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時 理解質量互變 新授課【學習目標】學習目標 1.能闡述質變、量變的含義,說明質量互變規律。 2.能以統一性的觀念正確闡述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和飛躍性、連續性和間斷性。 3.能闡述適度原則的含義,闡明遵循適度原則的要求。重 點 闡明質量互變規律;闡明遵循適度原則的要求。【自主讀學】學習任務任務一:閱讀教材P80-84,完成下列問題。請同學們注重于文本的閱讀,初步學習相關知識點。 1.請回顧所學,闡述質變與量變的辯證關系? 參考答案:①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一個量的積累過程,沒有量的積累,質變就不會發生)②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體現并保存量變的成果,并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量變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 2.當事物超出其質的規定性,事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量變具有何種情形? 參考答案:事物發生了質的變化,變成了他物。量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以及事物構成因素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方式。 3.說說漸進性、飛躍性、連續性和間斷性這幾個概念具有什么關系? (1)連續性、漸進性的關系:連續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發生了變化,是事物發展中的漸進性過程。這個過程是量變(選填“量變”“質變”)的體現。 (2)間斷性、飛躍性:事物在質上發生了變化,是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是漸進性過程的中斷,或連續性的間斷。這個過程是質變(選填“量變”“質變”)的體現。 (3)漸進性與連續性的每一步進展都是對自己的破壞,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飛躍性與間斷性。 (4)正是因為有漸進性與連續性的積累,才產生了飛躍性與間斷性,所以,飛躍性與間斷性包含著漸進性與連續性。 4.請從下面的案例中,說說“度”“關節點或臨界點”分別指什么?它們有何實際意義? 案例: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在0-100度這個幅度內,水保持液態不變。如果超出0-100度這個溫度范圍,水就變成冰或者水蒸氣了。 參考答案:度指的是“0-100度”,在此范圍內,水保持液體狀態;“關節點或臨界點”指的是“0度”和“100度”,超過這個節點,水將成固態與氣態。 5.什么是適度原則?請簡述我們為什么要堅持適度原則? 參考答案:含義:在度的范圍之內,事物的質保持不變,質規定著量的運動范圍和變化幅度;超出這個范圍,事物的質就發生變化,質與量的統一就會破裂。原因:為了保持我們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質,應當把事物的變化控制在度的范圍內,防止過猶不及。 6.說一說我們該如何掌握適度原則? (1)“得當”: ①適度原則就是要在”度”的范圍內尋求和把握事物發展的適當程度的原則。 ②適當就是幅度“得當”,而不是“失當”。適度原則要求我們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不犯極端化的錯誤。 (2)“得中”: ①遵循適度原則,并不只是被動地適應事物的存在狀態,而是包含著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 ②適度思維是“得中”而處之的思維,反對折中思維。 (3)積極促成質變:要改變我們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質,就應當積極創造條件,促進事物量的變化,并使其向度的邊緣不斷發展,使該物轉化為他物。 任務二:結合課前預習,完成預習小測。 1.古希臘一農夫養驢以運貨。某日,驢馱貨輕快而行,遂略加貨物,驢仍走得輕快,再加一點,驢依然走得輕快,再加……最后,驢身體不支倒地而斃。這個故事包含的道理是 ( D ) A.質變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 B.事物發展最終是通過量變實現的 C.量變和質變之間沒有明確界限 D.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質變 2.魯迅在評《三國演義》時說:“至于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這一論述啟示我們( B ) A.要區分事物的兩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對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個整體 3.習近平主席曾引用《荀子·儒效》中的名句“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向我們指出幸福和美好未來不會自己出現,成功屬于勇毅而篤行的人。這體現了( A ) A.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要根據需要積極促成事物的質變 B.量變必然引起質變 C.要保持事物的特定的質穩定不變 D.量變在前,質變在后 4.在“度”中,質和量相互結合、相互規定,密不可分,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堅持適度原則,使事物的變化保持在適當的量的范圍內,防止“過”或“不及”。下列選項中,說明要堅持適度原則的有( A ) A.適可而止 B.對癥下藥 C.量體裁衣 D.因地制宜【課中探究】學習任務探究目標一:闡明質量互變規律。 