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科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2-4測試反應快慢》教學設計課題 測試反應快慢(1課時)課型 新授課1.教材分析 本課分為兩個活動:1. 比一比誰抓住的次數多;2.比一比誰的得分多。 本課是在認識身體的結構、各種感覺器官的功能基礎上,進一步綜合運用自己的感覺器官獲取信息,并做出相應的反應。學生通過數據分析,能夠得出“反應快慢是可以被強化訓練”的結論。2.學情分析 1.能調動多種感官觀察,能對觀察到的信息做出判斷和反應。 2.具備了比較的能力,有比較要公平的初步意識。 3.二年級的學生對于怎樣控制條件,做到公平比較,如實記錄數據,根據數據尋找規律等是有困難的。3.學習目標 1.通過身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能力,了解到反應的速度有快慢差別;反復訓練可以提高反應速度,并且反應會受到外界的干擾。 2.通過對比表格中的數據分析,發現反應速度的變化。 3.通過數據處理的技術手段,能體會到科學實驗追求實事求是的精神。4.評價任務 (1)哪些器官會影響我們對外界刺激的反應速度?(檢驗學習目標1、2) (2)能否通過表格數據分析出影響反應速度快慢的因素?(檢驗學習目標2、3)5.學習準備 教師準備標記1~10號的彩色磁貼至少五組、寬度適中的卡紙條(30cm)、黑色油性筆、PPT、視頻、班級記錄表、實驗記錄單;分組材料:寬度適中的卡紙條(30cm)1*24個、黑色油性筆1*24個。學生準備科學書、鉛筆、直尺、活動手冊、橡皮擦6.學習過程設計 學生活動教師活動環節一:聚焦:(指向目標1)學生活動1 1.想一想、說一說:翻拍手游戲怎么玩? 教師活動1 1.談話:今天我們先來玩一個游戲——翻拍手,你們會玩嗎? 2.談話:先來看看這個游戲是怎么玩的? 3.出示游戲規則,兩人一組玩游戲,每人拍對方五次,記下自己勝利的次數,全組完成游戲后,組長舉手示意。(板書:測試反應快慢)活動意圖說明:用翻拍手游戲引入,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環節二:探索(指向目標1、2)1.比一比誰抓住的次數多 實驗活動記錄表學生活動3 1.比一比誰的得分多。 實驗活動記錄表教師活動2 1.談話:為了測試大家的反應快慢,我們來玩一個“抓尺子”的闖關游戲。你們有信心贏嗎?我們先闖第一關:比一比誰抓住的次數多。 2.教師邀請一位學生來演示游戲規則。規則如下:教師手臂伸直,一手捏住“尺子”的上端,學生伸出一只手,拇指與其余四指做準備捏合狀。教師使“尺子”末端垂直于學生伸出手的正上方,學生的手不能接觸“尺子”,也不能高于“尺子”,學生準備好后,教師輕輕松開“尺子”,如果學生迅速將“尺子”抓住,極為成功,就可以在記錄單上畫√。 3.指導學生開始活動,巡視實驗活動,實驗結束后填寫好記錄表。 4.學生交流、匯報實驗結果,引導學生發現同樣情況下學生之間抓住次數差異較大的原因。 教師活動3 1.談話:為了更準確的判斷反應速度的快慢,我們要在剛才的“反應速度尺”上標記一些數字,那么我們應該怎么標呢? 2.指導學生觀察比較“反應速度尺”和真正尺子的不同,根據標記數字的規則,開始在反應速度上做好標記,制作完成后組長舉手示意。 3.展示并交流不同標記的反應速度尺,制定統一的游戲規則。組織學生開展討論決定抓到數字大還是數字小的反應速度快,規定“反應速度尺”的下端與抓尺子的手的距離。 4.挑選幾名全部抓住的學生的數據,讓他們按照自己的得分記錄從標記1~10號的彩色磁貼中,找到相應數字貼紙貼在班級記錄單上。 5.提問:仔細觀察班級記錄單,你有什么發現?(顏色和總分)活動意圖說明:通過上一個環節的活動,學生發現了標記數字的必要性,從而順利的過渡到本環節,一定要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制定規則的過程,體驗親身制定規則的快樂。此環節的目標直指數據分析,讓學生從顏色上就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每個人的反應速度逐漸變快的過程。環節三:研討(指向目標2)學生活動3 1.