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地理上冊同步精品講義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第三節 河流新課標要求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歸納中國河湖的特征。知識導圖考法01 以外流河為主【典例1】1.區分外流河和內流河的主要依據是 ( )A.河流水量大小 B.河流長短C.河流是否最終流入海洋 D.河流是否有結冰期2.下列河流屬于內流河的是 ( )A.黃河 B.塔里木河C.珠江 D.額爾齊斯河考法02 長江的開發與治理【典例1】下圖是某同學地理筆記上的長江流域開發條件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題。請幫該同學在圖中補充長江下游的開發條件( )①江面寬闊,水流平緩 ②地形多樣,以丘陵為主③雨熱同期,水熱條件配合較好 ④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考法03 黃河的治理與開發“中國龍”——黃河哺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但其身體上也存在許多“病癥”。據此讀圖,完成下題。黃河各河段“病癥”的成因及對癥的“藥方”組合正確的是 ( )A.“大量脫發”——氣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壩B.“動脈阻塞”——過度放牧與墾殖——建立自然保護區C.“腹瀉”——地表植被遭到破壞——退耕還林、還草D.“腳腫”——黃土結構疏松;地表崎嶇——在下游修筑梯題組A 過基礎-基礎考點練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在其開發利用上應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圖為長江流域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長江干流流經的省級行政區域中,肩負著“一庫凈水北送、一江清水東流”重要使命的是( )A.四川 B.湖南 C.湖北 D.上海2.“一庫凈水北送”的主要目的是( )A.緩解北方缺水狀況 B.減輕南方洪澇災害C.提高北方河流航運能力 D.解決沿途河流污染問題3.下列有利于“一江清水東流”的做法是( )①加強上游水土保持工作 ②加大中下游水污染治理③擴大下游圍湖造田面積 ④加強沿線生態環境監測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2年3月18日,黃河內蒙古封凍段全線開通,凌汛洪水安全進入萬家寨水庫,標志著黃河2021~2022年度凌汛期結束。圖為“黃河水系略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黃河容易發生凌汛的河段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5.黃河中游流經的黃土高原,地表千溝萬壑、支離破碎,造成這種狀況的自然原因是( )A.土質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B.開發歷史悠久,長期過墾過牧C.修路、采礦等人類活動破壞地表 D.森林茂密,植被覆蓋率高6.黃河下游流經的華北平原,“水荒”問題一直影響著當地經濟發展,緩解該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合理措施有( )①跨流域調水 ②大量開采地下水 ③禁止工農業用水 ④節約用水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7.塔里木河汛期出現在夏季是因為( )A.夏季降水豐富 B.夏季地下水豐富C.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較多 D.夏季湖泊水補給豐富8.長江和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讀圖有關黃河、長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上、中游都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B.兩河均源于青藏高原,干流共同流經青、川兩省C.都從人口稀疏區流向人口稠密區域D.針對長江中游河道彎曲、泥沙淤積,洪澇多發,可采取裁彎取直措施9.我國下列幾條河流中,汛期最長的是( )A.珠江 B.黃河 C.黑龍江 D.長江讀“亞洲地形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0.亞洲的河流( )A.短小而急促 B.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C.從四周向中部流 D.均為內流河11.下列河流中,注入印度洋的是( )A.黃河 B.長江 C.葉尼塞河 D.恒河長江、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2.關于兩河的描述,正確的是( )A.①②河段經常發生凌汛 B.兩河源頭都存在著水土流失加劇、草地沙化嚴重的問題C.兩河均有很高的航運價值 D.③河段的水能資源豐富13.長江與黃河共同流經的地形區有( )A.四川盆地 B.華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橫斷山區14.有關黃河的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第二大河流 B.上中游的分界是湖口C.流經10個省級行政區 D.流經我國地勢的第一、二、三級階梯15.關于我國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河流冬季普遍有結冰期B.額爾齊斯河是我國最大的內流河C.塔里木河是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D.