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浮力第2課時 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教材分析一、課標分析通過實驗,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二、內容和地位分析在了解了浮力產生的原因及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的方法后,經歷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過程,認識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體中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有關,為下節課“阿基米德原理”的學習做好鋪墊。在實驗中也熟悉測浮力的方法,理解和運用控制變量法。學情分析已有知識及方法:學生已經認識浮力的存在,知道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會用稱重法測量浮力的大小;前面實驗中已經接觸到控制變量法的使用。未知知識及方法:根據實際經驗,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入手,對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多種猜想與假設,如液體的密度、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物體的形狀、物體的重力等,利用控制變量法,逐一排除與浮力大小無關的因素,確定有關因素。教學目標1.通過實驗探究,知道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2.會根據實驗現象和數據,歸納總結實驗結論并用文字準確描述。3.通過實驗,培養尊重物理研究方法及物理規律的科學態度。核心素養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養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在經歷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交流意識、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讓學生學會科學探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大膽猜想、在實驗過程中敢于創新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重點難點重點:知道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難點:能準確描述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環節一:知識回顧 1.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力,這個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大小:稱重法;壓力差法。 3.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4.浮力產生的原因:液體對物體上、下表面的壓力差。 學生回憶上節課所學知識。 復習上節課所學知識,為本節學習做好鋪墊和準備。環節二:導入新課 利用圖片引出浮力大小不同,那浮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引導學生動手實驗——易拉罐入水。 問題:手感受到壓力怎么變化 說明浮力怎么變化 浮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學生觀察圖片,動手實驗,進行猜想、交流,回答問題。 學生通過實驗,體驗浮力的變化,激起學生興趣并引起學生思考。續表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環節三:探究實驗 1.提出問題: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哪些因素有關 2.介紹實驗探究方法: 對于多因素(多變量)的問題,可以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問題變成多個單因素的問題,分別加以研究,最后綜合解決。 上面所說的固體的密度、液體的密度、固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和固體浸入液體的深度這幾個量是實驗中的“變量”,在檢驗浮力與其中某一個量的關系時,必須使其他量保持不變,或者已確認浮力跟這些量無關。 3.設計實驗: (1)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帶有刻度的圓柱體、水、酒精、鹽水 (2)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4.進行實驗: (1)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體浸沒的深度有關 (視頻演示) ①如圖所示(教材第51頁圖10.1-5),把彈簧測力計下懸掛的物體浸沒在一種液體中,并分別停在液體內不同的深度處,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否不同,由此確定浮力的大小是否跟浸沒的深度有關。 ②說明:研究浮力與深度的關系時,要保證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不變,而物體浸沒后深度變化時,體積恰好不變。 ③實驗結論: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浸沒的深度無關。 (2)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 ①演示或視頻播放實驗:如圖所示(教材第51頁圖10.1-6),把一個柱狀固體豎直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當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逐漸增大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否變化 若有變化,它是增大的還是減小的 這說明什么問題 ②實驗結論: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越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越小,說明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1.總結猜想: (1)浮力可能跟物體浸在液體中的深度有關。 (2)浮力可能跟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 (3)浮力可能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4)浮力可能跟物體的密度有關。 2.設計: 學生小組合作,設計實驗,小組展示交流,并進行實驗,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讓學生從現象看本質,得出恰當的猜想。 1.鞏固用稱重法計算浮力的大小。 2.利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 3.培養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的概括能力。 4.訓練學生的歸納總結、表達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續表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環節三:探究實驗 (3)浮力的大小是否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①演示或視頻播放實驗:準備好不同密度的液體(如酒精、清水和鹽水等),把這些液體按密度大小的順序排列。把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同一物體先后浸沒在這些液體中,看看浮力的大小是否跟液體的密度有關。若有關,有怎樣的定性關系 ②實驗結論:浮力的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在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成正比。 (4)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體的密度有關 ①演示或視頻播放實驗:準備好體積相同、不同密度的鋁塊和銅塊,細線,彈簧測力計,燒杯和適量水,把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鋁塊和銅塊先后浸沒在水中,看看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體的密度有關。 ②實驗結論:浮力的大小跟物體的密度無關。在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物體的密度改變,物體受到的浮力不變。 5.實驗結論:實驗結果表明,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跟液體的密度有關,跟物體浸沒的深度和物體的密度等無關。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越大、液體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例.小紅用彈簧測力計、圓柱體、兩個相同的大燒杯做“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其實驗步驟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 (1)由圖可知: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為 N。 (2)由甲、乙、丁三圖可探究的問題是 。 (3)由甲、丁、戊三圖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3.實驗: 學生動手實驗,觀察現象,得出結論。 4.展示: 請不同學生在講臺上進行演示實驗,并總結實驗結論。 5.練習: 學生答題、講解。 此處逐個因素進行實驗,便于學生利用控制變量法,思路清晰地概括總結。 如果學生此處有其他猜想,建議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及時鞏固新知識,檢驗學習成果。續表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課堂練習 相關練習課堂小結 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獲呢 板書設計 第1節 浮力 第2課時 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一、提出問題: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 二、猜想假設: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物體的密度、液體的密度。 三、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四、實驗結論:物體浸入液體所受浮力的大小只與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有關,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越大,浮力越大;液體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作業布置 1.第十章第1節第2課時。 2.動手動腦學物理第5題。 3.將彈簧測力計改造成一個可以直接測浮力大小的裝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