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節 杠桿雙基過關知識點一、杠桿:1.認識杠桿(1)生活中的現象用撬棒把較重石頭撬起 用蹺蹺板可以把較重人翹起來 用起子輕松打開瓶蓋(2)定義: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是杠桿。2.杠桿的五要素(1)概念①支點:杠桿可以繞其轉動的點,用“O”表示;②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用“F1”表示;③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F2”表示;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F1作用線的距離,用“l1”表示;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 F 作用線的距離,用“l2”表示。(2)理解①支點一定在杠桿上,可以在杠桿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桿的其他位置;同一杠桿,使用方法不同,支點的位置也可能不同;在杠桿轉動時,支點的位置是固定的。②動力和阻力都是杠桿受到的力,作用點都在杠桿上;分別使桿向相反的方向轉動;二者是相對而言的,一般把人對杠桿施加的作用力稱為動力。③力臂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力臂有時在杠桿上有時不在杠桿上,力的方向不同,力臂也不同;若力的作用線通過支點,則力臂為0。3.力臂的畫法步驟 畫法 圖示第一步:確定支點O 假設杠桿轉動,杠桿上相對靜止的點即為支點第二步:確定動力和阻力的作用線 從動力、阻力作用點沿力的方向(或反方向)分別畫直線,即為動力、阻力的作用線第三步:畫出動力臂和阻力臂 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支點到垂足間的距離為力臂基礎自測:1.關于杠桿,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杠桿一定是一根直棒B.杠桿的力臂一定在杠桿上C.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做阻力臂D.作用在杠桿上的動力和阻力的方向一定相反【答案】C【解析】A.杠桿的形狀不是固定的,例如剪刀、筷子等都是杠桿,故A錯誤;B.只有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動力和阻力的方向在豎直方向上時,力臂才在杠桿上,故B錯誤;C.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所以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做動力臂,故C正確;D.當支點位于一側時,動力和阻力的方向相反,當支點位于中間時,動力和阻力方向相同,故D錯誤。故選C。2.如果在兩個力的作用下杠桿正好平衡,則( ?。?br/>A.這兩個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B.這兩個力的力臂一定相等C.這兩個力的大小與它們的力臂成反比 D.這兩個力與它們的力臂正比【答案】C【解析】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如果在兩個力的作用下杠桿正好平衡,則可知這兩個力與它們的力臂的乘積相等。A.這兩個力與它們的力臂的乘積相等,但兩個力的大小不一定相等,A不符合題意;B.這兩個力與它們的力臂的乘積相等,但兩個力的力臂不一定相等,B不符合題意;CD.力和力臂的乘積相等,即,即有,力的大小與力臂成反比,故C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故選C。3.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某個固定點_____的硬棒叫做杠桿.杠桿的支點_____在杠桿上,杠桿的支點_____在杠桿的中點.(后兩空選填“一定”或“不一定”)【答案】 轉動 一定 不一定【解析】[1]杠桿是一根能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2]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支點,是杠桿上的一點,所以杠桿的支點一定在杠桿上.[3]杠桿的支點可以在杠桿上的任何位置,不一定在杠桿的中點.4.如圖所示,是使用自拍桿輔助手機進行拍照的示意圖,將自拍桿看作一個杠桿,請畫出作用在B點的阻力F2的阻力臂L2。【答案】【解析】延長力F2的作用線,過支點O作力F2作用線的垂線段,垂線段的長即為力F2的力臂L2;如圖所示知識點二、杠桿的平衡條件1.杠桿平衡:當杠桿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靜止或勻速轉動時,我們就說杠桿平衡了。2.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提出問題】杠桿平衡時,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 【猜想與假設】杠桿平衡時,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之間可能存在著如下關系:猜想(1):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猜想(2):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實驗器材】帶刻度的杠桿和支架、鉤碼、細線。【設計實驗】為了便于測量力臂和避免杠桿自身重力對實驗的影響,我們使杠桿處于水平平衡狀態(如圖所示),在杠桿的不同位置懸掛不同數量的鉤碼,當杠桿水平平衡后讀出所對應的力臂,根據數據記錄進行分析判斷。【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1)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不掛鉤碼時在水平位置平衡(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與杠桿垂直,即力臂恰好在杠桿上,這樣我們可以直接從杠桿上讀出力臂的大小)。