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堂導學案 科目:政治 年級:高一課題 運動的規律性 第 1 課時班級 姓名 小組學習目標1.了解運動的含義,理解物質與運動的關系。2.了解規律的含義,理解規律的客觀性與普遍性。3.了解主觀能動性的表現,理解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4.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含義與要求。二、學習重難點:重點: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含義與要求。難點::了解主觀能動性的表現,理解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三、自主學習了解感知規律是客觀的1、物質是運動的(1)哲學的運動概念:哲學上所講的運動,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2)物質和運動的關系:①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固有的 和 。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 。(強調物質離不開運動。離開運動談物質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觀點。)②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載體,脫離物質的 是根本不存在的。(強調運動離不開物質,離開物質談運動是唯心主義觀點。)(3)具體物質形態的運動及物質載體————由低級到高級運動是有規律的(1)規律的含義: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 、 、 聯系。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意識能夠能動的 、意識能夠指導人們能動的認識世界(1)意識活動的特點: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 .(2)人的意識不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把握深藏于事物內部的 和 。(3)世界上只有 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2、人能夠能動的改造世界——意識能動的反作用于物質(1)意識能動的指導人們改造世界。A即通過實踐把觀念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創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 。B正確的意識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推動作用;C錯誤的意識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阻礙作用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1、什么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就是我們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 ,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的 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2、如何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①要求我們充分發揮 ,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②要求我們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 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③既要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 ,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四.深入學習1.規律客觀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論:(1)原理內容①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②規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其運動、變化和發展過程都有其固有的規律。(2)方法論:我們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把事物本身固有的規律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總結: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3、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原理(1)【原理內容】①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②意識的能動性受客觀規律的制約。A只有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意識,才能有效發揮能動作用,正確指導人們的實踐,實現改造世界的預期目的;B違背客觀規律的錯誤意識,會導致實踐的失敗,會對事物的發展產生阻礙作用。(2)【方法論】①要求我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②片面地強調發揮主觀能動性,無視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的制約,屬于唯心主義;只強調尊重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否認人的主觀能動性,是機械唯物主義。三、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及方法論(重點)1、【原理內容】(1)物質是本原,意識是物質的派生物,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2)意識具有能動作用。①意識不僅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而且可以能動地指導人們改造世界。②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意識,能正確指導人們的實踐,實現改造世界的預期目標;違背規律的錯誤意識對事物發展產生阻礙作用。2、【方法論】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的原理,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1)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2)要充分重視和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四.遷移運用某汽車企業開發的“刀片電池”于2021年3月首次量產,并應用在新車型上。新型電池體積比能量密度提升50%左右,成本下降20%—30%,將促進公司進一步發展。這啟示我們( )①物質是運動的物質?、谌四軌蚰軇拥馗脑焓澜纭、凼挛锇l展有其規律性?、芤l揮主觀能動性以認識和利用規律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