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0.2 阿基米德原理(雙基過關(guān) 考點突破)-2022-2023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通關(guān)講義(人教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0.2 阿基米德原理(雙基過關(guān) 考點突破)-2022-2023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通關(guān)講義(人教版)

資源簡介

第2節(jié) 阿基米德原理
雙基過關(guān)
知識點一、阿基米德的靈感:
1.阿基米德的發(fā)現(xiàn)
(1)國王的任務
國王給了阿基米德一頂王冠,王冠的質(zhì)量和所需的黃金質(zhì)量相等。要他測量王冠是不是純金打造的,如此便需要測量王冠的體積。
(2)阿基米德的靈感
冥思苦想 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等于它排開液體的體積。
(
等質(zhì)量的黃金和王冠放進盛滿水的容器中,王冠排開的水多,所以王冠不是純金的。
)
2.阿基米德的啟示
(
得到結(jié)論
阿基米德的發(fā)現(xiàn):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等于它排開液體的體積
第一節(jié)的結(jié)論: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越大

液體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液體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 (

)
3.關(guān)于浮力的影響因素的進一步認識
(1)阿基米德的啟示: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液體密度越大,物體所受浮力就越大。
(2)推理依據(jù):物體體積越大、密度越大,質(zhì)量就越大。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重力也就越大。
(3)推論: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即排開液體的重力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就越大。也就是說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排開液體的重力密切相關(guān)。
基礎(chǔ)自測:
1.關(guān)于浮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受到的浮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B.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C.體積越大的物體,受到的浮力一定越大
D.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深度有關(guān)
【答案】A
【解析】A.因為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受到浮力時,物體的重力與浮力平衡,所以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故A正確;
B.在水中的橋墩由于下方?jīng)]有水,不會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所以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不一定受到浮力,故B錯誤;
C.根據(jù)F浮=ρ水gV排可知,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物體體積越大,但排開液體的體積不一定大,則浮力不一定越大,故C錯誤;
D.根據(jù)F浮=ρ水gV排可知,物體所受浮力大小取決于取決于液體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與深度無關(guān),故D錯誤。
故選A。
2.關(guān)于物體浸在水中受到的水的浮力,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漂在水面的物體比沉在水底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
B.沒入水中的物體在水中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物體排開水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體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答案】C
【解析】A.比較沉在水底的物體和漂在水面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關(guān)鍵是看排開水的體積大小,不知道排開水的體積大小,無法比較,故A錯;
B.物體浸沒以后,不管在什么位置,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所受浮力也不變,故B錯;
C.根據(jù)F浮=ρgV排可知,水的密度一定,物體排開水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故C正確;
D.浮力的大小取決于液體密度、排開液體的體積,跟物體的體積大小沒有關(guān)系,浸在水中的物體,排開水的體積越大,受到浮力越大,故D錯誤。
故選C。
3.潛水員潛水時呼出的氣泡在水面下上升的過程中,有關(guān)氣泡所受壓強和浮力的變化情況說法正確的是
A.壓強變大,浮力變大 B.壓強變大,浮力變小
C.壓強變小,浮力變大 D.壓強變小,浮力不變
【答案】C
【解析】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會逐漸變大,所處的深度變小,因為p=ρgh,
所以氣泡受到的壓強在不斷減小;因為F浮=ρgV排,氣泡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所以氣泡受到的浮力在不斷變大.故選C.
4.在抗洪救災中,大堤上許多戰(zhàn)士在迷彩軍服外穿黃色的厚厚的“背心”,它的主要作用是
A.有類似棉衣的御寒作用
B.減少相互之間碰撞時受到的傷害
C.有同伴之間的識別作用
D.有被風浪卷到河里時增加人的浮力,起救生作用
【答案】D
【分析】由于人的密度比水的密度稍大,所以當人進入水中后容易下沉,穿上救生衣后可增大可利用的浮力,保證人體不能沉入水底,對人起到安全保護的作用.
【解析】迷彩軍服外穿黃色的厚厚的“背心”是用密度較小的泡沫材料制成的,它的能夠增大可利用的浮力,對人體起安全保護作用,綜上所述可知選項A. B. C都不正確.故選D.