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是珠江二、解答題16.讀“中國略圖”,完成下列問題。(1)填出圖中序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山脈:②____,③____。河流:④____。地形區:⑤____盆地。省區:⑥____(全稱)。行政中心:⑦____市。(2)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A____(國家),B____(國家),C____海。題組B 抓重點-核心要點鞏固一、選擇題讀“長江和黃河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關于長江和黃河的水文特征的說法,正確的是( )A.黃河中上游的落差小 B.長江夏季有汛期C.黃河冬季無冰期 D.長江中下游的流量小2.有關長江和黃河的敘述,錯誤的是( )A.長江干流航道四季通航,有“黃金水道”之稱B.黃河的下游河段存在凌汛、洪水泛濫等問題C.長江和黃河的上游水能資源豐富D.黃河下游河段的泥沙主要來自內蒙古高原讀“黃河流域圖”,完成下列各題。3.黃河流經了9個省級行政區域,其中龍羊峽水電站所在的省級行政區域是( )A.陜西省 B.山西省 C.甘肅省 D.青海省4.當地人用“一碗水半碗泥”來形容渾濁的黃河水,這里的“當地人”生活在( )A.蘭州以上河段 B.蘭州至河口河段C.河口至桃花峪河段 D.桃花峪以下河段5.三盛公水電站至河口河段流經的地形區是( )A.河套平原 B.黃土高原 C.汾河谷地 D.渭河平原6.下列關于桃花峪以下河段的說法,正確的是( )A.流速快 B.地上河 C.流域面積廣 D.水能豐富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是我們的“母親河”,生態和環境問題嚴重,對其的治理保護意義重大。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7.因氣候干旱而利用黃河水發展了灌溉農業、被譽為“塞上江南”的兩個地形區是( )A.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 B.河西走廊、哈密盆地C.寧夏平原、河套平原 D.內蒙古高原、華北平原8.①②③④河段可能有凌汛發生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治理黃河的措施中,治沙與防洪并舉的手段是( )A.植樹造林 B.加固堤壩 C.打壩淤地 D.清淤減淤10.下圖中①、②兩條曲線為我國某河流修建水庫前后的流量年變化曲線,據此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該河流位于東北地區,②為修建水庫前的年變化曲線B.該河流位于東南地區,①為修建水庫后的年變化曲線C.該河流位于西北地區,①為修建水庫前的年變化曲線D.該河流位于華北地區,②為修建水庫后的年變化曲線讀“我國四省區輪廓”,完成下面小題。11.圖中四條河流河水最主要的補給形式是A.雨水補給 B.地下水補給 C.湖泊水補給 D.冰雪融水補給12.有關圖中四條河流水文特征描述正確的是A.①—含沙量最大 B.②—枯水期最長 C.③—流量最大 D.④—結冰期最長二、解答題13.讀“長江、黃河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1)寫出圖中代碼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稱:①______(城市),②______(城市),A_______(山脈) C_______(河流)。(2)長江、黃河發源地所在的D地形區是________高原。兩條河流的流向大致為_______,決定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西高東低或西低東高)的地勢,最終黃河注入________,長江注入________。(3)E________水利樞紐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治黃的關鍵性工程;F________水利樞紐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水利樞紐。(4)黃河從地形區B________帶走大量泥沙,使下游地區成為世界聞名的“________”。(5)湖泊G________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長江流經了我國的三大階梯,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水能資源均主要分布在河流的________(上游、中游、下游)。題組C 抓提升-真題實戰一、選擇題左圖是黃河干流主要水文觀測站分布示意圖,右圖是黃河干流三個水文觀測站2017年與多年平均輸沙量比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多年平均輸沙量最大的黃河干流水文觀測站位于( )A.源頭 B.上游 C.中游 D.下游2.2017年平均輸沙量明顯少于多年平均輸沙量,各河段分別采取的措施正確的是( )A.源頭開荒種地 B.上游挖山采石 C.中游保持水土 D.下游建水電站國家公園是我國自然保護地最重要的類型之一,2022年我國將在青藏高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等區域新設一批國家公園。讀下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3.圖中的河流( )A.黃河含沙量最大 B.松花江水量最大C.珠江下游成為地上河 D.塔里木河水源以降水為主4.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長江( )A.上游河段水污染嚴重 B.下游河段水流湍急C.中下游河段有“黃金水道”之稱 D.以宜昌和河口劃分上、中、下游5.我國在青藏高原、黃河和長江流域新設一批國家公園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公園數量,發展旅游業 B.提高森林覆蓋率,凈化空氣C.