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地理常見答題模板及對點訓練河流水文、水系特征類【綜合題分析方法和技巧】(1)仔細閱讀圖文材料,準確獲取答題所需要的信息。(2)細審題干,明確“問什么”,即要明確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同時在描述時應將地理問題和地理原理相對接,實現知識的遷移和應用。(3)回答問題時,應全面,注意回答的角度和層次是否完整。(4)回答問題時,力爭做到答案的專業向,關鍵詞不能丟而且要準確,盡量使用地理術語。【命題角度】角度一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描述根據流域分布圖、氣候類型分布圖、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①分析河流水文特征:流速、流量、汛期、水位、②分析河流水系特征:河流長度、流向;水系枯水期、含沙量、結冰期、水量、補給類型等。 狀況與流域范圍;支流數量及其形態;落差或峽谷分布等。角度二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成因根據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區域地形圖、氣候資料統計圖表等 →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反推區域地形地勢、植被覆蓋率、緯度位置、氣候等方面影響因素。角度三 河流間水文水系特征的比較根據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區域地形圖、氣候資料統計圖表等 →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找出河流間水文、水系特征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升級 角度四 河流對沿岸流域的影響根據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區域地形圖、氣候資料統計圖表等 區域政區(經濟)圖等↓↓根據河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人口、城市等分布特點及經濟水平分析歸納河流對區域發展的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模塊構建】1.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思考方向 語言表達 成因分析水文特征 流量(水量) 流量(水量)大或小 降水量多少汛期 汛期長或短,春汛或夏汛 降水量多少,雨季長短,即雨季長,汛期長,雨季短,汛期短;春汛—冰雪融化(因此主要是有結冰期的河流);夏汛—大氣降水。汛期期間,流經平原河段(一般位于河流中下游)易發洪澇災害。結冰期 有或無結冰期, 有或無凌汛 氣溫(最冷月的月均溫)冬季氣溫在0℃以下,且緯度越高,結冰期越長;有結冰期的河流,且從低緯向高緯流,具備這個兩個條件,在初春或初冬時節出現凌汛。含沙量 含沙量大或小 植被覆蓋率高低,草場退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嚴重地區,植被覆蓋率低,含沙量大;植被覆蓋率高,含沙量小流速 流速快或慢 地勢落差大小,地勢落差大,流速快,再加上水量大,水能資源豐富;地勢落差小,流速慢,再加上水量大,航運價值大。水系特征 長度 多大江大河,第幾長河,河流短小等 降水量多少、區域面積及地形地勢等的影響,如島嶼河流一般短小,大陸河流比較長。流域面積 流域面積大或小 支流多少,支流多,降水多,流域面積廣支流 支流多或少 降水量多少,降水多,支流多流向 (水系形狀) 自xx向xx流 (放射狀等) 山脈走向及地形地勢特點,水往地處流,如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受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多數河流自西向東流入海洋。2.河流對沿岸的影響(1)有利影響:提供水資源(生活用水、工業用水等),水產養殖,水能資源(發電),航運,農業灌溉用水,旅游等。(2)不利影響:水污染,洪澇等。3.河流航運價值分析(1)自然條件:①地形——平原地形,地勢平坦,水流平緩,航運條件好。山地為主,地形崎嶇,水流急促,航運條件差。②氣候——降水豐富且均勻,河流流量大,流量季節變化小, 航運條件好。降水少且變率大,河流流量小,流量季節變化大, 航運條件差。③水文——河網密布,通航里程長;河道寬闊水深;結冰期短;植被覆蓋率高,含沙量小,航道不易淤積,使用時間長,航運條件好,反之較差。(2)社會經濟條件:①流域內人口稠密,經濟發達,運輸量大,航運價值高。②水運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聯系;③流域的資源開發、工農業情況注:水運本身的優點,運量大,投資省,運費低反之,就是有航運條件再好,流域內人口稀少,經濟發達落后,運輸的需求量小,也不具備航運價值,如:亞馬孫河。