知識點二、浮力的大小
1.探究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
【實驗器材】
重物、彈簧測力計、溢水杯、小桶、細繩。
【設計實驗】
利用稱重法先測出物體所受的浮力,再利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溢出的水所受的重力,比較二者的大小關(guān)系。
【進行實驗和收集證據(jù)】
(1)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的重力G。
(2)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桶的重力G植。
(3)將水倒人溢水杯中,使水面恰好到達溢水杯的溢水口,再將小桶放在溢水口下水能正好流人小桶的位置。把被測物體慢慢浸入溢水杯中,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同時,用小桶收集物體排開的水。
(4)測出小桶和物體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Gg。
(5)利用公式F=G-F,計算出物體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6)計算溢出的水的重力G=G總一G桶。
(7)換用不同質(zhì)量的物體,重復以上實驗步驟,再做幾次實驗,并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
次數(shù) 物體的重力/N 物體浸在水中時測力計的讀數(shù)/N 浮力/N 小桶和溢出水的重力/N 小桶的重力/N 溢出水的重力/N
1 3 2 1 2 1 1
2 5 3 2 3.1 1 2.1
3 8 4 4 5.1 1 4.1
4 9.8 6.2 3.6 4.6 1 3.6
【實驗結(jié)論】
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相等
【注意事項】
(1)實驗時溢水杯中的水面必須至溢水口,這樣才能保證排開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
(2)實驗中將物體浸入溢水杯中時,要緩慢浸入,并且手不能晃動。以免使排開的水量增加。
(3)為減小誤差應先測物體的重力,再測物體浸在水中時的拉力;先測小桶的重力、再測小桶和溢出水的總重力。
2.阿基米德原理
(1)內(nèi)容: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2)適用范圍:阿基米德原理不僅適用于液體也適用于氣體。
(3)公式:F浮=G排
(4)公式變形:
,注:式中ρ為排開液體或氣體的密度,V排為排開液體或氣體的密度的體積。
(5)應用: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和變形式可以根據(jù)所排開液體的重力或體積計算出物體所受的浮力。
基礎(chǔ)自測
5.因突然想到“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就是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從而得出“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重力”這一結(jié)論的科學家是(  )
A.阿基米德 B.亞里士多德
C.伽利略 D.牛頓
【答案】A
【解析】阿基米德首先發(fā)現(xiàn)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
故選A。
6.某實驗小組在研究“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重力”的關(guān)系時,做了如圖所示的四次測量,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中石塊必須浸沒在水中 B.F3C.石塊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F4﹣F2 D.用木塊代替石塊,也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
【答案】D
【解析】A.要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就要測出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實驗中石塊不需要浸沒在水中,故A錯誤;
B.本實驗中石塊的重力是不變的,F(xiàn)3C.由圖可知,石塊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
G排=F4﹣F1
故C錯誤;
D.木塊在水中靜止時處于漂浮狀態(tài),浮力等于木塊的重力,只要測出木塊的重力就可以知道木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再測出木塊排開水的重力即可,所以用木塊代替石塊,也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故D正確。
故選D。
7.在探究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的關(guān)系實驗時,具體設計的實驗操作步驟如圖甲、乙、丙和丁所示。為方便操作和減小測量誤差,最合理操作順序應該是(  )
A.甲、丙、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甲、乙、丙
【答案】A
【解析】在此實驗中,應先測石塊的質(zhì)量,再測出空桶的重力,將石塊浸沒在液體中,測量石塊所受的浮力,再小桶及排開的液體的重力,求出排開液體的重力,從而比較浮力及排開液體的重力的關(guān)系。所以合理操作順序是甲、丙、乙、丁。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8.將重為2N的物體,放入盛有水的溢水杯中,從杯中溢出0.5N的水,則物體受到的浮力不可能為(  )
A.0.4N B.0.5N C.0.6N D.1.5N
【答案】A
【解析】把物體放入盛有水的溢水杯中,若溢水杯中的水是滿的,則排開水的重與溢出水的重相等,則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受到的水的浮力為
F浮=G排=0.5N
若溢水杯中的水不是滿的,則排開水的重力大于溢出水的重,則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受到的水的浮力為
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故選A。
9.浸沒在液體里的物體,當物體浸沒的深度增加時,它所受的壓力差(  )
A.不變 B.變小 C.變大 D.無法確定
【答案】A
【解析】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是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當物體浸沒的深度增加時,液體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所受浮力不變,因此,它所受的壓力差不變,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0.如圖所示,一個空的塑料瓶,瓶口扎上橡皮膜,豎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這兩次藥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兩圖中塑料瓶受到水的浮力相等 B.甲、乙兩圖中塑料瓶的橡皮膜都向內(nèi)凹
C.甲、乙兩圖中橡皮膜受到水的壓強相等 D.甲、乙兩圖中橡皮膜的形變程度相同
【答案】B
【解析】BCD.液體內(nèi)部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所以橡皮膜不論是朝上還是朝下都會向內(nèi)凹;由于甲橡皮膜所處的深度淺,由公式
可知,甲橡皮膜受到水的壓強較小,所以甲橡皮膜形變程度(凹陷程度)較小,故B正確,CD錯誤;
