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1 壓強知識點梳理一、壓力(1)壓力:在物理學中,把__________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力叫做壓力。(2)壓力的方向:從定義可知壓力的方向總是__________于被壓物體的表面;(3)壓力的作用點:壓力的作用點在__________________上;(4)壓力的大小:壓力的大小這個要素則比較復雜,如果一個物體放在水平桌面(或水平地面)上時,這時物體受到的壓力就等于______________。二、壓強(1)定義:在物理學中,物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壓強。(2)通過上面壓強的定義我們會發現:壓強等于壓力除以受力面積。也就是。(3)物理量符號及公式:物理上用p表示___________,用_______表示壓力,用_______表示受力面積。壓強公式:p=F/S(4)壓強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面積的單位是“米2”,壓強的單位是“牛/米2”。它有一個專門名稱叫做____________,簡稱帕,用字母“Pa”來表示。1帕=1牛/米2。(5)1帕的物理意義:表示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牛頓。(6)感受壓強:1 Pa的壓強很小,相當于把3粒芝麻壓成粉,均勻地分布在1 cm2的面積上產生的壓強。三、增大和減小壓強的途徑與方法(1)任何物體能夠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將會被壓壞。(2)要增大壓強,一方面可以增大壓力,另一方面可以減小受力面積。(3)要減小壓強,一方面可以減小壓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大受力面積。練習題一、選擇題1.如圖所示,書包的肩帶設計得比較寬大,主要是為了( )A.減小壓力 B.減小壓強 C.增大壓力 D.增大壓強2.如圖水平雪地上,穿著雪橇的芳芳總質量為,沒有陷入雪地;而穿著運動鞋的小明總質量為,卻深陷雪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芳芳對雪地的壓力比小明的小B.芳芳對雪地的壓力和小明的一樣C.芳芳對雪地單位面積的壓力比小明的小D.受力面積和壓力都不等,無法比較誰對雪地的壓強大3.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長為L ,質量分布均勻的木板M ,右端與桌邊相齊,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沿直線向右勻速離開桌邊,在此過程中,說法正確的是( )A.M對桌面的壓強變小,壓力不變 B.M對桌面的壓強不變,壓力不變C.M對桌面的壓強變大,摩擦力不變 D.M對桌面的壓強變大,摩擦力變小4.圖示的四種措施中,為了增大壓強的是( )A.鐵軌鋪在枕木上 B.切蛋器裝有細鋼絲C.滑雪板的面積較大 D.挖掘機有寬大履帶5. 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中,某同學做了如圖所示的三次實驗,下面說法中錯誤的是( )A.本實驗主要采用了控制變量法B.圖中小桌的重力和海綿對小桌的支持力不是一對平衡力C.比較、兩圖的現象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有關D.比較、兩圖的現象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D. 比較、兩圖的現象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6.如圖所示,用水平方向上的力將圖釘按在墻壁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手指對釘帽的壓力小于墻壁對釘尖的壓力 B.手指對釘帽的壓力大于釘尖對墻壁的壓力C.手指對釘帽的壓強大于釘尖對墻壁的壓強 D.手指對釘帽的壓強小于釘尖對墻壁的壓強7.一塊磚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為p,如果把相同的8塊磚按如圖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為( ) A.p B.2p C.4p D.8p8. 如圖所示,、是兩個同樣材料制成的實心正方體,邊長之比為2:1,將疊放在上后再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則對的壓強與對桌面的壓強之比為( )A.1:2 B.8:9 C.2:9 D.1:8二、填空題9.一塊磚塊平放在水面地面上,其對地面壓強為帕,表示磚塊對地面每平方米上的 。當磚塊由平放變成豎放時,水平地面受到磚塊的壓力 ,壓強 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10.一款電動汽車滿載時對地面的總壓力為9000N,輪胎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0.03m2。當它靜止在水平馬路上時,路面受到壓強為 Pa;若該車不慎陷入路邊松軟的水平草坪,此時電動汽車對地面的壓強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1. 小川同學學習了“壓強”的知識后,想要計算他雙腳站立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先用電子秤測得他的體重是,可以得到他站立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力是 ,再用方格紙測出一只鞋底與地面接觸面積共,根據以上信息,小川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為 。12.珠海市三灶剪紙非遺傳承人陳潔榮為航展制作了多幅剪紙作品。如圖所示是剪紙用的剪刀,刀刃很鋒利,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從而增大 ;把手處的膠套是為了增大 ,從而增大摩擦力;用圖釘將剪紙作品固定在墻上,若圖釘尖的面積是3×10﹣7m2,圖釘尖對作品的壓強為5×107Pa,則需要用 N的水平壓力按壓圖釘。13.如圖(a)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實心圓柱體甲、乙由同種材料制成,其密度為,甲、乙的高度均為0.1m,甲的質量為10kg,乙的質量為20kg,則甲對水平面的壓強為 Pa;若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某一相同的厚度h,并將截去的部分分別疊放至對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如圖(b)所示,此時恰能使疊放后的物體丙、丁對地面的壓力相等,則物體丙對地面的壓強與物體丁對面的壓強之比為 。三、實驗探究題14.利用小桌、海綿、砝碼等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圖甲、乙、丙所示。(1)圖甲、乙、丙三次實驗中壓力的作用效果是通過海綿發生的 選填“形變”或“運動狀態改變”來體現的,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 選填“轉換法”或“控制變量法”。(2)通過比較 兩圖,可以知道: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 選填“大”或“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將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較圖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的大小關系為 選填“”、“”或“”。15.小宇同學利用A、B兩物體、砝碼、泡沫等器材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如圖所示.(1)實驗中小宇是通過觀察 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2)比較甲、乙兩圖所示實驗,能夠得到的結論是 .(3)若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應通過比較圖 所示實驗,此時實驗中要控制: 不變;得到的結論是(4)小宇同學實驗時將物體B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丁所示.他發現它們對泡沫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結論是: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 .四、計算題16.質量的大象四只腳站在水平地面上,大象腳掌與水平地面的接觸總面積是,求:(1)大象受到的重力;(2)大象對地面的壓強。17.為了倡導綠色出行,我市投放了大量的共享自行車。小明的質量為50kg,車的重力為100N,小明在水平路面上騎車時兩個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共100cm2,輪胎允許承受的最大壓強為7×104Pa,求:(1)圖中,停在路邊的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強大小;(2)小明騎行時自行車車籃內能攜帶物體的最大質量。參考答案1.B2.C3.C4.B5.D6.D7.B8.B9.壓力為2000牛;不變;變大10.3×105;變小11.500;12.壓強;接觸面的粗糙程度;1513.2000;2︰114.(1)形變;轉換法(2)乙、丙;小(3)=15.泡沫的凹陷程度;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甲、丙;壓力;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沒有控制壓力不變16.(1)解: 大象對地面的壓力:;答:大象對地面的壓力是;(2)解: 大象四只腳站在水平地面上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對地面的壓強:。答:大象對地面的壓強是。17.(1)解:由得,對地面的壓強為答:對地面的壓強為1×104 Pa;(2)解:根據題意可知,小明的重力為G=mg=50kg×10N/kg=500N設能攜帶最大物體質量為m物。則物體加入加車使得輪胎的壓強應該小于7×104 Pa,可得解得m物=10kg,所以能攜帶物體的最大質量為10kg。答:小明騎行時自行車車籃內能攜帶物體的最大質量為10k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