(2)在杠桿兩側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并調節鉤碼的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這時杠桿兩側受到的作用力都等于各自鉤碼所受的重力。(3)設右側鉤碼對杠桿施的力為動力F;,左側鉤碼對杠桿施的力為陰力F測出杠桿平衡時的動力臂l和阻力臂l把F;l;F2、lz的數值填人下表中。(4)改變動力F;和動力臂l的大小,相應調節阻力F和阻力臂l2,再做幾次實驗并將數值填人下表中。實驗次數 動力F1/N 動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1 0.5 20 1.0 102 1.5 10 1.0 153 2.0 10 1.0 20【數據分析】每次杠桿平衡時,兩側的力并不相等,力臂也不相等,但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和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相等,且動力加動力臂的值不等于阻力加阻力臂的值。【實驗結論】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公式表示為 F1l1=F2l2 。【實驗注意事項】(1)實驗前,通過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杠桿向右偏,平衡螺母向左調,杠桿向左偏,平衡螺母向右調),但在實驗過程中,不能再次調節平衡螺母。(2)實驗中,要改變力或力臂的大小,多做幾次實驗,以避免結論的偶然性,從而找出普遍規律。(3)鉤碼要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它的重力,力臂要用刻度尺量出(杠桿上無刻度值時)或直接讀出。3.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1)根據F1l1=F2l2及其變形公式可以看出: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知道其中任意三個量就可以求出另一個物理量。(2)注意單位統一:在應用杠桿平衡條件時動力和阻力的單位要統一,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單位也要統一。基礎自測5.如圖所示,在調節平衡后的杠桿兩側,分別掛上相同規格的鉤碼,杠桿處于平衡狀態。如果兩側各去掉一個鉤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左端下沉 B.無法判斷 C.仍然平衡 D.右端下沉【答案】D【解析】設每個鉤碼的重力為G,每個小格的長度為l,根據杠桿平衡條件,若兩側各去掉一個鉤碼,則左邊力和力臂的乘積為右邊力和力臂的乘積為右邊乘積大于左邊乘積,所以右端下沉,故D正確,ABC不正確。故選D。6.桿秤是一種中國傳統的稱量工具,凝聚著中國人的智慧。如圖所示,O為桿秤提紐,OA=8cm,秤砣質量m=0.2kg,不掛重物和秤砣時,手提提紐,桿秤可水平平衡。用它稱魚,當OB=40cm時,桿秤再次水平平衡,則魚的質量為( )A.1.0kg B.0.8kg C.0.6kg D.0.4kg【答案】A【解析】桿秤繞提紐O轉動,所以點O是桿秤的支點,作用在A處的力使桿秤逆時針轉動,由于桿秤水平平衡,其力臂是OA,作用在B處的力使桿秤順時針轉動,其力臂是OB;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帶入數值,化簡可得解得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7.如圖是小華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時的情形,下列操作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br/>A.增加鉤碼的個數 B.向左調節平衡螺母C.向右移動鉤碼的位置 D.減小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答案】C【解析】如圖,杠桿向左傾斜,說明左側鉤碼對杠桿的拉力與力臂的乘積,大于右側拉力與力臂的乘積;A.增加左側鉤碼個數,左側的力臂不變,力變大,力與力臂的乘積變大,根據可知,杠桿不會平衡,故A不符合題意;B.在實驗的過程中,不能通過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故B不符合題意;C.將左側鉤碼向右移動,左側的力不變,力臂變小,則左側力與力臂的乘積變小,會使杠桿平衡,故C符合題意;D.減小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右側的力臂不變,力變小,力與力臂的乘積變小,杠桿不會平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8.杠桿平衡條件首先是由 __________發現的,如果桿秤的秤砣磨損后,用它稱得物體的質量比實際質量要__________。【答案】阿基米德 偏大【解析】[1]杠桿平衡條件也叫杠桿原理,是阿基米德最早發現的。[2]如圖所示:當秤砣被磨損掉一部分,m變小,其重力mg變小;再測同一個物體的質量,力臂OA不變,杠桿平衡,由杠桿平衡條件得到Mg×OA=mg×OC當Mg×OA一定時,若m變小,那么OC必然變大,即讀數比實際值要大。9.如圖,小明向_____(選填“左”或“右”)調節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經探究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答案】右 【解析】[1]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平衡螺母向上翹的一端移動,由杠桿停的位置可知,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該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2]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10.