A.由于甲橡皮膜形變程度(凹陷程度)較小,其排開水的體積小,由
可知,甲所受浮力小,故A錯誤。
故選B。
11.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實心物塊,物塊下表面與水面剛好接觸,如圖甲所示。從此處勻速下放物塊,直至浸沒于水中并繼續(xù)勻速下放(物塊未與水底接觸)。物塊下放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與物塊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
(1)由圖像可知物塊完全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 N;
(2)物塊從接觸水面到剛好浸沒的過程中,其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 8 變大
【解析】(1)[1]由圖像可知,當拉力等于10N時,物塊剛好浸沒在水中,故物塊完全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2] 物塊從接觸水面到剛好浸沒的過程中,由于深度變大,故其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也變大。
12.小華郊游時撿到一個形狀不規(guī)則的漂亮小石塊,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他想測出小石塊的密度,但手邊只有彈簧測力計,于是他找來一根細線和一個盛有水的燒杯,進行了如圖的操作:
(1)當把彈簧測力計從圖乙的位置向下移動(小石塊未觸碰燒杯底部),可觀察到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說明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其浸沒在液體的深度______(關(guān)選填“有”或“無”);
(2)由甲、乙兩圖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可計算出小石塊的體積為______;密度為______;
(3)若把圖中燒杯中的清水換成鹽水,可探究浮力大小與______的關(guān)系。
【答案】 不變 無 液體密度
【解析】(1)[1][2]當把彈簧測力計從圖乙的位置向下移動小石塊未觸碰燒杯底部,液體密度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物體受到的浮力不變,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變,說明物體浸沒后,受浮力大小與深度無關(guān)。
(2)[3][4]根據(jù)圖甲可知,每一個大格代表1N,每一個小格代表,彈簧測力計測得小石塊的重力:。小石塊慢慢浸入水時,受到重力、拉力、浮力作用,多力平衡,則有
如圖乙可知,小石塊浸沒到水中后,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則小石塊受到的浮力
由可得,小石塊浸沒在水中
小石塊的質(zhì)量
小石塊的密度
(3)[5]由可知,浮力跟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在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時,將圖中燒杯中的清水換成鹽水,則可探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guān)系。
13.小明用彈簧測力計、圓柱體、兩個相同的圓柱形容器,分別裝有一定量的水和鹽水,對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進行了探究,其裝置和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所示。
(1)分析圖甲、乙、丙,說明浮力的大小與______有關(guān);。
(2)為了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有無關(guān)系,可選用______圖的裝置來進行操作;
(3)為了探究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無關(guān)系,可選用______圖的裝置來進行操作。可得出在其它條件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物體所受的浮力越______;
(4)用圖示實驗數(shù)據(jù)測出鹽水的密度是______kg/m3;
(5)用圖示實驗數(shù)據(jù)測出圓柱體的密度是______kg/m3。
【答案】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甲丙丁(或丙丁) 甲丁戊(或丁戊) 大 1.1×103 1.25×103
【解析】(1)[1]圖甲、乙、丙中,隨著圓柱體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越來越小,說明所受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
(2)[2] 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有無關(guān)系,應該使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密度不變,改變浸沒的深度,故應該比較甲丙丁。
(3)[3][4] 探究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無關(guān)系,應該是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密度相同,改變液體密度,故應該比較甲丁戊;通過比較甲丙戊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物體所受的浮力越大。
(4)[5]由甲丙可的物體的體積
結(jié)合圖戊計算鹽水的密度
(5)[6]圓柱體的質(zhì)量
圓柱體的密度
考點突破
考點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
方法:阿基米德原理實驗探究的關(guān)鍵三點
(1)明確本實驗的探究原理--比較浮力和排開的液體的重力大小。
(2)弄清所要測量或計算的物理量:物重、桶重、浮力、排開液體的重力。
(3)明確實驗步驟(或測量物理量)的順序:先測物體和空桶的重力,再測物體浸入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最后測溢出液體和桶的總重力。
例1.(2022·山東棗莊·統(tǒng)考中考真題)小李同學想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
(1)實驗步驟如圖(a)所示,甲、乙、丙、丁中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物體受到的浮力______;
(2)小李利用三個不同物體a、b、c進行實驗探究,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物體 物重G/N 物體浸沒在水中測力計的示數(shù)F/N 浮力 空桶重 桶與排開水的總重 排開水重
a 1.2 0.7 0.5 0.6 1.1 0.5
b 2 1.4 0.6 0.6 1.2 0.6
c 2.4 1.7 0.7 0.6 1.2 0.6
分析表中物體a、b的實驗數(shù)據(jù),小李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
(3)小李在探究物體c所受浮力的實驗中,排除各種測量誤差因素的影響,發(fā)現(xiàn)物體c排開水的重力明顯小于它所受浮力,請分析實驗操作中造成這種結(jié)果的原因:______;