你玩“抓尺子”的游戲,用到了哪些感覺器官? 2.說說你提高游戲得分的方法。 教師活動3 1.談話:“抓尺子”的游戲中,我們用到了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覺,器官通過不斷反復的玩抓尺子游戲,我們的反應速度會慢慢的提升。活動意圖說明:鞏固學生觀察、描述物體特征的方法、角度,學會使用科學詞匯描述物體特征。環節四:拓展(指向目標2)在現實生活中,反應速度的快慢也會造成許多的麻煩。但我們知道了反應速度是可以通過訓練改變的,良好的反應速度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驚喜。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些圖片,猜一猜,他們都在干什么? 教師活動4 1.談話:生活中有許多事情會要求我們反應速度,好的反應速度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好處。 2.布置作業:回家之后去尋找一下周圍需要快速反應的活動,將它們記錄下來。活動意圖說明: 增加孩子們對自己身體的認識,要好好保護自己的皮膚。環節五:課末練習(根據教學活動選擇使用)(指向目標1,2)學生活動6 1.反應速度是與生俱來的,不能改變( ) 2.玩抓尺子游戲機會相同時,總得分越高,說明反應越( ) A.快 B.慢 C.不確定 3.打籃球是常見的體育運動,請你說出這項運動都需要哪些器官的配合。 教師活動6 1.鼓勵學生獨立完成,找出不同點并試著說一說。 2.全批全改。 活動意圖說明:回顧梳理知識要點,檢驗目標達成情況。7.板書設計 測試反應快慢8.教后反思 (1)我的教學效果怎樣:制定的學習目標定位是否準確?達成了幾條?達成度大約是多少?學生的學習方式如何?學生的學習狀態怎樣?學生是否實現了發展? (2)我的教學設計怎樣:我的教學準備是否充分?是否處處為學生著想?學習過程設計是否適合我的學生?教學方法是否恰當?教學環節是否合理? (3)我的教學機智怎樣:是否對學生活動具有敏感性?能否迅速而正確的對課堂生成做出判斷?能否采取恰當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決問題?《2-4測試反應快慢》作業設計學習 內容 測試反應快慢學習 目標 1.通過身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能力,了解到反應的速度有快慢差別;反復訓練可以提高反應速度,并且反應會受到外界的干擾。 2.通過對比表格中的數據分析,發現反應速度的變化。 3.通過數據處理的技術手段,能體會到科學實驗追求實事求是的精神。學習 資源 分組材料:寬度適中的卡紙條(30cm)1*24個、黑色油性筆1*24個。 隨堂記錄學習 過程 一、聚焦(提出問題) 1.想一想、說一說:翻拍手游戲怎么玩? 二、探索(反應速度快慢的影響因素) 活動一:比一比誰抓住的次數多。 實驗活動記錄表活動二:比一比誰的得分多。 實驗活動記錄表三、研討(感覺器官影響反應速度) 1.說一說:我玩“抓尺子”的游戲,用到了哪些感覺器官? 2.說一說:我提高游戲得分的方法。 四、拓展 1.在現實生活中,反應速度的快慢也會造成許多的麻煩。但我們知道了反應速度是可以通過訓練改變的,良好的反應速度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驚喜。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些圖片,猜一猜,他們都在干什么? 五、隨堂練習: (根據教學活動選擇使用) 1.反應速度是與生俱來的,不能改變( ) 2.玩抓尺子游戲機會相同時,總得分越高,說明反應越( ) A.快 B.慢 C.不確定 3.打籃球是常見的體育運動,請你說出這項運動都需要哪些器官的配合。學后 反思 說一說: 1.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獲得的知識有: 2.關于影響反應速度快慢的因素我還想知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