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節名稱 第四章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第一節 流動的組織-血液課 型 新授課 課 時 1 授課教師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人血涂片,識別三種血細胞,描述血細胞的特點。2.通過解讀血常規化驗單數據,分析異常癥及原因,描述血液的功能。3.根據血液成分的特點和作用,解釋嚴重出血需要急救的原因。教學重點 1.通過觀察人血涂片,識別三種血細胞,描述血細胞的特點。2.通過解讀血常規化驗單數據,分析異常癥及原因,描述血液的功能。教學難點 根據血液成分的特點和作用,解釋嚴重出血需要急救的原因。教學方法 講授法、自學法、合作探究法板書設計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目的導入 圖示消化系統吸收營養物質、呼吸系統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設問這些物質如何運輸到組織細胞?導入章課題:人體內物質的運輸,由循環系統完成。循環系統由心臟、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組成。出示圖片情境:外傷出血時,需及時止血,出血嚴重時需急救甚至輸血。設問:血液由哪些成分構成,有什么功能? 思考,存疑 真實情境導入,激發學生興趣,統領單元教學自主學習血液的組成及血漿的組成和功能 一、血液的組成圖片出示:新鮮血液加入抗凝劑后分層現象。依據血液分層圖,師生共同歸納血液的組成:包括血漿和血細胞,血漿含量較多。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紅細胞數量最多。二、血漿圖片出示血漿成分餅狀圖。結合學生回答血漿功能:①運輸物質(包括營養物質和廢物),引導生舉例運輸的具體物質②運載血細胞(用水和船作比喻,播放血細胞在血漿中的流動動圖,幫助學生理解“運載”) 閱讀51頁最后一段文字,說出:血液分層圖中,各層代表的成分名稱??焖匍喿x52頁“血漿”部分,找出并圈畫血漿的功能。 鍛煉自主學習及閱讀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過渡 將新鮮的血液制成人血涂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三種血細胞形態結構各不相同。任務一:血細胞的形態結構 PPT示顯微鏡下人血涂片,及學習任務:閱讀課本53-54頁:1.標圖2.找出血細胞的功能,在書上圈畫關鍵詞。結合學生回答,PPT出示三種血細胞的判斷依據?!緦W習評價】典型例題評價 閱讀課本53-53頁,獨立完成任務一后兩人一組交流。展示:識別血細胞,并說出判斷的依據。完成學案的【對點聯練習】并展示講解。 鍛煉自主學習及閱讀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內化概念過渡 圖片出示三種血細胞在血管中的立體圖像,再次鞏固三種血細胞的形態,同時用壓扁的氣球,直觀演示,紅細胞兩面凹的圓盤狀形態,有利于增大表面積。設問:紅細胞要增大與誰的接觸面積呢?任務二:血細胞的功能 一、播放肺泡與血液氣體交換過程中,紅細胞運輸氧的動畫。明確:圓盤狀結構有利于增大它與氧氣的接觸面積,體現了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血細胞數值處于正常值范圍內,才能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二、出示任務二對學生的展示及時作出評價與引導?!揪v點撥】1.紅細胞數值偏低為什么會出現頭暈乏力的癥狀?出示圖片,一步步設問:紅細胞為什么是紅色的?血紅蛋白有什么特性?人體什么地方氧含量高,什么地方氧含量低?體內紅細胞或血紅蛋白值低于正常值,最終會影響細胞的哪一生理過程?2.白細胞的功能播放白細胞包圍吞噬病菌的動畫模擬過程,講解炎癥產生的原因,播放電子顯微鏡下的影像,加深印象。【學習評價】播放視頻,解釋血小板凝血止血的原理。結合導課圖片,引導學生直觀體會血液的重要作用。明確:大量失血,血漿流失-營養物質運輸受影響;紅細胞流失-細胞缺氧,最終導致昏厥死亡。不同血管受到創傷,急救和止血方法不同,為下節課埋下伏筆。 觀看動畫后,明確紅細胞有運輸氧的功能。 組內討論完成任務二:分析:甲、乙的血常規化驗單中哪些成分數值異常?根據血細胞的功能解釋患者出現這些癥狀的原因。學生依據教師引導,最終理解并說出貧血的病癥。【對點練習】外傷出血時:①緩慢滲血,簡單消毒后不做處理,傷口可在短時間愈合,依賴于哪種血細胞的作用?②傷口較大,持續出血,若不及時救助,傷者會暈厥甚至死亡,為什么?嘗試說出這種狀況下的急救辦法。 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及表達交流能力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較大傷口出血的癥狀及急救,深化血液的功能,課堂小結(4分鐘) 1.構建板書,梳理本節課主要內容。2.PPT出示:血液不僅具有運輸功能,還具有防御和保護功能。提問:運輸、防御和保護分別是由血液的哪些成分完成的。3.依據血液功能,提問血液屬于哪種組織? 思考并回答 回顧主要知識,強化記憶鞏固訓練(5分鐘) PPT示答案,釋疑 獨立完成習題后,核對答案,組內交流解決錯題 檢測、鞏固教學反思 1.以“受傷失血”這一情景,引領單元教學。2.任務驅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及時、多形式的評價,達成學習目標。3.前后聯系,構建知識體系,引領深度學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