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地理七下《中東》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區域認知目標
1.在地圖上找出中東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讀圖說出該地區地理位置的特點。
2.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指出中東對當地或世界經濟發展影響較大的一種自然資源,說出其分布、生產、出口等情況。
3.利用資料描述某地區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習俗。
(二)綜合思維目標
1.運用地圖說出中東的地理位置和范圍,說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運用地圖和統計資料等明確中東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并分析其分布、生產、出口的狀況以及石油資源對本地區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
3.利用地圖和相關資料,分析中東水資源及其分布狀況,說明水資源對中東經濟發展的影響。
4.或閱讀材料,了解中東多元的文化差異及其自以自然環境的關系。
(三)地理實踐目標
引入時事,激發興趣,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多角度、多層次展現俄羅斯在不同領域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讀圖、分析、歸納和比較的能力。
(四)人地觀念目標
聯系當前中東局勢,呼吁世界和平,并樹立可持續發展和人地協調的觀念。
二、重點和難點
1.中東長期成為熱點地區的原因。
2.中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石油資源對中東及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
三、教材設計思路
在學習了《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之后,根據“重視世界上地理問題突出的地區和國家”的區域選擇原則,從引導學生關注世界上的熱點問題和熱點地區出發,選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上沖突、戰爭最頻繁的熱點地區—中東。中東連接歐亞非三大洲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起源地,東方與西方,歷史與現實在這里交匯。民族矛盾,宗教糾紛,領土爭端,對石油和水資源的爭奪,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侵略和壓迫,使中東長期動蕩不安。中東問題既有深刻的歷史政治等原因,也有突出的地理原因??壅n程標準的相關要求,本節教材選擇了中東具有突出地理特征的四個方面內容—重要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石油資源、匱乏的水資源和多元文化。這四個方面同時也是中東問題的主要原因,教材設計與中東地理特征為明線,以中東問題的地理原因分析為暗線,并結合氣候特征、經濟發展、居民和民俗等內容。
四、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
猜一猜:世界有一個看似很矛盾的地方:“富得流油,卻窮的沒水;氣候炎熱,卻身穿長袍”。
學生討論回答:中東
教師講述和承轉: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中東,走進這個充滿有形和無形復雜矛盾的地方。矛盾的終極爆發那就是戰爭,所以中東地區是一個戰爭不斷的地區。
【講授新課】
視頻資料:巴以沖突。
教師歸納和承轉:巴以沖突是中東地區最主要的矛盾沖突,但中東的地區的矛盾沖突,遠不止巴以沖突,二戰以來這里戰爭不斷。
閱讀材料:戰爭不斷的中東地區。
議一議:中東地區為什么戰爭不斷。
學生小組討論回答:......
教師歸納:中東戰爭的原因有區內國家之間的資源爭奪、領土爭奪、文化沖突,更有域外大國干涉插手中東事物,使中東矛盾更加復雜。
(承轉)今天我們就從地理的角度來認識中東矛盾沖突的原因,認識一個地方首先從“在哪里”開始。
找一找:讀世界地圖,找出中東在世界的位置
小組討論回答:......
教師歸納和承轉:在亞洲西南部和非洲東北部,有一個地區,稱為“中東”。中東以西亞為主,但和西亞又不完全相同。
比一比:讀下面兩圖,對比中東和西亞的差別。
小組討論回答:......
教師歸納和承轉:中東=西亞-阿富汗+埃及(非洲部分)+土耳其(歐洲部分)。從中東的組成我們可以發現,中東涉及那幾大洲?
找一找:讀下圖,在圖上找中東的“三洲”“五?!?。
小組討論回答:......
教師歸納和承轉:“三洲”指亞洲、歐洲、非洲;“五?!敝讣t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阿拉伯海。中東有些國家地跨兩大洲,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找一找:讀下圖,在圖上,找出中東跨兩大洲的國家,完成課本表8.1 。
小組討論回答:......
教師歸納和承轉:中東地區的阿塞拜疆、土耳其、埃及地跨兩大州,尤其是土耳其和埃及扼守重要的海上通道,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想一想:1.在下面框圖中填出相互連通的海洋名稱。
2.說明土耳其海峽和蘇伊士運河在東西方聯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小組討論回答:......
教師歸納:土耳其海峽溝通了地中海和黑海,是黑海及其沿岸地區與世界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是亞洲印度洋沿岸地區以至太平洋沿岸地區至西歐、北美的海上運輸,不用繞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從而大大縮短了行程,節約了航行時間。
(承轉)自古以來,中東是東西方交通要道,戰略位置極為重要。二戰以后,隨著重要資源的發現,域外大國更是頻繁插手中東事物。
說一說:讀漫畫,說說美國插手中東問題的關鍵性原因是?
學生回答:石油
教師歸納:沒錯!至從中東發現大量石油后,美國找各種借口、制造各種矛盾,頻繁插手中東事物。
(承轉)石油真的有那么重要嗎?
視頻欣賞:“世間好物”—石油!
教師歸納:石油不僅是一種重要的能源,用于生產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行業,石油還可以加工成各種化工原料,這些原料進一步加工后可以制成多種生產、生活用品,最后的渣子還可以用來鋪路。
(承轉)你知道中東石油在世界上是什么地位?
想一想:說說中東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
小組討論回答:......
教師歸納和承轉:中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產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區。中東的石油是到處到有,還是集中分布?
找一找:讀中東石油產區,找出中東石油的主要分布區。
小組討論回答:集中在波斯灣及其沿岸。
教師歸納和承轉:中東的石油并不是均勻分布,而是相對集中,集中在波斯灣及其沿岸。也就是說中東因石油而富裕的國家主要集中在波斯灣沿岸。
找一找:讀波斯灣沿岸國家圖,找出中東的主要產油國。
學生小組討論: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
教師歸納和承轉:中東的產油國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沿岸。一些國家因為石油而快速成為富裕國家。但是由于中東整體較落后,對石油的需求量較少。
想一想:中東輸出的石油,絕大部分由波斯灣沿岸港口用油輪運出。讀下圖和世界地圖,找出波斯灣石油外運三條主要航線所經過的海洋、海峽、運河和所到達的地區,并按順序填寫在下面的表格中。
小組討論回答:......
教師歸納:三條航線前面三站都一樣“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其中兩條是通往歐洲西部和北美,另外一條通往東亞(運量最大),每條航線都有各自的必經之地,成為線路的咽喉要道。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設計思路是:要通過問題設計自主讀圖、小組交流討論、學案導引、設計模擬情景等形式促進學生高效參與,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時事學習,體現地理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播放有關中東的視頻新聞,引出中東,使同學們深切感受到地理就在我們身邊學好地理,讓我們受益終身,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導入新課受到良好的效果。教學地圖的使用、圖片的選擇,資料的選取合理使用,在教學中起到了輔助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