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大單元整體教學】2.2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 單元整體分析+課時課件+課時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大單元整體教學】2.2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 單元整體分析+課時課件+課時教案

資源簡介

(共34張PPT)
2.2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
內容總覽
新知講解
05
課堂練習
06
課堂總結
07
板書設計
08
作業布置
09
目錄
03
核心素養目標
04
新知導入
01
02
單元主題概述
單元教學結構圖
單元主題概述
本單元基于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立足于物種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以認識地球生物的多樣性為線索,從學生身邊的校園生物入手,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地球生物種類的多種多樣(第1~2課)以及種群內不同生物個體的千差萬別(第3~5課),從而進一步構建地球生物豐富性及多樣性的認識。遺傳和變異是生命世界普遍存在的現象,是生物進化的基礎。生物的多樣性、存活、滅絕都是生物進化的結果。
本單元在引導學生認識種群內生物的多樣性以及古代生物多樣性的過程中,組織了遺傳變異(第3~5課)及生物進化(第6課)的相關內容。研究生物多樣性是為了更好地保護生物多樣性,同時也是為了保護我們人類自己。因此,單元的最后一課(第7課)組織學生研究生物多樣性與我們的關系,以及探索如何更好地保護生物多樣性。
單元教學結構圖
生物的多樣性
生物種類多樣性
種群內生物個體多種多樣
相貌各異的我們
多種多樣的動物
形形色色的植物
古代生物的多樣性
校園生物大搜索
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
古代生物多種多樣
生物多樣性多種多樣
保護生物多樣性
物種多樣性
基因多樣性
遺傳變異
生物進化
核心素養目標
科學觀念
科學思維
探究實踐
態度責任
(1)校園中生活著不同種類的生物。
(2)不同環境中生活的生物種類和數量不同。
通過觀察和分析,對校園內的植物進行分類,并闡明分類的依據。
(1)能用二歧分類法對校園內的植物進行分類。
(2)能通過制作生物分布圖呈現調查結果。
(1)能實事求是地將自己的調查結果與全班同學分享。
(2)愿意溝通交流,綜合考慮他人的意見,形成集體的觀點。
新知導入
我們已經結束了校園生物大搜索活動。校園中到底有多少種生物?
新知講解
活動1:交流調查活動
各小組交流調查結果,進行班級匯總。
組別 區域名稱 環境特點 區域內生物名稱(照片或圖畫) 生物數量 備注
對不知名的小動物,在“備注”中,我們應詳細描述它的樣子,說明是在哪兒找到的。
新知講解
活動1:交流調查活動
觀察班級匯總表,我們有什么發現?
校園里生活著許多生物
不同的生物生長的環境各不相同
新知講解
活動2:二歧分類法
搜索到的植物很多,它們有什么不同?
有的植物開花,有的植物不開花,植物之間的葉子形狀也不相同。
新知講解
活動2:二歧分類法
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提出的“二歧分類法”,最早應用于植物分類。
二歧分類法是根據事物的某一特征的不同,將這些事物分為兩類,在每類事物下再確定一個特征,根據特征的不同繼續將其分為兩類,直到不能繼續分為止。
新知講解
活動2:二歧分類法
確定一個標準,將我們發現的校園植物分成兩類,在每一類下,再確定新的標準,將其分為兩類,繼續確定新的分類標準,直到不能再分為止。
利用二歧分類法對植物進行分類
新知講解
法國梧桐 毛白楊 油松 蒲公英 狗尾草
活動2:二歧分類法
利用二歧分類法對植物進行分類
新知講解
活動2:二歧分類法
植物
草質莖
木質莖
平行脈
狗尾草
非平行脈
蒲公英
針形葉
油松
非針形葉
卵形葉
毛白楊
葉為其他形狀
法國梧桐
莖中木質部成分少,通常較柔軟,易折斷,外表常呈綠色。
莖稈堅硬,大部分由木質部組成。
葉片的中脈與側脈、細脈均平行排列或側脈與中脈近乎垂直,而側脈之間近于平行。
新知講解
二歧分類法不僅適用于植物分類,也適用于對動物進行分類。請利用二歧分類法給校園小動物進行分類。
活動2:二歧分類法
青蛙 麻雀 貓 蜘蛛 蜜蜂
新知講解
動物
脊椎動物
無脊椎動物
變溫動物
如青蛙
恒溫動物
非昆蟲類
如蜘蛛
昆蟲類
如蜜蜂
卵生
如貓
胎生
如麻雀
利用二歧分類法給校園小動物進行分類。
活動2:二歧分類法
新知講解
其他二歧分類法
活動2:二歧分類法
新知講解
其他二歧分類法
活動2:二歧分類法
新知講解
校園里的動植物種類很多,生活的環境也各不相同。我們共同來制作一幅校園生物分布圖,展現校園生物大家庭。
活動3: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
(1)繪制一張簡單的校園平面圖。
(2)把發現的校園生物的名稱寫到校園平面圖的正確位置上。
制作要求
新知講解
活動3: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
(1)可以在學校平面圖上標注,也可以自己畫出校園各區域。