(4)小張利用身邊的器材對小李的實驗進行改進:兩個相同的彈簧測力計A和B、重物、溢水杯(由飲料瓶和吸管組成)、薄塑料杯(質(zhì)量忽略不計)等器材,裝置如圖(b)所示。實驗時小張逐漸向下移動水平橫桿,使重物緩慢浸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觀察到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shù)逐漸______,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shù)逐漸______,若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shù)變化量為,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shù)變化量為,則它們的大小關(guān)系是______(選填“>”、“=”或“<”);
(5)針對兩種實驗方案,小張實驗裝置的優(yōu)點是______(填答案標號)。
A.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shù)就是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
B.實驗器材生活化,實驗中能同步觀察彈簧測力計A、B示數(shù)的變化
【答案】 物體浸在液體(或水)中所受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或水)所受的重力(或) 將物體c浸入水中之前,溢水杯沒有加滿水 變小 變大 = B
【解析】(1)[1]實驗步驟如圖(a)所示,甲、丙中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甲中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即為物體的重力大小,由稱重法測浮力,物體受到的浮力
[2]分析表中物體a、b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
F浮1=0.5N=G排1=0.5N
F浮2=0.6N=G排2=0.6N
小李得出的結(jié)論是:物體浸在液體(或水)中所受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或水)所受的重力。
(3)[3]排除各種測量誤差因素的影響,將物體c浸入水中之前,若溢水杯中沒有裝滿水,則實際溢出水的體積小于應排出水的實際體積,則會導致物體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小于物體受到的浮力。
(4)[4][5][6]逐漸向下移動水平橫桿,使重物緩慢浸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重物排開水的體積變大,受到的浮力變大,由稱重法測浮力
F浮=G-F′
可知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shù)逐漸變小;而重物排開水的體積越大時,薄塑料杯內(nèi)水的重力越大,即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shù)逐漸越大,薄塑料杯的質(zhì)量忽略不計時,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彈簧測力計A、B示數(shù)的變化量相等,即它們的大小關(guān)系是
(5)[7]A.由稱重法測浮力可知,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shù)等于物體的重力減去受到的浮力,故A不符合題意;
B.薄塑料杯不計質(zhì)量,能同步觀察測力計A、B示數(shù)的變化,從而得出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故B符合題意。
故選B。
考點2.阿基米德原理
方法:求浮力的兩種思路
(1)利用公式求浮力,關(guān)鍵在于V排的求解,所以首先要明確物體所處的狀態(tài),看是“浸沒”還是“部分浸入”。前者V排=V物,后者V排<V物VV物。
(2)如果已知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或重力,則選用公式求解。
例2.(2022·四川巴中·中考真題)小剛在恒溫游泳池中潛水時發(fā)現(xiàn)自己吐出的一個氣泡在水中上升的過程中不斷變大。關(guān)于該氣泡在水中上升時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密度不變,浮力變小 B.密度變小,浮力變大
C.密度和浮力都變小 D.密度和浮力都變大
【答案】B
【解析】由于氣泡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大,故其體積逐漸變大,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逐漸變大,氣泡內(nèi)部的氣體的質(zhì)量不變,體積逐漸變大,根據(jù)可知密度逐漸變小,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例3.(2022·黑龍江大慶·統(tǒng)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將一體積為的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正方體木塊輕輕放入一盛滿某種液體的溢水杯中,溢出液體的體積為;若將木塊從中間鋸掉一半,將剩余部分再次輕輕放入裝滿該液體的溢水杯中,則該液體會溢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將一體積為的方體木塊放入一盛滿某種液體的溢水杯中,溢出液體的體積為,因為,說明木塊最終在液體中處于漂浮狀態(tài),木塊受力平衡,則此時木塊浮力等于重力大小,即。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得出木塊密度與液體密度關(guān)系為
若將木塊從中間鋸掉一半,密度不變,木塊依然處于漂浮狀態(tài),此時浮力依然等于重力大小
此時木塊體積變成原來一半,為,則排開液體的體積為
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例4.(2022·江蘇連云港·統(tǒng)考中考真題)小明的奶奶過生日時,爸爸給奶奶買了一條金項鏈,小明想測量這條金項鏈的密度。
(1)小明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面上,發(fā)現(xiàn)天平如圖甲所示,小明應先___________,然后再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測量過程中,當天平右盤內(nèi)所加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時,天平恰好平衡,則金項鏈的質(zhì)量是___________;
(3)將金項鏈浸沒在裝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的位置如圖丙所示,金項鏈的體積是___________。小明計算出這條金項鏈的密度是___________;
(4)爸爸提出不用量筒,用圖丁的彈簧測力計也能測出這條金項鏈的體積,他設想將金項鏈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然后將金項鏈浸沒在水中(但不沉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利用兩次示數(shù)之差可以計算出金項鏈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然后通過浮力計算出金項鏈的體積。你認為爸爸的測量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答案】 將游碼歸零 57.6 3 不可行 見解析
【解析】(1)[1]天平使用前,應先將游碼歸零,再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由圖得,使用前,游碼未歸零,故應先將游碼歸零后,再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2]由圖得,標尺的分度值為0.2g,示數(shù)為2.6g,金項鏈的質(zhì)量是
[3]由圖丙得,量筒的分度值為1mL,金項鏈放入量筒中的水后,量筒的示數(shù)變?yōu)?3mL,則金項鏈的體積是
