才華的卓越。5.請賞析詩中對比的藝術手法。(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送友人入蜀 李白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①。【注】①君平:西漢嚴遵,字君平,曾在成都賣卜為生。6.下列有關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中的“蠶叢”與《蜀道難》中“蠶叢及魚鳧”中的“蠶叢”意義相同。B.頸聯中遠景與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襯,描繪了一幅瑰麗的蜀道山水畫卷。C.尾聯寫作者告誡友人一定不要相信君平的占卜,鼓勵友人要積極追求功名。D.本詩運用了描寫、議論的表達方式,風格清新俊逸,開闔頓挫,變化萬千。7.詩歌的尾聯運用了典故,含蓄蘊藉。下列詩句中沒有使用這一手法的是( )A.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其一)》)B.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黃庭堅《登快閣》)C.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蘇軾《江城子》)D.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崔護《題都城南莊》)8.《蜀道難》和《送友人入蜀》都是寫蜀道,請結合具體詩句比較兩詩在內容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參考答案一、溫故知新(一)高 險 烈(難)(二)①高峻 ②烘托 ③安居難二、合作探究1.①引用神話傳說 ②五丁開山、六龍回日 ③虛寫、襯托 ④映襯人行走難上加難 ⑤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步履艱難、神情惶悚 ⑥困危之狀如在眼前2.前兩段都是以長句為主,比如有七字句和九字句,但是第三段大多數都是短句,以四字句為主。好處:與前兩段形成了一種語言上參差不齊、整散結合的特點,更加自如地表達出作者奔放、熱烈的感情,也使詩歌語言富于變化。3.“悲鳥”“古木”是寫景,“子規”“夜月”也是寫景。但是“號”“啼”寫出了情,詩人巧妙地把景與情融合在一起。古木荒涼、鳥聲悲凄,“愁空山”一句更是“景中含情”,使人聞聲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空寂蒼涼的環境氛圍,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難。4.主旨句:蜀道之難 ,難于上青天。三次:開頭、中間、結尾手法:古代民歌中常見的復沓形式(又稱反復)作用:一唱三嘆,加深寓意,突出內容,加強情感,富有節奏感。四、教考融合1、A【解析】原文“朝避猛虎,夕避長蛇”是直接引用了《蜀道難》中的句子,引號標示直接引用。A.“心到、眼到、口到”是引用了朱熹的話,引號和語段中“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的引號均標示直接引用。B.“天然史書”是比喻隕石,隕石并不是真的“史書”,故標示特殊含義。C.“形散”是指接下來要論述的對象,標示著重論述或強調的對象。D.“希望工程”是資助工程的名稱,標示特定稱謂。2、①把“想象”比作“寶劍”,體現了比喻的相似性;②“想象”是浪漫主義文學創作的重要手法,“寶劍”也是劍客們的重要武器,兩者具有相似性;③“想象”如“寶劍”一般作用巨大,是浪漫主義作家寫作的利器。【解析】要求結合畫波浪線的句子分析比喻的相似性,具體作答時,只要指出畫波浪線句子的本體和喻體是什么,二者為什么具有相似性即可。這句話把“想象”比喻成“浪漫主義作家的寶劍”,“寶劍”是鋒利的,可見“想象”是一種利器;而“想象”在浪漫主義作家手中猶如寶劍在劍客手中一般,能夠發揮出巨大作用,這是它們的相似點。3、①此類詩歌中明顯的功利色彩 ②展開豐富的想象【解析】從后文“濾掉了傳統山水詩中山水意象的各種附帶意義,濾掉了本應該有的功利色彩”可以推斷出第①處應填“此類詩歌中的功利色彩”之類的內容。后文“而想象屬于文學創作表現手法”則提示了第②處應填的內容,應該是李白寫作詩歌時運用了“想象手法”。4.A 5.詩歌多處運用了對比手法:如頷聯兩句,將一代詩仙死后墓地的凄涼與詩仙生前詩文的輝煌成就進行對比,表達了詩人強烈的同情和悲憤之情;如尾聯中“渚蘋溪藻”與“大雅遺風”兩處,將后世詩壇的衰微、凋敝與李白才華的卓越進行對比,表達對現時文壇的批評與對李白的贊美;如詩歌表現了李白一生的坎坷,又表現了李白杰出的成就,這也構成一組對比,表達對李白的同情和贊頌。6.C 7.D 8.相同點:《蜀道難》和《送友人》都描繪了蜀道的高險,都有詩人對入蜀友人的關懷。不同點:《蜀道難》寫出了蜀道景物的凄冷,表達了作者對國事的憂慮與關切。而《送友人》寫出蜀道景色的動人優美,作者對友人的勸慰: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