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氣壓強教材分析一、課標分析知道大氣壓強及其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能用大氣壓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象。二、內容和地位分析這一節是第九章的第三節,在第一節和第二節學習了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的基礎上,學習大氣壓強的特點。本節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內容又以實驗為主干展開,所以本節以實驗探究為主,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實驗設計,有助于提高學生利用物理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探究興趣濃厚,利用小組合作探究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設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學習托里拆利實驗時要采用引導啟發的思路,讓學生感受這個實驗的巧妙之處,真正理解實驗的精髓,最后讓學生們聯系實際討論大氣壓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實驗,證明大氣壓的存在。2.能簡單描述托里拆利實驗,能說出標準大氣壓的數量級,能說出大氣壓隨高度變化的規律。3.會用大氣壓的知識解釋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核心素養利用小組合作探究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創新能力,利用導問的方式啟發學生理解托里拆利實驗,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重點難點重點:大氣壓強存在的原因;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大氣壓強的影響因素。難點:大氣壓的測量。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環節一:導入新課 演示實驗——大氣壓存在嗎 問題:為什么塑料瓶瓶身的各個方向都發生了形變 是什么把塑料瓶壓變形了 學生觀看演示實驗思考、交流,并回答問題。 通過壓扁的塑料瓶,讓學生感受大氣壓的存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起學生的思考。環節二:大氣壓強存在的原因 大氣壓強存在的原因:空氣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因此也有向各個方向的壓強。 1.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2.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覆杯實驗。 3.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吞蛋實驗。 學生觀察演示實驗,并思考這些現象的原因。 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地思考大氣壓確實存在的問題。環節三:大氣壓的測量 大氣壓的測量——托里拆利實驗 視頻介紹托里拆利實驗:在長約1 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用手指將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手指,管內水銀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時就不再下降,這時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約760 mm。把玻璃管傾斜,豎直高度差也不發生變化。 學生根據實驗結論進一步理解壓強的定義。 學生認真觀看實驗視頻,理解托里拆利實驗的原理。 引導學生認識壓強的概念,理解壓強公式。 引導學生認識托里拆利實驗的原理,感受實驗的巧妙之處。續表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環節三:大氣壓的測量 大氣壓支持760 mm 高的水銀柱,即大氣壓等于760 mm 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標準大氣壓 p0=1.013×105 Pa。 討論交流: (1)為什么玻璃管倒轉時,管內水銀面會下降 水銀受到重力的作用。 (2)為什么管內水銀面降到一定程度后又不繼續下降 被大氣壓支持住了。 (3)玻璃管傾斜水銀柱豎直高度是否發生變化 水銀長度增大,但高度不變。 (4)玻璃管直徑加粗,管中水銀柱高度怎樣變化 水銀柱的高度與玻璃管的粗細無關。 (5)若玻璃管內混有少量空氣,會影響水銀柱的高度嗎 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將變小,導致實驗結果偏小。 例1.如圖所示為托里拆利實驗的情景,要使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h變小,以下操作可行的是( ) A.將玻璃管稍微傾斜放置 B.將玻璃管稍微向上提升 C.換用更粗的玻璃管做實驗 D.將裝置帶到山頂上做實驗 學生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交流討論并認真思考,回答問題。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認真思考,回答問題。 鍛煉學生步步深入思考問題的能力。 及時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環節四:大氣壓強的變化 指導學生自制氣壓計 實驗現象:隨著高度的增加,管內水柱高度變大。 實驗表明: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拓展總結: (1)大氣壓與高度的關系,海拔越高氣壓越低;海拔越低氣壓越高。 (2)大氣壓與天氣的關系,一般來說,晴天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大氣壓比夏天高。 (3)大氣壓與沸點的關系,當氣壓增大時,水的沸點升高;當氣壓減小時,水的沸點降低。 科學世界——活塞式抽水機 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工作的,通過活塞在圓筒中往復運動不斷地將水抽取上 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簡易氣壓計,了解自制氣壓計測量大氣壓的原理。 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知識遷移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續表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環節四:大氣壓強的變化 來。最大抽水高度:10 米。 例2.在燒瓶中注入剛剛沸騰的水,塞緊瓶塞,將燒瓶倒置,用冷水澆燒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騰起來。該實驗現象說明了( ) A.沸騰過程需要吸熱 B.沸騰過程需要放熱 C.水的沸點與環境溫度有關 D.水的沸點與水面上方氣壓有關 學生認真閱讀科學世界,了解活塞式抽水機。 學生認真進行課堂練習。 拓展學生知識視野,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 及時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強化學到的知識。板書設計 第3節 大氣壓強 一、大氣壓強存在的原因:空氣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因此有向各個方向的壓強。 二、大氣壓的測量 1.托里拆利實驗。 2.標準大氣壓:p0=1.013×105 Pa。 三、大氣壓強的變化 1.大氣壓與高度的關系:海拔越高氣壓越低,海拔越低氣壓越高。 2.大氣壓與沸點的關系:當氣壓增大時,水的沸點升高;當氣壓減小時,水的沸點降低。課堂練習 相關練習課堂小結 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獲呢 作業布置 1.第九章第3節。 2.動手動腦學物理第1~5題。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