[4]這條金項鏈的密度是
(4)[5][6]由于金項鏈的體積為,浸沒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為
即金項鏈浸沒入水中后,彈簧測力計得示數(shù)只減小,小于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彈簧測力計測不出來,故爸爸的方案不可行。
考點3.浮力的圖像問題
方法:解決浮力圖象問題的三點注意
(1)觀察清楚橫縱坐標表示的物理量。
(2)注意坐標軸上代表物體完全浸入時的點。完全浸入之前浮力隨深度或體積而變化,完全浸入之后浮力不再變化。
(3)注意利用F浮=p液gV排計算各點的浮力時,V排是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
例5.(2022·四川廣元·統(tǒng)考中考真題)在物理實驗操作考試中,小馬同學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個圓柱體物塊,使物塊下表面與水面剛好接觸,如圖甲所示;然后勻速放下物塊,此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與物塊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始終在水面上方,水未溢出,g取10N/kg,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塊受到的重力是10N
B.物塊完全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0.64N
C.物塊的密度為6g/cm3
D.物塊剛好浸沒時,物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是1.25×103Pa
【答案】C
【解析】A.由圖可知當物體沒有浸入液體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12N,說明物體重力為12N,故A錯誤;
B.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后,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10N,則物體受到浮力
故B錯誤;
C.由B知物體在水中受到浮力為2N,可得物體的體積
物體的密度
故C正確;
D.由乙圖可知,物體剛好完全浸沒時h=4cm,則物體下表面受到壓強
故D錯誤。
故選C。
考點4.浮力的綜合問題的分析與計算
方法:液面升降類問題的解法
1、浮體組合類型
要看液面上升還是下降,關(guān)鍵是比較前后兩次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的變化,設物體原來排開液體的體積為V排,后來排開液體的體積為V排',若V排'>V排,則液面上升;V排'<V排,則液面下降;若V排'=V排,則液面不變。又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知,物體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F浮=ρ液gV排, ,因液體的密度ρ液不變,故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可利用物體所受的浮力來計算,所以只要判斷出物體前后所受浮力的變化情況,即可判斷液面的升降情況。
2、浮冰熔化類型:
要判斷液面的升降,必須比較排開液體的體積與冰熔化成成水的體積之間的關(guān)系。冰未熔化時,若它漂浮在液面上,則它所受的浮力與重力相等,即F浮=G冰,冰塊所受的浮力F浮=ρ液gV排,冰塊的重力G冰=m冰g,由此可得,冰熔化后,化成水的體積。所以當液體是水時,V化=V排,液面不變;當ρ液>ρ水時,V化>V排,液面上升;當ρ液<ρ水時,V化<V排,液面下降。
例6.(2022·浙江湖州·中考真題)兩個邊長相同、材料不同的實心正方體甲和乙,用質(zhì)量不計的細線連接,輕輕放入某液體中,靜止后懸浮,細線處于繃緊狀態(tài),如圖所示。則(  )
A.甲受到的浮力比乙受到的浮力大
B.甲的密度與液體的密度相等
C.如果將細線剪斷,甲、乙再次靜止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大小不變
D.如果將細線剪斷,甲、乙再次靜止后,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不變
【答案】C
【解析】A.由于甲乙體積相同且浸沒,根據(jù)知, 甲受到的浮力等于乙受到的浮力。故A不符合題意;
B.由于甲在繩子拉力的作用下浸沒與液體中,根據(jù)物體浮沉條件知,其密度應小于液體。故B不符合題意;
C.柱形容器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大小等于液體與物體的總重力,細線剪斷后,液體與物體的總重力不變,則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大小不變,故C符合題意;
D.將細線剪斷后,甲、乙再次靜止后,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整體所受浮力變小,液體密度一定,物體排開液體體積減小,液面下降,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變小。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例7.(2022·湖北襄陽·統(tǒng)考中考真題)一質(zhì)地均勻的長方體放在水中(小部分露出水面,大部分沒入水中),現(xiàn)在將它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取走,剩余部分靜止時仍漂浮于水面上。若第二次漂浮時露出水面的體積是物體原體積的,則此長方體的密度為 _____g/cm3。(ρ水=1.0g/cm3)
【答案】0.8
【解析】長方體放在水中小部分露出水面,大部分沒入水中,說明長方體處于漂浮狀態(tài),且長方體的密度與水的密度比較接近;漂浮時長方體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根據(jù)

可得
整理可得

……①
將它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取走,剩余部分的體積為V排,同理可得第二次漂浮時

……②
第二次漂浮時露出水面的體積是物體原體積的,即
……③
將①②代入③,化簡解得(不符合題意,舍去)或0.8g/cm3,即此長方體的密度為0.8g/cm3。
例8.(2022·湖北武漢·統(tǒng)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三個相同的柱形容器中盛有體積相同的水或鹽水,將重為3.0N的圓柱體依次放入這三個容器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乙和圖甲中圓柱體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之差大于0.7N
B.圖丙和圖乙中容器底上表面受到的壓力之差等于0.1N
C.圖丙中鹽水的密度是1.1×103kg/m3
D.圓柱體的密度是3.0×103kg/m3
【答案】B
【解析】A.圖甲中,還沒有浸沒,甲上表面的壓力為0,故圖甲下表面的壓力為
圖乙中,物體浸沒,則
圖乙和圖甲中圓柱體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之差
在圖乙中,上表面的壓力大于0,故圖乙和圖甲中圓柱體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之差大于0.7N,故A正確,A不符合題意;
B.丙圖中,物體所受的浮力為
乙圖中,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為
圖丙中物體上表面的壓力為
同理,圖乙中物體上表面的壓力為
和圖乙中容器底上表面受到的壓力之差
由于未知,故圖丙和圖乙中容器底上表面受到的壓力之差未知,故B錯誤,B符合題意;
C.圓柱體在乙和甲中都浸沒,排開液體體積相同,且與圓柱體體積相同。在圖乙中,圓柱體所受的浮力為1N,則圓柱體的體積為
