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學習目標1.描述反射弧的結構。 2.舉例說出反射包括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 3.嘗試測定反應速度。 ◎學習重點:1.嘗試做膝跳反射實驗。2.舉例說出什么是反射。【合作探究】 【小小設計師】 早在17世紀,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根據接觸角膜時可以引起規律性地眨眼這一事實,注意到動物機體對環境刺激具有有規律的反應,認為機體受到的刺激和發生的反應之間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因此提出了反射的概念。你能通過今天的實驗驗證反射現象的存在嗎 【實驗】膝跳反射 【材料用具】 橡皮錘、椅子等。 【方法步驟】 1.每兩人一組形成實驗小組,兩人輪換進行實驗。 2.實驗測試與觀察 (1)受試者坐在椅子上,一條腿著地,另一條腿 地搭在這條腿上。 (2)受試者的身體 。 (3)測試者用橡皮錘或手掌內側的邊緣迅速叩擊一下受試者上面那條腿膝蓋下面的 。 (4)觀察受試者腿的反應。 3.受試者嘗試用大腦控制自己的腿,測試者再一次叩擊同樣的部位,觀察受試者腿的反應。 4.兩人進行角色交換,重復上面的2、3兩個步驟。 5.記錄實驗結果。 注意事項: ①找準韌帶的位置——緊貼膝蓋骨下方的柔軟凹陷處。 ②測試者敲打受試者的韌帶時,不可用太大力,做到快、準、穩。 ③可以將受試者的眼睛蒙上,再做相關實驗,效果更好。 【實驗結果與結論】 1.實驗記錄表受試者姓名 實驗過程 實驗現象甲( ) 受試者身體放松,叩擊韌帶受試者用大腦進行控制,叩擊韌帶乙( ) 受試者身體放松,叩擊韌帶受試者用大腦進行控制,叩擊韌帶 2.實驗結論 【交流和反思】 (1)觀察下圖,試著說出膝跳反射的完成需要依靠身體上哪些具體結構。 (2)通過膝跳反射,我們可以知道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什么 其組成結構有哪些 想一想,如果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幾部分,反射活動還能完成嗎 (3)“吃梅止渴”“談梅止渴”這兩個反射活動分別屬于上題中的哪一類反射 思考一下,上述兩個反射活動哪個是人類所特有的 【答案】【方法步驟】2.(1)自然(2)自然放松(3)韌帶【實驗結果與結論】1.小腿突然抬起 小腿不會抬起 小腿突然抬起 小腿不會抬起2.實驗結論: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可以發生有規律的反應。【交流和反思】(1)[1]股四頭肌及肌腱內的神經末梢,接受刺激并產生神經沖動;[2]神經纖維,傳導神經沖動;[3]脊髓,接收神經沖動并將沖動傳出;[4]神經纖維,傳導神經沖動;[5]股四頭肌,接受神經沖動,做出收縮反應。(2)①反射都是通過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②反射弧的結構組成有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③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完成,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反射活動都不能完成。(3)“吃梅止渴”的神經中樞位于腦干,是不需要大腦皮層參與的簡單反射;“談梅止渴”是由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參與的人類特有的復雜反射。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