【經典例題】【例一】十九大報告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角度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讀長江流域略圖(下圖),完成下列問題。(2)請結合長江流域氣候等自然地理要素,與黃河相比,從流量、汛期、含沙量、結冰期等角度描述長江干流的水文特征。【套用模板】模板答題要點 要點獲取依據及答案生成流量、汛期 長江干支流主要位于秦嶺—淮河以南,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流經濕潤地區→水量豐富,汛期長結冰期 長江干支流主要位于秦嶺—淮河以南,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流進亞熱帶地區→冬季河流不結冰含沙量 長江干支流主要位于秦嶺—淮河以南,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植被覆蓋率高→含沙量小【嘗試解答】流量大,汛期早且持續較長,含沙量小,無結冰期。【例二】閱讀圖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中南半島上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左下圖為中南半島部分地區的地形分布圖,右下圖為該地區的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逐月降水量圖。(3)結合氣候資料,請從流量季節變化和結冰期角度說明湄公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原因。【套用模板】讀圖可知,湄公河下游所在地區的氣候為熱帶季風氣候,特征為全年高溫,降水分旱雨兩季,年降水量大且集中于夏季。故湄公河下游的水文特征為水量大且季節變化大;夏季為汛期;無結冰期。【嘗試解答】湄公河下游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年降水量大且集中在夏季,故湄公河下游的山水文特征為水量大且季節變化大;夏季為汛期;無結冰期。【例三】中國有一條人口地理分界線—“黑河-騰沖線”(也叫“胡煥庸線”),俄羅斯也有一條人口地理分界線—“圣彼得堡-圖瓦共和國線”(簡稱“圣圖線”)。圖1為俄羅斯人口分布示意圖,圖2為伏爾加河五海通航示意圖。結合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伏爾加河被俄羅斯人譽為“母親伏爾加”。該河貨運量占全國內河貨運總量的2/3,客運量占一半以上,是俄羅斯航運價值最高的河流。(2)分析伏爾加河航運價值高的原因,填寫下列表格。自然原因 長度 全長3600千米,是歐洲第一長河 通航里程①________流速 流經②________平原 流速慢,水流平穩流量 年平均降水量較多 流量③________結冰期 11月末至次年4月 相對于西伯利亞的河流,結冰期④________人文原因 對外聯系 通過運河與波羅的海、白海、⑤________、亞速海、里海連通、稱為“五海通航” 建立了水運網,方便俄羅斯和中亞、西亞、歐洲西部等地的交通聯系流域人口 人口密度大 運輸需求量大流域經濟 流經以⑥________為中心的工業區【套用模板】①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全長3500多千米,最后注入里海,流域面積達136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內流河,通航里程長。②流經東歐平原,流速慢,水流平緩。③年平均降水量較多,但由于流經的主要氣候區委溫帶大陸性氣候,雖受海洋影響,但流量只能算較大。④俄羅斯的北部被北極圈穿過,氣溫較低,俄羅斯東部有許多河流。但航運價值不高。最主要的原因是河流的結冰期長,與西伯利亞地區相比,東歐平原氣候相對溫和,河流的結冰期短,航運價值最高的河流。⑤它通過伏爾加河-波羅的海運河連接波羅的海,通過北德維納河連接白海,通過伏爾加河-頓河運河與亞速海和黑海溝通,注入里海。所以有“五海通航”的美稱。⑥讀圖可知,伏爾加河主要流經的是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業區,運輸需求量大。【嘗試解答】長 東歐 較大 短 黑海 莫斯科【鞏固訓練】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閩北武夷山區R地盛產巖茶,這里產茶歷史悠久,茶味獨特,其茶葉遠銷國內外。近年來,海峽兩岸就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展開合作,助力兩岸茶業融合發展。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3)描述N河的水文特征。