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24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義第十七單元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第45講中國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10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24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義第十七單元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第45講中國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10份打包)

資源簡介

第45講 中國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
(中國古代的民族政策和邊疆管理制度、中國古代處理對外關系的舉措;中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和意義;當代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及影響)
課程標準 命題點 考題取樣 核心素養解讀
了解中國古代的民族政策和邊疆管理制度,認識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歷程,以及中國古代處理對外關系的體制;了解當代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歷史意義,以及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 2023湖北T3; 2022北京T16; 2022.1浙江T7; 2022海南T4; 2021湖南T6 1.從時空觀念角度,梳理秦漢至明清的民族政策和邊疆管理制度,以及中國古代對外關系的發展歷程。 2.從家國情懷的角度,探究中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和意義。 3.從史料實證角度探究不同時期外交政策的特點及其成因,認識現代中國外交政策的影響。
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 2022廣東T5; 2021.6浙江T6
當代中國的民族政策 2021北京T10
當代中國的外交 2023新課標卷T42; 2022廣東T10; 2022江蘇T10; 2021廣東T10; 2020海南T11
命題分析預測 1.分析:本講內容考查頻率較高,以選擇題為主,兼有非選擇題,難度中等,多考查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及對外交往、當代中國的民族政策和外交成就。 2.預測:漢唐至明清時期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新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成就仍為基本考查點。古代中國的朝貢體制與天朝上國觀念、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針、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同時期外交的變化及其原因可能為考查熱點及難點。
知識點一 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
一、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
1.秦朝
(1)中央機構:設典客、[1] 典屬國 等官職來管理民族事務。
(2)邊疆管理
①北逐匈奴,修筑長城。
②南撫夷、越,設立了[2] 南海郡 、桂林郡、象郡等。
2.漢朝
政治 中央 設[3] 大鴻臚 管理民族事務。
地方 北面 和親 漢初,朝廷對北方的匈奴采取和親政策。
軍事打擊 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三次出擊匈奴,取得大勝。
89年,竇憲出擊北匈奴,北匈奴數敗之后,西遷遠方。
西北 行政管轄 ①在河西走廊設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合稱“[4] 河西四郡 ”。 ②設西域都護府,作為管理西域的軍政機構。
東北 西漢設護烏桓校尉。
經濟 在邊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設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3.隋朝
(1)管理機構:負責民族事務的機構是尚書省的禮部及鴻臚寺。
(2)民族關系
①周邊民族:結束了統一國家長期分裂的局面,突厥、吐谷渾、黨項等周邊民族先后歸附隋朝。
②嶺南:加強對嶺南地區各族的治理。589年,百越首領冼夫人被冊封為譙國夫人,為隋朝治理嶺南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流求:加強了與流求的接觸,三次派人抵達流求。
(3)邊疆管理:推行[5] 郡縣制 ,往往以邊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縣令。
4.唐朝
(1)民族關系
西北各族 稱唐太宗為“[6] 天可汗 ”。
吐蕃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間數次會盟。
南詔 13個王中有10人經唐朝加封,南詔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學習。
(2)邊疆管理:主要機構是大都護府、[7] 都督府 、羈縻州。都督府都督、羈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領擔任,由大都護府直接管轄,上統于中央政府。
              都督府與大都護府的不同
分布格局不同 都督府在唐朝邊疆防御體系中處于內層,設立在內地比較重要的地區,而大都護府則居于都督府的防御之外。
職能存在差異 都督府管轄的多是內附的邊疆民族,而大都護府則處在邊疆地區,是管轄邊疆民族的專門性機構。
5.兩宋
(1)多民族政權并立。先后與遼、西夏、金長期并立。
(2)封建制度拓展。遼、西夏、金、大理等政權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經驗和文化。
6.元朝
(1)民族關系:“[8] 行漢法 ”,同時對不同民族實行了明顯的差別對待政策。
(2)邊疆管理: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為帝師,領[9] 宣政院 事,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務;設行省,征發賦役。
7.明朝
(1)中央機構:除禮部、鴻臚寺外,還有負責培養各種民族文字翻譯人才的四夷館。
(2)修筑長城,并沿長城布置一系列軍鎮,號“九邊”。
(3)開展貿易:開放馬市,與蒙古、女真各族開展貿易。
(4)邊疆治理
①在東北設都司、衛、所,對女真等族進行管理;在西北設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衛;在西南設土司。
②西藏:敕封西藏僧俗領袖為“王”“法王”,建立羈縻性質的都司等機構,并通過貢賜、[10] 茶馬貿易 進行經濟交流。
8.清朝
(1)管理機構:設立[11] 理藩院 管理邊疆民族事務。
(2)管理方式
①通過滿蒙聯姻,加強對漠南蒙古的控制。
②平定漠西蒙古準噶爾部叛亂,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
③冊封五世達賴與五世班禪為“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區設西寧辦事大臣、駐藏辦事大臣。
④在西南,沿襲土司制度,后來逐漸進行“改土歸流”。
                明清“改土歸流”
  改土歸流是指改土司制為流官制,始于明代中后期,是指將原來統治少數民族的土司頭目廢除,改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改土歸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時加強中央對西南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統治。
