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作文技法——選材如何新穎第四講:老瓶裝新酒 老樹開新花有一次,老師布置作文《我的媽媽》,班上40多個孩子,有26個寫的是自己高燒接近40度,媽媽半夜冒雨背我去醫(yī)院。對于我們而言,每天生活的圈子就是這么大,經(jīng)歷體驗也差不多,也很少經(jīng)歷驚天動地的事跡。所以怎么讓自己的作文與別人的不一樣呢 其實我們只要把用“濫”了的材料回收重新利用,也可以達到“新”的效果。這種做法,實際上就是“老瓶裝新酒”。“老瓶裝新酒”是一種比喻,意指在利用傳統(tǒng)或舊有的元素或框架的基礎上,注入新的思想、觀點或呈現(xiàn)方式,使得作品煥發(fā)新的生命力。可以在巨大的差異,或是題材有別,或者主旨不同。是舊的形式;可以是名家作品中已經(jīng)塑造成功的人物或是已成定論的事情;也可以是人們已熟悉的人物、典故、寓言,等等。“新酒”是指新內容、新主題,把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情況融入舊的形式,反映現(xiàn)代新生活。“舊瓶新酒”式的選材方法中所謂的“舊瓶”,可以是舊的形式;可以是名家作品中已經(jīng)塑造成功的人物或是已成定論的事情;也可以是人們已熟悉的人物、典故、寓言,等等。“新酒”是指新內容、新主題,把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情況融入舊的形式,反映現(xiàn)代新生活、新時代精神,等等。 “舊瓶新酒”的選材方法一般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是“舊瓶新酒”可以戲說歷史故事、典故、寓言。在選用這些歷史故事、典故、寓言時,通常是選用人們所熟悉的,在此基礎上再加以創(chuàng)造。 二是“舊瓶新酒”重在翻新,“新”是關鍵。作文寫作時必須能聯(lián)系現(xiàn)實社會,反映現(xiàn)代人的思維方式。在翻新時有兩種情況:一是反用其意;一是順意另編。 三是“舊瓶新酒”的語言要注意時尚,有現(xiàn)代氣息。文章是時代的反映,語言需具有時代色彩。因此,對于流行于社會各個方面、各個行業(yè)的新興語言,要兼收并蓄,去粗取精,為我所用,反映生活。 四是“舊瓶新酒”要注意敘寫故事不求完整,不必拘于細節(jié)的真實。“舊瓶新酒”類作文帶有戲說成分,不必追究真?zhèn)魏涂甲C。我們運用這種方法選材意在用一個老故事、老材料來反映新問題、新現(xiàn)實,從而給人一種既古老又新鮮、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 五是“舊瓶新酒”可重點仿名篇結構或句式。“舊瓶新酒”法不是抄襲,屬于“老調新彈”;“舊瓶新酒”法也不是宿構,宿構是改頭換面,做些微調,但基本上是模仿,作品意義同樣受到質疑。而“舊瓶新酒”法要求的仿寫是有意識地借用舊的表現(xiàn)形式表現(xiàn)新內容,適度的模仿必須在內容新穎的前提下,才具有特殊的新意義。①新鮮,或是老題材角度新的。②內容要曲折——波三折,而不是平乏、庸俗的。③以小見大,而不是空泛的。④視角廣闊,不是局限于家庭、學校的。1、角色互換把素材中的人物角色調換一下,會讓素材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新鮮效果。舉個例子:舊素材:媽媽/奶奶下雨天給我送傘——新素材:我下雨天給媽媽/奶奶送平時下雨,都是奶奶到學校給我送傘。暑假的一天傍晚,奶奶在小區(qū)跳廣場舞,突然下雨了,我去給奶奶送傘。練一練:用“角色互換”的方法重新組織素材——爸媽帶我出去玩。2、場景調換把故事中的人物放在不同的生活情景中去講述,換一個場景。舊素材:我做作業(yè),小明生病,小華過生日,小麗借文具,小紅去旅游,小剛樂于助人。換成下面非常規(guī)地點地點:樓頂,電影院,商場,公園,地鐵站,教室,海底,森林,夢境。練一練:用“場景互換”的方法重新組織素材——我做作業(yè)。3.反彈琵琶文學作品中的情節(jié)和人物,在人們的頭腦中形成了一定的定勢,但如果我們能夠對它進行翻新,甚至是反彈琵琶,則能產(chǎn)生新意,達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目的。