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4 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1、人類基因組計劃測定的是24條染色體( 22條常染色體+ X + Y )上的 DNA 的堿基序列。2、一條染色體上有許多個DNA分子,一個DNA分子上有很多個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現線性排列。每一個基因都是特定的DNA片段,有著特定的 遺傳效應 ,這說明DNA中蘊涵了大量的遺傳信息 。3、DNA能夠儲存足夠量的遺傳信息,遺傳信息蘊藏在4種堿基排列順序之中,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堿基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是生物體多樣性和特異性的物質基礎。4、DNA分子上分布著多個基因,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5.有些病毒的遺傳物質是 RNA,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等。對這類病毒而言,基因就是有遺傳效應的RNA片段。培優第一階——基礎過關練1.真核生物的基因本質是( )A.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B.有遺傳效應的氨基酸片段C.DNA片段 D.氨基酸片段2.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核酸片段。人的基因中不應有( )A.分子內氫鍵 B.一個脫氧核糖與兩個磷酸基相連接C.堿基A與T的配對 D.堿基A與U的配對3.下列關于基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不存在基因 B.人體肝細胞和成熟紅細胞所含基因相同C.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D.基因都是4種堿基的隨機排列的DNA片段4.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下列關于基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A.等位基因存在于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中B.病毒的基因可能是有遺傳效應的RNA片段C.自交不發生性狀分離的個體肯定是基因純合子D.顯性基因能表達,隱性基因不能表達5.下列有關基因的敘述,錯誤的是( )A.是20種氨基酸的有序排列 B.能夠儲存遺傳信息C.可以準確地復制 D.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6.DNA指紋法在案件偵破工作中有著重要作用,從案發現場提取到的DNA樣品,可為案件偵破提供證據,其中的生物學原理是( )A.不同人體內的DNA所含堿基種類不同B.不同人體內的DNA所含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不同C.不同人體內的DNA所含氨基酸種類、數目、排列順序不同D.不同人體內的DNA空間結構不同7.下列關于DNA的敘述,正確的是( )A.DNA的雙螺旋結構使DNA分子具有較強的特異性B.連接磷酸與五碳糖的化學鍵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斷裂C.DNA的片段都有遺傳效應,可控制生物的性狀D.DNA復制發生在細胞分裂前的間期8.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下列關于基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B.農桿菌的特定基因轉入番薯細胞后可以在番薯細胞內復制C.基因的遺傳信息蘊藏在堿基的排列順序之中,這種排列順序不會發生改變D.基因概念是通過演繹的方法得出的9.下列關于DNA、基因、染色體的關系描述正確的是( )A.細胞中大小、形態相同的兩條染色體一定是同源染色體B.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構成,一條染色體上可能會有1或2個DNA分子C.基因通常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所以真核生物的基因一定都在染色體上D.DNA分子一條鏈上的相鄰堿基通過氫鍵相連10.某DNA分子片段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虛線框內代表的是胞嘧啶脫氧核苷酸B.DNA中核苷酸的連接方式決定了遺傳信息C.該DNA片段進行三次復制共需要消耗14個鳥嘌呤脫氧核苷酸D.圖中一條鏈中相鄰堿基之間以“—脫氧核糖—磷酸基團—脫氧核糖—”相連11.下列關于遺傳學有關概念和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基因是雙鏈DNA分子中某條鏈上的有遺傳效應的片段B.位于同源染色體上同一位點,控制相對性狀的兩個基因稱為等位基因C.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直線排列D.人類的某特定基因有100個堿基對,則其有400種排列方式培優第二階——拓展培優練1.雙微體(DMs)是染色體外成對出現的無著絲粒的環狀DNA分子,存在于各種類型的癌細胞中,大小不一,可自主復制,經常攜帶癌基因和耐藥基因擴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DMs上含有遺傳效應片段B.DMs成對存在是同源染色體C.DMs中每個脫氧核糖均連接兩個磷酸基團D.腫瘤惡性程度可能與癌細胞中DMs含量有關2.下列有關染色體、DNA、基因、脫氧核苷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段基因中嘌呤堿基與嘧啶堿基數量不一定相等B.