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科版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三章第二節《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園》教案年 級 七年級 單元 第二單元 主編 副編總課時 一課時 執教人 執教班級課題 第三章第二節《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園》教材 分析 學習目標 1、理解生物圈的概念,描述生物圈的范圍。 2、說出“生物圈Ⅱ號”實驗失敗的原因。 3、能夠說出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條件。 4、通過分析生物圈被破壞的現狀,增強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具有保護生物圈的意識。教學重點 1、理解生物圈的概念,描述生物圈的范圍。 2、說出“生物圈Ⅱ號”實驗失敗的原因。教學難點 理解生物圈的概念。學法 指導 學生課前預習。 課堂交流,小組合作,從而引出本節課的內容。 以“自主—合作—探究”為基本形式,以培養學生素養為指導,著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科學探究能力等。時間 預設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強化目標(2分鐘),自主學習(5分鐘), 小組合作交流(5分鐘),全班交流(5分鐘),新課展示(10分鐘), 課堂訓練與鞏固(10分鐘),總結歸納,盤點收獲(3分鐘)。課前 準備 多媒體ppt制作。 收集整理人類活動破壞生物圈的圖片資料。學習過程及內容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閱讀教材,完成知識點。 (1)、概念:什么是生物圈? (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2)、生物圈的范圍: 學生自學各個圈層有何特點,主要生活有哪些生物呢? (3)、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 2、自主學習,小組合作。 分析“生物圈Ⅱ號”: (1).為什么把這個實驗基地命名為“生物圈Ⅱ號”? (2).科學家們為什么要提前撤出“生物圈Ⅱ號”? (3).“生物圈Ⅱ號”實驗的失敗給了你什么啟示? 二、歸納總結: 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人類不可能脫離地球環境而生存,也無法建立適合人類長期生存的人造環境,生物圈是人類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園。 三、學習檢測: 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 及其能夠生存 的 總稱。 2、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唯一家園。 3、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 、 、 、 等基本條件。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主要描寫了生物圈中的哪種因素?( ) A、季節 B、水 C、空氣 D、生物 5、如果有一天太陽毀滅了,那么無法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有哪些?( ) A、只有人類 B、人類和其他動物 C、人類和綠色植物 D、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物體 6、完成概念圖 : (生物圈) 概念 為人類生存提供的條件 (生物圈Ⅱ號的啟迪) 6、分析資料: 資料:在北京城南10km處,有一座在清代皇家獵苑遺址南海子故地建立的小型保護區:北京麋鹿苑。它以研究、繁育在中國一度滅絕、又重返故里的我國特有動物麋鹿而蜚聲中外。為使這一命運多舛、失而復得的物種能在麋鹿苑安頓下來,國家給予了高度重視,不僅從資金、科研上給以保障,而且設有“麋鹿苑派出所”,全年駐有公安干警。忠于職守的警察十幾年來日復一日地環繞千畝麋鹿苑巡邏,使這里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麋鹿從未有過任何被偷獵的閃失。 可實際上,這里的麋鹿并非平安無事,每年都發生數起非正常死亡事件,死因既非槍殺,亦非投毒,而是因為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一次次誤食塑料袋使其梗塞而死,周邊的沙化及垃圾更令麋鹿的生存質量每況愈下:水源匱乏、植被枯萎、濕地干涸……鹿苑墻外禁而不止的挖沙活動不僅使麋鹿苑內的地表水大量流失、草木枯黃,而且每遇刮風,那失去植被庇護的裸地便沙塵泛起,黃土漫天,直逼麋鹿苑。10年前,這里可是風吹草低,垂柳依依,荻花瑟瑟,鷗鷺翔集,一派鄉澤國的景象,為什么有警察保安卻保而不安呢?原來是另一種安全出了問題:生態安全。而在麋鹿苑發生的生態安全問題又何嘗不是人類生存狀態的縮影呢? 請分析: (1)北京麋鹿苑的麋鹿每年都發生數起非正常死亡事件。資料顯示,引起麋鹿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A、 非法獵捕 B 、投毒 C 、 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 D、 槍殺 (2)引起北京麋鹿水源匱乏、植被干涸的原因是 : 四、本節課的收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作業: 以《如何保護生物圈》為題,寫一篇150字左右的感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