圖丙中,圓柱體所受的浮力為1.1N,則鹽水的密度是
故C正確,C不符合題意;
D.圓柱體的質(zhì)量為
圓柱體的密度是
故D正確,D不符合題意。
故選B。第2節(jié) 阿基米德原理
雙基過關(guān)
知識點一、阿基米德的靈感:
1.阿基米德的發(fā)現(xiàn)
(1)國王的任務
國王給了阿基米德一頂王冠,王冠的質(zhì)量和所需的黃金質(zhì)量相等。要他測量王冠是不是純金打造的,如此便需要測量王冠的體積。
(2)阿基米德的靈感
冥思苦想 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等于它排開液體的體積。
(
等質(zhì)量的黃金和王冠放進盛滿水的容器中,王冠排開的水多,所以王冠不是純金的。
)
2.阿基米德的啟示
(
得到結(jié)論
阿基米德的發(fā)現(xiàn):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等于它排開液體的體積
第一節(jié)的結(jié)論: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越大

液體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液體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 (

)
3.關(guān)于浮力的影響因素的進一步認識
(1)阿基米德的啟示: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液體密度越大,物體所受浮力就越大。
(2)推理依據(jù):物體體積越大、密度越大,質(zhì)量就越大。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重力也就越大。
(3)推論: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即排開液體的重力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就越大。也就是說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排開液體的重力密切相關(guān)。
基礎(chǔ)自測:
1.關(guān)于浮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受到的浮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B.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C.體積越大的物體,受到的浮力一定越大
D.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深度有關(guān)
2.關(guān)于物體浸在水中受到的水的浮力,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漂在水面的物體比沉在水底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
B.沒入水中的物體在水中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物體排開水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體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潛水員潛水時呼出的氣泡在水面下上升的過程中,有關(guān)氣泡所受壓強和浮力的變化情況說法正確的是
A.壓強變大,浮力變大 B.壓強變大,浮力變小
C.壓強變小,浮力變大 D.壓強變小,浮力不變
4.在抗洪救災中,大堤上許多戰(zhàn)士在迷彩軍服外穿黃色的厚厚的“背心”,它的主要作用是
A.有類似棉衣的御寒作用
B.減少相互之間碰撞時受到的傷害
C.有同伴之間的識別作用
D.有被風浪卷到河里時增加人的浮力,起救生作用
知識點二、浮力的大小
1.探究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
【實驗器材】
重物、彈簧測力計、溢水杯、小桶、細繩。
【設計實驗】
利用稱重法先測出物體所受的浮力,再利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溢出的水所受的重力,比較二者的大小關(guān)系。
【進行實驗和收集證據(jù)】
(1)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的重力G。
(2)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桶的重力G植。
(3)將水倒人溢水杯中,使水面恰好到達溢水杯的溢水口,再將小桶放在溢水口下水能正好流人小桶的位置。把被測物體慢慢浸入溢水杯中,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同時,用小桶收集物體排開的水。
(4)測出小桶和物體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Gg。
(5)利用公式F=G-F,計算出物體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6)計算溢出的水的重力G=G總一G桶。
(7)換用不同質(zhì)量的物體,重復以上實驗步驟,再做幾次實驗,并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
次數(shù) 物體的重力/N 物體浸在水中時測力計的讀數(shù)/N 浮力/N 小桶和溢出水的重力/N 小桶的重力/N 溢出水的重力/N
1 3 2 1 2 1 1
2 5 3 2 3.1 1 2.1
3 8 4 4 5.1 1 4.1
4 9.8 6.2 3.6 4.6 1 3.6
【實驗結(jié)論】
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相等
【注意事項】
(1)實驗時溢水杯中的水面必須至溢水口,這樣才能保證排開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
(2)實驗中將物體浸入溢水杯中時,要緩慢浸入,并且手不能晃動。以免使排開的水量增加。
(3)為減小誤差應先測物體的重力,再測物體浸在水中時的拉力;先測小桶的重力、再測小桶和溢出水的總重力。
2.阿基米德原理
(1)內(nèi)容: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2)適用范圍:阿基米德原理不僅適用于液體也適用于氣體。
(3)公式:F浮=G排
(4)公式變形:
,注:式中ρ為排開液體或氣體的密度,V排為排開液體或氣體的密度的體積。
(5)應用: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和變形式可以根據(jù)所排開液體的重力或體積計算出物體所受的浮力。
基礎(chǔ)自測
5.因突然想到“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就是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從而得出“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重力”這一結(jié)論的科學家是(  )
A.阿基米德 B.亞里士多德
C.伽利略 D.牛頓
6.某實驗小組在研究“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重力”的關(guān)系時,做了如圖所示的四次測量,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中石塊必須浸沒在水中 B.F3C.石塊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F4﹣F2 D.用木塊代替石塊,也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
7.在探究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的關(guān)系實驗時,具體設計的實驗操作步驟如圖甲、乙、丙和丁所示。為方便操作和減小測量誤差,最合理操作順序應該是(  )
