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11.2 功率1.功率的定義、物理意義和單位:功與做功所用時間之比叫做功率。它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單位是瓦特,符號是W。2.功率的定義式:;3.功與功率:功與功率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功”表示做功的“多少”,而“功率”則表示做功的“快慢”,“多少”與“快慢”的意義不一樣,只有在做功時間相同時,做功多的就做功快;否則,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就快,即“功率”不一定就大;也就是說,功與功率跟時間這個因素有關。4.功率的計算普遍公式 ,其中P表示功率,單位是瓦特;W表示做功的多少,單位是焦耳;t表示時間,單位是秒推導公式注意事項 (1)P、W、t必須對應于同一段時間和同一物體; (2)具有普遍性,不限制物體的運動狀態; (3)題目中若出現距離,則考慮公式; (4)若出現速度,沒有距離,則考慮公式P=Fv5.比較功率的大小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般采用下列三種辦法比較大小:(1)在相同時間內,比較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的物體,功率越大。(2)在完成相同功的條件下,比較所用時間的長短,所用時間越短的物體,功率越大。(3)做功多少和所用時間都不同的情況下,通過公式計算,然后進行比較。【題型1】 比較做功的快慢方法點撥 比較不同物體做功的快慢,要采用控制變量法,比較相同時間內做功的多少,或比較做同樣的功所用時間的長短。如果時間不同,做的功也不同,則需要比較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來比較做功的快慢。(2023春 槐蔭區校級月考)生活中,人們通常用兩種方法來比較做功的快慢:方法①:相同的時間比較做功的多少;方法②:相同的做功比較時間的多少。如圖所示,表示的是用挖土機挖土比人力挖土快得多,所用的是判斷方法 ;物理學用功率描述做功的快慢,公式為P,這種方法與日常方法 是相同的(以上兩空選填“①”或“②”)。【答案】①;①。【分析】判斷物體做功快慢有兩種方法:①做相同的功,比較時間的長短,用時越長,做功越慢;②在相同的時間內,比較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做功越快。【解答】解:比較挖掘機與人力挖土做功的快慢,我們可以采用相同的時間內比較挖土多少,即做功的多少;比較可知,挖掘機做功多,做功快;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為P,表示單位時間內物體所做的功;這種方法與日常方法①相同的時間比較做功的多少是相同的。故答案為:①;①。【點評】(1)正確掌握功率的定義、公式、計算。(2)判斷物體的做功快慢采取控制變量法。【變式1-1】(2023 青羊區校級模擬)學習了功率的知識后,小明和幾位同學準備做“比一比誰的功率大”的活動。以下是他們設計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①控制爬樓的時間相同,測量出各自的體重、爬上樓的高度,即可比較功率大小②控制爬樓的高度相同,測量出各自的體重、爬樓用的時間,即可比較功率大小③測量出各自的體重、爬樓用的時間和爬樓的高度,算出功率進行比較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答案】D【分析】要比較功率的大小,有三種方法:①做功時間一定,比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功率大;②做功的多少一定,做功時間短的,功率大;③分別測出功率,進行比較。比較功率不一定必須測出功率。【解答】解:爬樓是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功率P,若做功時間t一定,測出各自的質量m和爬樓的高度h,mgh越大,功率越大;控制爬樓高度一定,測出各自的質量m和爬樓時間t,若的比值越大,功率就越大;測出各自的質量、爬樓時間和爬樓的高度,根據P,求出功率,比較功率的大小。所以三種方法都是可以的。故選:D。【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我們首先要知道爬樓是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然后根據比較功率的方法來解答。【變式1-2】(2023 虹口區校級期末)大人和小孩分別將同樣多的磚從一樓搬到二樓,大人用時15s,小孩用時25s,在這個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孩對磚做功更多 B.小孩對磚做功更快C.大人對磚做功更多 D.大人對磚做功更快【答案】D【分析】(1)兩人分別將同樣多的磚從一樓運到三樓,根據公式W=Gh比較大人和小孩對磚做功的多少;(2)根據功率的公式P比較大人和小孩對磚做功的功率大小。【解答】解:大人和小孩分別將同樣多的磚從一樓搬到二樓,磚的總重力相同,磚上升的高度相同,由公式 W=Gh可知,大人和小孩對磚所做的功相同;運磚時,上升的高度相同,小孩用的時間比大人多,大人和小孩對磚所做的功相同,根據公式P可知,大人對磚做功的功率一定比小孩對磚做功的功率大,大人對磚做功更快,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點評】本題考查了功和功率的大小比較,屬于基礎題,難度不大。【變式1-3】(2023春 膠州市月考)甲、乙兩人做功的多少之比為2:3,做功所用時間之比為3:5,則甲、乙做功的快慢之比為( )A.9:10 B.6:15 C.10:9 D.15:6【答案】C【分析】已知甲、乙兩人做功之比和時間之比,可利用公式P計算兩人做功的功率之比,即做功的快慢之比。