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9章 人體內的物質運輸血液循環第3課時 【學習目標】1.概述血液循環過程中血液成分的變化。2.說出血壓和脈搏的概念。◎學習重點:概述血液循環的途徑與意義。【預習導學】知識點 血液在心臟血管系統中循環流動 1.閱讀課本,填寫下表:名稱 體循環 肺循環循環 途徑 右心室→肺動脈→肺泡周圍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血管內 流動的血液 動脈內流動脈血,靜脈內流靜脈血 動脈內流靜脈血,靜脈內流動脈血血液 方向氣體、物 質交換 的部位 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里 肺的肺泡里血液 變化 功能2.表示血壓的單位是 或 ,測量血壓用 ,表示方式為 。 3.將課本的表中數值填寫到下面的空白處。(1)成人:收縮壓為90~130毫米汞柱或 ,舒張壓為 或8.0~12.0千帕。 (2)青少年:收縮壓為100~110毫米汞柱或 ,舒張壓為 或8.6~9.3千帕。 4.一個人安靜狀態下的 經常超過140毫米汞柱或者 超過90毫米汞柱,就認為是高血壓。若 經常低于90毫米汞柱或者 經常低于50毫米汞柱,就認為是低血壓。 5. 一張一縮的搏動像波浪一樣沿著動脈壁向 方向傳播叫脈搏。每分脈搏的次數和 相同。 對點自測下圖是人體的血液循環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虛線表示體循環途徑,實線表示肺循環途徑B.人體心臟內血液流動的方向是動脈→心室→心房→靜脈C.左心房中流的是動脈血,右心房中流的是靜脈血D.當血液流經②后,血液由暗紅色變成鮮紅色【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 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情景呈現】下圖所示是“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實驗中,錢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視野圖像。【合作探究】圖中的血管①②③分別是什么血管 判斷依據是什么 任務驅動二 血液循環的途徑【情景呈現】同學們都喜歡旅游吧 下面我們分組進行“血液循環紅色旅游”,各組結合人體血液循環圖解自行選擇旅行線路,但有下面幾個原則要遵守:1.我們都把心臟作為“大本營”(起點和終點都在心臟);2.沿途經過的“景點”以及發生的事情都要有所記載。各組分頭行動,我們看哪個組旅游收獲最大,出發! 【合作探究】1.進行體循環“旅游”的同學,試著介紹一下你的“旅游”見聞。你能把重要的“景點”按順序說出來嗎 經過體循環,血液成分發生了什么變化 2.進行肺循環“旅游”的同學,試著介紹一下你的“旅游”見聞。你能把重要的“景點”按順序說出來嗎 經過肺循環,血液成分發生了什么變化 3.根據血液循環的途徑,推測牙疼時打的吊瓶中的消炎藥是怎么從手上的血管到達牙齦處的,過程中幾次經過心臟。·學習小助手·區分動脈和靜脈、動脈血和靜脈血的方法 (1)動脈和靜脈都是血液流動的管道,是根據其功能劃分的。動脈將心臟的血液送到身體各部分,靜脈將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2)動脈血和靜脈血是根據血液中含氧量和血液顏色的深淺劃分的,而不能依據血液中含營養物質的多少或者血液所在的血管區分。動脈血是指含氧量豐富、顏色鮮紅的血液,靜脈血是指含氧量較少、顏色暗紅的血液。【答案】1.名稱 體循環 肺循環循環 途徑 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各處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 右心室→肺動脈→肺泡周圍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血管內 流動的 血液 動脈內流動脈血,靜脈內流靜脈血 動脈內流靜脈血,靜脈內流動脈血血液 方向 由心臟流向組織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網 由心臟流向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網氣體、物 質交換 的部位 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里 肺的肺泡里血液 變化 動脈血→靜脈血 靜脈血→動脈血功能 把營養物質和氧氣輸送給組織細胞,把二氧化碳等廢物運走 把二氧化碳運送到肺部,把氧氣運走2.千帕 毫米汞柱 血壓計 收縮壓/舒張壓3.(1)12.0~17.3千帕 60~90毫米汞柱(2)13.3~14.6千帕 65~70毫米汞柱4.收縮壓 舒張壓 收縮壓 舒張壓5.主動脈壁 離心 心率【答案】C【答案】圖中①是動脈,②是毛細血管,③是靜脈。判斷小動脈、小靜脈和毛細血管的依據:從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動脈;由分支匯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靜脈,紅細胞單行通過的是毛細血管,連通最小的動脈和靜脈。【答案】1.答:①我們從左心室出發,這里真可謂“銅墻鐵壁”,四壁厚實。據考證,這里是“四座城池”最堅固的一處,果不其然,我們獲得了巨大的推動力,出了“城”(左心室),來到主動脈,一路向前,好快呦。但后來岔路不斷,血管在不斷分支,管道越來越細,前進速度也慢了下來,到了極細的地方——毛細血管,更是慢極了。紅細胞紛紛把攜帶的氧氣釋放出來,氧穿過只有一層細胞的血管壁就出去了,我們繼續前行,管道逐漸變粗,經過上、下腔靜脈,最后回到右心房。②主要景點: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③經過體循環,營養物質和氧氣運送給了組織細胞,同時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被運走,即由含氧量高、顏色鮮紅的動脈血變為含氧量低、顏色暗紅的靜脈血。2.答:①我們從右心室出發,由于我們的目的地是肺,距離比較近,所以需要的動力相對小一些,右心室的壁與左心室相比要薄。出了右心室進入肺動脈,我們來到肺部毛細血管,這里同樣管壁很薄、管徑很細,血流速度很慢,在這里主要進行的是氣體交換。然后,我們經肺靜脈回到左心房,完成“旅行”,這稱為肺循環。②主要景點:右心室→肺動脈→肺部的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③經過肺循環,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氣進入血液,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這樣血液就由含氧較少、顏色暗紅的靜脈血變成了含氧豐富、顏色鮮紅的動脈血。3.答:①手部靜脈→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的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牙齦處的毛細血管網→牙齦。②過程中兩次經過心臟。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