(2)可以采用編號的方法標注各區域中生活的生物名稱,也可以用簡圖或其他方法呈現不同區域的生物分布情況。
(3)可以只標注生物名稱,也可以在呈現生物種類的同時,呈現區域內生物的多少。
新知講解
活動3: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
展示交流制作的分布圖
新知講解
活動3: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
展示交流制作的分布圖
新知講解
活動3: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
展示交流制作的分布圖
直觀全面展示生物分布、生物與環境關系
新知講解
1.校園中哪個區域生物種類較多?你認為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研討活動
在花壇中的生物種類比較多,教室、操場中的生物種類比較少。
花壇里有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分和適宜生長的環境。
新知講解
2.校園中的動植物之間存在著什么有趣的關系?
研討活動
動物以植物為食,形成食物鏈,甚至會形成食物網。而動物排泄物和植物自身的枯枝爛葉都能使土地更加肥沃,促使植物生長得更加旺盛。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依存。
新知講解
選擇校園一種或幾種植物,把它的名稱、特征和習性等寫在硬紙片上,掛到植物上。
拓展活動:給校園植物掛牌
羅漢松標牌
自制標牌
課堂練習
1.填空題
(1)通過調查,小新發現花壇處的生物種類較多,塑料跑道與走廊處的生物種類較少,這說明生物__________環境。
(2)莖中木質部成分少,通常較柔軟,易折斷,外表常呈綠色,這種莖屬于_______;莖稈堅硬,大部分由木質部組成,這種莖屬于__________。
(3)確定一個標準,將所要分類的物體分為兩類,在每類下,再確定新的標準,將其分為兩類,繼續確定新的分類標準,直至不能再分為止。這種分類方法叫作________。
(4)我們共同來制作一幅__________________展現校園生物大家庭。
依賴
草質莖
木質莖
二歧分類法
校園生物分布圖
2.判斷題
(1)在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時,我們可以用編號進行標注。( )
(2)在制作生物分布圖時,如果生物太多,圖中寫不下,那么我們可以只填寫一些主要的生物就可以了,不需要將所有的生物填在校園分布圖中。( )
(3)一年四季中,校園內的動植物種類和數量不會變化。( )
(4)生物的身體構造是科學家對生物分類的重要標準,用分類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地辨別和研究生物。( )
課堂練習




3.選擇題
(1)匯總校園生物統計結果時,我們要將信息盡量填寫完整,包括( )。
①生物所在區域或位置 ②環境特點 ③生物數量 ④食物關系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2)在文文的校園中,分布最多的生物可能是( )。
課堂練習
C
A
3.選擇題
(3)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時,以下最合理的方法是( )
A.在校園平面圖中直接寫生物名稱
B.給生物編號,然后在校園平面圖中標上編號
C.先把生物分兩類,然后分別用數字和字母編號,并且用兩種顏色區分不同類別
(4)二歧分類法給植物分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按照一個標準分類 B.每級都有各自標準 C.沒有標準
課堂練習
C
B
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校園中生活著不同種類的生物,不同環境中生活的生物種類和數量不同。
板書設計
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
交流和匯總調查結果
二歧分類法
植物
動物
相互影響 相互依存
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
作業布置
給校園植物掛牌,并制作校園生物小報。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兼職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二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版) 單元(或主題)名稱 《生物的多樣性》
單元主題 本單元基于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立足于物種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以認識地球生物的多樣性為線索,從學生身邊的校園生物入手,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地球生物種類的多種多樣(第1~2課)以及種群內不同生物個體的千差萬別(第3~5課),從而進一步構建地球生物豐富性及多樣性的認識。遺傳和變異是生命世界普遍存在的現象,是生物進化的基礎。生物的多樣性、存活、滅絕都是生物進化的結果。 本單元在引導學生認識種群內生物的多樣性以及古代生物多樣性的過程中,組織了遺傳變異(第3~5課)及生物進化(第6課)的相關內容。研究生物多樣性是為了更好地保護生物多樣性,同時也是為了保護我們人類自己。因此,單元的最后一課(第7課)組織學生研究生物多樣性與我們的關系,以及探索如何更好地保護生物多樣性。