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1)實驗前調節杠桿在 ___________位置平衡,目的是使力臂與杠桿重合,便于測量;若在調節過程中,發現杠桿左端下沉,這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__(填“左”或“右”)端調節;(2)如圖所示,在杠桿左邊A處掛3個鉤碼,要使杠桿在如圖位置平衡,在杠桿邊B處掛 ___________個鉤碼(實驗中所用的鉤碼完全相同)。【答案】水平 右 5【解析】(1)[1]實驗前需要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這樣才能使力臂與杠桿重合,以此達到便于測量力臂的長度的目的。[2]杠桿左端下沉,結合天平的調節方法可知此時調節平衡螺母向右調節。(2)[3]根據題意,設鉤碼重G,杠桿每格代表的長度為l,則左端的力為3G,左端的力臂為5l,右端的力臂為3l,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此時右端的力為故此時應該掛5個鉤碼。11.如圖所示,小明想用最省力的方法把一個油桶推上臺階。已知油桶重為1200N,半徑為50cm,臺階高為20cm,則:(1)小明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才能將這油桶推上臺階;(2)他把油桶推上臺階的過程中至少要做多少J的功。【答案】(1)480N;(2)240J【解析】解:(1)把一個油桶推上臺階時,可將其看成一個杠桿,如下圖所示O為支點,阻力為油桶重力G,阻力臂為lCO,最長的動力臂是直徑lAO,此時動力F最小,BC長度等于圓半徑和臺階高度之差,即lBC=50cm﹣20cm=30cm在Rt△OBC中,有由杠桿的平衡條件有F×lAO=G×lCO即F×100cm=1200N×40cm所以,F=480N。(2)他把油桶推上臺階的過程中克服油桶重力做功,階高為h=20cm=0.2m把油桶推上臺階的過程中至少要做功為W=Gh=1200N×0.2m=240J答:(1)小明至少要用480N的力才能將這油桶推上臺階;(2)他把油桶推上臺階的過程中至少要做240J的功。知識點三、生活中的杠桿1.生活中的杠桿(1)剪鐵皮時使用的剪刀(如下圖甲),用較小的力可以剪很硬的東西。甲 乙 丙分析:手柄很長,剪刀口很短,剪東西時手移動較長距離,剪刀口移動較短距離。(2)使用釣魚竿釣魚時(如上圖乙),手移動很短的距離就可以把魚釣出水面。分析:手握的一端很短,釣魚的一端很長,釣魚時要用較大的力。(3)實驗室中使用的天平,左盤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砝碼的質量(游碼在零刻度處)。分析:天平左右兩端的力臂長相等,砝碼的重力等于重物的重力。以上工具利用的都是杠桿原理,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以知道,動力臂越長,動力就越小,用起來就省力;動力臂越短,動力就越大,用起來就費力。2.杠桿的分類根據動力臂l1和阻力臂l2之間的大小關系及用途的不同可以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1)省力杠桿①特點:l1>l2 ,F1<F2 ,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比阻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大,省力但費距離;②應用實例:撬棒、瓶蓋起子、羊角錘等(2)費力杠桿①特點:l1<l2 ,F1>F2 ,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比阻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小,費力但省距離;②應用實例:鑷子、釣魚竿、理發剪刀等。(3)等臂杠桿①特點:l1=l2 ,F1=F2 ,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等于阻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既不省力也不省距離。②應用實例:天平等。基礎自測12.下列工具在使用過程中一定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A.筷子 B.鋼絲鉗 C.瓶起子 D.托盤天平【答案】A【解析】A.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A符合題意;B.鋼絲鉗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B不符合題意;C.瓶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C不符合題意;D.托盤天平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3.小明制作工件時需要剪開鐵皮,應選用以下的哪種剪刀比較合適( )A. B.C. D.【答案】C【解析】要剪開鐵皮,應該用省力的剪刀即動力臂比阻力臂大的剪刀,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比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要長,由圖知道, 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4.人的前臂可以看成是以肘關節為支點的杠桿。如圖,當手托住鐵球時,上臂中的肱二頭肌會對前臂提供一個動力,鐵球對前臂施加阻力。前臂屬于費力杠桿,它的好處是______;若鉛球的重力為50N,動力臂長為5cm,阻力臂長為25cm,則肱二頭肌對前臂拉力為______N;當手托住鐵球從水平位置向上舉的過程中,肱二頭肌對前臂的拉力將______。【答案】 省距離 250 減小【解析】[1]若把前臂看成杠桿,支點在肘關節的位置,肱二頭肌收縮抬起前臂是動力,重物作用在手上產生的力是阻力;當曲肘將重物舉起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屬于費力杠桿,費力但省距離。