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4.2 農業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同步講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4.2 農業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同步講義

資源簡介

八年級地理上冊同步精品講義
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
第二節 農業
新課標要求 ·借助地圖和相關資料,舉例描述中國農業、工業等生產活動的分布,并用實例說明科學技術在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知識導圖
考法01 農業及其重要性
【典例1】
1. 下列不屬于農業活動的是(   )
A. 田地里種植莊稼 B. 把樹木加工成家具
C. 海上撒網捕魚 D. 牧場飼養牲畜
2. 下列景觀中,屬于種植業的是(   )
考法02 我國農業的地區分布
【典例1】
讀圖,完成1~2題。
1. 形成我國“東耕西牧”農業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   )
A. 東西年降水量的差異
B. 東西溫度的差異
C. 東西地形的差異
D. 東西光熱條件的差異
2. 下列關于我國四大牧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B. 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部
C. 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區
D. 分布在平原,水源豐富
考法03 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
【典例1】
因地制宜是發展農業生產的基本原則。據此,完成1~2題。
1. 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原則的有(   )
①山東丘陵種植蘋果 ②長江中下游發展淡水養殖業 ③內蒙古高原發展水稻種植 ④雅魯藏布江谷地種植青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 上海郊區的農民過去種植水稻,近些年來多改種蔬菜、花卉和瓜果等,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有(   )
①郊區地形多樣,適宜發展多種農業生產 ②距城區較近,運輸方便,可保證農產品新鮮 ③郊區的科技水平高,消費水平高,產品價格高 ④城市人口稠密,對花卉、蔬菜、禽蛋等的需求量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題組A 過基礎-基礎考點練
一、選擇題
1.關于秦嶺——淮河線南北兩側自然差異正確的是( )。
A.北側植被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 B.南側河流無封凍期
C.北側水果以柑橘類為主 D.南側水果以棗、梨等熱帶水果為主
2.昨夜春風凋碧樹,花滿龍城香滿路。最美柳州四月天,半城山水半城花,2022年4月近30萬株紫荊花開遍柳州城,行走其間,醉人心田,只是為了與紫荊花完美邂逅。結合表,2021年和2022年柳州紫荊花盛開的時間不一樣,影響柳州紫荊花開花時間不一樣的自然因素是( )
花開時間 月均溫
2021年2月 19°C
2022年4月 19°C
A.氣溫 B.降水 C.地形 D.光照
位于烏蒙山區的貴州威寧縣,利用獨特的氣候,依靠科技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使當地農民脫貧致畜。2020年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威寧縣等最后9個貧困縣脫貧。至此,我國所有貧困縣清零。圖為“扶貧攻堅主戰場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題。
3.我國“扶貧攻堅主戰場”分布區的主要地形類型是( )
A.高原、山地 B.平原、丘陵
C.高原、平原 D.丘陵、盆地
4.我國“扶貧攻堅主戰場”分布區大多集中在( )
A.第一級階梯 B.第二級階梯
C.第三級階梯 D.第一、二級階梯
5.威寧縣使當地農民脫貧致富采取的措施有( )
①科技興農②大力種植熱帶經濟作物
③加強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④擴大農產品銷售市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下圖示意我國某種農作物在三個地區的位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6.該農產品可能是( )
A.小麥 B.柑橘 C.水稻 D.天然橡膠
7.與②、③地相比,①地生產該農產品的有利條件是( )
A.降水豐沛 B.地勢低平 C.光照充足 D.熱量豐富
8.一投資商準備在廣安新建觀光果園,該果園最適合種植的水果是( )
A.蘋果 B.哈密瓜 C.香蕉 D.柑橘
9.我國發展農業的不利因素是( )
A.地形類型多樣 B.氣候類型復雜 C.人口數量多 D.自然災害頻發
題組B 抓重點-核心要點鞏固
一、選擇題
我國地形復雜多樣,開發利用中要注重因地制宜。讀表、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某地地形類型比例及農作物分布表
地形類型 占土地面積 海拔 糧食作物
平原 20% <200米 水稻
丘陵 60% 200—500米 水稻、小麥
山地 20% >500米 小麥、馬鈴薯
1.該地區的地形( )
A.以山地為主 B.以丘陵為主 C.以平原為主 D.以高原為主