保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 D.擴大綠化面積,改善居住環境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10月20日在山東省東營市考察黃河入海口,了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情況。讀圖完成問題。6.關于黃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A.發源于巴顏喀拉山脈,注入東海 B.水能資源僅分布在上游C.中游凌汛嚴重 D.桃花峪至利津段形成“地上河”7.關于黃河流域存在的問題及治理措施,搭配正確的是( )A.荒漠化一一加高、加固堤壩 B.黃河凌汛一一建立自然保護區C.地上河—修筑梯田 D.水土流失一—退耕還林、還草古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描述了長江干流某河段當時的特點。圖示意長江流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8.白帝城位于長江的( )A.源頭 B.上游 C.中游 D.下游9.古詩句反映長江此河段,當時( )A.水量大 B.汛期長 C.水位低 D.流速快10.現今,對此河段水文特征變化產生影響的工程是( )A.龍羊峽水電站 B.小浪底水利樞紐 C.三峽水利樞紐 D.丹江口水利樞紐二、解答題11.下圖為我國部分河流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___山脈,黃河流入____________海。(2)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河段(填圖中數字序號),目前已建成的最大水電站是____________。(3)長江通航里程占全國內河航道總里程的三分之二,因此,人們把長江稱為“____________”。(4)黃河乙河段流經黃土高原,該地水土流失嚴重,使黃河成為世界上____________最大的河流,該河的丙河段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形成“____________”。(5)黃河上游甘肅段計劃在2022年底完成該區域濕地和森林修復面積5萬公頃以上,這一舉措是為了加強黃河流域的____________。(6)下圖分別是長江、黃河的流量年變化曲線圖,據此判斷甲河是____________,乙河是____________。參考答案考法01 以外流河為主【典例1】1.C 2.B考法02 長江的開發與治理C考法03 黃河的治理與開發C黃河的治理:河段 憂患 成因 治理上游 氣候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嚴重,有凌汛 降水少,放牧過度,植被破壞,緯度高,解凍遲 造林種草,合理放牧,修建水庫、水電站,及時疏通河道中游 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嚴重 亂伐森林、濫墾草地、流經黃土高原 禁止破壞森林、草地;治沙 退耕還林、還草造林種草、打壩淤地 并舉修建梯田,承包治理 修建大型水利樞紐工程——防洪下游 形成“地上河”,易決口改道,洪水泛濫,有凌汛 大量泥沙入河,下游河床抬高而形成,解凍遲 加固大堤,引黃淤灌,疏通河道題組A 過基礎-基礎考點練1.C 2.A 3.B【解析】1.湖北省作為長江徑流里程最長的省份,生態地位極為特殊,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和三峽壩區所在地,也是長江重要涵養水源地和國家重要生態屏障,肩負著“一庫凈水北送、一江清水東流”的重要使命,故C選項正確,ABD錯誤。根據題意,故選C。2.“一庫凈水北送”主要是從丹江口水庫向北調水,是為了解決北方缺水狀況,故A正確。水庫調水是在枯水期,并不能減輕南方洪水期的洪澇災害,故B錯誤。水庫調水是為了解決生產生活用水問題,不是為了提高北方河流航運能力,故C錯誤。“一庫凈水北送”并不能解決沿途河流污染問題,故D錯誤。根據題意,故選A。3.有利于“一江清水東流”的做法有加強上游水土保持工作,加大中下游水污染治理,加強沿線生態環境監測。而擴大下游圍湖造田面積會使得湖泊調蓄能力下降,容易引發洪澇災害。故①②④正確,故選B。4.C 5.A 6.D【解析】4.凌汛的發生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河流會有結冰期,二是河 流是由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圖中所示的黃河四個河段中,②和④河段是由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會有凌汛現象,①和③不會有凌汛,故選C。5.黃河中游流經的黃土高原,地表千溝萬壑、支離破碎,其自然原因是由于土質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過度開墾、修路等屬于人為原因,黃土高原的植被覆蓋率低,故A正確、BCD錯誤,根據題意,故選A。6.黃河下游流經華北平原,水資源不足一直是困擾該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大難題,緩解該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合理措施包括跨流域調水、節約用水等;大量開采地下水會破壞生態環境、導致地表下沉,禁止工農業用水不利于經濟發展,兩種做法都不可取,故①④正確,故選D。7. C【解析】塔里木河是我國最長的內流河,該河分布在非季風區,降水稀少,河流水源主要依靠冰雪融水,到了夏季氣溫升高冰雪融水量大,形成豐水期,與地下水豐富和湖泊水補給豐富無關,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8. A【解析】長江上游流經中國地勢階梯交界處,支流眾多,水量豐富,落差很大,多峽谷急流,蘊藏有豐富的水能資源。