表型相同的個體,控制該表現型的遺傳因子組成一定相同C.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G和C含量較多的DNA分子更難以解旋D.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型稱之為相對性狀3.摩爾根和他的學生發明了測定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相對位置的方法,并且繪出第一幅果蠅各種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相對位置圖(如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摩爾根通過果蠅雜交實驗運用類比推理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B.果蠅的深紅眼基因只能在眼部細胞表達與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有關C.圖中的白眼基因可能是朱紅眼基因突變產生的D.果蠅的腸道干細胞在聯會時可能會含有4個短硬毛基因4.真核細胞中,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而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遺傳效應的片段,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核中的DNA全部分布在染色體上,且每條染色體上只有一個DNA分子B.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所以染色體就是由基因組成的C.性染色體上包含很多基因,這些基因都起決定個體性別的作用D.有絲分裂時,核DNA會發生復制,然后隨染色體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5.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用35S和32P同時標記噬菌體,用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進入細菌體內的成分有含35S的蛋白質或含32P的DNAB.堿基排列在外側,靠氫鍵連接,且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C.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一條染色體上有許多個基因D.某DNA片段有100個堿基對,含40個胸腺嘧啶,若連續復制3次,則第三次復制時需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數是420個6.下列是某同學構建的關于基因的概念模型,其中不合理的一組是( )①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是: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②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基因中的堿基數小于DNA中的堿基總數③基因的本質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④基因攜帶的遺傳信息蘊藏在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中⑤DNA中特有的堿基對構成了DNA分子的特異性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7.下圖為一只果蠅兩條染色體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果蠅的眼色受多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四種基因在果蠅的體細胞中均成對存在C.v基因的遺傳不一定與性別相關聯D.w基因是一段包含完整遺傳信息單位的DNA片段8.下列有關基因和染色體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A.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之一B.基因在染色體上成對存在C.每條染色體的基因數相同D.染色體和基因的單體相同9.下列有關染色體、DNA、基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DNA分子的一條鏈中G+C=28%,則DNA分子中A占36%B.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真核生物的DNA分子上存在非基因序列C.在DNA分子中,與脫氧核糖直接相連的一般是一個磷酸基團和一個堿基D.15N標記的DNA在14N培養液中復制兩次后,含15N與含14N的DNA數目之比為1:2培優第三階——高考沙場點兵1.(2023·海南·統考高考真題)下列關于真核生物遺傳物質和性狀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始終等于DNA的數目B.有絲分裂有利于保持親代細胞和子代細胞間遺傳性狀的穩定C.細胞中DNA分子的堿基對數等于所有基因的堿基對數之和D.生物體中,一個基因決定一種性狀,一種性狀由一個基因決定3.4 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1、人類基因組計劃測定的是24條染色體( 22條常染色體+ X + Y )上的 DNA 的堿基序列。2、一條染色體上有許多個DNA分子,一個DNA分子上有很多個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現線性排列。每一個基因都是特定的DNA片段,有著特定的 遺傳效應 ,這說明DNA中蘊涵了大量的遺傳信息 。