2.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目前該地區農業發展中不宜采取的措施是( )
A.發展綠色農業,改善生態環境
B.發展立體農業,充分利用土地和氣候資源
C.重點發展水稻種植業,解決人多地少的矛盾
D.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發展多種經營
3.“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時代已塵封于歷史的記憶中,產于熱帶、亞熱帶南部的荔枝現也能進入我國北方地區尋常百姓家,下列分析發生此變化的原因,不恰當的是( )
A.現代交通便利,運輸快捷
B.栽培技術進步,北方地區也能大面積種植
C.經濟發展迅速,百姓富裕
D.保鮮技術進步,新鮮荔枝能保持更長時間
下面四圖為我國四個不同地區的農事活動。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4.與福建山區主要農事活動最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③農事活動在我國的主要分布地區是( )
A.南方地區的平原、丘陵地區 B.西北地區的山麓地帶
C.北方地區的平原地區 D.青藏地區的河谷地帶
6.湖南某農產品市場要四人外出采購,其中很難以采購到當地產品的是( )
A.甲到海南島采購香蕉、菠蘿 B.乙到山東采購蘋果、梨子
C.丙到新疆采購葡萄、哈密瓜 D.丁到黑龍江采購甜菜、荔枝
讀我國東部部分區域圖,完成下面小題
7.下列由青島港運往??诘霓r產品,不可能的是( )
A.小麥 B.蘋果 C.甘蔗 D.棉花
8.圖中經過山東濟南和聊城的鐵路干線分別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 、① D.③、②
9.有關圖中山脈A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呈東北——西南走向
B.與淮河構成了我國東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C.是黃河水系與長江水系的分水嶺
D.與南嶺走向相同
下圖示意我國四大地理區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0.甲地的特色農業為( )
A.河谷農業 B.旱作農業 C.綠洲農業 D.水田農業
11.圖中山脈A東西兩側農業類型不同,主要原因是西側區域( )
A.光照充足,降水豐富 B.土壤肥沃,熱量豐富
C.地勢較高,降水較少 D.地形平坦,光照不足
12.圖中各地的農業生產活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是( )
A.①地增加牲畜數量,擴大畜牧業規模 B.②地退耕還林,大面積種植柑橘
C.③地圍湖造田,擴大耕地面積 D.④地利用淺海灘涂,發展海水養殖業
13.三月黑龍江農民開始清雪,在智能大棚中培育水稻秧苗,這表明( )
A.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提高 B.人類活動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越來越小
C.智能大棚徹底改變了自然環境 D.科學技術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越來越大
讀北半球部分作物最適宜生長的緯度范圍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4.下列各組作物中,熱量適應范圍較大的是( )
A.可可、蘋果、小麥 B.水稻、茶、蘋果
C.咖啡、葡萄、可可 D.茶、小麥、咖啡
15.僅從氣候條件考慮,若熱量充足,小麥在年降水量760mm左右的地區單位面積產量最高。據此推測我國下列地形區中最適合小麥種植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長江三角洲 C.河套平原 D.華北平原
下圖為袁隆平先生在海南三亞“南繁水稻實驗基地”,2020年他的團隊研究的水稻平均畝產300公斤,每年就可增產300億公斤糧食,可以多養活近8000萬人口。完成下面小題。
16.袁隆平先生在海南三亞進行實驗,可研究雜交水稻( )
A.一年三熟 B.耐鹽堿性 C.耐晝夜溫差 D.耐旱性
17.該實驗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是( )
A.氣候 B.土壤 C.地形 D.技術
18.海南三亞進行雜交水稻培育實驗,說明我國在科技興農方面的成果是( )
A.培育新品種,提高糧食單產 B.建設農田水利設施,抗災能力增強
C.加大機械化程度,提高生產效率 D.采用滴灌噴灌技術,節約水資源
中國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例如南北朝樂府詩集的《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根據該詩詞和“中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9.詩詞中的“陰山”應位于( )
A.季風區與非季風區交界處 B.溫帶季風氣候區與溫帶海洋性氣候區交界處
C.東南季風與西南季風交匯處 D.暖溫帶與中溫帶交界處
20.下列反映陰山北面主要少數民族習俗的是( )
A. 潑水節 B. 那達慕
C. 開齋節 D. 火把節
21.陰山以北主要適宜發展( )
A.種植業 B.漁業 C.林業 D.牧業
讀我國主要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22.圖示甲、乙、丙、丁、四種作物產區中,最可能是油菜產區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3.圖中花生主產區分布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