              理藩院與宣政院的區別
(1)存在時間不同:宣政院存在于元朝,理藩院存在于清朝。
(2)職能不同:宣政院是掌管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事務的機構,理藩院是清朝掌管蒙古族、藏族等少數民族事務的最高權力機構,也管轄部分外交事務。
(3)機構設置不同:宣政院下設同知、副使、院使等各二人,理藩院則分院司兩級。
二、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
1.先秦:以中原為核心的華夏文明與域外有廣泛的交往交流。
2.漢朝
陸路通道 經河西走廊向中亞、西亞延伸。97年,甘英出使[12] 大秦 ,抵達波斯灣一帶。
海路通道 從合浦郡徐聞縣出發,最遠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
對日關系 東漢時期,倭國派使臣來朝,光武帝劉秀賜“漢委(倭)奴國王”金印一枚。
             漢朝中西陸路通道打通的原因
(1)張騫通西域為絲綢之路的開通奠定了基礎。
(2)漢武帝時打敗匈奴,為絲綢之路的開通創造了安定的沿途環境。
(3)西漢時期大一統局面的出現,社會安定,國力強盛,經濟發展。
(4)秦漢文化的魅力以及以絲綢為主的富有地域特色的產品,對外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3.隋唐
陸路交流暢通 ①與西域商路暢通,隋煬帝命裴矩駐張掖,掌管通商事務。 ②唐朝與大食國接觸,造紙術等技術傳到阿拉伯地區。
海路交流活躍 ①隋朝常駿從南海郡出航到達赤土國,國王也遣其子隨常駿來到中國。 ②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唐朝文化被帶到日本。
4.宋朝:因北方陸路交通阻隔,海路轉趨發達,不僅恢復了唐朝由廣州出發經越南到阿拉伯的舊路,又開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鮮半島的航路。泉州成為重要的對外貿易港。
5.元朝:通往歐洲的海陸通道都很通暢。13世紀,馬可·波羅經西亞、中亞抵達中國,由泉州經海路回到威尼斯,留下了《馬可·波羅行紀》。
6.明清
(1)致力于維護朝貢體制和[13] 朝貢貿易體系 ,但民間貿易和走私屢禁不絕。
(2)1689年,中俄訂立《[14] 尼布楚條約 》。
(3)18世紀,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到中國,但清政府關上了對英交往的大門。
知識點二 當代中國的民族政策與外交
一、當代中國的民族政策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
①歷史淵源:中國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各民族長期交融發展形成多元一體格局。
②近代現狀:許多少數民族長期遭受統治階級的壓迫和歧視,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落后。
③黨的政策:中國共產黨提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作為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2)歷程
1941年 《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規定,依據[15] 民族平等 原則,“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區”。
1945年 中共中央提出:“對內蒙的基本方針,在目前是實行區域自治。”
1947年 成立內蒙古自治區。新中國成立后,它成為我國第一個省一級的自治區。
1949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確定實行“民族的區域自治”,“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團結互助”。
1954年 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先后成立。此外,還成立了一批自治州、自治縣(旗)。
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發展
(1)歷程
時間 概況
198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正式頒布實施。
1990年 中共中央提出“[16] 三個離不開 ”,深刻闡述了中國各民族休戚相關、命運與共的血肉關系。
1997年 中共十五大明確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2)意義:維護國家的集中統一,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實現民族地區經濟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現代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特點
  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在解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政治制度問題上的一個偉大創舉,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具體表現在:民族自治與區域自治的有機結合;經濟因素與政治因素的有機結合;自治機關的二重性(即自治地方的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較之于全國其他地區的相應機關有共性,也有個性);自治權的廣泛性。
3.中共十八大以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1)“五個認同”的提出
背景 中共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要求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內容 不斷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2)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提出
提出 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并將其寫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章程》。
意義 ①賦予民族工作新的內涵和重大歷史使命。 ②有利于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③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偉大目標。
(3)中共二十大對未來五年的民族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二、當代中國的外交
1.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
①外交方針
方針 內容
“另起爐灶” 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同各國建立的外交關系,要在新的基礎上經過談判同外國建立新的外交關系。
“打掃干凈屋 子再請客” 有步驟地徹底地摧毀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控制權,不承認國民黨時代的一切賣國條約。
“一邊倒” 中國堅定地站在[17] 社會主義 和世界和平民主陣營一邊。
②外交成就
(2)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中國外交
成就 ①中國支持和援助亞非拉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贏得了這些國家的友誼和信任與良好的國際聲譽。 ②1964年,中國與法國建交,實現了中國同西方大國關系的突破。