【解答】解:甲、乙兩人做功之比W甲:W乙=2:3,所用時間之比t甲:t乙=3:5,則兩人做功的功率之比,即快慢之比為:10:9,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功率計算公式的理解和應用,需要注意的是,在代入數值的時候應注意要一一對應,這是一個比較容易出錯的地方。【題型2】 對功率的理解方法點撥 熟記功率的基本概念,注意區分功率與功,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的大小是由做功的多少與做功所用時間共同決定的,做功快慢和做功多少是不同的。(2023春 青縣期末)關于功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每秒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汽車上坡時要減速,是為了增大牽引力C.做功快的機械,功率一定大D.功率小的機器做功一定少【答案】D【分析】功率是描述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功,由所做功的多少和所用的時間決定。根據公式PFv可知,汽車的功率是一定的,其牽引力和速度成反比。【解答】解:A、功率是描述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功,由所做功的多少和所用的時間決定,故A說法正確;B、根據公式PFv可知,汽車的功率是一定的,其牽引力和速度成反比,汽車上坡時要減速,是為了增大牽引力,故B說法正確;C、做功快的機械,功率一定大,說法正確;D、功率反映做功的快慢,物體做功多少除了要考慮功率還要考慮做功的時間,功率小但是時間長做功不一定少,D說法不正確。【點評】本題考查了功率的概念,功率和功的關系。【變式2-1】(2023秋 碑林區校級期末)小亮在夏天的某個周末參加實踐活動,利用小推車幫助農民爺爺搬運西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推小推車的力越大,對小推車做的功越多B.推小推車的距離越遠,對小推車做的功越多C.推力做的功越多,表示做功越快D.推力做功的功率越大,做功不一定越多【答案】D【分析】①力學里所說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計算公式為W=Fs;②功率是描述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功率大則做功快;計算公式為P。【解答】解:AB、由功的計算公式W=Fs可知,推小推車時做功的多少與推力大小和距離遠近都有關系,只知道一個因素無法判斷做功的多少,故AB錯誤;C、只知道做功的多少,不知道做功時間,無法判斷做功快慢,故C錯誤;D、功率越大表明做功越快,不知道做功時間,無法判斷做功多少,故D正確。【點評】理解功和功率的基本概念,同時要認識功和功率的公式,并注意區分功率與功的不同。【變式2-2】(2023 濟南)2023年5月23日12時30分許,我國13名科考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巍巍珠峰再次見證歷史!如圖所示。在他們從山腳下到峰頂的過程中,體重(含裝備)越大的隊員一定( )A.做功越多 B.功率越大 C.做功越快 D.功率越小【答案】A【分析】功表示物體在力與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的乘積;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功率,物理學中,用功率來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解答】解:從山腳到峰頂的過程中,各科考隊員上升的高度是相同的,根據公式W=Fs=Gh可知,體重越大(含裝備)越大的隊員,做功越多;因為從山腳到山頂各科考隊員所用的時間未知,根據公式P可知,功率的大小無法比較。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功率概念,以及功的了解與掌握,屬于基礎題目。【變式2-3】(2023秋 無錫期末)體育課上,老師通過改變音樂的節奏來控制同學們完成20個仰臥起坐的快慢。調節后改變了同學們做仰臥起坐時( )A.功率的大小 B.做功的多少C.所需力的大小 D.重心上升的高度【答案】A【分析】根據功率的定義分析(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解答】解:做仰臥起坐時,每次所做的功相同,則完成20個仰臥起坐做的總功相同,老師通過改變音樂的節奏改變了同學們仰臥起坐的快慢,則學生做功的時間改變,所以做功的功率發生了改變,所以其實質是改變功率的大小。故選:A。【點評】此題考查學生對功率的理解,屬于基礎知識考查,難度不大。【題型3】 功率的計算方法點撥 1.計算功率時,公式具有普遍性,適用于任何情況下功率的計算;而推導公式P=Fv一般用于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 2.汽車爬坡時為什么要用低速擋。由推導公式P=Fv可知,在功率一定時,速度越小,汽車獲得的牽引力越大,爬坡越容易。(2023春 江岸區校級月考)某建筑工地上一臺升降機的箱體連同貨物的質量為1.2t,在10s內從地面上升到5樓,如果每層樓高3m,升降機的電動機的功率為( )A.18W B.14.4W C.18kW D.14.4kW【答案】D【分析】根據公式G=mg計算出重力,根據公式W=Gh來計算電動機所做的功,再根據公式P求出功率。【解答】解:由題可知,升降機的箱體連同貨物的重力為G=mg=1.2×103kg×10N/kg=1.2×104N,升降機將箱體連同貨物從1樓升到5樓的高度為12m,則升降機的電動機做功為W=Gh=1.2×104N×12m=1.44×105J;升降機的電動機的功率為P1.44×104W=14.4kW,故D正確,ABC錯誤。