課標要求 核心概念:生命系統的構成層次,生命的延續與進化
學習內容: 5.2.2根據某些特征,對植物進行分類。 8.5.2描述和比較植物子代與親代在形態特征方面的異同。 8.5.3描述和比較動物子代與親代在形態特征方面的異同。 8.6.4根據化石資料,舉例說出已滅絕生物;描述和比較滅絕生物與當今某些生物相似之處。 學業要求: 1.能根據某些特征,對常見的植物進行分類。 2.能舉例說出已滅絕生物和當今某些生物的相似之處,認識進化現象。 3.能比較、分析植物(花的顏色,葉的顏色、大小與形狀等方面)和動物(毛皮的顏色、軀體的大小、外形和外貌等方面)子代與親代的異同。 4.能依據收集到的化石資料開展討論交流。
教材分析 本單元共7課。第1~2課指向生物種類的多種多樣;第3~5課指向同種生物存在個體差異,即種群內生物的多樣性;第6課指向認識古代生物的多樣性,建立古代生物與現代生物的聯系;第7課指向認識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的關系,引導學生意識到應保護生物多樣性。 本單元以研究生物的多樣性為載體,幫助學生建立生物多樣性、生物的遺傳變異及生物進化等科學概念,學習二歧分類法等研究生物世界的多種方法,提升科學探究的能力,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對校園里的生物比較熟悉,對生物的多樣性的體會是比較充足的。但對單元里所涉及的科學概念:生物多樣性、生物分類、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等的理解還有欠缺。本單元立足于物種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以認識地球生物的多樣性為線索,從學生身邊的校園生物入手,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地球生物種類的多種多樣以及種群內不同生物個體的千差萬別,從而進一步構建地球生物豐富性及多樣性的認識。
單元目標 科學觀念: (1)校園中生活著不同種類的生物,在不同環境中生活的生物種類和數量不同。 (2)生物后代與親代存在著相同與不同,生物的遺傳變異現象使得生物多種多樣。 (3)化石保留古代生物相關信息,一些現存生物與古代生物相似。 (4)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衣食住行等行為的重要資源,對保護地球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2.科學思維: (1)通過調查、分類的方法,進一步理解地球生物種類的多種多樣。 (2)運用觀察、比較、分析的思維,能描述種群內不同生物個體的千差萬別。 (3)能運用觀察比較、查閱資料等途徑,探索生物多樣性與人類關系,以及保護措施。 3.探究實踐: (1)能用調查方法獲取有關校園生物多樣性信息,并對校園內植物進行二歧分類。 (2)能運用觀察與比較的方法,發現并客觀描述生物后代與親代的異同。 (3)能夠通過觀察化石推測古代生物的特征,推測一些古代生物與現存生物的關系。 (4)能描述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的關系,了解生物多樣性的現狀,提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策略。 4.態度責任: (1)表現出對調查校園生物多樣性的濃厚興趣,能與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分享自己調查結果。 (2)能夠珍愛生命,尊重事實,基于證據描述觀察到的現象、陳述自己的觀點,能自覺采取行動保護生物及周圍環境。
單元結構化活動
達成評價 圍繞課時學習目標 1.關注課堂問題預設與學生課堂反饋表現。 2.作業設計與學生答題正確率的及時分析。 3.分層設置單元測試。 4.制作宣傳海報。
單元課時課型規劃 課時課型課時內容課時目標 (單元目標分配)課時學習任務 (或問題) (一般1-2個) 達成評價1調查課校園生物大搜索以調查校園生物為主體活動,體會生物物種多樣性。校園里有多少種植物和動物?要了解校園生物種類,我們該怎么做?知道校園里生活著不同種類的生物。 團隊設計校園生物調查方案,明確人員分工及職責,1討論課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能用二歧分類法給校園植物分類。校園有多少種生物?不同區域內生物有什么不同?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完成生物調查實踐:收集記錄生物特征及數據,采集一定的生物樣本; 檢索植物信息,進行一定數量的校園植物二歧分類。 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1觀察課形形色色的植物用觀察比較方法,發現植物的后代和親代之間的異同。同種植物中的不同個體相同嗎 同一“家庭”的植物完全相同嗎?知道什么是遺傳和變異。 遺傳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進化的基礎。