[2]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代入數據解得[3]當手將鉛球沿肘關節緩慢的向上托起時,阻力和動力臂大小不變,阻力臂變小,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動力將減小。15.指甲刀的結構和使用中應用了許多物理知識,如:柄寬,好處是減小壓強。刀口刃很薄,好處是增大______;柄較長,好處是______。【答案】 壓強 省力【解析】[1]刀口做的很薄,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2]柄較長,是在阻力、阻力臂一定時,通過增大動力臂,減小動力的大小,這樣更省力。16.當用筷子夾菜時,筷子相當于杠桿,它的動力是______對筷子的作用力,阻力是______對筷子的作用力。一般來說,筷子是動力臂______(“大于”“小于”“等于”)阻力臂的______杠桿。【答案】 手 食物 小于 費力【解析】[1][2]杠桿上,使杠桿轉動的力叫杠桿的動力,手使筷子轉動,所以它的動力是手對筷子的作用力;阻力是食物對筷子的作用力。[3][4]筷子支點在遠離食物的一端,使用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筷子屬于費力杠桿。考點突破考點1.杠桿平衡條件及應用方法:解決這類問題時,應緊緊抓住兩點:(1)平衡的狀態為杠桿處于靜止或勻速轉動;(2)杠桿的平衡條件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及其變形公式。例1.(2022·遼寧朝陽·統考中考真題)小明利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輕質杠桿靜止時如圖甲所示,可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選填“左”或“右”)調節,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操作的目的是便于測量___________;(2)小明多次實驗并記錄數據如表,總結數據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___________;次數 動力F1/N 動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1 1 0.1 2 0.052 2 0.15 1.5 0.23 3 0.05 1.5 0.1(3)第2次實驗所掛鉤碼的個數和位置如圖乙所示,此時將兩側所掛的鉤碼同時向支點O靠近一格,杠桿會___________(選填“左側下降”、“右側下降”或“仍水平平衡”);(4)如圖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A處豎直向上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測力計逐漸向左傾斜到虛線位置的過程中,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測力計的示數將__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右 力臂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右側下降 變大【解析】(1)[1]由圖可知,杠桿左端向下傾斜,則重心應向右移動,故應向右調節左端的平衡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2]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動力和阻力的力臂在杠桿上,在實驗過程中便于直接讀取力臂的長度。(2)[3]根據表中數據可得,每次實驗時,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都等于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所以總結數據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3)[4]設一個鉤碼重為G,每一小格長為L,如圖乙所示,將兩側所掛的鉤碼同時向支點O靠近一格,則左端為4G×2L=8GL右端為3G×3L=9GL因為8GL<9GL,所以杠桿不能平衡,右端會下沉。(4)[5]如圖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A處豎直向上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測力計逐漸向左傾斜到虛線位置的過程中,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個過程中,阻力和阻力臂不變,拉力的力臂逐漸變小,所以拉力變大,故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大。例2.(2022·四川遂寧·統考中考真題)碼頭上的工作人員,利用如圖所示的杠桿將一桶淡水從地面轉移到船上(杠桿始終保持水平)。掛在A端的的桶重100N,內部底面積為,桶內裝有800N的水,水深1m。重600N的工作人員用繩子豎直拉住B端,工作人員的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下列計算結果錯誤的是( ?。?,g?。?br/>A.水對桶底的壓強為 B.水對桶底的壓力為600NC.人對地面的壓力為375N D.人對地面的壓強為【答案】C【解析】A.水對桶底的壓強為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水對桶底的壓力為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根據杠桿平衡原理,可得人對繩子的拉力為所以人對地面的壓力為故C錯誤,符合題意;D.人對地面的壓強為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考點2.杠桿作圖方法:求解兩種情況下最大動力臂的方法(1)當動力作用點確定時,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線段長即為最大動力臂。