3、DNA能夠儲存足夠量的遺傳信息,遺傳信息蘊藏在4種堿基排列順序之中,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堿基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是生物體多樣性和特異性的物質基礎。4、DNA分子上分布著多個基因,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5.有些病毒的遺傳物質是 RNA,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等。對這類病毒而言,基因就是有遺傳效應的RNA片段。培優第一階——基礎過關練1.真核生物的基因本質是( )A.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B.有遺傳效應的氨基酸片段C.DNA片段 D.氨基酸片段【答案】A【詳解】A、真核生物中,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功能單位和結構單位,A正確;BD、氨基酸片段沒有遺傳效應不是基因,BD錯誤;C、若是沒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也不是基因,C錯誤。2.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核酸片段。人的基因中不應有( )A.分子內氫鍵 B.一個脫氧核糖與兩個磷酸基相連接C.堿基A與T的配對 D.堿基A與U的配對【答案】D【詳解】A、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DNA是雙鏈結構,雙鏈之間由氫鍵鏈接,A不符合題意;B、DNA片段由脫氧核苷酸連接而成,一個脫氧核糖與兩個磷酸基相連接,B不符合題意;C、DNA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為堿基A與T的配對、G與C配對,C不符合題意;D、DNA分子中沒有U,所以不會出現堿基A與U的配對,D符合題意;3.下列關于基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不存在基因 B.人體肝細胞和成熟紅細胞所含基因相同C.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D.基因都是4種堿基的隨機排列的DNA片段【答案】C【分析】基因通常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真核生物的基因主要存在細胞核中,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也含有少量的基因,原核生物的基因主要存在于擬核中。【詳解】A、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也存在少量基因,A錯誤;B、人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沒有細胞核基因,也沒有細胞質基因,而肝細胞有核基因和質基因,B錯誤;C、基因通常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C正確;D、RNA病毒的基因是4種堿基按照一定順序排列的RNA片段,D錯誤。4.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下列關于基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A.等位基因存在于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中B.病毒的基因可能是有遺傳效應的RNA片段C.自交不發生性狀分離的個體肯定是基因純合子D.顯性基因能表達,隱性基因不能表達【答案】B【分析】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但生物的性狀不全是遺傳決定。【詳解】A、等位基因是對于由染色體的細胞而言的,原核細胞沒有染色體,不存在等位基因,A錯誤;B、 病毒的成分包括蛋白質和核酸(DNA或RNA),故有的病毒的基因為RNA,如:新冠病毒,B正確;C、生物的性狀是由環境和基因共同作用形成的,受環境影響導致后代沒有產生性狀分離,則親本不一定是純合子,C錯誤;D、隱性基因也能表達,如隱性純合子,D錯誤。5.下列有關基因的敘述,錯誤的是( )A.是20種氨基酸的有序排列 B.能夠儲存遺傳信息C.可以準確地復制 D.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答案】A【詳解】A、基因是由4種脫氧核苷酸的有序排列連接而成,A錯誤;B、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代表遺傳信息,所以能夠儲存遺傳信息,B正確;C、由于DNA雙螺旋結構提供了精確的模板,且復制時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因此基因可以準確的復制,C正確;D、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D正確。6.DNA指紋法在案件偵破工作中有著重要作用,從案發現場提取到的DNA樣品,可為案件偵破提供證據,其中的生物學原理是( )A.不同人體內的DNA所含堿基種類不同B.不同人體內的DNA所含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不同C.不同人體內的DNA所含氨基酸種類、數目、排列順序不同D.不同人體內的DNA空間結構不同【答案】B【詳解】A、不同人體內的DNA所含的堿基相同都是A、T、C、G,A錯誤;B、DNA指紋根據人與人之間的遺傳信息不同,遺傳信息儲藏在堿基對的排列順序中,所以不同人體內的DNA所含的堿基排列順序不同,B正確;C、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脫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組成單位,不同人體內的DNA所含的脫氧核苷酸數目、排列順序不同,C錯誤;D、不同人體內DNA的空間結構都是雙螺旋結構,D錯誤。