1觀察課多種多樣的動物用觀察比較方法,發現動物的后代和親代之間的異同。動物寶寶和它們的爸爸媽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知道動物的后代和親代之間存在異同。遺傳和變異使動物多樣性。1觀察課相貌各異的我們通過觀察比較相貌特征分析人與人的不同人類是地球生物中的一員,我們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知道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著遺傳變異現象。1觀察課 古代生物的多樣性能通過化石認識古代生物,查閱資料,推測一些古代生物和現代生物關系遠古時期地球上有過哪些生物 這些生物與現在的生物相像嗎 知道遠古時期地球上生存著不同生物,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信息。1討論課保護生物多樣性了解生物多樣性與人類關系,分析生物現狀,提出保護策略為什么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怎么保護?知道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對保護地球有重要作用。 了解并認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2《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教學設計
一、素養目標
1.科學觀念:
(1)校園中生活著不同種類的生物。
(2)不同環境中生活的生物種類和數量不同。
2.科學思維:
參照科學家研究方法,分區域調查研究校園中生活著不同種類的生物。
3.探究實踐:
(1)能用二歧分類法對校園內的植物進行分類。
(2)能通過制作生物分布圖呈現調查結果。
4.態度責任:
(1)能實事求是地將自己的調查結果與全班同學分享。
(2)愿意溝通交流,綜合考慮他人的意見,形成集體的觀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不同的環境中生活著不同的生物。
難點:會利用分布圖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三、評價任務
評價任務 評價標準 表現程度 自評 互評 師評
☆☆☆ ☆☆ ☆
交流調查活動 能通過整理活動感悟生物多樣性 能 基本能 不能
二歧分類法 能用二歧分類法給生物進行分類 能 基本能 不能
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 能在制作過程中領悟動植物間、生物與環境間關系 能 基本能 不能
學習收獲
四、教學過程
學習活動 設計意圖 效果評價
(一)情境導入 我們結束了校園生物大搜索活動。校園中到底有多少種生物? 學生自由回答。 直擊聚焦問題,與上節課內容銜接 關注學生課前調查統計情況
(二)探究活動 評價活動一:交流調查活動 1.各小組交流調查結果,進行班級匯總。 提示:對不知名的小動物,在“備注”中,我們應詳細描述它的樣子,說明是在哪兒找到的。 2. 觀察班級匯總表,我們有什么發現? 明確: (1)校園里生活著許多生物。 (2)不同的生物生長的環境各不相同。 評價活動二:二歧分類法 1. 搜索到的植物很多,它們有什么不同? 明確:有的植物開花,有的植物不開花,植物之間的葉子形狀也不相同。 2. 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提出的“二歧分類法”,最早應用于植物分類。 二歧分類法是根據事物的某一特征的不同,將這些事物分為兩類,在每類事物下再確定一個特征,根據特征的不同繼續將其分為兩類,直到不能繼續分為止。 (1)利用二歧分類法對植物進行分類 確定一個標準,將我們發現的校園植物分成兩類,在每一類下,再確定新的標準,將其分為兩類,繼續確定新的分類標準,直到不能再分為止。 出示待分類植物: 學生結合教材示例給校園植物分類。 課件出示分類結果: 教師補充講解:莖中木質部成分少,通常較柔軟,易折斷,外表常呈綠色。莖稈堅硬,大部分由木質部組成。 葉片的中脈與側脈、細脈均平行排列或側脈與中脈近乎垂直,而側脈之間近于平行。 二歧分類法不僅適用于植物分類,也適用于對動物進行分類。請利用二歧分類法給校園小動物進行分類。 課件出示待分類動物: 課件出示分類結果: 展示其他二歧分類法: 評價活動三: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 校園里的動植物種類很多,生活的環境也各不相同。我們共同來制作一幅校園生物分布圖,展現校園生物大家庭。 1.制作要求 (1)繪制一張簡單的校園平面圖。 (2)把發現的校園生物的名稱寫到校園平面圖的正確位置上。 2.溫馨提示 (1)可以在學校平面圖上標注,也可以自己畫出校園各區域。 (2)可以采用編號的方法標注各區域中生活的生物名稱,也可以用簡圖或其他方法呈現不同區域的生物分布情況。 (3)可以只標注生物名稱,也可以在呈現生物種類的同時,呈現區域內生物的多少。 3. 展示交流制作的分布圖 4.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有什么作用? 明確:直觀全面展示生物分布、生物與環境關系。 活動一:引導學生整理匯總調查結果,領悟校園生物多種多樣。 活動二:通過二歧分類法,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生物的多樣性 活動三:通過制作分布圖,引導學生關注不同區域生活的生物種類及數量各不相同 活動一:考查學生能否按照匯總表整理調查信息 活動二:考查學生能否利用二歧分類法對植物或動物進行分類 活動三:考查學生能否制作具有特點的校園植物分布圖
