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時 辯證思維的含義與特征 新授課
【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1.能簡述形而上學思維的實質。 2.能闡述辯證思維的含義,明確其與形而上學思維的區別。 3.能闡明辯證思維的整體性、動態性特征,學會整體、動態性思考問題,把握變化發展中的規律。
重 點 闡述辯證思維的含義;闡明辯證思維的特征。
【自主讀學】
學習任務
任務一:閱讀教材P72-76,完成下列問題。請同學們注重于文本的閱讀,初步學習相關知識點。 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形而上學思維為什么是錯誤的 參考答案:形而上學思維認為事物是一成不變的,事物之間的界限都是絕對分明和固定不變的,把這種看法變成一種世界觀、方法論,就是形而上學思維。 2.說說什么是辯證思維?用自己的話理解為什么我們需要辯證思維? 參考答案:辯證思維是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其實質和核心是運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原因:物質世界是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的,人的認識在認識外部世界的時候是反映事物變化發展的規律性,這就需要我們用辯證的思維去認識復雜的物質世界。(言之有理即可) 3.請根據教材完成下列填空,初步了解辯證思維的特征。 (1)整體性是辯證思維的重要特征。 ①含義: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將認識對象的各個要素、各種聯系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在頭腦中再現出來,并從整體角度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②作用: a.能夠科學地處理“此”與“彼”之間的關系; b.能夠科學地處理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 (2)動態性是辯證思維的又一重要特征。 ①含義:就是用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用矛盾運動的觀點看問題。 ②作用: a.能夠科學地把握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b.把握事物變化發展的規律。 4.辯證思維強調整體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獨立性;辯證思維強調動態性,但不排斥相對的靜態性。辯證思維在整體性與獨立性、動態性與靜態性的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 5.辯證思維的發展歷程:從自發到自覺。 古代以樸素的辯證思維方式把握世界的整體發展和矛盾運動近代①人們開始自覺地、系統地研究辯證思維,這時的研究大多帶有唯心主義性質; ②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繼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創立了科學形態的辯證思維學說現代隨著系統科學的興起與發展,辯證思維學說得以進一步豐富和深化
任務二:結合課前預習,完成預習小測。 1.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到空間應用系統、載人飛船系統、運載火箭系統等諸多系統,各系統既分工明確又相互關聯。這體現了辯證思維的特征是( B ) A.靜止性 B.整體性 C.部分性 D.動態性 2.恩格斯曾說:“辯證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觀念上的反映時,本質上是從它們的聯系、它們的聯結、它們的運動、它們的產生和消逝方面去考察的。”恩格斯的這一名言主要說明辯證思維( D ) ①把多層次、多視角的認識綜合起來,整體性地思考問題 ②用動態的方式去思考認識對象 ③能夠科學地把握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④把認識對象看成不斷變化著的開放系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2年2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它將東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使數據要素跨域流動,織就全國算力一張網。在緩解東部能源緊張問題的同時,給西部發展開辟新路。國家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從思維方法上說明了( D ) A.辯證思維強調整體性思維,否認部分 B.只要堅持辯證思維,就能認清一切事物 C.強調動態性思維,排斥相對靜態性思維 D.辯證思維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4.清代詩人翁格在《暮春》中寫道:“莫怨春歸早,花余幾點紅。留將根蒂在,歲歲有東風。”這首詩主要說明了( B ) A.要堅持整體性的辯證思維 B.要堅持動態性的辯證思維 C.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D.人與自然是協調發展的
【課中探究】
學習任務