7.下列關于DNA的敘述,正確的是( )A.DNA的雙螺旋結構使DNA分子具有較強的特異性B.連接磷酸與五碳糖的化學鍵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斷裂C.DNA的片段都有遺傳效應,可控制生物的性狀D.DNA復制發生在細胞分裂前的間期【答案】D【詳解】A、DNA的雙螺旋結構使DNA分子具有較強的穩定性,A錯誤;B、解旋酶破壞相鄰堿基間的氫鍵,連接磷酸與五碳糖的化學鍵是磷酸二酯鍵,B錯誤;C、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DNA中有基因片段和非基因片段,C錯誤;D、DNA的復制發生在細胞分裂前的間期,D正確。8.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下列關于基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B.農桿菌的特定基因轉入番薯細胞后可以在番薯細胞內復制C.基因的遺傳信息蘊藏在堿基的排列順序之中,這種排列順序不會發生改變D.基因概念是通過演繹的方法得出的【答案】B【詳解】A、新型冠狀病毒的結構簡單,由RNA和蛋白質組成,其遺傳物質是RNA,因此其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RNA片段,A錯誤;B、農桿菌的基因進入宿主細胞后,會隨著宿主細胞DNA的復制而復制,即農桿菌的特定基因可以在番薯細胞內復制、表達,B正確;C、基因的遺傳信息蘊藏在堿基的排列順序之中,這種排列順序會發生改變,因而會產生基因突變,為生物的進化提供原材料,C錯誤;D、基因概念不能通過演繹的方法得出,D錯誤。9.下列關于DNA、基因、染色體的關系描述正確的是( )A.細胞中大小、形態相同的兩條染色體一定是同源染色體B.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構成,一條染色體上可能會有1或2個DNA分子C.基因通常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所以真核生物的基因一定都在染色體上D.DNA分子一條鏈上的相鄰堿基通過氫鍵相連【答案】B【詳解】A、同源染色體一般是大小、形態相同的兩條染色體;但是大小、形態相同的兩條染色體不一定是同源染色體,比如由姐妹染色體單體分開形成的兩條染色體,A錯誤;B、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構成,一條染色體上可能會有1或2個DNA分子;處于有絲分裂前中期或減數第一次分裂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前中期,一條染色體上有2個DNA分子,B正確;C、基因通常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真核生物的線粒體、葉綠體也有基因,但是細胞質基因不在染色體上,C錯誤;D、DNA分子一條鏈上的相鄰堿基通過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相連,不是通過堿基,D錯誤。10.某DNA分子片段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虛線框內代表的是胞嘧啶脫氧核苷酸B.DNA中核苷酸的連接方式決定了遺傳信息C.該DNA片段進行三次復制共需要消耗14個鳥嘌呤脫氧核苷酸D.圖中一條鏈中相鄰堿基之間以“—脫氧核糖—磷酸基團—脫氧核糖—”相連【答案】B【詳解】A、圖中虛線框內代表的結構由堿基C、脫氧核糖和磷酸組成,是胞嘧啶脫氧核苷酸,A正確;B、DNA中相鄰核苷酸以磷酸二酯鍵相連,連接方式沒有特異性,不能決定遺傳信息,DNA中不同核苷酸(堿基)的排列順序決定遺傳信息,B錯誤;C、該DNA片段進行三次復制產生8個DNA,增加了7個DNA,每個DNA片段中含有2個鳥嘌呤脫氧核苷酸,故該DNA片段進行三次復制共需要消耗鳥嘌呤脫氧核苷酸2×7=14個,C正確;D、 DNA分子中的磷酸分子和脫氧核糖通過交替連接排列在分子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圖中一條鏈中相鄰堿基之間以“—脫氧核糖—磷酸基團—脫氧核糖—”相連,D正確。11.下列關于遺傳學有關概念和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基因是雙鏈DNA分子中某條鏈上的有遺傳效應的片段B.位于同源染色體上同一位點,控制相對性狀的兩個基因稱為等位基因C.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直線排列D.人類的某特定基因有100個堿基對,則其有400種排列方式【答案】B【詳解】A、基因是DNA分子雙鏈上的有遺傳效應的片段,A錯誤;B、位于同源染色體上同一位點,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兩個基因稱為等位基因,比如A和a,B正確;C、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而不是呈直線排列,C錯誤;D、基因中的脫氧核苷酸(堿基對)排列順序代表遺傳信息,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人類特定的基因的堿基對只有一種特定的排列方式,D錯誤。培優第二階——拓展培優練1.雙微體(DMs)是染色體外成對出現的無著絲粒的環狀DNA分子,存在于各種類型的癌細胞中,大小不一,可自主復制,經常攜帶癌基因和耐藥基因擴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DMs上含有遺傳效應片段B.DMs成對存在是同源染色體C.DMs中每個脫氧核糖均連接兩個磷酸基團D.腫瘤惡性程度可能與癌細胞中DMs含量有關【答案】B【詳解】A、DMs是染色體外成對出現的無著絲粒的環狀DNA分子,因此DMs上含有遺傳效應片段,A正確;B、雙微體(DMs)是染色體外成對出現的無著絲粒的環狀DNA分子,DMs無染色體結構,B錯誤;C、DMs是環狀DNA分子,因此每個脫氧核糖均連接兩個磷酸基團,C正確;D、DMs存在于各種類型的癌細胞中,可自主復制,經常攜帶癌基因和耐藥基因擴增,所以腫瘤惡性程度可能與癌細胞中DMs含量有關,D正確。