A.冬小麥 B.水稻 C.青稞 D.春小麥
光伏農業大棚是集太陽能光伏發電、智能溫控系統、現代高科技種植為一體的溫室大棚。下圖為我國某地光伏農業大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4.光伏農業大棚是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能屬于( )
A.土地資源 B.不可再生資源 C.氣候資源 D.生物資源
25.與普通農業大棚相比,光伏農業大棚的優勢是( )
A.光伏發電節能環保 B.科技含量低、投資小
C.減少水資源利用量 D.不受地域限制
題組C 抓提升-真題實戰
一、選擇題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西方世界與俄羅斯關系急劇惡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能源出口制裁,國際油價應聲上漲,引起許多國家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由此可以看出( )
A.經濟全球化程度高,各國家各地區間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
B.貿易制裁只影響被制裁國經濟發展,對整個世界沒有影響
C.國際合作只有利于發達國家,不利于發展中國家
D.各國對技術、資源、人才等應加以保護,不宜相互交流
2.受俄烏沖突影響,國際糧價大漲,西方大國也威脅明年起停止提供給俄羅斯糧食種子。據此,從糧食安全考慮,我國應當( )
A.守住“糧袋子”,重要糧食做到自主生產
B.從國際市場進口糧食,大量囤積
C.從國外租用土地,增加農作物種植面積
D.從國外進口優質高產的糧食種子
3.有同學想在地圖上找烏克蘭首都基輔,應該選用的地圖是( )
A.地形圖 B.政區圖 C.氣候圖 D.水系圖
為確保糧食安全,必須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18億畝耕地實至名歸。讀我國土地資源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我國自然環境復雜多樣。為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條件的優勢,下列土地利用類型與農業部門對應正確的是( )
A.①—畜牧業 B.②—林業 C.③—種植業 D.④—漁業
5.關于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①土地資源總量豐富,人均占有量少②土地類型齊全,難以利用土地多
③耕地資源與水資源空間匹配度較好④耕地比重小,耕地后備資源匱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下列關于長江流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中下游地區是“魚米之鄉”②青稞、小麥種植廣泛③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④柑橘產量最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鹽堿地是難以利用的土地之一。海水稻是指能在鹽(堿)濃度0.3%以上的鹽堿地生長的水稻品種,圖為我國局部地區海水稻試驗田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海水稻的成功培育主要得益于( )
A.土壤肥沃 B.降水豐富 C.科技進步 D.光照充足
8.種植海水稻的價值是( )
A.使北方的旱地可以全部種植水稻 B.使北方農作物熟制變為一年三熟
C.可以徹底解決華北地區缺水問題 D.充分利用鹽堿地以及沿海灘涂地
貴州肇興侗寨是全國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該地喀斯特地貌廣泛發育,過去由于過度開墾和樵采,出現了嚴重的生態問題。后來在當地政府引導和幫扶下,退耕還林還濕,形成了稻魚共生的“稻魚游”生態產業模式,吸引著八方游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9.過去該地區出現的生態問題是( )
A.土地沙漠化 B.土地鹽堿化 C.土地石漠化 D.水污染嚴重
10.該地區“稻魚游”生態產業的成功案例對濰坊地區農業發展的啟示是( )
A.完善基礎設施,擴大種植規模 B.引進稻魚模式,提高旅游收益
C.加強政策扶持,擴大資源開發 D.遵循自然規律,因地制宜發展
11.鄉村振興的駐村干部可推薦河池農戶種植( )
A.甘蔗、榴蓮 B.獼猴桃、蘋果 C.貢梨、芒果 D.龍眼、柑橘
海南省甲海灣是我國主要的優質蝦苗基地。圖示意海南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2.海南省的簡稱是( )
A.瓊 B.貴 C.閩 D.粵
13.蝦苗養殖屬于( )
A.林業 B.漁業 C.種植業 D.畜牧業
14.從甲海灣快速運輸蝦苗到遼寧大連某養蝦基地,最佳的運輸方式是( )
A.鐵路運輸 B.公路運輸 C.航空運輸 D.水路運輸
為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某中學組織學生到廣州市某地進行研學實踐。下圖為廣州市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5.甲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850米 B.950米 C.1100米 D.1300米
16.該研學實踐區域的主要地形類型是( )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盆地
17.根據調研分析,該區域大部分面積適宜種植( )
A.林木 B.棉花 C.水稻 D.小麥