探究目標一:闡述辯證思維的含義。 任務: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寓言《盲人摸象》中說:“一群盲人摸象,摸到象牙,說像蘿卜。摸到耳朵,說像簸箕。摸到頭,說像石頭。摸到鼻子,說像棒槌。摸到腳,說像杵臼。摸到背,說像床。摸到肚子,說像甕。摸到尾巴,說像繩。” 材料2:建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中國奔向浩瀚宇宙的步伐愈發堅定豪邁。從嫦娥探月到天問探火,從北斗服務全球到空間站開門納客,一枚枚火箭拔地而起,一顆顆“中國星”閃耀蒼穹,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發展到壯大,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 思考:材料1與材料2分別代表了哪兩種思維?它們有何區別? 參考答案:材料一是形而上學思維,認為事物是一成不變的,事物之間的界限是絕對分明和固定不變的,并把這種看法變成一種世界觀、方法論。材料二是辯證思維,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其實質和核心是運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 材料3:《呂氏春秋·察今》載:“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軍驚而壞都舍。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 思考:(1)閱讀上述材料,請你從思維方式角度談談“荊人襲宋”失敗的原因。 參考答案:荊人先前做標記的時候,河水不深,士兵是可以通過的。如今,水位發生了變化,河水上漲了很多,荊人還按照原來的舊標記渡河,必然行不通。 從思維方式上看,荊人失敗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請進一步分析“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中的思維方式。 參考答案:“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中的思維方式是辯證的思維方式,是以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的方式認識問題的,這樣的思維才能反映客觀事物變化發展的規律。 “事”與“化”、“時”與“進”、“勢”與“新”是相輔相成的。我們要因事而化,從具體的客觀事物、客觀規律出發認識事物;要因時而進,當時代已經變遷,客觀事物已經發生變化,我們要抓住時機,從變化的情況出發認識事物;要因勢而新,當一切都已經發生了變化,我們的認識也要與時俱進,隨之發展。
探究點二:闡明辯證思維的特征。 任務: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中的航天員系統負責選拔、訓練航天員,對他們進行醫學監督和醫學保障;空間應用系統負責載人航天工程的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載人飛船系統負責研制神舟號載人飛船;運載火箭系統負責研制用于發射飛船的運載火箭;發射場系統負責火箭、飛船、有效載荷和航天員系統裝船設備在發射場的測試和發射,并提供相應的保障條件;測控通信系統負責完成飛行試驗的地面測量和控制任務;著陸場系統負責對飛船再入的捕獲、跟蹤和測量,搜索、回收返回艙等;空間實驗室系統負責驗。這八大系統既分工明確又相互關聯,構成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整體。 思考:(1)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體現的思維方式有什么特征? (2)你如何看待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各子系統之間的關系? 參考答案:(1)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中體現的思維方式是具有整體性的辯證思維,載人航天工程總系統是由它的各個要素、各種聯系構成的有機整體。這種思維方式的特征是工作對象的各個要素、各種聯系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各負其責;同時,它又以豐富的、多樣的方式整合起來,為成功完成載人航天工程的根本任務服務。 (2)首先,辯證思維能夠科學地處理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整體與部分之間因為有對方而存在,不是孤立地存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中不同的子系統之間是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關系。沒有子系統就沒有總系統,總系統由子系統構成。不同的子系統都是總系統中的一個部分。 其次,事物的整體總是相對而言的,不同的子系統之間是有層次之分的,形成了完整的層級關系,構成了一個復雜性有機系統。辯證思維是把多層次、多視角的認識綜合起來,整體性地思考問題的。 材料2:1992年9月,中央決策實施載人航天工程,并確定了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從此踏上頂天立地的征程。 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 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中國載人航天由此踏上了新的征程。 思考:談談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體現了辯證思維的什么特征。 參考答案:人們的思維要正確地反映事物實際存在的過程,就必須以動態的方式思考認識對象。用動態性的辯證思維看問題,就是用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用矛盾運動的觀點看問題。因此,我們不僅要考察事物的歷史和現狀,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來,把認識對象看成不斷變化的開放系統,不能人為地將其改變為相對僵化的封閉系統,那是違背事物發展規律的。 【核心知識小結】 辯證思維的特征。(見同步教學PPT)
【學習總結】(請構建本節課的思維導圖)(時間:5-8分鐘) 要求:了解本課時的結構和每個目題之間的相互關系,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構建思維導圖。 做到兩點:第一,圍繞概念“辯證思維的含義”“辯證思維的特征”展開,第二,詳略得當,重點內容一定展示多層次。
2第一課時 辯證思維的含義與特征 新授課
【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1.能簡述形而上學思維的實質。 2.能闡述辯證思維的含義,明確其與形而上學思維的區別。 3.能闡明辯證思維的整體性、動態性特征,學會整體、動態性思考問題,把握變化發展中的規律。
重 點 闡述辯證思維的含義;闡明辯證思維的特征。
【自主讀學】
學習任務
