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1.力 教案教學目標知道力的概念及單位。通過實驗,認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過實驗,認識力的作用效果。教學重難點1.力的概念。2.物體間力的相互性。教學準備磁鐵、鐵釘、橡皮泥、彈簧教學過程導入物理學中的許多概念來自生產、生活,人們對力的認識也是從日常生活中開始的。那么,什么是力?它又是如何作用的呢?新課講解一、認識力教師提問:哪些事例需要用力?請舉手回答。學生回答:……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課本p.2圖7 1 2,并聯系實際歸納總結。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一種作用。1.生產、生活中的“推拉”“提壓”“摩擦”“碰撞”“吸引”“排斥”等都是物體間的作用。2.力的產生條件(1)必須有兩個物體,一個是施力物體,一個是受力物體。(2)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接觸,也可以不接觸教師提問:螞蟻搬運食物時,“搬”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分別是什么?學生回答:施力物體是螞蟻,受力物體是食物。教師提問:運動員舉起杠鈴時,“舉”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又分別是什么?學生回答:施力物體是運動員,受力物體是杠鈴。教師提問:這兩個力都是在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間產生的。那么,不接觸的物體間產生力的作用的事例有哪些呢?學生回答:……教師演示:用磁鐵吸引鐵釘。教師總結:不接觸的物體間產生力的作用的事例除了磁鐵吸引鐵釘,還有地球吸引樹上的蘋果等。例題講解:【例1】下列有關力的說法,正確 ( )A.兩個物體相接觸時就一定有力的作用B.兩個物體不接觸一定沒有力的作用C.相互作用的兩個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D.兩個物體相互作用,這兩個物體都既是施力物體也是受力物體【解析】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不一定有力的作用,A錯誤。兩個不接觸的物體也可以產生力的作用,如吸引力和排斥力,B錯誤。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的,C錯誤。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兩個物體都既是施力物體也是受力物體,D正確。【答案】D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們常說“馬拉車”,而不說“車拉馬”。難道只有馬對車施力,而車就不對馬施力嗎?我們搬東西時,人會感覺累;用手拍桌子時,手會感到疼;玩碰碰車時,你的車撞別人的車,別人的車也撞你的車;等等。當甲物體對乙物體施力時,乙物體同時也對甲物體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明確:1.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成對出現的,兩個力稱為相互作用力。2.相互作用力總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3.兩物體之間發生力的作用時,每一個物體既是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例題講解:【例2】一天,發生了兩車相撞的交通事故。一個交警來處理,說:“我一定要找出是哪輛車先撞上另一輛車的?!闭埬銖奈锢韺W的角度來分析,這個交警能否找出那輛車。答: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這是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__且是________發生的。【解析】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輛車撞上另一輛車(對該車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時,另一輛車也對這輛車施加了力的作用,這兩種力大小相同,同時產生,沒有先后之分,所以這個交警無法找出那輛車。【答案】不能 相互的 同時三、力的作用效果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課本p.4圖7 1 5和圖7 1 6。教師提問:結合自己的經驗研究一下,力作用在物體上會產生什么效果?學生回答:……教師演示:捏一下橡皮泥,拉一下彈簧,將粉筆頭扔出去。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也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明確:1.物體的形變是指物體的拉伸、壓縮、彎曲、扭轉等,但有時這些形變不明顯,我們不易觀察到。2.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三種:(1)運動快慢的改變。(2)運動方向的改變。(3)運動快慢和方向的同時改變。【注意】只有物體運動的快慢和方向都不變,才能說物體的運動狀態不變。想一想:你是怎樣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受到力的作用的?例題講解:【例3】狂風把小樹吹彎了腰,把落葉吹得漫天飛舞。從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風力不僅使小樹發生了________,還使落葉的________發生了改變。【解析】狂風吹到小樹上,小樹彎曲了,說明小樹在力的作用下發生了形變;落葉被吹動了,說明落葉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答案】形變 運動狀態課堂練習1.用球拍擊打球時,是________與__________之間發生了相互作用。若以球為研究對象,施力物體是_________,受力物體是____________。答案:球拍 球球拍 球2.(中考真題) 足球場上,守門員將球撲出禁區,說明力可以 ___________ ;小莉在橡皮泥上印上漂亮的指印,說明力可以 __________ 。答案: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物體的形狀3.下列過程中,有一個力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個不同類,它是(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進站的火車受阻力緩緩停下C.蘋果受重力豎直下落D.用力把鉛球推出答案 A課堂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知道力的概念及單位,明確了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通過實驗,認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過實驗,認識力的作用效果。課后,請同學們完成練習冊上相關練習。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本節內容是第七章的基礎,對后續力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鋪墊作用。由于力的概念較抽象,因此在講授力的概念時,要求學生盡可能多的列舉生活中力的現象,并要求學生自己通過討論去發現其中的共同點,這樣對力的理解才會水到渠成。在講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力的作用效果時,要盡可能地利用課堂小實驗和視頻資料進行教學,也可以讓學生當堂做實驗,這樣不僅使教學過程增添了不少趣味性,而且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