【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重力、功、功率計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礎性題目。【變式3-1】(2023秋 永修縣期末)一起重機將重為1.2×104N的鋼材2秒內豎直勻速提升3m后,又用了4秒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5m,在整個運動過程中起重機對鋼材做的功為 ,功率 W。【答案】3.6×104J;6000。【分析】根據功的定義可知,起重機提著重物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5m的過程,起重機向上的拉力沒有對重物做功;根據功和功率的公式計算即可。【解答】解:由題意可知,起重機提著重物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5m的過程,起重機向上的拉力沒有對重物做功;起重機對鋼材做的功:W=Fs=1.2×104N×3m=3.6×104J;做功的功率:P6000W。【點評】本題有兩處容易出錯:一是物體在水平方向上運動的過程中,向上的拉力沒有對物體做功;二是整個過程中做功的功率應為平均功率,即時間應為物體豎直上升和水平移動的時間之和。【變式3-2】(2023 常州)初中生小明回家上樓,用30s從一樓走到三樓,他上樓過程的功率大約為( )A.1W B.10W C.100W D.1000W【答案】C【分析】先估測人的質量和走上三樓的高度;根據質量求出重力,再根據W=Gh求出他上樓時做的功,由P求出功率。【解答】解:一個學生的質量約為50kg,每一層樓的高度為3m,從一樓走到三樓,上升的高度為6m;從一樓走到三樓做的功:W=Gh=mgh=50kg×10N/kg×6m=3000J,從一樓走到三樓的時間為30s,則他上樓時的功率:P100W,故C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功率公式的應用,難度不大。【變式3-3】(2023春 江岸區校級月考)電動叉車托著質量為100kg的貨物,在25s時間內沿水平方向行駛100m,如圖甲所示;接著在10s內把貨物勻速豎直提升1m,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叉車水平行駛時克服貨物重力做功為1.0×106JB.叉車水平行駛時克服貨物重力做功的功率為4.0×104WC.叉車提升貨物的過程中,克服貨物重力做功為1.0×103JD.叉車提升貨物的過程中,克服貨物重力做功的功率為1.0×103W【答案】C【分析】AB:功是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據此分析水平行駛過程中,叉車對貨物是否做功;CD、根據W=Gh計算叉車提升貨物的過程中,克服貨物重力做功,根據P計算克服貨物重力做功的功率。【解答】解:AB:功是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所以水平行駛過程中,叉車對貨物沒有做功,功率為0,故AB錯誤;CD、叉車提升貨物的過程中,克服貨物重力做功:W=Gh=mgh=100kg×10N/kg×1m=1000J;克服貨物重力做功的功率:P100W,故C正確,D錯誤。【點評】本題考查做功公式和功率公式的靈活運用,屬于基礎題。【題型4】 功率的有關圖像問題方法點撥 通過圖象來考查功率,要求同學們具有一定的識圖能力,能夠從圖像中找出求解功率需要的有用信息。(2023秋 黃埔區期末)如圖甲所示,物體在恒為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經過A、B、C三個粗糙程度不同的區域,且三個區域的距離均為3m,物體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拉力在B區不做功B.拉力在C區所做的功為20JC.拉力在A區做功的功率為30WD.拉力在A、C區做功的功率相同【答案】D【分析】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運用以上規律,結合題目和圖像,可知物塊在0~2s內在區域A做加速運動,在2s~3s內在區域B上做勻速運動,在區域C做減速運動,根據W=Fs得到區域C做的功,根據W=Fs得到區域A做的功,根據P得到拉力在A區做功的功率。【解答】解:A、在2s~3s內在區域B上做勻速運動,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拉力等于摩擦力,物體在拉力的方向上通過一定的距離,拉力做功,故A錯誤;B、在區域C做減速運動,拉力在C區所做的功為:WC=FsC=10N×3m=30J,故B錯誤;C、拉力在A區做的功:WA=Fs=10N×3m=30J,拉力在A區做功的功率:PA15W,故C錯誤;D、拉力在C區所做功的功率:PC15W,拉力在A、C區做功的功率相同,故D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功和功率的計算,結合運動圖像和速度﹣時間圖像得到有價值的信息,是解答此題的關鍵。【變式4-1】(2023春 江岸區校級月考)一定質量的物體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運動,物體運動的路程(s)﹣時間(t)圖象如圖所示,根據圖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物體16s時的速度大于4s時的速度B.0﹣12s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大于12s﹣24s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C.0﹣12s拉力對物體做功的功率小于12s﹣24s拉力對物體做功的功率D.0﹣12s物體所受的拉力大于12s﹣24s物體所受的拉力【答案】B【分析】(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運動相同的路程比時間,時間越短,速度越快;相同時間比路程,路程越長,速度越快;(2)從圖象上分別讀出0~6s和6~12s過程中通過的距離,根據W=Fs比較拉力做功的多少;(3)根據P=Fv判斷功率的變化;(4)由s﹣t圖象可得,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受的是平衡力的作用,大小相等。