(三)研討活動 1.校園中哪個區域生物種類較多?你認為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明確:在花壇中的生物種類比較多,教室、操場中的生物種類比較少。花壇里有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分和適宜生長的環境。 2. 校園中的動植物之間存在著什么有趣的關系? 明確:動物以植物為食,形成食物鏈,甚至會形成食物網。而動物排泄物和植物自身的枯枝爛葉都能使土地更加肥沃,促使植物生長得更加旺盛。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依存。 引導學生思考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它們生活的環境之間的聯系。 對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肯定與補充
(四)拓展活動 選擇校園一種或幾種植物,把它的名稱、特征和習性等寫在硬紙片上,掛到植物上。 指導學生課后制作植物標牌,延伸課堂知識 關注學生課后能否會制作
(五)知識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談收獲、啟示,實現科學育人。 鼓勵學生多談收獲,及時給予表揚。
五、成果集成
知道校園中生活著不同種類的生物,不同環境中生活的生物種類和數量不同。
六、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作業】
1.填空題
(1)通過調查,小新發現花壇處的生物種類較多,塑料跑道與走廊處的生物種類較少,這說明生物__________環境。
(2)莖中木質部成分少,通常較柔軟,易折斷,外表常呈綠色,這種莖屬于_______;莖稈堅硬,大部分由木質部組成,這種莖屬于__________。
(3)確定一個標準,將所要分類的物體分為兩類,在每類下,再確定新的標準,將其分為兩類,繼續確定新的分類標準,直至不能再分為止。這種分類方法叫作________。
(4)我們共同來制作一幅__________________展現校園生物大家庭。
2.判斷題
(1)在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時,我們可以用編號進行標注。( )
(2)在制作生物分布圖時,如果生物太多,圖中寫不下,那么我們可以只填寫一些主要的生物就可以了,不需要將所有的生物填在校園分布圖中。( )
(3)一年四季中,校園內的動植物種類和數量不會變化。( )
(4)生物的身體構造是科學家對生物分類的重要標準,用分類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地辨別和研究生物。( )
3.選擇題
(1)匯總校園生物統計結果時,我們要將信息盡量填寫完整,包括( )。
①生物所在區域或位置 ②環境特點 ③生物數量 ④食物關系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2)在文文的校園中,分布最多的生物可能是( )。
(3)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時,以下最合理的方法是( )
A.在校園平面圖中直接寫生物名稱
B.給生物編號,然后在校園平面圖中標上編號
C.先把生物分兩類,然后分別用數字和字母編號,并且用兩種顏色區分不同類別
(4)二歧分類法給植物分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按照一個標準分類 B.每級都有各自標準 C.沒有標準
【綜合實踐類作業】
給校園植物掛牌,并制作校園生物小報。
參考答案
1.(1)依賴 (2)草質莖 木質莖 (3)二歧分類法 (4)校園生物分布圖
2.(1)√ (2) (3) (4)√
3.(1)C (2)A (3)C (4)B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反思
雖然第一課對校園生物的實地調查為學生的學習、認識提供幫助,但是由于是分組、分區域進行的,每名學生、每組學生所獲得的信息都是有限的。要想對校園生物的種類、分布有整體的認識,需要匯總各組的結果進行全班的交流。分組調查、交流匯總有效地提升了學生調查、獲取、整理、歸納信息的能力。制作校園內分布圖在直觀地呈現調查結果的同時,加深了學生對校園生物多樣性的認識。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平县| 甘洛县| 铜川市| 景宁| 潢川县| 邵东县| 嘉祥县| 当涂县| 房产| 阳信县| 昌平区| 织金县| 晋江市| 尼木县| 屯留县| 蒙城县| 芦山县| 蒲江县| 潼关县| 延长县| 阿克苏市| 福州市| 保康县| 松阳县| 新建县| 广灵县| 福鼎市| 砀山县| 宕昌县| 黔西县| 三门县| 当雄县| 扬州市| 易门县| 鞍山市| 桦南县| 临安市| 根河市| 鄂托克前旗| 嘉兴市| 册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