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回延安》導學案(含答案)一、自主預習1.給下面的形近字組詞。厲( ) 摟( ) 梢( ) 捎( )勵( ) 樓( ) 稍( ) 哨( )炕( ) 喘( ) 搶( ) 樸( )坑( ) 湍( ) 掄( ) 仆( )2.填空。 (每空限填一字)(1)灰塵呀莫把我眼睛 住了。(2)雙手 定寶塔山。(3)毛主席 上了天安門。(4)一頭 在親人懷。(5)手 黃土我不放。(6)緊緊兒 在心窩上。3.下面各句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千聲萬聲呼喚你。(2)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3)雙手摟定寶塔山。(4)母親延安就在這里。4.詩人以抒情的筆調,描繪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地方色彩。請按下面的提示寫出有關詩句。(1)延安人特殊的居住條件:(2)延安人喜愛的衣著:(3)延安人居室的裝飾:(4)延安人待客的食物(事物):閱讀詩歌第五部分,回答問題。5.選段中通過想象和聯想來抒情的句子是6.詩中大量使用疊詞,表現了陜北口語的特色。疊詞的作用可分別用來:A.表示事物;B.表示數量;C.表示顏色;D.表示情態。請從詩句中摘抄疊詞,并標上相應的作用序號。(1) ( )(2) ( )(3) ( )7.“棗園的燈光照人心”指的是 。8.這一部分寫的主要內容是 。二、自主探究,釋疑解惑1.全詩分成五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3.這首詩的線索是什么 4.延安是以怎樣的形象出現在這首詩歌中的 三、探究未知將你在自主學習中的疑惑之處寫在下面橫線上。(至少兩處)四、遷移擴展1.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延安人民的什么特點 2.在那個年月,為了革命信仰,為了建設新生活,在老一輩革命者們的精神教育和影響下,延安人民經過自己的努力,生活不斷地好起來。那么,在今天,這種“延安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嗎 五、強化訓練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也許——葬歌聞一多也許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許,也許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鷹不要咳嗽,蛙不要號,蝙蝠不要飛,不許陽光撥你的眼簾,不許清風刷上你的眉,無論誰都不能驚醒你,撐一傘松蔭庇護你睡,也許你聽這蚯蚓翻泥,聽這小草的根須吸水,也許你聽這般的音樂,比那咒罵的人聲更美,那么你先把眼皮閉緊,我就讓你睡,我讓你睡,我把黃土輕輕蓋著你,我叫紙錢兒緩緩地飛。1.這是一首寫給女兒的葬歌,沒有捶胸頓足的慘痛哭號,也沒有呼天搶地的悲憤責罵,好像一個老父在輕輕地哄著已經睡熟的女兒。你從這首詩中讀出了什么 2.怕夜鷹的咳嗽、蛙的號叫、蝙蝠飛的聲音吵醒酣睡的孩子,怕陽光、輕風驚擾女兒的清夢……如果女兒泉下有知,她會對父親說些什么 3.這首詩令人潸然淚下。請你選擇最感動的一處,做簡要分析。【答案與點撥】一、自主預習1..厲害 鼓勵 摟抱 樓頂 樹梢 稍微 捎帶 口哨火炕 土坑 喘氣 湍急 搶走 掄起 樸素 仆人2.(1)擋 (2)摟 (3)登 (4)撲 (5)抓 (6)貼3.(1)夸張。表達了詩人對延安朝思暮想的濃厚感情。(2)擬人。作者把河水、村莊看作親人,表達了對它們無比親切、真摯、熱烈的感情。(3)夸張。表現了對“母親延安”的眷戀和懷念的深情。(4)比喻。抒發了詩人離別延安十余年后,再踏上延安土地時的興奮、激動,以及見到親人的喜悅心情。4.(1)滿窯里圍得不透風。 (2)白羊肚手巾紅腰帶。 (3)白生生的窗紙紅窗花。(4)米酒油饃木炭火。5.身長翅膀吧腳生云,再回延安看母親!6.略。7.毛主席在棗園手書巨著,他的光輝思想似明燈照亮人們前進的方向8.歌頌延安輝煌的革命歷史,展望美好的未來二、自主探究,釋疑解惑1.第一部分:抒寫與延安久別重逢的感觸。第二部分:追憶當年延安的戰斗生活。第三部分:描繪會見親人的熱烈場景。第四部分:描畫延安城的嶄新面貌。第五部分:歌頌延安的光輝歷史,展示繼續革命的征程。2.激動、喜悅、贊美。3.全詩以詩人離別十余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動心情為線索。4.以一位母親的形象出現在詩歌中。五、強化訓練1.從這首詩中讀出了父親對女兒的無限憐愛之情。2.略。 (女兒的話語應表達出對父親的無限感激之情和對無法為老父養老送終的深深遺憾之情)3.示例:我最感動的一句是:“我把黃土輕輕蓋著你,我叫紙錢兒緩緩地飛。”簡析:父親輕輕的動作掩飾著內心的悲痛,飽含著無限的憐愛。言之成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