(2)當動力作用點沒有確定時,需找杠桿上離支點最遠的點。例3.(2022·遼寧營口·統考中考真題)圖甲是自行車的手閘,其中ABO部分可視為一種杠桿,其簡化示意圖如圖乙所示,O為支點,F2為阻力,請在圖乙中畫出:(1)作用在A點的最小動力F1及其力臂;(2)阻力F2的力臂。【答案】【解析】(1)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當阻力與阻力臂乘積一定時,動力臂越長,動力越小,圖中O為支點,因此OA作為動力臂最長;動力方向應該向下,過點A垂直于OA向下作出最小動力F1的示意圖。(2)從支點O作阻力F2作用線的垂線,支點到垂足的距離為阻力臂,如圖所示:例4.(2022·遼寧阜新·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一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用最小的力F使其向左翻轉,請畫出支點O和最小力F及力臂L的示意圖。【答案】【解析】木箱向左翻轉,則木箱左下角與地面的接觸點為支點;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在阻力與阻力臂一定的情況下,動力臂越大,動力越小,由圖示可知,當木箱的對角線是為動力臂時,動力臂是最大的,動力是最小的,動力的方向垂直于動力臂斜向上,如下圖所示:考點3.杠桿的分類方法:三種方法判斷杠桿類型(1)力臂比較法:通過比較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判斷杠桿省力還是費力;(2)圖形結合法:對于較復雜的杠桿,可以畫出杠桿的五要素,再比較力臂的大小關系,然后判斷杠桿省力還是費力;(3)目的法:根據杠桿的使用目的是省距離還是費距離來進行判斷,比如用筷子吃飯、理發剪都是為了省距離,所以它們都是費力杠桿。例5.(2022·湖北襄陽·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的器具,在使用時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A. 鑷子 B. 鋼絲鉗C. 食物夾 D. 筷子【答案】B【解析】ACD.鑷子、食物夾、筷子,這些物體在使用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省距離則必然費力,所以它們都是費力杠桿,故ACD不符合題意;B.鋼絲鉗在使用時,其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它是省力杠桿,故B符合題意。故選B。例6.(2022·湖北荊州·統考中考真題)某學校勞動教育課堂上,四位同學利用杠桿原理使用勞動工具的場景如圖所示。其中屬于使用費力杠桿的是( ?。?br/>A.鋤地時舉起鋤頭 B.用羊角錘拔釘子C.用園藝剪修剪樹枝 D.用鋼絲鉗剪鐵絲【答案】A【解析】A.鋤地時舉起鋤頭的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屬于費力杠桿,故A符合題意;B.用羊角錘拔釘子的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故B不符合題意;C.用園藝剪修剪樹枝的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故C不符合題意;D.用鋼絲鉗剪鐵絲的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考點4.動態杠桿問題分析方法:抓住一點,巧解杠桿動態平衡問題在解答杠桿動態平衡問題時,只需抓住杠桿的平衡條件這一點進行分析即可。首先應確定支點的位置,再明確誰是動力誰是阻力,畫出與之對應的動力臂和阻力臂,最后結合平衡條件F1l1= F2l2,根據變化的量進行其他量的變化分析。例7.(2022·內蒙古包頭·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輕質杠桿OB可繞O點轉動,OA=AB,在A點懸掛物體,在B點豎直向上拉動杠桿使其始終保持水平平衡,拉力為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的大小為物重的2倍 B.物重增加5N,F的大小也增加5NC.物體懸掛點右移,拉力F會增大 D.將F改為沿圖中虛線方向,拉力F會減小【答案】C【解析】A.由圖可知,OA=AB,阻力的力臂為動力力臂的一半,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由于 ,拉力F的大小為物重的二分之一,故A錯誤;B.若物重增加5N,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F的變化量為,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解得故B錯誤:C.當懸掛點右移時,阻力不變,阻力臂變大,動力臂不變,則動力F將變大,故C正確;D.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將拉力F轉至虛線位置時,拉力的力臂變小,因為阻力與阻力臂不變,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拉力變大,故D錯誤。故選C。例8.(2022·廣西百色·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輕質細桿可繞豎直墻上的O點轉動,末端掛一個重為150N的物體,拉力F沿水平方向,當θ=45°時,拉力F=_________N。若保持拉力沿水平方向,讓細桿順時針緩慢旋轉到圖中虛線位置,則拉力將____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答案】150 變大【解析】[1]如下圖:θ=45°,拉力的方向沿水平方向,阻力來自物體的重力,阻力的方向豎直方向,根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識可知,F的力臂與阻力的力臂是相同的,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動力等于阻力,所以F=G=150N[2]若保持拉力水平方向,讓杠桿順時針緩慢旋轉一個小角度到虛線位置,易知,此時的動力臂變小,阻力臂變大,在阻力不變的情況下,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拉力將變大。