黃河上中游特別是龍羊峽至青銅峽河段,地形險峻,山勢陡峭,峽谷綿延,水流湍急,總落差1 300多米,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故A不正確;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經青海、西藏等11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最終注入東海。黃河源自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故B正確;黃河、長江都從人口稀疏區流向人口稠密區域。故C正確;長江中游特別是荊江河段曲流甚多,素有“九曲回腸”之稱,歷史上水患頻發,可采取裁彎取直的措施。故D正確。本題要求選擇敘述不正確的選項,故選A。9. A【解析】選項中的四條河流在我國的位置從北向南依次是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珠江緯度位置最低,流域內降水豐富,且雨季最長,形成了我國汛期最長的一條河流。故選A。10.B 11.D【解析】10.亞洲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河流多流程較長,A錯誤;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B正確,C錯誤;亞洲既有內流河,如塔里木河,伏爾加河等,也有外流河,如長江,黃河,湄公河等,D錯誤;故選B。11.由圖可知,黃河、長江注入太平洋,葉尼塞河注入北冰洋,恒河注入印度洋,故選D。12.B 13.C 14.D【解析】12.圖中①河段無凌汛,②河段經常發生凌汛,故A錯誤。圖中③為長江下游,水流平穩,江面開闊,適合船運,但水能資源不豐富。故B錯誤。長江、黃河的源頭在三江源地區,該地區存在著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故C正確。長江有很高的航運價值,自古以來就有“黃金水道”的美譽。黃河水量小,下游為地上河,.不適合航運。故D錯誤。故選C。13.長江和黃河是我國最長的兩條河流,兩條河流均發源于青海省,均位于我國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故選C。14.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第二大河是珠江,故A錯誤。上游與中游的分界點是河口,故B錯誤。流經了九個省級行政區,故C錯誤。流經我國地勢的第一、二、三級階梯,故D正確。故選D。15. D【解析】我國河流的有無結冰期以秦嶺-淮河為界,以北地區河流有結冰,以南無結冰,故A錯誤。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故B錯誤。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是額爾齊斯河,故C錯誤。 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是珠江,該河流域雨季長,故D正確。故選D。16.(1) 祁連山 秦嶺 黃河 四川 西藏自治區 福州(2) 俄羅斯 韓國 渤【解析】(1)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從圖中可知,山脈①天山,②祁連山、③秦嶺、④是黃河、⑤四川盆地、⑥西藏自治區、⑦福建省行政中心是福州。(2)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鄰國多,從圖中可知,A是陸上鄰國俄羅斯,B是海上鄰國韓國,C是我國的內海渤海。1.B 2.D【解析】1.由圖可知,黃河上游流經我國的第一第二階梯,地勢起伏大,落差大,A錯。長江流域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降水豐富,形成汛期,B對。黃河位于我國北方,冬季有結冰期,C錯。長江中下游支流多,流域面積大,匯水面積大,流量大,D錯。故選B。2.長江位于我國的南方地區,全年無結冰期,干流四季通航,有“黃金水道”之稱,A對。黃河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冬季有結冰期,下游河段由低緯流向高緯,存在凌汛,河流含沙量大,地形平坦等因素,形成地上河,容易產生洪水泛濫等問題,B對。長江和黃河的上游地勢起伏大,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C對。黃河下游河段的泥沙主要來自黃土高原,D錯。故選D。3.D 4.C 5.A 6.B【解析】3.由黃河流域圖,結合我國省級行政區劃的輪廓行政可知,龍羊峽水電站位于甘肅省的西部省區,也就是青海省,故選D。4.由題意“一碗水半碗泥”可知,黃河該河段的河流含沙量大。黃河含沙量大的河段主要是流經黃土高原的中游河段,河口以上為黃河的上游河段,河口以下流經黃土高原地區,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且河口至桃花峪河段地形起伏大,黃河含沙量很大。桃花峪以下河段地形較為平坦,泥沙沉積,河流含沙量減少,但是形成地上河。ABD錯,C對,故選C。5.由圖可知,三盛公水電站至河口河段流經的地形區是我國的河套平原地區,故選A。6.由圖可知,桃花峪以下河段主要流經華北平原地區,地勢平坦,河流流速緩慢,泥沙沉積,形成地上河。故選B。7.C 8.D 9.A【解析】7.位于我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寧夏平原和位于我國內蒙古自治區的河套平原地處我國西北地區,降水稀少,氣候較為干旱,依靠臨近黃河的優勢,利用黃河水發展了灌溉農業,被譽為“塞上江南”。故選C。8.凌汛就是冰壩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劇上升的現象。黃河上游的②河段,下游的④河段,河水是從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的,由于較高緯度河段秋冬季節封凍早,冬春季節解凍遲,容易形成冰壩,阻塞低緯度的河道來水,導致河水泛濫、河堤決口,產生凌汛。故選D。9.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植被破壞,土壤裸露,一遇暴雨,水土流失嚴重,使黃河的泥沙大增,下游又在華北平原上,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歷史上黃河下游多次決口泛濫。