任務一:閱讀教材P72-76,完成下列問題。請同學們注重于文本的閱讀,初步學習相關知識點。 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形而上學思維為什么是錯誤的 2.說說什么是辯證思維?用自己的話理解為什么我們需要辯證思維? 3.請根據教材完成下列填空,初步了解辯證思維的特征。 (1)整體性是辯證思維的重要特征。 ①含義:用________的觀點看問題,將認識對象的各個要素、各種聯系的________在頭腦中再現出來,并從________角度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②作用: a.能夠科學地處理________之間的關系; b.能夠科學地處理________之間的關系。 (2)動態性是辯證思維的又一重要特征。 ①含義:就是用________的觀點看問題,用________的觀點看問題。 ②作用: a.能夠科學地把握事物的________過程。 b.把握事物變化發展的________。 4.辯證思維的發展歷程:從自發到自覺 古代以________把握世界的整體發展和矛盾運動近代①人們開始________、________研究辯證思維,這時的研究大多帶有唯心主義性質; ②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繼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創立了科學形態的________學說現代隨著________的興起與發展,辯證思維學說得以進一步豐富和深化
任務二:結合課前預習,完成預習小測。 1.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到空間應用系統、載人飛船系統、運載火箭系統等諸多系統,各系統既分工明確又相互關聯。這體現了辯證思維的特征是( ) A.靜止性 B.整體性 C.部分性 D.動態性 2.形式邏輯是康德首先使用的一個術語,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要工具,是人類認識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出現的思維方式。形式邏輯的核心任務是( ) A.把握從真前提推導出真結論的規律和規則 B.認識和把握從前提中推導出結論的真實性 C.檢驗非實踐的認識,不輕信和盲從 D.把握和利用“規律”服務工具性學科 3.2022年2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它將東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使數據要素跨域流動,織就全國算力一張網。在緩解東部能源緊張問題的同時,給西部發展開辟新路。國家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從思維方法上說明了( ) A.辯證思維強調整體性思維,否認部分 B.只要堅持辯證思維,就能認清一切事物 C.強調動態性思維,排斥相對靜態性思維 D.辯證思維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4.清代詩人翁格在《暮春》中寫道:“莫怨春歸早,花余幾點紅。留將根蒂在,歲歲有東風。”這首詩主要說明了( ) A.要堅持整體性的辯證思維 B.要堅持動態性的辯證思維 C.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D.人與自然是協調發展的
【課中探究】
學習任務
探究目標一:闡述辯證思維的含義。 任務: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寓言《盲人摸象》中說:“一群盲人摸象,摸到象牙,說像蘿卜。摸到耳朵,說像簸箕。摸到頭,說像石頭。摸到鼻子,說像棒槌。摸到腳,說像杵臼。摸到背,說像床。摸到肚子,說像甕。摸到尾巴,說像繩。” 材料2:建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中國奔向浩瀚宇宙的步伐愈發堅定豪邁。從嫦娥探月到天問探火,從北斗服務全球到空間站開門納客,一枚枚火箭拔地而起,一顆顆“中國星”閃耀蒼穹,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發展到壯大,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 思考:材料1與材料2分別代表了哪兩種思維?它們有何區別? 材料3:《呂氏春秋·察今》載:“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軍驚而壞都舍。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 思考:(1)閱讀上述材料,請你從思維方式角度談談“荊人襲宋”失敗的原因。 請進一步分析“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中的思維方式。
探究點二:闡明辯證思維的特征。 任務: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中的航天員系統負責選拔、訓練航天員,對他們進行醫學監督和醫學保障;空間應用系統負責載人航天工程的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載人飛船系統負責研制神舟號載人飛船;運載火箭系統負責研制用于發射飛船的運載火箭;發射場系統負責火箭、飛船、有效載荷和航天員系統裝船設備在發射場的測試和發射,并提供相應的保障條件;測控通信系統負責完成飛行試驗的地面測量和控制任務;著陸場系統負責對飛船再入的捕獲、跟蹤和測量,搜索、回收返回艙等;空間實驗室系統負責驗。這八大系統既分工明確又相互關聯,構成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整體。 思考:(1)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體現的思維方式有什么特征? (2)你如何看待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各子系統之間的關系? 材料2:1992年9月,中央決策實施載人航天工程,并確定了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從此踏上頂天立地的征程。 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 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中國載人航天由此踏上了新的征程。 思考:談談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體現了辯證思維的什么特征。
2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