下圖是2020年6月3-5日我國冬小麥發育期預測及收獲進度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8.南方冬小麥已基本收獲,而北方冬小麥還未完全成熟,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海陸位置 B.緯度位置 C.海拔高度 D.經度位置
19.圖中下列地形區的冬小麥大部分處于乳熟期的是( )
A.四川盆地 B.華北平原 C.東南丘陵 D.云貴高原
20.青藏高原甲地冬小麥處于灌漿期,還未成熟的根本原因是( )
A.海拔較高 B.降水較少 C.水源不足 D.土壤肥沃
參考答案
考法01 農業及其重要性
【典例1】
1.B 2.C
考法02 我國農業的地區分布
1.A 2.C
考法03 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
1.B 2.C
題組A 過基礎-基礎考點練
1. B
【詳解】秦嶺——淮河北側是北溫帶,植被是暖溫帶落葉闊葉林,A錯誤;秦嶺——淮河是一月0℃等溫線,秦嶺——淮河以南冬季無結冰期,故河流無封凍期,B正確;秦嶺——淮河南側水果以柑橘類為主,C錯誤;棗、梨等不是熱帶亞熱帶水果,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北地區,D錯誤。故選B。
2. A
【詳解】柳州紫荊花兩次開花時間分別為2021年2月和2022年4月,時間不同,但是月均溫相同,說明主要影響因素為氣溫,A正確。降水、光照因素材料均未體現,BD錯誤。均為柳州紫荊花,地區地形差異不大,C錯誤。故選A。
3.A 4.D 5.B
【分析】3.由圖可知我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部地區主要的地形為高原、山地,A正確。平原主要分布在我國第三階梯經濟發達的地區,BC錯誤。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西部地區所占比重小,D錯誤。故本題選A。
4.由圖可知扶貧攻堅主戰場主要分布在我國第一、二階梯,東部沿海的第三階梯分布較少,D正確,ABC錯誤。故本題選D。
5.威寧縣為亞熱帶氣候,不能種植熱帶經濟作物,②錯誤。加大科技投入,發展更為高端的產業,①正確。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③正確。擴大市場,增加銷量,推動當地經濟發展,④正確。故本題選B。
【點睛】一二階梯的分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二三階梯的分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6.A 7.C
【分析】6.讀圖①位于青藏高寒區,②③位于暖溫帶,三地都可以種植的只有小麥,故A正確;柑橘主要分布在亞熱帶,故B錯誤,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青藏高寒區沒有,故C錯誤;天然橡膠主要分布在熱帶和部分亞熱帶地區,故D錯誤,所以該題選A。
7.①地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勢高,光照充足,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B錯誤,C正確;①地降水較少,氣溫較低,AD錯誤,故選C。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我國主要農作物的分布,小麥分為春小麥和冬小麥,氣候跨度大,從我國東北到南方,從西北到東部沿海地區都有小麥分布,青藏高原河谷地帶熱量能夠滿足小麥的生長;水稻 為喜濕熱的氣候,主要分布在季風氣候區,我國南方分布最為集中。
8.一投資商準備在廣安新建觀光果園,該果園最適合種植的水果是( )
A.蘋果 B.哈密瓜 C.香蕉 D.柑橘
【答案】D
【詳解】廣安市位于四川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種植的水果應該屬于亞熱帶水果。柑橘屬于亞熱帶水果,D選項正確;蘋果、哈密瓜屬于溫帶水果,A、B選項錯誤;香蕉屬于熱帶水果,主要分布在我國海南省、廣東省,C選項錯誤。故選D。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首先明確廣安市位于四川省;其次,明確四川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最后進行答題即可。
9. D
【詳解】我國的地形和氣候復雜多樣,可以發展多種農業,另外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生產的技術還比較落后,需要較多的勞動力,但是我國自然災害較多,如旱澇、臺風、泥石流等,對農業的發展不利.故D符合題意。選D。
題組B 抓重點-核心要點鞏固
1.B 2.C
【解析】1.由圖可知,此地占地面積最大的地形是丘陵,占比60%,故B正確;山地占比20%,平原占比20%,沒有高原,故ACD錯誤。故選B。
2.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目前該地區以丘陵為主,農業發展宜采取的措施是發展綠色農業,改善生態環境;適宜發展立體農業,充分利用土地和氣候資源;適宜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發展多種經營。ABD敘述正確;該地區平原面積較少,丘陵地帶不適宜重點發展水稻種植業,C錯誤。故C符合題意,故選C。
【點睛】發展農業的原則——因地制宜。(1)“宜林則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方適合發展林業,既可增加收入,又可保持水土;(2)“宜糧則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豐富,利于耕作的地方適合發展種植業;(3)“宜牧則牧”:降水較少,但是牧草生長良好的地方適合發展畜牧業;(4)“宜漁則漁”:河湖較多和沿海地區適合發展漁業。
3. B