2.下列有關染色體、DNA、基因、脫氧核苷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段基因中嘌呤堿基與嘧啶堿基數量不一定相等B.表型相同的個體,控制該表現型的遺傳因子組成一定相同C.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G和C含量較多的DNA分子更難以解旋D.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型稱之為相對性狀【答案】B【詳解】A、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核酸片段,對于遺傳物質是RNA的生物而言,基因中嘌呤堿基與嘧啶堿基數量不一定相等,A正確;B、由于環境因素影響,基因型相同的個體其表型不一定相同;表型相同的個體基因也不一定相同,如AA和Aa,B錯誤;C、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此外DNA也可分布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G和C含量較多的DNA分子更難以解旋,是由于G和C之間的氫鍵數目比A-T之間多,C正確;D、在生物遺傳學上,我們把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稱之為相對性狀,D正確。3.摩爾根和他的學生發明了測定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相對位置的方法,并且繪出第一幅果蠅各種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相對位置圖(如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摩爾根通過果蠅雜交實驗運用類比推理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B.果蠅的深紅眼基因只能在眼部細胞表達與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有關C.圖中的白眼基因可能是朱紅眼基因突變產生的D.果蠅的腸道干細胞在聯會時可能會含有4個短硬毛基因【答案】B【詳解】A、摩爾根通過果蠅雜交實驗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A錯誤;B、果蠅的深紅眼基因只能在眼部細胞表達是細胞分化的結果,細胞分化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的結果,B正確;C、朱紅眼基因突變產生的是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決定相對性狀的基因,而圖中的白眼基因和朱紅眼基因并不是等位基因,C錯誤;D、果蠅的腸道干細胞不能進行減數分裂,只能進行有絲分裂,因此不會發生聯會,D錯誤。4.真核細胞中,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而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遺傳效應的片段,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核中的DNA全部分布在染色體上,且每條染色體上只有一個DNA分子B.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所以染色體就是由基因組成的C.性染色體上包含很多基因,這些基因都起決定個體性別的作用D.有絲分裂時,核DNA會發生復制,然后隨染色體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答案】D【詳解】A、細胞核中的DNA主要分布在染色體上,且每條染色體上有1或2個DNA分子,A錯誤;B、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DNA,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B錯誤;C、性染色體上包含很多基因,這些基因不都起決定個體性別的作用,C錯誤;D、有絲分裂時,核DNA會發生復制,然后隨染色體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D正確。5.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用35S和32P同時標記噬菌體,用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進入細菌體內的成分有含35S的蛋白質或含32P的DNAB.堿基排列在外側,靠氫鍵連接,且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C.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一條染色體上有許多個基因D.某DNA片段有100個堿基對,含40個胸腺嘧啶,若連續復制3次,則第三次復制時需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數是420個【答案】C【詳解】A、用35S和32P同時標記噬菌體,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都會被標記上,用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能進入細菌體內的只有噬菌體的DNA,蛋白質外殼留在細菌外,故進入細菌體內的成分只有含32P的DNA,A錯誤;B、DNA的雙螺旋結構中,堿基排列在內側,靠氫鍵連接,且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側,構成DNA的基本骨架,B錯誤;C、基因是DNA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一條染色體上有1個DNA,有許多個基因,C正確;D、某DNA片段有100個堿基對,含40個胸腺嘧啶,則含胞嘧啶是(100×2-40)÷2=60,若連續復制3次,得到了23=8個DNA,復制完第二次時得到的DNA有22=4個,所以第三次復制時需要的是8-4=4個DNA的原料,即需要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數是4×60=240個,D錯誤。