植樹造林既可減少中游泥沙的注入,又可以限制下游河床的抬升,進而起到防洪的作用是黃河治理泥沙與防洪并舉的根本措施。故選A。10. B【解析】我國水資源的季節分配不平衡,年際變化大,有必要興建水庫,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調劑各季節的河流水量,圖中河流自4-9月份為汛期,汛期長,同時河流的年徑流量大,可以判定位于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東部季風區,最可能位于我國東南地區;我國水資源的季節分配不平衡,年際變化大,水庫具有調劑各季節的河流水量的功能,①曲線河流的徑流量平衡,說明是修建水庫后的年變化曲線,B正確,排除ACD;故選B。11.A 12.D【解析】11.中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風氣候影響.夏季風帶來的雨水成為河流的主要水源,隨著夏季風的加強,雨帶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驟增,水位上漲,形成汛期.圖中的①長江、②珠江、③黃河、④黑龍江主要位于我國的東部季風區,最主要的補給形式是雨水補給。故選A。12.①長江全長6 300多千米,流域面積180多萬千米2,年徑流量約10 000億米3,占全國河流年徑流量的1/3以上,是中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故A不符合題意;②珠江緯度低,雨季長,是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故B不符合題意;有關資料顯示,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③黃河入海年徑流量逐漸變小:70年代為313億立方米,80年代為284億立方米,90年代中期為187億立方米.在30年時間里,黃河入海徑流總量銳減了近一半.與此同時,黃河下游多次斷流.故C不符合題意;④黑龍江緯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長,是我國結冰期最長的河流.故D符合題意。點睛:本題考查我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分析解答即可。13. 河口 武漢 秦嶺 渭河 青藏 自西向東 西高東低 渤海 東海 小浪底 三峽 黃土高原 地上河 潘陽湖 上游【解析】(1)圖中代碼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稱:①是內蒙古的河口,②是湖北省的省會,長江和漢江的交匯城市--武漢,A是中國南北分界山脈--秦嶺(山脈) C是渭河。(2)長江、黃河發源地所在的D地形區是青藏高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區。兩條河流的流向大致為自西向東,決定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我國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的地勢,最終黃河注入渤海,全程5500多公里,長江注入東海,全程6300多公里。(3)E小浪底水利樞紐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治黃的關鍵性工程,具有調沙的功能,可以減少黃河的泥沙淤積;F三峽水利樞紐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水利樞紐,具有防洪、灌溉、航運、養殖等功能。(4)黃河從地形區B黃土高原的中游帶走大量泥沙,隨著流速的減緩,泥沙在下游堆積,使下游地區成為世界聞名的“地上河”。(5)湖泊G潘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境內。長江流經了我國的三大階梯,河流上游地勢落差大,河流流量大,水能資源豐富,長江三峽和葛洲壩等都位于長江的上游。題組C 抓提升-真題實戰1.C 2.C【解析】1.由圖可知,多年平均輸沙量最大的黃河干流水文觀測站位于潼關站,位于黃河中游河段(河口和桃花峪之間),故C正確;黃河的源頭是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故A錯誤;河口以上為上游,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故BD錯誤。故選C。2.黃河上游出現的環境問題是草地退化,荒漠化嚴重,治理措施是植樹種草,合理放牧,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故AB錯誤;中游水土流失嚴重,主要措施是植樹造林,打壩淤地,緩坡修建梯田等,修建大型的水利樞紐,開展水土保持的綜合治理,故C正確;下游易形成“地上河”,治理措施是加固大堤,疏通河道,故D錯誤。故選C。3.A 4.C 5.C【解析】3.由圖可知,圖中的幾條河流中,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含沙量最大,黃河下游泥沙淤積,成為“地上河”,故A正確,C錯誤;水量最大的是長江,長江流域面積最廣、支流最多,故B錯誤;塔里木河深處內陸地區,水源以雪山融水為主,故D錯誤。故選A。4.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長江上游河段城市較少,水污染不嚴重,故A錯誤;下游河段流經長江中下游平原,水流平穩,故B錯誤; 中下游河段水流平緩,航運價值大,有“黃金水道”之稱,故C正確; 以宜昌和湖口劃分上、中、下游,故D錯誤。故選C。5.國家公園的設立以保護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大面積自然生態系統為主要目的,實現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陸地或海洋區域。