練一練如作者對《愚公移山》這一故事送行翻新,智叟策劃將太行、王屋二山合理開發(fā),愚公進城申請成立自然保護區(qū),開辦“愚公園”,揭示出“換個角度看問題”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的主題。練一練:用反彈琵琶法,寫一篇《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跨代組合四月,香櫞花開了,花亦似橘花,色白,有白瓷的質感。每每從樹下經(jīng)過,我總禁不住抬頭端詳一番,細細感受那一縷幽香,似經(jīng)露水浥過,清冽芳潔。(開篇圍繞“香櫞花”進行景物描寫,語言優(yōu)美。)母親將旺兒在朋友圈發(fā)布的這組照片拿給我看時,我大感意外:“奶奶不是不讓他靠近香櫞樹嗎?”再看配文:和大婆婆的“跨代合作”,期待十月豐收!“他們倆在家都干了什么?”母親搖搖頭,顯然,她也對此毫不知情。(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引發(fā)讀者興趣,同時通過朋友圈的“配文”巧妙點題。)旺兒口中的“大婆婆”就是我的奶奶,她曾經(jīng)在一個午后訓斥我們,不許我們再靠近她的香櫞樹。那時候旺兒也還是個初中生,他偷偷來到我窗前:“妹啊,哥看見你家后院樹上結柚子了,咱們去摘一個?”我一個人在家,閑著也是閑著,索性就答應了。不湊巧的是,我倆剛爬上樹,就看到奶奶從田里回來。她扛著把耙子朝我們倆喝了一聲:“下來!”之后朝我們走來,嘴里不住地嗔怪:“討債鬼,皮得兇呢!跌下來怎么好!”旺兒賴皮說是柚子太誘人了,我暗暗地想,他可真是不會說話,奶奶才不會信他呢。(心理描寫。)我低著頭等著奶奶的教訓,沒想到奶奶笑得耙子都掉了:“什么柚子,那是香櫞!可寶貝著呢!”從那時候開始,我們知道了那種金黃而圓潤的果子不是柚子,而是香櫞,并且我們是不能靠近的。九月中旬,炎炎烈日催熟了兩三個香櫞,奶奶興沖沖地摘了送過來。我也借機向她“告狀”:“奶奶,旺兒又偷跑到后院香櫞樹那兒了!”奶奶笑著敲了下我的頭:“又告人家旺兒的狀!不是后院那棵,是鄉(xiāng)里香櫞種植園里的——這主意,還是旺兒想的!”(由回憶轉入現(xiàn)實,“我”與奶奶的對話自然樸實,鄉(xiāng)村氣息濃郁。)原來,旺兒大學畢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做網(wǎng)格員,他提議讓鄉(xiāng)親們一起開個香櫞種植園,既熟悉種植方法,又能體現(xiàn)地方特色。鄉(xiāng)親們覺得新鮮,干部們也很支持,今年先試試。“只有旺兒一個人嗎?”“哪能呢,莊上四五個呢!都是大學生!”奶奶抱著手,又念叨起來,“哎呀……起初旺兒奶奶還不答應,說就是幾個孩子胡鬧,結果,轉頭就去大隊長那兒報名當了組長!我就笑她,你跟你家孫子中間隔一代人,腳步怎么跟得上人家小青年?”“跨代組合嘛。”我說。奶奶笑罵我是討債鬼。(通過“我”的話再次點題。)難道不是嗎?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到鄉(xiāng)村,鄉(xiāng)親們彼此知根知底,一個眼神、 一個動作,對方就能心領神會。雖有年齡和認知上存在差異,可奮進的心卻是一致的。跨代組合共同助力鄉(xiāng)村振興,不僅讓年輕人回歸鄉(xiāng)村,更讓老年人實現(xiàn)了晚年價值。跨代組合,不是將兩棵樹捆在一起,也不是將兩片云畫在一起,而是一棵樹帶動另一棵樹,一片云推動另一片云。(結尾兩段議論和抒情,抒發(fā)了深刻的感悟,深化主題。)【運用評析】 文章從日常生活中精選素材,緊緊圍繞“香櫞樹”展開故事敘述,由小小的“香櫞樹”照片引出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再轉到年輕人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進而表現(xiàn)“跨代組合”共同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的主題,立意高遠有深度,體現(xiàn)了濃郁的時代色彩。作者對生活素材的巧妙運用,真的是從小事情中見大主題,充分印證了“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的內涵。跟我輕松學作文系列專題升級版前言則式招文瓶舊=舊新酒式招文材素要求式招文坤乾大挪挪式招文移式招文文作文賞析式招文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