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6.《做個小掛鉤》【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知道我們周圍的世界是由人工設計出來的。科學探究目標:1.能通過說一說、畫一畫等方式簡要講述小掛鉤的設計和制作。2.能選擇不同材料自己動手做一個簡單的小掛鉤。情感態度價值觀:樂于表達在設計和制作小掛鉤時的想法,愿意動手嘗試制作。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初步了解產品的創造動力來源于人們的需求。【教學重難點】能夠從形狀和材料兩方面設計小掛鉤,經歷“設計——制作——測試”這樣一個產品制造過程,感知設計、制作、測試的重要意義,充分發揮想象力,體會到創造的樂趣。【教學過程】一 問題與需求[出示]衣服堆放在一起很容易發皺,你有什么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嗎?(生:做個掛鉤掛起來。)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做個小掛鉤。二、設計與制作1.圖示:掛鉤問:生活中你都在哪里見過什么樣的小掛鉤?教師小結:小掛鉤在生活中使用非常廣泛。在廚房、衛生間、陽臺、汽車上等地方都能見到各種造型和用途的小掛鉤。2.想做個小掛鉤必須要有材料。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材料。大家可以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手觸摸等方法觀察材料的特點。小結:光滑、有金屬光澤、有一定硬度、能彎折等特點。思考:這種特點的材料適合制作小掛鉤嗎?小結:不容易劃破物品,,能夠承重不易變形,方便制作不同造型。對比軟金屬條,了解材料有各自的特點,特點不同用途也不同。3.邀請同學們做一個小設計師。試著用上面的材料,設計一個小掛鉤,想一想制作成什么形狀更實用。完成《科學活動手冊》21頁的設計圖。學生展示設計圖,交流點評,頒發最佳設計獎。4.教師展示生活中的創意小掛鉤圖片,拓展小掛鉤造型思路。介紹鉗子的使用方法。根據設計圖,使用工具鉗子,動手制作小掛鉤。溫馨提示。學生制作,教師巡視。5.測一測做好的同學可以用文具袋測試一下,看看你的小掛鉤好用嗎?6.改一改通過剛才的測試,我們看到有的小掛鉤是好用的,還有的小掛鉤上的毛巾掉下來了。誰能幫他找找失敗的原因?改進一下,讓我們的小掛鉤都好用。7.以小組為單位,咱們評一評,誰的小掛鉤最實用?誰的小掛鉤最有創意?每個小組評出一名同學,到講臺前面來。全班評價。8.收一收下面請同位倆一組,把材料放到盒子里,小掛鉤也放回去。三、拓展與創新基于要掛衣服的需求,提出了要制作小掛鉤的方案;在制作小掛鉤的過程中,同學們經歷了選擇材料、畫設計圖的過程,這實際上就是在做“設計”;然后我們又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了制作和質量檢驗,這就是一個“制造”的過程;經歷了這些過程,我們就開發出了自己的“產品”。師:你還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產品是我們設計、制造出來的?實際生活中的產品都是要經歷設計、制造才能完成的,通過一段微視頻了解一下。產品是由人設計并制造出來的,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要經歷反復的修正。師:今天在課堂上大家一起制作的小掛鉤,回到家準備了一個透明吸盤或礦泉水瓶蓋,把小掛鉤固定在墻上。課后請再進行修改、完善,下節課后帶著你的小掛鉤參加我們的產品發布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