第1節 杠桿雙基過關知識點一、杠桿:1.認識杠桿(1)生活中的現象用撬棒把較重石頭撬起 用蹺蹺板可以把較重人翹起來 用起子輕松打開瓶蓋(2)定義: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是杠桿。2.杠桿的五要素(1)概念①支點:杠桿可以繞其轉動的點,用“O”表示;②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用“F1”表示;③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F2”表示;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F1作用線的距離,用“l1”表示;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 F 作用線的距離,用“l2”表示。(2)理解①支點一定在杠桿上,可以在杠桿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桿的其他位置;同一杠桿,使用方法不同,支點的位置也可能不同;在杠桿轉動時,支點的位置是固定的。②動力和阻力都是杠桿受到的力,作用點都在杠桿上;分別使桿向相反的方向轉動;二者是相對而言的,一般把人對杠桿施加的作用力稱為動力。③力臂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力臂有時在杠桿上有時不在杠桿上,力的方向不同,力臂也不同;若力的作用線通過支點,則力臂為0。3.力臂的畫法步驟 畫法 圖示第一步:確定支點O 假設杠桿轉動,杠桿上相對靜止的點即為支點第二步:確定動力和阻力的作用線 從動力、阻力作用點沿力的方向(或反方向)分別畫直線,即為動力、阻力的作用線第三步:畫出動力臂和阻力臂 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支點到垂足間的距離為力臂基礎自測:1.關于杠桿,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杠桿一定是一根直棒B.杠桿的力臂一定在杠桿上C.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做阻力臂D.作用在杠桿上的動力和阻力的方向一定相反2.如果在兩個力的作用下杠桿正好平衡,則( ?。?br/>A.這兩個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B.這兩個力的力臂一定相等C.這兩個力的大小與它們的力臂成反比 D.這兩個力與它們的力臂正比3.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某個固定點_____的硬棒叫做杠桿.杠桿的支點_____在杠桿上,杠桿的支點_____在杠桿的中點.(后兩空選填“一定”或“不一定”)4.如圖所示,是使用自拍桿輔助手機進行拍照的示意圖,將自拍桿看作一個杠桿,請畫出作用在B點的阻力F2的阻力臂L2。知識點二、杠桿的平衡條件1.杠桿平衡:當杠桿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靜止或勻速轉動時,我們就說杠桿平衡了。2.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提出問題】杠桿平衡時,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 【猜想與假設】杠桿平衡時,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之間可能存在著如下關系:猜想(1):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猜想(2):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實驗器材】帶刻度的杠桿和支架、鉤碼、細線。【設計實驗】為了便于測量力臂和避免杠桿自身重力對實驗的影響,我們使杠桿處于水平平衡狀態(如圖所示),在杠桿的不同位置懸掛不同數量的鉤碼,當杠桿水平平衡后讀出所對應的力臂,根據數據記錄進行分析判斷。【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1)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不掛鉤碼時在水平位置平衡(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與杠桿垂直,即力臂恰好在杠桿上,這樣我們可以直接從杠桿上讀出力臂的大小)。(2)在杠桿兩側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并調節鉤碼的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這時杠桿兩側受到的作用力都等于各自鉤碼所受的重力。(3)設右側鉤碼對杠桿施的力為動力F;,左側鉤碼對杠桿施的力為陰力F測出杠桿平衡時的動力臂l和阻力臂l把F;l;F2、lz的數值填人下表中。(4)改變動力F;和動力臂l的大小,相應調節阻力F和阻力臂l2,再做幾次實驗并將數值填人下表中。實驗次數 動力F1/N 動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1 0.5 20 1.0 102 1.5 10 1.0 153 2.0 10 1.0 20【數據分析】每次杠桿平衡時,兩側的力并不相等,力臂也不相等,但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和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相等,且動力加動力臂的值不等于阻力加阻力臂的值。【實驗結論】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公式表示為 F1l1=F2l2 。【實驗注意事項】(1)實驗前,通過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杠桿向右偏,平衡螺母向左調,杠桿向左偏,平衡螺母向右調),但在實驗過程中,不能再次調節平衡螺母。