6.下列是某同學構建的關于基因的概念模型,其中不合理的一組是( )①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是: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②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基因中的堿基數小于DNA中的堿基總數③基因的本質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④基因攜帶的遺傳信息蘊藏在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中⑤DNA中特有的堿基對構成了DNA分子的特異性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7.下圖為一只果蠅兩條染色體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果蠅的眼色受多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四種基因在果蠅的體細胞中均成對存在C.v基因的遺傳不一定與性別相關聯D.w基因是一段包含完整遺傳信息單位的DNA片段【答案】D【詳解】A、果蠅的眼色受多對基因控制,但這些基因之間不都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如朱紅眼基因(cn)和暗栗色眼基因(cl)位于一條染色體上,它們的遺傳不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A錯誤;B、由于X、Y染色體的大小不同,X染色體上的基因在Y染色體上不一定含有,因此在雄性果蠅的體細胞中,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兩種基因不一定成對存在,B錯誤;C、v基因在X染色體上,其遺傳一定與性別相關聯,C錯誤;D、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因此w基因是一段包含完整遺傳信息單位的DNA片段,D正確。8.下列有關基因和染色體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A.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之一B.基因在染色體上成對存在C.每條染色體的基因數相同D.染色體和基因的單體相同【答案】A【詳解】A、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之一,此外還有線粒體、葉綠體,A正確;B、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B錯誤;C、每條染色體的基因數不一定相同,例如X與Y染色體的基因數不一定相同,C錯誤;D、染色體是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故染色體和基因的單體不完全相同,D錯誤。9.下列有關染色體、DNA、基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DNA分子的一條鏈中G+C=28%,則DNA分子中A占36%B.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真核生物的DNA分子上存在非基因序列C.在DNA分子中,與脫氧核糖直接相連的一般是一個磷酸基團和一個堿基D.15N標記的DNA在14N培養液中復制兩次后,含15N與含14N的DNA數目之比為1:2【答案】C【詳解】A、若DNA分子的一條鏈中G+C=28%,則在該DNA分子中,G+C占比為28%,則A+T占比為1-28%=72%,因此在該DNA分子中,A=T,則該DNA分子中A占72÷2=36%,A正確;B、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基因是DNA上具有遺傳效應的片段,因此真核生物的DNA分子上存在非基因序列,B正確;C、在DNA分子結構中,除了末端的一個脫氧核糖直接與一個磷酸基團和一個堿基相連外,其余部位的脫氧核糖均與兩個磷酸基團和一個堿基相連,C錯誤;D、15N標記的DNA在14N培養液中復制兩次,根據DNA半保留復制特點,子代中含14N的DNA數為4個,含15N的DNA數為2個,故含15N與含14N的DNA數目之比為1:2,D正確。培優第三階——高考沙場點兵1.(2023·海南·統考高考真題)下列關于真核生物遺傳物質和性狀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始終等于DNA的數目B.有絲分裂有利于保持親代細胞和子代細胞間遺傳性狀的穩定C.細胞中DNA分子的堿基對數等于所有基因的堿基對數之和D.生物體中,一個基因決定一種性狀,一種性狀由一個基因決定【答案】B【詳解】正常情況下,一條染色體含一個DNA,在細胞分裂時,由于DNA復制,一條染色體含兩個DNA,A錯。體細胞有絲分裂生成的子細胞含有一套與母細胞相同的染色體和DNA,保證親代細胞和子代細胞間遺傳性狀的穩定,B正確。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有的DNA片段不是基因,故細胞中DNA分子的堿基對數大于所有基因的堿基對數之和,C錯。生物體中,一個基因可能決定多種性狀,一種性狀可能由多個基因決定,D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