A.甲、丙、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甲、乙、丙
8.將重為2N的物體,放入盛有水的溢水杯中,從杯中溢出0.5N的水,則物體受到的浮力不可能為(  )
A.0.4N B.0.5N C.0.6N D.1.5N
9.浸沒在液體里的物體,當物體浸沒的深度增加時,它所受的壓力差(  )
A.不變 B.變小 C.變大 D.無法確定
10.如圖所示,一個空的塑料瓶,瓶口扎上橡皮膜,豎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這兩次藥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兩圖中塑料瓶受到水的浮力相等 B.甲、乙兩圖中塑料瓶的橡皮膜都向內(nèi)凹
C.甲、乙兩圖中橡皮膜受到水的壓強相等 D.甲、乙兩圖中橡皮膜的形變程度相同
11.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實心物塊,物塊下表面與水面剛好接觸,如圖甲所示。從此處勻速下放物塊,直至浸沒于水中并繼續(xù)勻速下放(物塊未與水底接觸)。物塊下放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與物塊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
(1)由圖像可知物塊完全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 N;
(2)物塊從接觸水面到剛好浸沒的過程中,其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2.小華郊游時撿到一個形狀不規(guī)則的漂亮小石塊,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他想測出小石塊的密度,但手邊只有彈簧測力計,于是他找來一根細線和一個盛有水的燒杯,進行了如圖的操作:
(1)當把彈簧測力計從圖乙的位置向下移動(小石塊未觸碰燒杯底部),可觀察到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說明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其浸沒在液體的深度______(關(guān)選填“有”或“無”);
(2)由甲、乙兩圖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可計算出小石塊的體積為______;密度為______;
(3)若把圖中燒杯中的清水換成鹽水,可探究浮力大小與______的關(guān)系。
13.小明用彈簧測力計、圓柱體、兩個相同的圓柱形容器,分別裝有一定量的水和鹽水,對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進行了探究,其裝置和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所示。
(1)分析圖甲、乙、丙,說明浮力的大小與______有關(guān);。
(2)為了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有無關(guān)系,可選用______圖的裝置來進行操作;
(3)為了探究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無關(guān)系,可選用______圖的裝置來進行操作。可得出在其它條件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物體所受的浮力越______;
(4)用圖示實驗數(shù)據(jù)測出鹽水的密度是______kg/m3;
(5)用圖示實驗數(shù)據(jù)測出圓柱體的密度是______kg/m3。
考點突破
考點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
方法:阿基米德原理實驗探究的關(guān)鍵三點
(1)明確本實驗的探究原理--比較浮力和排開的液體的重力大小。
(2)弄清所要測量或計算的物理量:物重、桶重、浮力、排開液體的重力。
(3)明確實驗步驟(或測量物理量)的順序:先測物體和空桶的重力,再測物體浸入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最后測溢出液體和桶的總重力。
例1.(2022·山東棗莊·統(tǒng)考中考真題)小李同學想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
(1)實驗步驟如圖(a)所示,甲、乙、丙、丁中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物體受到的浮力______;
(2)小李利用三個不同物體a、b、c進行實驗探究,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物體 物重G/N 物體浸沒在水中測力計的示數(shù)F/N 浮力 空桶重 桶與排開水的總重 排開水重
a 1.2 0.7 0.5 0.6 1.1 0.5
b 2 1.4 0.6 0.6 1.2 0.6
c 2.4 1.7 0.7 0.6 1.2 0.6
分析表中物體a、b的實驗數(shù)據(jù),小李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
(3)小李在探究物體c所受浮力的實驗中,排除各種測量誤差因素的影響,發(fā)現(xiàn)物體c排開水的重力明顯小于它所受浮力,請分析實驗操作中造成這種結(jié)果的原因:______;
(4)小張利用身邊的器材對小李的實驗進行改進:兩個相同的彈簧測力計A和B、重物、溢水杯(由飲料瓶和吸管組成)、薄塑料杯(質(zhì)量忽略不計)等器材,裝置如圖(b)所示。實驗時小張逐漸向下移動水平橫桿,使重物緩慢浸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觀察到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shù)逐漸______,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shù)逐漸______,若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shù)變化量為,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shù)變化量為,則它們的大小關(guān)系是______(選填“>”、“=”或“<”);
(5)針對兩種實驗方案,小張實驗裝置的優(yōu)點是______(填答案標號)。
A.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shù)就是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
B.實驗器材生活化,實驗中能同步觀察彈簧測力計A、B示數(shù)的變化
考點2.阿基米德原理
方法:求浮力的兩種思路
(1)利用公式求浮力,關(guān)鍵在于V排的求解,所以首先要明確物體所處的狀態(tài),看是“浸沒”還是“部分浸入”。前者V排=V物,后者V排<V物VV物。
(2)如果已知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或重力,則選用公式求解。
例2.(2022·四川巴中·中考真題)小剛在恒溫游泳池中潛水時發(fā)現(xiàn)自己吐出的一個氣泡在水中上升的過程中不斷變大。關(guān)于該氣泡在水中上升時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密度不變,浮力變小 B.密度變小,浮力變大
C.密度和浮力都變小 D.密度和浮力都變大
例3.(2022·黑龍江大慶·統(tǒng)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將一體積為的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正方體木塊輕輕放入一盛滿某種液體的溢水杯中,溢出液體的體積為;若將木塊從中間鋸掉一半,將剩余部分再次輕輕放入裝滿該液體的溢水杯中,則該液體會溢出(  )