任務: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芯片,是指內含集成電路的體積小的硅片,被稱為信息產業的糧食,電子設備的“大腦”。芯片產業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我國芯片產業快速成長,在某些領域有所突破。但另一方面,我國芯片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弱、產業配套度低、人才缺乏等問題十分突出,導致我國嚴重缺乏集成電路關鍵材料和高端設備。在存儲器、CPU等高端芯片領域幾乎是空白,與美歐國家的差距明顯,關鍵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高。芯片領域關鍵核心技術亟待取得歷史性突破。因此我們要不斷創新,創立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產業,實現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 運用質量互變規律的知識,說明應如何實現我國芯片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的歷史性突破。 參考答案:①事物的發展始于量變,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必須重視量的積累,為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狀態作準備。我國芯片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弱,因此實現芯片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需要我們埋頭苦干,積蓄力量。 ②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當我們需要改變事物的特定的質時,要積極創造條件,并利用有利時機,促成事物的飛躍。因此我們要抓住人工智能和信息化這一機遇,加大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以實現芯片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的歷史性突破。 ③質變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推動事物不斷前進。我國芯片產業要不斷創新,實現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 材料2:請說明下圖中漸進性、飛躍性、連續性和間斷性是如何體現的? 參考答案:當PH小于6.8或大于7.8時,人會走向死亡,這屬于飛躍性和間斷性;當PH處于6.8和7.35、7.45和7.8之間時,人處于非健康狀態,這屬于漸進性和連續性;當PH從6.8量積累到7.35或者PH從7.8降低到7.45之后時,人會處于健康狀態,此時屬于飛躍性和間斷性,在7.35-7.45之間時,又屬于漸進性和連續性。 【核心知識小結】 闡述質量互變規律的含義。(見同步教學PPT)探究點二:闡明遵循適度原則的要求。 任務一:要保持適度原則,要求主要是:①防止過猶不及。②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③積極創造條件,促成事物質變。 思考1:連連看。 思考2:根據保持適度原則的要求,各舉生活實踐中的一例。 ①防止過猶不及:服藥治病,劑量必須適當,用量太少治不了病,用量過多會造成藥物中毒。 ②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 ③積極創造條件,促成事物質變:要想讓自己從中學生發展為大學生,就要努力學習,提升能力,通過參加高考,以優生成績考上大學,促成質變。 任務二:閱讀材料,回答后面的問題。 一只饑餓的小老鼠遇到了一只盛滿大米的米缸,看著白花花的大米,小老鼠興奮不已,每天跳進跳出,想吃就吃,但是米缸里的米一天天減少,缸口與米的距離一天天拉大。當小老鼠所能跳過的高度低于缸口與米之間的距離時,它沒有擺脫米的誘惑,仍跳進缸中享受米的滋味,但就這一跳,使小老鼠在吃完缸中的米之后,困斃在缸中。 結合材料運用把握適度原則的相關知識思考:這則寓言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 參考答案:在度的范圍之內,事物的質保持不變;超出這個范圍,事物的質就發生變化,質與量的統一就會破裂。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活動中遵循“適度”原則。小老鼠的悲哀就在于沒有把握好能夠跳出米缸的“度”,以至于最后一跳再也跳不出米缸,最終只能困斃在缸中。 【核心知識小結】 闡明遵循適度原則的要求。(見同步教學PPT)【學習總結】(請構建本節課的思維導圖)(時間:5-8分鐘) 要求:了解本課時的結構和每個目題之間的相互關系,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構建思維導圖。 做到兩點:第一,圍繞概念“質量互變規律”“把握適度原則”展開,第二,詳略得當,重點內容一定展示多層次。2第三課時 理解質量互變 新授課【學習目標】學習目標 1.能闡述質變、量變的含義,說明質量互變規律。 2.能以統一性的觀念正確闡述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和飛躍性、連續性和間斷性。 3.能闡述適度原則的含義,闡明遵循適度原則的要求。重 點 闡明質量互變規律;闡明遵循適度原則的要求。【自主讀學】學習任務任務一:閱讀教材P80-84,完成下列問題。請同學們注重于文本的閱讀,初步學習相關知識點。 1.請回顧所學,闡述質變與量變的辯證關系? 2.當事物超出其質的規定性,事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量變具有何種情形? 3.說說漸進性、飛躍性、連續性和間斷性這幾個概念具有什么關系? (1)連續性、漸進性的關系:連續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發生了變化,是事物發展中的 過程。這個過程是 (選填“量變”“質變”)的體現。 (2)間斷性、飛躍性:事物在質上發生了變化,是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是漸進性過程的中斷,或連續性的間斷。這個過程是 (選填“量變”“質變”)的體現。 (3)漸進性與連續性的每一步進展都是對自己的破壞,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 性與 。 (4)正是因為有漸進性與連續性的 ,才產生了飛躍性與間斷性,所以,飛躍性與間斷性 著漸進性與連續性。 4.請從下面的案例中,說說“度”“關節點或臨界點”分別指什么?它們有何實際意義? 案例: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在0-100度這個幅度內,水保持液態不變。如果超出0-100度這個溫度范圍,水就變成冰或者水蒸氣了。 5.什么是適度原則?請簡述我們為什么要堅持適度原則? 6.說一說我們該如何掌握適度原則? (1)“得當”: ①適度原則就是要在”度”的范圍內尋求和把握事物發展的 的原則。 ②適當就是幅度 ,而不是“失當”。適度原則要求我們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 ,不犯 的錯誤。 (2)“得中”: ①遵循適度原則,并不只是被動地適應事物的存在狀態,而是包含著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 ②適度思維是 的思維,反對 思維。 (3)積極促成質變:要改變我們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質,就應當積極 ,促進事物量的變化,并使其向度的 不斷發展,使該物轉化為他物。 任務二:結合課前預習,完成預習小測。 1.古希臘一農夫養驢以運貨。某日,驢馱貨輕快而行,遂略加貨物,驢仍走得輕快,再加一點,驢依然走得輕快,再加……最后,驢身體不支倒地而斃。這個故事包含的道理是 ( ) A.質變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 B.事物發展最終是通過量變實現的 C.量變和質變之間沒有明確界限 D.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質變 2.魯迅在評《三國演義》時說:“至于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這一論述啟示我們( ) A.要區分事物的兩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對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個整體 3.習近平主席曾引用《荀子·儒效》中的名句“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向我們指出幸福和美好未來不會自己出現,成功屬于勇毅而篤行的人。這體現了( ) A.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要根據需要積極促成事物的質變 B.量變必然引起質變 C.要保持事物的特定的質穩定不變 D.量變在前,質變在后 4.在“度”中,質和量相互結合、相互規定,密不可分,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堅持適度原則,使事物的變化保持在適當的量的范圍內,防止“過”或“不及”。下列選項中,說明要堅持適度原則的有( ) A.適可而止 B.對癥下藥 C.量體裁衣 D.因地制宜【課中探究】學習任務探究目標一:闡明質量互變規律。 任務: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芯片,是指內含集成電路的體積小的硅片,被稱為信息產業的糧食,電子設備的“大腦”。芯片產業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我國芯片產業快速成長,在某些領域有所突破。但另一方面,我國芯片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弱、產業配套度低、人才缺乏等問題十分突出,導致我國嚴重缺乏集成電路關鍵材料和高端設備。在存儲器、CPU等高端芯片領域幾乎是空白,與美歐國家的差距明顯,關鍵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高。芯片領域關鍵核心技術亟待取得歷史性突破。因此我們要不斷創新,創立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產業,實現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 運用質量互變規律的知識,說明應如何實現我國芯片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的歷史性突破。 材料2:請說明下圖中漸進性、飛躍性、連續性和間斷性是如何體現的?探究點二:闡明遵循適度原則的要求。 任務一:要保持適度原則,要求主要是:①防止過猶不及。②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③積極創造條件,促成事物質變。 思考1:連連看。 思考2:根據保持適度原則的要求,各舉生活實踐中的一例。 ①防止過猶不及: 。 ②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 。 ③積極創造條件,促成事物質變: 。 任務二:閱讀材料,回答后面的問題。 一只饑餓的小老鼠遇到了一只盛滿大米的米缸,看著白花花的大米,小老鼠興奮不已,每天跳進跳出,想吃就吃,但是米缸里的米一天天減少,缸口與米的距離一天天拉大。當小老鼠所能跳過的高度低于缸口與米之間的距離時,它沒有擺脫米的誘惑,仍跳進缸中享受米的滋味,但就這一跳,使小老鼠在吃完缸中的米之后,困斃在缸中。 結合材料運用把握適度原則的相關知識思考:這則寓言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9課 理解質量互變 學生版.docx 第9課 理解質量互變 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