(2)實驗中,要改變力或力臂的大小,多做幾次實驗,以避免結論的偶然性,從而找出普遍規律。(3)鉤碼要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它的重力,力臂要用刻度尺量出(杠桿上無刻度值時)或直接讀出。3.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1)根據F1l1=F2l2及其變形公式可以看出: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知道其中任意三個量就可以求出另一個物理量。(2)注意單位統一:在應用杠桿平衡條件時動力和阻力的單位要統一,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單位也要統一。基礎自測5.如圖所示,在調節平衡后的杠桿兩側,分別掛上相同規格的鉤碼,杠桿處于平衡狀態。如果兩側各去掉一個鉤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左端下沉 B.無法判斷 C.仍然平衡 D.右端下沉6.桿秤是一種中國傳統的稱量工具,凝聚著中國人的智慧。如圖所示,O為桿秤提紐,OA=8cm,秤砣質量m=0.2kg,不掛重物和秤砣時,手提提紐,桿秤可水平平衡。用它稱魚,當OB=40cm時,桿秤再次水平平衡,則魚的質量為( ?。?br/>A.1.0kg B.0.8kg C.0.6kg D.0.4kg7.如圖是小華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時的情形,下列操作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br/>A.增加鉤碼的個數 B.向左調節平衡螺母C.向右移動鉤碼的位置 D.減小彈簧測力計的拉力8.杠桿平衡條件首先是由 __________發現的,如果桿秤的秤砣磨損后,用它稱得物體的質量比實際質量要__________。9.如圖,小明向_____(選填“左”或“右”)調節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經探究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10.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1)實驗前調節杠桿在 ___________位置平衡,目的是使力臂與杠桿重合,便于測量;若在調節過程中,發現杠桿左端下沉,這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__(填“左”或“右”)端調節;(2)如圖所示,在杠桿左邊A處掛3個鉤碼,要使杠桿在如圖位置平衡,在杠桿邊B處掛 ___________個鉤碼(實驗中所用的鉤碼完全相同)。11.如圖所示,小明想用最省力的方法把一個油桶推上臺階。已知油桶重為1200N,半徑為50cm,臺階高為20cm,則:(1)小明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才能將這油桶推上臺階;(2)他把油桶推上臺階的過程中至少要做多少J的功。知識點三、生活中的杠桿1.生活中的杠桿(1)剪鐵皮時使用的剪刀(如下圖甲),用較小的力可以剪很硬的東西。甲 乙 丙分析:手柄很長,剪刀口很短,剪東西時手移動較長距離,剪刀口移動較短距離。(2)使用釣魚竿釣魚時(如上圖乙),手移動很短的距離就可以把魚釣出水面。分析:手握的一端很短,釣魚的一端很長,釣魚時要用較大的力。(3)實驗室中使用的天平,左盤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砝碼的質量(游碼在零刻度處)。分析:天平左右兩端的力臂長相等,砝碼的重力等于重物的重力。以上工具利用的都是杠桿原理,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以知道,動力臂越長,動力就越小,用起來就省力;動力臂越短,動力就越大,用起來就費力。2.杠桿的分類根據動力臂l1和阻力臂l2之間的大小關系及用途的不同可以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1)省力杠桿①特點:l1>l2 ,F1<F2 ,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比阻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大,省力但費距離;②應用實例:撬棒、瓶蓋起子、羊角錘等(2)費力杠桿①特點:l1<l2 ,F1>F2 ,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比阻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小,費力但省距離;②應用實例:鑷子、釣魚竿、理發剪刀等。(3)等臂杠桿①特點:l1=l2 ,F1=F2 ,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等于阻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既不省力也不省距離。②應用實例:天平等。基礎自測12.下列工具在使用過程中一定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br/>A.筷子 B.鋼絲鉗 C.瓶起子 D.托盤天平13.小明制作工件時需要剪開鐵皮,應選用以下的哪種剪刀比較合適( )A. B.C. D.14.人的前臂可以看成是以肘關節為支點的杠桿。如圖,當手托住鐵球時,上臂中的肱二頭肌會對前臂提供一個動力,鐵球對前臂施加阻力。前臂屬于費力杠桿,它的好處是______;若鉛球的重力為50N,動力臂長為5cm,阻力臂長為25cm,則肱二頭肌對前臂拉力為______N;當手托住鐵球從水平位置向上舉的過程中,肱二頭肌對前臂的拉力將______。15.指甲刀的結構和使用中應用了許多物理知識,如:柄寬,好處是減小壓強。刀口刃很薄,好處是增大______;柄較長,好處是______。16.當用筷子夾菜時,筷子相當于杠桿,它的動力是______對筷子的作用力,阻力是______對筷子的作用力。