A. B. C. D.
例4.(2022·江蘇連云港·統(tǒng)考中考真題)小明的奶奶過生日時,爸爸給奶奶買了一條金項鏈,小明想測量這條金項鏈的密度。
(1)小明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面上,發(fā)現(xiàn)天平如圖甲所示,小明應先___________,然后再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測量過程中,當天平右盤內(nèi)所加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時,天平恰好平衡,則金項鏈的質(zhì)量是___________;
(3)將金項鏈浸沒在裝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的位置如圖丙所示,金項鏈的體積是___________。小明計算出這條金項鏈的密度是___________;
(4)爸爸提出不用量筒,用圖丁的彈簧測力計也能測出這條金項鏈的體積,他設想將金項鏈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然后將金項鏈浸沒在水中(但不沉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利用兩次示數(shù)之差可以計算出金項鏈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然后通過浮力計算出金項鏈的體積。你認為爸爸的測量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考點3.浮力的圖像問題
方法:解決浮力圖象問題的三點注意
(1)觀察清楚橫縱坐標表示的物理量。
(2)注意坐標軸上代表物體完全浸入時的點。完全浸入之前浮力隨深度或體積而變化,完全浸入之后浮力不再變化。
(3)注意利用F浮=p液gV排計算各點的浮力時,V排是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
例5.(2022·四川廣元·統(tǒng)考中考真題)在物理實驗操作考試中,小馬同學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個圓柱體物塊,使物塊下表面與水面剛好接觸,如圖甲所示;然后勻速放下物塊,此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與物塊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始終在水面上方,水未溢出,g取10N/kg,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塊受到的重力是10N
B.物塊完全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0.64N
C.物塊的密度為6g/cm3
D.物塊剛好浸沒時,物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是1.25×103Pa
考點4.浮力的綜合問題的分析與計算
方法:液面升降類問題的解法
1、浮體組合類型
要看液面上升還是下降,關(guān)鍵是比較前后兩次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的變化,設物體原來排開液體的體積為V排,后來排開液體的體積為V排',若V排'>V排,則液面上升;V排'<V排,則液面下降;若V排'=V排,則液面不變。又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知,物體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F浮=ρ液gV排, ,因液體的密度ρ液不變,故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可利用物體所受的浮力來計算,所以只要判斷出物體前后所受浮力的變化情況,即可判斷液面的升降情況。
2、浮冰熔化類型:
要判斷液面的升降,必須比較排開液體的體積與冰熔化成成水的體積之間的關(guān)系。冰未熔化時,若它漂浮在液面上,則它所受的浮力與重力相等,即F浮=G冰,冰塊所受的浮力F浮=ρ液gV排,冰塊的重力G冰=m冰g,由此可得,冰熔化后,化成水的體積。所以當液體是水時,V化=V排,液面不變;當ρ液>ρ水時,V化>V排,液面上升;當ρ液<ρ水時,V化<V排,液面下降。
例6.(2022·浙江湖州·中考真題)兩個邊長相同、材料不同的實心正方體甲和乙,用質(zhì)量不計的細線連接,輕輕放入某液體中,靜止后懸浮,細線處于繃緊狀態(tài),如圖所示。則(  )
A.甲受到的浮力比乙受到的浮力大
B.甲的密度與液體的密度相等
C.如果將細線剪斷,甲、乙再次靜止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大小不變
D.如果將細線剪斷,甲、乙再次靜止后,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不變
例7.(2022·湖北襄陽·統(tǒng)考中考真題)一質(zhì)地均勻的長方體放在水中(小部分露出水面,大部分沒入水中),現(xiàn)在將它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取走,剩余部分靜止時仍漂浮于水面上。若第二次漂浮時露出水面的體積是物體原體積的,則此長方體的密度為 _____g/cm3。(ρ水=1.0g/cm3)
例8.(2022·湖北武漢·統(tǒng)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三個相同的柱形容器中盛有體積相同的水或鹽水,將重為3.0N的圓柱體依次放入這三個容器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乙和圖甲中圓柱體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之差大于0.7N
B.圖丙和圖乙中容器底上表面受到的壓力之差等于0.1N
C.圖丙中鹽水的密度是1.1×103kg/m3
D.圓柱體的密度是3.0×103kg/m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山特区| 新野县| 建湖县| 稷山县| 衡东县| 红原县| 河北区| 会泽县| 伊通| 漳平市| 汉沽区| 宿迁市| 婺源县| 保德县| 永川市| 台山市| 伊宁县| 余姚市| 中卫市| 伊金霍洛旗| 平乐县| 永登县| 正镶白旗| 金华市| 开原市| 永泰县| 齐齐哈尔市| 宜黄县| 上虞市| 商都县| 房产| 轮台县| 合川市| 牙克石市| 宽城| 鄂尔多斯市| 施秉县| 泾阳县| 屏东市| 鄯善县| 海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