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 課余時間我規劃本課旨在讓學生知道時間寶貴,懂得珍惜時間,學會科學管理時間的方法,培養學生規劃課余時間的能力,在學生的課余生活中切實滲透勞動教育。本課內容主要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討論課余生活,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課余時間,做到學習、活動兩不誤;第二部分是合理規劃課余時間,結合自己的課余時間和活動,完成規劃;第三部分是學生展示課余時間規劃情況;第四部分是勞動評價,討論合理安排課余時間給個人成長帶來的積極影響。一、 素養目標1. 通過課余時間的規劃,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2. 指導學生完成個人的課余時間規劃,學會科學管理時間的方法,獲得積極的價值體驗。3. 通過規劃課余時間,培養學生初步的謀劃思維,提高基本的設計能力。二、 教學重難點1. 通過規劃,合理安排課余時間,學會充分利用時間。2. 合理規劃課余時間的步驟。三、 教學準備紙、鉛筆、尺、馬克筆四、 教學過程(一)課堂導入(3分鐘)以車胤“囊螢夜讀”的故事引入,讓同學們知道時間的重要性。(二)交流討論(12分鐘)1. 通過“說一說”活動,組織同學們分享在課余時間喜歡做的活動。2. 通過“訪一訪”活動,梳理同學們在課余時間的活動內容。3. 通過“議一議”活動,組織學生討論如何平衡學習與活動的時間。(三)勞動實踐(20分鐘)1. 教師指導學生了解規劃課余時間的基本步驟:(1)規劃勞動時間段;(2)羅列課余生活內容;(3)確定課余生活時間與活動步驟。2. 學生自主完成課余時間規劃表。思考:如何規劃,讓自己的課余時間更具有意義呢?(四)展示評價(10分鐘)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課余時間規劃表,分享在制作過程中的想法或者遇到的困難。五、勞動評價從合作討論、自主選擇、規劃合理、堅持實踐等方面對學生課余時間的規劃及實施進行評價。教師也可建議學生在課余時間規劃表中融合評價內容。溫馨提示:(1)教師指導正確且具有針對性,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完成學習。(2)教師要因材施教,不急功近利,為學生提供充分思考和體驗實踐的機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