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 個性課表我設計本課以課程表為載體,要求學生通過勞動實踐,掌握個性化課程表的設計與制作方法。本課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認識課程表的基本組成部分,通過學生的討論交流,為設計打下初步基礎;第二部分是認識不同類型的課程表,并開展個性化的設計;第三部分是紙杯課程表的制作展示,讓學生在了解基本操作方法的基礎上,開展個性化的勞動實踐。一、 素養目標1. 知道課程表的基本組成部分,認識常見的課程表。2. 能根據自身的需求設計并制作個性化課表。3. 通過自己的勞動實踐,養成良好的課前準備習慣,獲得積極的勞動體驗。二、 教學重難點1. 通過認識課程表、設計課程表、制作課程表三部分內容,學習個性課表的設計與制作。2. 能在實踐中發現更多有創意的課表制作方法。3. 拓寬學生的勞動視野,在手腦并用的過程中感悟勞動創造價值。三、 教學準備紙杯、剪刀、鉛筆、尺、課件等。四、 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3分鐘)比比誰的書包整理得最好。說一說好的原因,回顧整理書包的方法,引入課程表主題。(二)認識課程表(7分鐘)1. 出示不同材料、種類、造型的課程表,從結構、功能、用法等方面找一找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2. 分小組討論當前使用的課程表有哪些優缺點。3. 教師小結。(三)設計課程表(10分鐘)1. 出示紙杯。思考:如何用紙杯制作課程表?2. 組內討論。結合教材圖示,交流個人的理解。3. 教師展示紙杯課程表,介紹使用方法。4. 探討紙杯課程表的優缺點。5. 結合設計分析,學生繪制設計草圖。(四)展示課程表設計(10分鐘)學生上臺展示介紹,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修改設計。(五)制作課程表(15分鐘)學生根據設計圖,開展勞動實踐。教師提供相關工具、材料。五、勞動評價勞動評價從工具的使用方法、使用規范及課程表的創意等方面展開,也要注重學生在勞動過程中的表現。溫馨提示:(1)教師指導正確且具有針對性,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完成學習。(2)教師要因材施教,不急功近利,為學生提供充分思考和體驗實踐的機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