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高中音樂鑒賞第一單元 | 第四主題學會聆聽音樂 | 理解與認知課前一聽A.巍峨的高山聆聽音樂,分析你所聽到的音樂代表怎樣的形象?B.潺潺的小溪C.飛翔的鳥兒D.澎湃的大海——《沃爾塔瓦河》1音樂欣賞·1812序曲《1812序曲》背景介紹柴可夫斯基應他的老師尼古拉·魯賓斯坦之請而作,目的是慶祝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重建。這座教堂曾在1812年俄法戰爭中被戰火焚毀。該序曲于1882年8月20日在該教堂首演。《1812序曲》內容《1812序曲》是柴科夫斯基于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作品講述了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侖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序奏呈示部展開部尾聲再現部作品曲式結構圖“奏鳴曲式”是一種大型曲式,是奏鳴曲主要樂章常用的一種結構形式。它包含幾個不同主題的呈示、發展和再現以及特定的調性布局。有時也可以在呈示部前加上引子,在再現部后加上尾聲。眾贊歌主題作品分析——序奏部分俄國騎兵主題俄國人民寧靜的生活法軍入侵,俄軍準備戰斗作品分析——呈示部(主部主題)戰斗主題法軍主題激烈的戰爭場面法軍侵略軍的步步緊逼《馬賽曲》作品分析——呈示部(副部主題)速度 節奏 主奏樂器 表現內容俄軍主題1俄軍主題2慢速徐緩舒展型家鄉的思念弦樂組樂觀的心態木管組密集型輕快活潑請你將這六個主題串聯起來,講一講這首作品要表現的故事。俄國寧靜的生活法軍入侵俄軍積極應戰法軍步步逼近俄軍撤退山林,思念家鄉但仍積極作戰——然而,故事并沒有結束聆聽展開部和再現部思考:展開部由哪兩個主題組成,表現了怎樣的場景?由法軍主題和戰斗主題組成,表現了激烈的戰斗場面思考:再現部法軍主題有了怎樣的變化?這一部分結束的時候,音樂的力度有何變化,寓意著什么?法軍主題變得短小而不完整。結尾力度逐漸減弱,寓意著法軍的潰敗1、尾聲部分出現了哪些旋律主題呢?聆聽尾聲部分并思考法軍主題、眾贊歌主題、騎兵主題。2、尾聲處你聽到了哪些不一樣的聲音,這些聲音象征著什么呢?出現了鐘聲和炮聲,鐘聲寓意著對和平的向往,炮聲象征著勝利的贊歌。柴可夫斯基是十九世紀偉大的俄羅斯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作品反映了沙皇統治下的俄羅斯廣大知識階層苦悶心理和對幸福美滿生活的深切渴望;著力揭示人們的內心矛盾,充滿強烈的戲劇沖突和熾熱的感彩。作者介紹——柴可夫斯基作品賞析——1812序曲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