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堂導學案 科目:政治 年級:高一課題 社會歷史的主體 第 1 課時班級 姓名 小組學習目標1.理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2.熟記并且能夠運用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的內容分析問題。3.認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二、學習重難點:重點:認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難點:理解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重要性。三、自主學習了解感知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1.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唯物史觀從社會存在 社會意識、 決定社會發展的基本觀點出發,強調社會發展的歷史首先是 的歷史,是 創造的歷史。2.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 。3.人民群眾的作用(1)人民群眾是 的創造者, 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2)人民群眾是 的創造者,人民群眾的 為精神財富的創造用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3)人民群眾是 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在任何時期都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二、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1.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意義:在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都堅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 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保持黨的 和 、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最重要的就是靠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2.群眾觀點(1)基本內容: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 ,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2)地位:群眾觀點是無產階級政黨的 和 ,是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出發點。3.群眾路線(1)基本內容:一切 群眾,一切 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2)地位: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 。4.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要求: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 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發揮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權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入學習比較: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區別問 題 唯物史觀 唯心史觀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何者為第一性?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誰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 的創造者 英雄、杰出人物 是歷史的創造者人類社會有沒有自身的客觀規律?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人類社會是無規律可循、不可捉摸的, 社會歷史是偶然事件的堆積遷移運用1.黨員干部始終要把人民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時回應民生關切,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其蘊含的哲理是(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②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③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④人民群眾能夠主宰社會發展趨勢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活動于2022年4月15日至5月16日開展,在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所屬官網、新聞客戶端以及“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分別開設專欄,聽取全社會意見建議,累計收到網民建言854.2萬余條,為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提供了有益參考。從中獲得的啟示是:①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訴求是制定決策的重要依據②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需要探索創新有效的實現形式③人是社會歷史主體,每個人都推動社會歷史發展④只要堅持“到群眾中去”,就能實現“從群眾中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實事求是、調查研究成為黨和國家的基本工作方法。新一屆政府加強自身建設,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總理李強強調:“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高手在民間。”要求各級干部多到一線去,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向人民群眾學習,真正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材料體現的哲理有()①一切從實際出發有利于做到主觀與客觀的真正統一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堅持群眾觀點、群眾路線③實踐決定于認識,深入調研堅持了實踐第一的觀點④解決問題和問題解決的轉化依賴于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