【詳解】產于熱帶、亞熱帶南部的荔枝現也能進入我國北方地區尋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現代交通便利,運輸快捷;經濟發展迅速,百姓富裕;保鮮技術進步,新鮮荔枝能保持更長時間。但是由于氣候等原因,北方地區還不能大面積種植。故根據題意選B。
下面四圖為我國四個不同地區的農事活動。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4.B 5.A 6.D
【分析】4.福建山區地形多山,南方低山丘陵區適合種植茶葉,與福建山區主要農事活動最相符的是②采茶,B正確。南方低山丘陵要水土保持,不適合放牧,A錯誤。福建山區不適合種植水稻,適合種植茶葉,C錯誤。福建沒有種植棉花,D錯誤。故選B。
5.③農事活動是插秧,在種植水稻,水稻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的平原、丘陵地區,A正確。西北水資源不足,B錯誤。北方主要種植小麥,C錯誤。青藏地區的河谷主要種植青稞,D錯誤。故選A。
6.海南島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適合種植香蕉和菠蘿,A可以;山東屬于暖溫帶,適合種植蘋果和梨子等溫帶水果,B可以;新疆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盛產葡萄和哈密瓜等水果,C可以。黑龍江緯度高,氣溫低,適合種植甜菜,但是荔枝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D不可以。故選D。
【點睛】茶樹主要集中分布在南緯16度至北緯30度之間,茶樹喜歡溫暖濕潤氣候,需要酸性土壤,不適合在中國的北方種植。甜菜:甜菜喜溫涼、耐寒、耐旱、耐堿。我國分布在北緯40度以北,包括華北、東北、西北地區。其中以中溫帶為主的東北地區種植最多,占全國的總面積的65%。
7.C 8.D 9.A
【分析】7.青島位于秦嶺——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適合小麥、蘋果、棉花等農作物的生長,甘蔗產于南方地區,不適合在北方生長,所以由青島港運往??诘霓r產品,不可能是甘蔗,C選項符合題意,故選C。
8.圖中①是京廣線,②是京九線,③是京滬線,其中京滬線經過濟南,京九線經過聊城,D正確。故選D。
9.山脈A是位于陜西南部的秦嶺,呈東西走向,與南嶺走向一致,A敘述錯誤,B敘述正確;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與我國1月份0℃等溫線、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同時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濕潤區與半濕潤區、黃河水系與長江水系的分界線,B和C敘述正確。本題要求選擇敘述不正確的一項,A選項符合題意,故選A。
【點睛】我國東部地區鐵路線密集,交通便利,以秦嶺——淮河為界分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北方地區耕地以旱地為主,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豆、蘋果等農作物;南方地區耕地以水田為主,主要種植水稻、油菜、甘蔗等農作物。
10.A 11.C 12.D 13.D
【分析】10.讀圖可知,甲是青藏地區的雅魯藏布江谷地,由于青藏地區海拔高,氣溫低,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區,這里海拔低,熱量充足,水源豐富,適宜發展種植業;旱作農業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綠洲農業主要分布在西北的新疆地區;水田農業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故選A。
11.圖中A山脈是大興安嶺;大興安嶺東側地形主要為東北平原,西側主要為內蒙古高原;農業類型東側主要為種植業,西側主要為畜牧業;東西兩側農業類型不同,主要是因為西側為內蒙古高原,海拔高,降水少。故選C。
12.①地位于西北的區的新疆,降水少,要控制牲畜數量,限制畜牧業規模,A錯誤。②地位于黃土高原要退耕還林,大面積種植蘋果等,B錯誤。③地要退耕還湖,擴大湖面,減少耕地面積,C錯誤。④地位于沿海地區,可利用淺海灘涂,發展海水養殖業,D正確。故選D。
13.智能大棚中培育水稻秧苗與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無關,A錯誤。人類活動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越來越大,B錯誤。智能大棚不會徹底改變自然環境,可以改變大棚內的環境,C錯誤。3月,黑龍江農民開始清雪,在智能大棚中培育水稻秧苗,這表明科學技術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越來越大,D正確。故選D。
【點睛】農業是國民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基礎產業,農業的發展既受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又受市場需求量、與城市和工礦區的距離、農民文化技術水平等社會條件的影響。
14.B 15.D