國家公園則是具備四項功能:(1)提供保護性的自然環境;(2)保存物種及遺傳基因;(3)提供國民游憩及繁榮地方經濟;(4)促進學術研究及環境教育。我國在青藏高原、黃河和長江流域新設一批國家公園的主要目的是保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故C正確;增加公園數量,發展旅游業和提高森林覆蓋率,凈化空氣,擴大綠化面積,改善居住環境不是主要目的,故ABD錯誤。故選C。6.D 7.D【解析】6.發源于巴顏喀拉山脈,注入渤海,排除A;黃河中游水能資源比較豐富,排除B;黃河凌汛最容易發生的河段是上游和下游,河水是從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的,由于較高緯度河段秋冬季節封凍早,冬春季節解凍遲,容易形成凌汛,排除C;桃花峪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中游水土流失嚴重,導致桃花峪至利津段形成“地上河”,D正確,故選D。7.治理荒漠化應該保護現有植被,加強林草建設,排除A;黃河凌汛應該加固、加高堤壩,排除B;地上河的治理措施應該植樹造林,修建水庫,排除C;水土流失應該退耕還林還草,D正確,故選D。8.B 9.D 10.C【解析】8.長江上、中游的分界線是宜昌。由圖可知,白帝城位于長江的上游,故B正確。故排除ACD,故選B。9.千里江陵一日還,古詩句反映長江此河段當時流速快,該段落差大,流速快,故D正確;行船速度快與水量、汛期、水位關系不大,故ABC錯誤。故選D。10.現今,對長江上游河段水文特征變化產生影響的工程是三峽水利樞紐,使上游水位升高,故C正確;龍羊峽水電站和小浪底水利樞紐使黃河上的水利工程,故AB錯誤;丹江口水庫,位于漢江中上游,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對長江上游水文特征沒有影響,故D錯誤。故選C。11.(1) 唐古拉 渤(2) ① 長江三峽水電站(3)黃金水道(4) 含沙量 地上河(5)生態環境建設,保護上游濕地,涵養水源。(6) 黃河 長江【解析】(1)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自西向東注入東海;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顏喀拉山,流入渤海。(2)長江干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被譽為我國巨大的“水能寶庫”。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也就是圖中序號①所對應的河段,這里建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3)長江中、下游流經長江中下游平原,水流緩慢,航運便利。長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占全國內河航道總里程的2/3,因此,人們把長江稱為“黃金水道”。(4)黃河乙河段(中游)流經黃土高原,該地土質疏松,植被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導致黃河含沙量增大,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丙河段(下游)地勢平坦,泥沙沉積嚴重,使河床逐漸抬高,人們被迫加高堤壩,形成“地上河”。(5)黃河上游甘肅段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濕地破壞、森林被砍伐等,加強區域濕地和森林修復目的在于保護上游濕地,涵養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加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建設。(6)黃河位于秦嶺淮河以北地區,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降水較南方少,河流流量較南方長江少,長江位于秦嶺淮河以南地區,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河流流量大。【知識拓展】我國主要大河有哪些 如何開發長江?一、河流與湖泊1. 知道內流區與外流區的概念及界線(季風界線)知道我國的主要河流。2. 外流區域:北段大致沿著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祁連山(東端)一線 分界線:南段沿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與季風區非季風區的界線大體相近) 占全國總面積:2/3二、大河1. 黃河概況: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顏喀拉山,呈巨大“幾”字型,向東流經青、川、甘、寧、內蒙古、陜、晉、豫、魯九省區,注入渤海;黃河上游有豐富的水能資源(龍羊峽),中游則修渠灌溉(塞上江南寧夏平原),由于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致使下游形成地上河。2. 長江概況: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東雪山西南側(正源沱沱河),流經青、藏、川、云、渝、鄂、湘、贛、皖、蘇、滬11個省區,注入東海。(P53圖2、36)是我國的第一大河:長度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上游:源頭——湖北宜昌;中游到江西湖口;下游至入海口)。3. 京杭運河: (1)起、終點 :北京到杭州 地位:世界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運河 長度:1800千米 (2)經過省、市:京、津、冀、魯、蘇、浙 溝通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3)航運量:浙江、江蘇境內的運河段,仍是重要的運輸線,年運輸量在內河航運中僅次于長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