一般來說,筷子是動力臂______(“大于”“小于”“等于”)阻力臂的______杠桿。考點突破考點1.杠桿平衡條件及應用方法:解決這類問題時,應緊緊抓住兩點:(1)平衡的狀態為杠桿處于靜止或勻速轉動;(2)杠桿的平衡條件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及其變形公式。例1.(2022·遼寧朝陽·統考中考真題)小明利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輕質杠桿靜止時如圖甲所示,可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選填“左”或“右”)調節,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操作的目的是便于測量___________;(2)小明多次實驗并記錄數據如表,總結數據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___________;次數 動力F1/N 動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1 1 0.1 2 0.052 2 0.15 1.5 0.23 3 0.05 1.5 0.1(3)第2次實驗所掛鉤碼的個數和位置如圖乙所示,此時將兩側所掛的鉤碼同時向支點O靠近一格,杠桿會___________(選填“左側下降”、“右側下降”或“仍水平平衡”);(4)如圖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A處豎直向上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測力計逐漸向左傾斜到虛線位置的過程中,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測力計的示數將__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例2.(2022·四川遂寧·統考中考真題)碼頭上的工作人員,利用如圖所示的杠桿將一桶淡水從地面轉移到船上(杠桿始終保持水平)。掛在A端的的桶重100N,內部底面積為,桶內裝有800N的水,水深1m。重600N的工作人員用繩子豎直拉住B端,工作人員的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下列計算結果錯誤的是( ?。?,g?。?br/>A.水對桶底的壓強為 B.水對桶底的壓力為600NC.人對地面的壓力為375N D.人對地面的壓強為考點2.杠桿作圖方法:求解兩種情況下最大動力臂的方法(1)當動力作用點確定時,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線段長即為最大動力臂。(2)當動力作用點沒有確定時,需找杠桿上離支點最遠的點。例3.(2022·遼寧營口·統考中考真題)圖甲是自行車的手閘,其中ABO部分可視為一種杠桿,其簡化示意圖如圖乙所示,O為支點,F2為阻力,請在圖乙中畫出:(1)作用在A點的最小動力F1及其力臂;(2)阻力F2的力臂。例4.(2022·遼寧阜新·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一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用最小的力F使其向左翻轉,請畫出支點O和最小力F及力臂L的示意圖。考點3.杠桿的分類方法:三種方法判斷杠桿類型(1)力臂比較法:通過比較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判斷杠桿省力還是費力;(2)圖形結合法:對于較復雜的杠桿,可以畫出杠桿的五要素,再比較力臂的大小關系,然后判斷杠桿省力還是費力;(3)目的法:根據杠桿的使用目的是省距離還是費距離來進行判斷,比如用筷子吃飯、理發剪都是為了省距離,所以它們都是費力杠桿。例5.(2022·湖北襄陽·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的器具,在使用時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br/>A. 鑷子 B. 鋼絲鉗C. 食物夾 D. 筷子例6.(2022·湖北荊州·統考中考真題)某學校勞動教育課堂上,四位同學利用杠桿原理使用勞動工具的場景如圖所示。其中屬于使用費力杠桿的是( ?。?br/>A.鋤地時舉起鋤頭 B.用羊角錘拔釘子C.用園藝剪修剪樹枝 D.用鋼絲鉗剪鐵絲考點4.動態杠桿問題分析方法:抓住一點,巧解杠桿動態平衡問題在解答杠桿動態平衡問題時,只需抓住杠桿的平衡條件這一點進行分析即可。首先應確定支點的位置,再明確誰是動力誰是阻力,畫出與之對應的動力臂和阻力臂,最后結合平衡條件F1l1= F2l2,根據變化的量進行其他量的變化分析。例7.(2022·內蒙古包頭·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輕質杠桿OB可繞O點轉動,OA=AB,在A點懸掛物體,在B點豎直向上拉動杠桿使其始終保持水平平衡,拉力為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的大小為物重的2倍 B.物重增加5N,F的大小也增加5NC.物體懸掛點右移,拉力F會增大 D.將F改為沿圖中虛線方向,拉力F會減小例8.(2022·廣西百色·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輕質細桿可繞豎直墻上的O點轉動,末端掛一個重為150N的物體,拉力F沿水平方向,當θ=45°時,拉力F=_________N。若保持拉力沿水平方向,讓細桿順時針緩慢旋轉到圖中虛線位置,則拉力將____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節 杠桿(雙基過關 考點突破)-2022-2023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通關講義(人教版)(原卷版).docx 第1節 杠桿(雙基過關 考點突破)-2022-2023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通關講義(人教版)(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