【分析】14.由圖可知,咖啡適宜在0°--20°N之間生長;葡萄適宜在30°N--50°N之間生長;茶適宜在0°--40°N之間生長;蘋果適宜在20°N--60°N之間生長;水稻適宜在0°--40°N之間生長;可可適宜在0°--20°N之間生長;小麥適宜在20°N--50°N之間生長;熱量適應范圍較大的是茶、水稻、蘋果,適宜的緯度跨度都在40°,熱量適應范圍大,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5.珠江三角洲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在1500mm以上,故不符合題意;長江三角洲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故不符合題意;河套平原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量小于200mm,故不符合題意;秦嶺-淮河為800 mm年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區,則華北平原降水量在760 mm左右,最適合小麥種植,故D正確。故選:D。
【點睛】影響農業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氣候方面,熱量、光照、降水影響極大;地形方面,影響農業的類型(平原與山區不同)、影響農作物的分布(農作物隨海拔有所不同);土壤方面,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土壤適宜生長不同作物,東南丘陵的紅壤適宜種茶樹等。
16.A 17.D 18.A
【分析】16.三亞緯度低,熱量充足,屬于熱帶季風氣候,能夠滿足一年三熟的熱量,故A符合題意,故選A。
17.氣候、地形、土壤均為傳統水稻提升質量的改良入手點,雜交水稻和其它水稻的不同之處在于技術層面,故D符合題意,故選D。
18.雜交水稻改良了原水稻品種,提升了畝產量,體現了“科技興農”,故A符合題意,故選A。
【點睛】我國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必需是依靠科技的優勢,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加快我國從農業大國的向農業強國邁進的步伐。
19.A 20.B 21.D
【分析】19.我國的“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是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A符合題意。故選:A。
20.讀圖可知,A是傣族的潑水節;B是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C是維吾爾族的開齋節;D是彝族的火把節;陰山以北是內蒙古自治區,主要的少數民族是蒙古族;故B符合題意。故選:B。
21.陰山以北為內蒙古高原,草場廣布,主要適宜發展畜牧業,D符合題意。故選:D。
【點睛】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以東為界,西側為非季風區,東側為季風區;影響我國的夏季風主要是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和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
22.D 23.A
【分析】22.由圖可知,甲是分布在華南地區的甘蔗,丁是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的油菜,丙是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的花生,乙是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的甜菜,D對,ABC錯。故選D。
23.由圖可知,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國華北地區,我國華北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冬小麥,A對;水稻是南方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青稞是青藏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春小麥是東北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BCD錯。故選A。
【點睛】油菜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可南北種植,長江流域面積廣大,是我國主要的油菜種植區;冬小麥適宜我國廣大北方地區種植,屬于北方主要的糧食作物。
24.C 25.A
【分析】24.太陽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陽的熱輻射能,主要表現就是常說的太陽光線。太陽能的豐富與否與氣候密切相關,降水豐富的地區,太陽能缺乏,氣候干旱的地區太陽能豐富,ABD錯,C對,故選C。
25.由圖文資料可知,與普通農業大棚相比,光伏農業大棚是集太陽能光伏發電、智能溫控系統、現代高科技種植為一體的溫室大棚,所以其科技含量高,與水資源利用量關系不大,受地域限制較大,太陽能是一種情節能源,節能環保,A對,BCD錯,故選A。
【點睛】太陽能屬于清潔能源,氣候資源,光伏農業大棚的優勢是光伏發電節能環保。
題組C 抓提升-真題實戰
1.A 2.A 3.B
【解析】1.經濟全球化程度高,各國家各地區間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A正確;貿易制裁不僅僅影響被制裁國經濟發展,對整個世界的經濟也造成影響,排除B;國際合作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有利于不利的影響,排除C;各國對技術、資源、人才等加以保護的同時也要相互交流,排除D;故選A。
2.守住“糧袋子”,重要糧食做到自主生產,A正確;大量囤積進口糧食、從國外租用土地增加農作物種植面積等不能從根源上解決我國的糧食安全問題,排除BC;中國的雜交水稻實現了高產優質,排除D;故選A。
3.有同學想在地圖上找烏克蘭首都基輔,應該選用的地圖是政區圖,B正確;地形圖可查看烏克蘭的地形地勢,排除A;氣候圖可了解烏克蘭所屬氣候類型,排除C;水系圖可了解烏克蘭的水系分布,排除D,故選B。