【解答】解:A.物體0﹣12s內的速度是0.5m/s,物體12﹣24s內的速度是0.167m/s,物體16s時的速度小于4s時的速度,故A錯誤;B.0﹣12s物體運動了6m,12s﹣24s物體運動了2m,由圖可知物體在每段時間內都是勻速直線運動,則拉力等于摩擦力,摩擦力沒變則拉力不變,根據公式W=Fs可知,0﹣12s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大于12s﹣24s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故B正確;C.在相同的時間里,0﹣12s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較大,則功率也較大,故C錯誤;D.由圖可知物體前12s內和后12s內都是勻速直線運動,則拉力等于摩擦力,因為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沒變,摩擦力不變,則拉力不變,故D錯誤。【點評】根據圖象判斷物體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以及速度大小的關系,知道平衡力的辨別和功、功率的計算公式是解決本題的關鍵。【變式4-2】(2023春 鄠邑區月考)如圖(a)所示,放在足夠長的水平桌面上的木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以不同速度分別拉木塊使其做直線運動,木塊兩次運動的s﹣t圖像如圖(b)所示。由圖像可知,木塊兩次所受摩擦力f1 f2,拉力做功的功率P1 P2,相等時間所做的功W1 W2。(以上均選填“>”“<”“=”)【答案】=;>;>。【分析】(1)由s﹣t圖像可知木塊兩次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關系,根據速度公式可知兩次速度的大小關系;(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據此比較木塊兩次受到摩擦力的大小關系;拉動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水平方向上木塊受到拉力和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據此比較木塊兩次受到拉力的大小關系;(3)根據PFv分析兩次拉力做功的功率大小;(4)根據W=Fs=Fvt分析相等時間所做的功的大小關系。【解答】解:由圖(b)的s﹣t圖像可知,在相同時間內,木塊第一次通過的路程大于第二次通過的路程,根據v可知v1>v2;同一木塊兩次在水平桌面上運動,壓力大小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不變,即f1=f2;由s﹣t圖像可知,木塊兩次通過的路程與時間都成正比,即木塊兩次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水平方向上木塊受到拉力和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則拉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不變,則兩次拉力相等,即F1=F2;因F1=F2、v1>v2,所以根據PFv可得P1>P2。由W=Fs=Fvt可知,相等時間所做的功W1>W2。【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根據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判斷木塊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判斷拉力和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關系,根據P=Fv判斷功率的大小關系。【變式4-3】(2023春 魚臺縣期末)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推力F的作用,其F﹣t和v﹣t的圖像分別如圖乙、丙所示。由圖像可知:在0~3s內,推力對物體做功 J;在9~12s內,推力對物體做功的功率為 W。【答案】0;18。【分析】(1)從速度圖象中分析0﹣3s時物體的速度大小可得出物體此時所處的狀態,然后根據做功的兩個必要條件分析解答;(2)首先從速度圖象中9﹣12s得出物體勻速直線運動。然后對應的從F﹣t圖象中得出推力;再利用P=Fv求出功率。【解答】解:(1)由丙圖知:0﹣3s內物體的速度大小為零,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有力無距離,所以,推力對物體做功0J。(2)由丙圖知,9﹣12s時,物體勻速運動,v=3m/s,由乙圖知,9﹣12s時,F=6N,則拉力F做功的功率:P=Fv=6N×3m/s=18W。【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圖象的認識及力的合成的應用,要求能熟練讀圖,根據平衡狀態中二力平衡找出力的大小是本題的關鍵所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