【嘗試解答】水量豐富、含沙量小等等【解析】N河位于臺灣島上,島嶼地形崎嶇不平、植被豐富,氣候溫暖濕潤、降水豐富,該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水量豐富、無結冰期、含沙量小、汛期較長。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東南亞與我國山水相連、人文相通、經濟互補,是重要的貿易合作伙伴。我國每年從東南亞進口大量天然橡膠,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橡膠進口國。橡膠樹原產于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流域,19世紀引入東南亞地區,如今東南亞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膠產區。左圖示意泰國某地宗教建筑景觀,右圖示意東南亞地區及天然橡膠主產區分布。(2)湄公河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性河流,分析該河流航運價值高的原因。【嘗試解答】湄公河主要流經熱帶季風氣候區,年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氣溫較高,無結冰期,全年都可通航;中下游地區地形平坦,流速平緩;流經多個國家,國家間的貿易往來密切,貨運量大。【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起源于我國喜馬拉雅山脈南側,流經中南半島,其流經氣候區主要為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為全年高溫,降水分旱雨兩季,因此年降水量大,導致河流流量大;由于其全年氣溫較高,因此河流沒有結冰期全年都可以通航;中南半島的地勢特征為北高南低,因此河流在流經中下游地區時,地形主要為平原,河流流速變緩;湄公河主要流經越南、泰國、老撾、緬甸多個國家。因此,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密切,貨運量大。【提升訓練】1.(2022·遼寧丹東·中考真題)亞洲文明源遠流長,“河 和 合”三個字詮釋了亞洲文明從形成到發展的豐富內涵。讀“阿拉伯半島民居圖”“亞洲局部區域圖”和“中老鐵路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河”——河流孕育文明(1)亞洲三大文明古國都分布在河流沿岸,河流對文明古國的形成有哪些有利影響?(答出兩點)【嘗試解答】河流的中下游地區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有利于農業發展和人類的生存。【解析】亞洲三個文明古國都地處大河流域——古巴比倫地處兩河流域,古印度地處恒河流域,古中國地處黃河流域。可見河流對文明古國的形成的有利影響是:河流的中下游地區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有利于農業發展和人類的生存。河流的上游地區往往因為落差大,具有豐富的水能資源。2.陜西省和安徽省都是南北狹長、東西略窄的形狀,同被秦嶺—淮河一線穿過,均可劃分為“北、中、南”三個地理單元。讀陜西省簡圖和安徽省簡圖,完成下列問題。(4)探究:與關中地區相比,歷史上皖中地區發生洪澇災害的頻次更高。在諸多影響因素中,試從降水和河流兩方面分析皖中比關中多洪澇災害的原因________【嘗試解答】皖中比關中降水量大,皖中比關中河流密集、水流量大【解析】由圖可知,關中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皖中地區主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與關中地區相比,皖中比關中降水量大,皖中河流比關中河流密集、水流量大,所以皖中比關中多洪澇災害。3.閱讀材料,完成問題探究。探究主題:港口村的變遷。港口村位于江西省某山區,建于河流交匯處的低地,歷史悠久。隨著人口增加,住宅用地擴大,良田被逐漸侵占。近幾十年來,因泥沙淤積,河床抬高等原因,洪澇災害加劇。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港口村整體搬遷,在附近荒山上建成了新村。搬遷后,港口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下圖示意港口村的變遷。(2)探究二:整體搬遷前港口村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原因。【嘗試解答】地勢低平,河床抬高,河道彎曲,排水不暢;雨季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干支流交【解析】從地形看,港口古村落地勢地平,水流不暢,且河流上游帶來的泥沙容易在河道淤積,堵塞河道,造成排洪困難;從降水看,港口古村落位于南方地區,降水豐沛且集中在夏季,多暴雨,雨量大,且港口村位于河流干支流交匯處,雨季上游來水多,使港口古村落更容易遭受洪澇災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