【點睛】地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們從地圖上可以直接獲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們要掌握使用地圖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經常讀圖、用圖和收集地圖的好習慣。
4.B 5.A
【解析】4.由圖可知,圖中①是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耕地,適合發展種植業;②是主要分布在東北和西南山區、東南丘陵的林地,適合發展林業;③是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草地,適合發展畜牧業;④是主要分布西北干旱地區的荒漠,不適合發展漁業,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
5.我國土地資源利用類型多種多樣,總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我國山地多,平地少;我國后備耕地資源匱乏,難以利用土地多;耕地資源與水資源空間匹配度較差;人與耕地矛盾突出,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國情是“ 人多地少”。故①②④正確。故選A。
【點睛】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國情是:總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國各類土地資源齊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種土地類型。各類土地資源在土地資源總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積較大,難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備土地資源不足。
6. B
【詳解】長江中下游地區地勢平坦、河湖密布,淡水漁業發達;又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適合水稻生長,有“魚米之鄉”稱號;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是水稻,青稞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區,小麥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長江是我國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亞熱帶作物的柑橘產量最高,故①③④正確,故選B。
7.C 8.D
【解析】7.海水稻是指能在鹽(堿)濃度0.3%以上的鹽堿地生長的水稻品種,本來鹽堿地是不適宜種植莊稼的,但通過科技使得海水稻成功培育,C正確;鹽堿地土壤貧瘠,影響作物生長;降水豐富、光照充足不是培育海水稻主要因素,ABD錯誤;排除ABD,選C。
8.水稻生長條件是喜濕熱,北方以旱地為主,海水稻不能改變北方的耕地類型和作物類型,A錯誤;農作物熟制是依據光照熱量成熟條件決定的,B錯誤;華北地區缺水問題目前只能空間調水,C錯誤;海水稻就是種植在鹽堿地或海灘的,可以充分利用鹽堿地以及沿海灘涂地,D正確;排除ABC,選D。
【點睛】鹽堿地是鹽類集積的一個種類,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鹽分影響到作物的正常生長。
9.C 10.D
【解析】9.由于這里有獨特的喀斯特地貌,位于我國的西南地區,降水豐富,屬于濕潤地區,不會形成土地沙漠化,A錯誤;土壤鹽堿化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灌溉,導致地下水位上升,水分蒸發后,鹽堿物質留在土壤中形成鹽堿土,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B錯誤;由于貴州66.9%為喀斯特地貌,地勢崎嶇,降水集中多暴雨,再加上過去由于過度開墾和樵采對植被的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喀斯特地貌地區土層淺薄,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巖石裸露,極容易導致石漠化的形成,C正確;水污染是環境污染問題,不是生態破壞問題,D錯誤。故選C。
10.根據材料可知,在當地政府引導和幫扶下,貴州肇興侗寨退耕還林還濕,沒有擴大種植規模,A錯誤;當地退耕還林還濕,形成了稻魚游生態產業模式,主要是為了保護當地生態環境,B錯誤;過去由于過度開墾和樵采,當地出現了嚴重的生態問題。因此,為了保護環境,目前肇興侗寨退耕還林還濕,沒有擴大資源開發,C錯誤;根據材料可知道,稻漁游生態產業模式是遵循自然規律,因地制宜發展的途徑,有利于當地環境保護,D正確。故選D。
【點睛】土地沙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和華北地區,氣候干旱,多風沙;土壤鹽堿化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氣候干旱,過度灌溉或者只灌不排,鹽堿物質留在土壤中形成鹽堿土;土地石漠化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地區,為喀斯特地貌,土壤的成土速率較小,自然土層厚度小,土壤的抗蝕能力弱;水污染主要分布在河流較多的地區。
11. D
