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認識太陽》教學設計【教材分析】《認識太陽》是青島版小學科學(六三學制)四年級下冊《太陽.地球.月亮》單元的第二課時。以前學生對于太陽發光發熱現象的認知要求是,能夠看到光、感到熱即可。本課在這個基礎上,讓學生意識到,太陽的光和熱是源自太陽自身能夠發光發熱的本質,輔以數據讓學生由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層面:太陽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恒星,它影響著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引導學生提前收集有關太陽的資料,了解太陽及恒星的特點。第二部分活動過程,包括兩個活動,活動一:太陽是什么樣子的?通過觀察太陽結構示意圖,引導學生發現太陽的結構是一種類似地球的圈層結構,由內到外分別是由日核、輻射層、對流層、光球層、色球層等組成。以文字呈現了太陽相關知識的介紹:“太陽是一個巨大而熾熱的氣體星球,表面溫度約為6000℃,內部溫度約為1500萬℃”。通過問題:“太陽和地球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學生將恒星(太陽)與行星(地球)進行比較,找出恒星和行星的不同,進一步鞏固對恒星的認識,為總結恒星、行星的特點做好鋪墊。從而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歸納、概括能力。活動二:太陽有多大?通過交流、討論、模擬實驗讓學生學會用實驗的方法來論證科學猜想,體驗到地球上觀察到的太陽并不大與太陽和地球的距離有關系。第三部分拓展活動,引導學生繼續搜集查閱關于太陽的資料,進一步提升探究的空間。同時達到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的目的。【學生分析】四年級學生有一定收集資料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知識方面對太陽有了基本的認識,知道太陽能發光發熱,但是對于有關太陽的具體數據了解不是很清楚,也很少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知道太陽是恒星,地球是行星。2.了解恒星與行星的區別。科學探究目標:在教師引導下,能運用簡單的材料進行模擬實驗,以增加對太陽視覺大小的科學認識;能運用比較法進行探究學習。科學態度目標:對認識太陽感興趣,愿意與他人合作與交流。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初步了解人類認識太陽的探索歷程。【重 難 點】在教師引導下,能運用簡單的材料進行模擬實驗,以增加對太陽視覺大小的科學認識;能運用比較法進行探究學習。【器材準備】學生準備:收集有關太陽的資料。教師準備:圓形紙板、直尺。【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教師提出問題:“大家聽說過后羿射日的故事嗎?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學生觀看視頻)教師:“大家都知道太陽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關于太陽,你知道多少?”從而導入新課。(板書課題:認識太陽)二、探究新知活動一: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從剛才大家的交流來看,大家知道的知識還真不少,你還想知道關于太陽的哪些知識 1學生提出問題,如:(1)太陽離我們有多遠 (2)太陽有多大 (3)太陽的溫度有多高 (4)太陽與地球有什么不一樣 (5)太陽是怎樣形成的 教師展示有關太陽的視頻。2.小組交流、匯報。教師給各個小組分發研究問題。(1)小組內利用課前準備的資料討論匯總。(2)匯報交流:學生匯報各小組解決的問題結果。小結:太陽的結構由內到外分別是日核、輻射層、光球層、對流層、色球層組成;太陽是一個巨大而熾熱的氣體星球,表面溫度約為6000℃,內部溫度約為1500萬℃;像太陽這樣能自己發光發熱的天體屬于恒星。像地球這樣圍繞恒星運行、不能自己發光發熱的天體屬于行星。【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然后想辦法利用收集的資料解決問題,讓學生知道研究太陽可以借助查閱資料等方法。】教師展示太陽結構的圖片,隨著學生的回答呈現太陽各部分的名稱。小結:太陽的結構由內到外分別是核心區、輻射區、對流區、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組成;太陽是一個巨大而熾熱的氣體星球,表面溫度約為6000℃,內部溫度約為1500萬℃;像太陽這樣能自己發光發熱的天體屬于恒星。像地球這樣圍繞恒星運行、不能自己發光發熱的天體屬于行星。(二)太陽有多大?1.交流:從資料中我們知道太陽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10 )千米,相當于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其質量大約是2×10 千克(地球的33萬倍)。那為什么太陽看上去并不大?2.討論:小組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自由發表意見。3.學生小組匯報。教師根據學生匯報結果引導學生進行模擬實驗。各小組找兩名同學進行模擬實驗。一名同學拿一個圓形紙板模擬太陽,站立不動;另一名同學拿一把尺子,站在一定位置目測看到的圓形紙板的直徑并將結果告知記錄的同學。拿尺子的同學往后退,記錄的同學記錄該同學退后的距離和目測看到的圓形紙板的直徑。4.小結:太陽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1.5億千米。因此,雖然太陽很大,但在地球上看起來太陽并不大,是因為距離我們太遠。三、課堂小結談話: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獲到了什么?師生交流,談本節課的收獲。鞏固練習我會填1.太陽是一個巨大而熾熱的氣體星球,表面溫度約為( )℃,內部溫度約為( )℃。2.像太陽這樣能自己發光發熱的天體屬于( )。像地球這樣圍繞恒星運行、本身不能發光的天體屬于( )。3.太陽直徑大約是( ),相當于地球直徑的( );體積大約是地球的( );太陽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 )。(二)單選題1.下面關于太陽溫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太陽的內部溫度和表面溫度一樣高。B 太陽的表面溫度比內部溫度高。C太陽的內部溫度比表面溫度高。2.關于恒星的說法錯誤的是( )。A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恒星。B 恒星自身能發光發熱。C宇宙中只有太陽一顆恒星。3.太陽看上去并不大是因為( )A 太陽本身就不大。B 太陽距離地球太遠了。C 太陽被遮住了一部分,所以看起來不大。4.太陽是一個巨大而熾熱的( )A 固體星球。B 氣體星球。C 液體星球。(三)判斷題(下列做法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本身不能發光的天體都屬于行星。( )2.太陽的結構由內到外分別是核心區、輻射區、對流區、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組成。( )3.太空中的所有恒星都可以自己發光,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陽。( )4.太陽能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廣泛。( )5.天空中的星星像太陽一樣大多數都發光發熱。( )(四)簡答題為什么在地球上看太陽并不大 五、拓展活動太陽每時每刻都釋放出大量的太陽能,我們人類又是如何利用太陽能造福我們的生活?關于太陽還有很多秘密,課后請大家繼續查閱資料揭開它的神秘面紗。【板書設計】10.認識太陽太陽是一個巨大而熾熱的氣體星球核心區 輻射區 對流區光球層 色球層 日冕層太陽屬于恒星 地球屬于行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