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2章 人體的自我調節第1節 神經系統與神經調節第1課時 【學習目標】1.描述神經系統的組成概況。2.描述神經元的形態結構特征,說出神經元的基本功能。◎學習重點:說明反射的概念與反射弧的組成和功能。【預習導學】知識點一 腦、脊髓和神經組成神經系統 1.人體能夠協調體內各部分功能而成為 ,能夠協調自己與環境的關系,因而能夠適應環境的變化并維持自身 的狀態,這就是人體的自我調節功能。 2.人體的自我調節包括 和 ,其中 的調節功能起著最為主要的作用。 3.閱讀課本,學習神經系統的組成,再填表。知識點二 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 1.神經元的基本功能是 。 2.學習有關神經元的知識,再根據神經元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1)神經細胞又叫 ,由[1] 和 組成。 (2)突起包括圖中的[2] 和[3] ,[4]是 。 (3)[1] 是神經元的代謝中心。每個神經元的樹突有許多,可將沖動 胞體,軸突只有一個,可將沖動 胞體。 (4)由一些神經元的 集合成束、外被 的結構叫作神經。 3.區分以下四個概念神經——出現在周圍神經系統中,神經元 集中出現的部位。 神經節——出現在周圍神經系統中,神經元 集中出現的部位。 灰質——出現在 中樞 神經系統中,神經元 集中出現的部位。 白質——出現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神經元 集中出現的部位。 知識點三 反射是神經系統活動的基本方式 1.反射的概念:人體通過 ,對 作出的規律性反射。 2.實例:物體在眼前突然出現時會 ,嬰兒膀胱里尿液多了就會立刻 。 3.反射弧——完成某一反射的結構基礎。(1)反射弧的結構和功能①圖中a是 ,能感受刺激,產生 。 ②圖中b是 ,將神經沖動傳至特定的 。 ③圖中c是 ,接收信號,產生 ,并將它傳給 。 ④圖中d是 ,將來自 的神經沖動傳至效應器。 ⑤圖中e是 ,由傳出神經元的 與相應的 組成,接受神經中樞傳來的神經沖動并作出反應。 (2)神經沖動的傳導方向: →傳入神經元→ →傳出神經元→ 。 ·學習小助手·(1)反射和應激性的區別:反射與應激性的區別在于反射必須要有神經系統的參與,而應激性不一定要有。因此,反射是應激性的一種形式,但應激性不一定是反射。 (2)反射弧完整不一定能發生反射。反射弧完整是出現反射活動的必要條件,但并非反射弧完整就能出現反射活動。發生反射,除了要有完整的反射弧,還要有適宜的刺激。【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 反射與反射弧【情景呈現】如圖所示,約20位同學手拉手圍坐一圈,指定一位同學為計時者。由計時者開始,用左手迅速握一下左手一位同學的右手,當這位同學感到右手被握了一下后,立即用自己的左手取握下一位同學的右手,依此類推,直到最后一位同學將信息傳遞給計時者為止。計時者在自己發出信息的同時開始計時,到自己收到最后一位同學傳遞的信息時停止計時,記錄信息傳遞一圈所用時間。重復10次并記錄測試結果。【合作探究】1.設想你完成一次“握手——握手”反應活動中,體內發生了哪些主要事件 比較從第1次到第10次的測試數據,有怎樣的規律 你認為影響反應完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如果測試組人數再增加或減少10人,你認為測試數據方面會有什么變化 4.即使是訓練有素的足球守門員,面對射來的點球也常常撲空。結合你對反應時間的理解,對此做出解釋。 任務驅動二 神經系統的組成與功能【情景呈現1】為研究腦的功能,科學家先后用三只狗做了如下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合作探究】分析圖片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情景呈現2】張三在一次車禍中腰部受傷,結果,腰部以下失去知覺,大小便失禁。醫院檢查結果顯示:脊髓受到嚴重傷害。【合作探究】張三的情況說明了脊髓具有什么功能 【答案】1.統一的整體 相對穩定2.神經調節 激素調節 神經系統3.【答案】1.接受刺激、產生沖動、傳導沖動2.(1)神經元 胞體 突起(2)樹突 軸突 軸突末梢(3)1 胞體 傳向 傳出(4)突起 結締組織膜3.突起 胞體 中樞 胞體 突起【答案】1.神經系統 刺激2.眨眼 排尿3.(1)感受器 神經沖動 傳入神經元 神經中樞 神經中樞 神經沖動 傳出神經元 傳出神經元 中樞 效應器 神經末梢 肌肉(2)感受器 神經中樞 效應器【答案】1.答:被握的手部感受器受刺激后產生神經沖動,沖動沿傳入神經傳到脊髓,又進一步上傳到腦,產生被握手的感覺之后,再發出神經沖動到脊髓,脊髓發出的傳出神經沖動傳到手臂的肌肉,產生握手動作。2.答:平均完成反射的時間開始幾次較長,后來逐漸減少,最后幾次基本穩定。由此可知:被試者的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和經驗的積累程度是影響這種反射時間發生改變的重要因素,反射弧各部分產生和傳導沖動所需的時間是完成反射所需時間的最基本限制條件。3.答:增加10人可能會使數據變動的不穩定性減少;減少10人可能會使數據變動的不穩定性增加。4.答:守門員完成“看到對方踢出并撲向足球的反應動作”所需的時間,往往比足球被踢到球門所需的時間要長。【答案】反射和傳導功能。張三能進行排便和排尿,說明其脊髓內排便和排尿中樞完好,能支配完成排便和排尿反射;大小便失禁說明脊髓里的排便、排尿中樞失去了大腦的控制,同時腰部以下失去知覺,說明大腦的“指令”不能傳到腰部以下,因此可說明脊髓具有反射和傳導功能。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