【詳解】河池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榴蓮是熱帶著名水果之一,主要分布在東南亞,中國海南也有栽培,A錯誤;蘋果、梨主要產自暖溫帶,河池市地處廣西西北邊陲,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不適合種植蘋果、貢梨。BC錯誤;河池夏長而炎熱,冬短而暖和,熱量豐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適合種植龍眼、柑橘。D正確。故選D。
12.A 13.B 14.C
【解析】12.海南省簡稱瓊,貴是貴州省的簡稱,閩是福建省的簡稱,粵是廣東省的簡稱,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3.漁業是在水域中進行天然捕撈,或者人工養殖有價值的水生生物的生產部門,蝦苗養殖屬于漁業,故B正確;林業是種植、養育、保護、采伐林木以及對林產品進行采集和加工的農業生產部門,故A錯誤;種植業是在耕地上種植農作物的農業生產部門,故C錯誤;畜牧業是放牧牲畜、飼養牲畜來獲得產品的農業生產部門。故D錯誤。故選B。
14.由圖可知,從甲海灣快速運輸蝦苗到遼寧大連某養蝦基地,最佳的運輸方式是航空運輸,因為蝦苗為生鮮產品,需要盡快運往目的地,航空運輸是速度最快的遠距離運輸方式,故C正確;從海南到遼寧距離遙遠,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運輸時間太長,蝦苗易損失,故ABD錯誤。故選C。
【點睛】選擇交通運輸方式應考慮的因素:(1)客運:應主要考慮出行目的、時間長短、價格等因素。(2)貨運:應主要考慮貨物本身性質、運輸距離的遠近、運輸價格的高低、運輸速度的快慢、運量的多少等。
15.C 16.B 17.A
【解析】15.由圖可知圖中等高距為150米,甲地為山峰,海拔較高,海拔范圍為1050米以上,1200米以下,故C符合,故選C。
16. 高原是海拔在500米以上比較完整的大片高地,圖中等高線密集,地勢落差大,故排除A;盆地是低于周圍山地,相對凹下的地表形態,故D排除,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起伏大,坡度大,符合圖中地形地勢特征,故該研學實踐區域的主要地形類型是山地,C正確,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圖中海拔較高,地形崎嶇,故C錯誤。故選B。
17.該地區地勢起伏大,坡度大,以山地為主,區域大部分面積適宜種植林木,可以保持水土。故選A。
【點睛】高原是海拔在500米以上比較完整的大片高地;盆地是低于周圍山地,相對凹下的地表形態;山地海拔高度不超過500米,地勢起伏大,坡度大;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
18.B 19.B 20.A
【解析】18.我國東部地區春季自南向北氣溫逐漸回升,南方氣溫回升快,北方氣溫回升慢;南方地區冬小麥返青早,成熟早;北方地區冬小麥返青晚,成熟晚,緯度位置是其主要的影響因素,B正確。跟海陸位置、海拔高度和經度位置無關,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9.讀圖,圖中,冬小麥大部分處于乳熟期的是華北平原,B正確。四川盆地、云貴高原已經收獲,AD錯誤。東南丘陵主要種植水稻,C錯誤。故選B。
20.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由于海拔高,氣溫低;2020年6月3-5日青藏高原甲地冬小麥處于灌漿期,還未成熟,其根本原因是海拔較高,氣溫較低,生長緩慢。故選A。
【點睛】青藏高原氣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帶由于地勢較低,氣溫較高,無霜期長,降水條件較好,土壤比較肥沃,又有河水作為灌溉水源,因而適宜耕作,成為農業發達地帶,被稱為河谷農業,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區,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魯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
【知識拓展】
我國主要農產品的地區分布是怎么樣的?
在發展農業生產部門或農作物時,要考慮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有哪些?
一、定義和分類
1. 利用動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各部門,統稱農業。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分為種植業、林業、牧業和漁業。
2. 農作物包括糧食作物(水稻、小麥——南宜水稻北宜麥)、油料作物(長江油菜帶、黃淮花生區兩大生產區)、糖料作物(南種甘蔗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三大棉區)。
二、農業分布
1. 種植業:東部半濕潤和濕潤和平原地區,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為水田,以北是旱地。
3. 牧業:西部的高原和山地,四大牧區:新疆牧區,西藏牧區,青海牧區,內蒙古牧區
3. 林業:東北林區和西南林區,東南部人工林區 (4)漁業:東部沿海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
4.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安县| 定陶县| 板桥市| 镇安县| 海晏县| 类乌齐县| 个旧市| 渝中区| 观塘区| 长春市| 中宁县| 遵义市| 含山县| 福海县| 历史| 九江市| 莎车县| 齐齐哈尔市| 太和县| 紫金县| 图木舒克市| 苍南县| 炉霍县| 肇庆市| 平江县| 南漳县| 大庆市| 卢龙县| 大兴区| 拜城县| 盐亭县| 苍南县| 嘉禾县| 咸阳市| 南汇区| 广水市| 平原县| 卢龙县| 周至县| 辰溪县| 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