特點 中國對外關系史上出現了以與亞非民族獨立國家建交為基本特點的建交高潮,中國逐步沖破西方國家的封鎖。
(3)20世紀70年代的中國外交
成就 ①自1970年起,中國先后同意大利、奧地利、比利時、希臘、聯邦德國等西方國家建立外交關系。中英、中荷關系也升格為大使級。 ②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③1972年,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④到1976年,與中國建交的國家達到111個。
特點 中國外交打開新局面,迎來了建交高潮。
2.改革開放后的外交成就
(1)改革開放初期的外交調整
①方向調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的外交政策朝著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方向進行重大調整。
②世界主題:中國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主題。
③外交關系: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1989年,中蘇兩國實現國家關系正常化。
(2)21世紀初的外交:中國積極推動區域和國際合作,積極參與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活動。
3.中共十八大以來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1)習近平外交思想:黨中央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在對外工作上進行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形成了[19] 習近平外交思想 。
(2)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導下的外交實踐與外交布局
(3)中共十九大以來的外交理念和外交實踐
①外交理念
“一堅持” 堅持和平發展道路。
“三推動” 推動建設相互尊重、[20] 公平正義 、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②外交實踐
積極推進構建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A.中國領導人進行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動。 B.多項推進中外增進互信、擴大合作的新文件、新舉措相繼出臺。
就世界和平發展的諸多議題提出中國方案 A.中國一貫倡導、支持并踐行多邊主義,大力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 B.在伊朗核問題、敘利亞問題等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中國積極探索解決辦法。 C.中國積極促進[21] 全球治理體系 改革與完善。 D.中國倡議和推動“[22] 一帶一路 ”建設。
4.中共二十大提出:中國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冷戰思維,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搞雙重標準。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呼吁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
情境1 秦朝的邊疆管理
典客,秦官,掌諸歸義蠻夷,有丞。……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有蠻夷曰道。
——摘自《漢書》
指出秦設置的處理邊疆民族事務的中央政務機構和地方行政區劃。
答案 在中央設置“典客”;在少數民族聚居地設置“道”。
情境2 冼夫人
下圖所示為中國古代百越首領冼夫人的畫像,她被譽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冼夫人一生致力于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維護了社會的和平穩定,促進了嶺南地區的經濟發展。
概念
羈縻政策
“羈”就是用軍事和政治的壓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經濟和物質利益給以撫慰,即在少數民族地區任用少數民族地方首領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隸屬中央王朝、經濟上有朝貢的義務外,其余一切事務均由少數民族首領自己管理。
情境3 唐朝的和親政策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
——尺帶珠丹給唐朝皇帝的上書
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
——陳陶《隴西行》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朝和親政策的積極影響。
答案 促進了漢族與吐蕃間的友好交往;維護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推動了民族間經濟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發展與進步。
情境4 少數民族政權模式
下圖為中國古代北方邊疆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與中原內地關系的一種模式,舉例說明與其匹配的歷史時期。
答案 該模式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深入中原,其統治范圍不僅包括內地,還有邊疆地區,如元朝和清朝都屬于這種模式。
概念
衛所制度
  衛所制度是明朝重要的軍政制度。明朝全國普設衛所,衛所作為明朝基本的軍事單位,管轄一定數量的軍戶,承擔軍役。衛所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種軍事性質的地理單位,涉及明帝國的版圖、管理體制、土地、戶籍制度、人口遷移等一系列問題。
情境5 清朝的邊疆治理
清代既繼承了歷代王朝的治邊思想,又有創新和發展,逐步形成以“因俗而治”為核心的邊疆民族統治政策。
——摘編自蘇德畢力格《晚清政府對新疆、蒙古和西藏政策研究》
概括清朝對邊疆治理是如何“因俗而治”的。
答案 如在蒙古族地區設立盟、旗兩級單位進行統治;在東北、北部和西部邊疆,分設若干將軍轄區和辦事大臣轄區等。
情境6 清朝的對外交往
英吉利國王知悉:咨爾國王,遠在重洋,傾心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特因天朝所產茶葉……爾國必需之物,是以加恩體恤,在澳門開設洋行,俾得日用有資,并沾余潤。
——摘編自乾隆皇帝給英國國王的敕諭
材料體現了清朝怎樣的外交政策?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中國對外交往的發展趨勢。
答案 政策:清政府固守傳統的朝貢體系,自認為是“天朝上國”。趨勢:由漢唐時期的開放逐漸走向明清時期的閉關自守。
概念
朝貢體系與朝貢貿易
  朝貢體系體現了古代中國“天朝上國”的國家定位。“朝貢—冊封”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實質上是宗主認同外交。在其影響下,東亞地區逐漸形成一個以漢字與儒學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
  朝貢貿易亦稱“隨貢貿易”“貢舶貿易”。宋代以后中國政府準許外國使節在進貢的前提下來中國進行貿易。明代實行貢舶制度,在通商口岸設市舶提舉司,管理朝貢和朝貢貿易。朝貢貿易是封貢體系的衍生物,也是海禁政策的產物,是以厚往薄來為原則的官方貿易。
易錯
  民族區域自治不等于“民族自治”,民族區域自治是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的結合,具體表現為在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權利,而不是某一少數民族的自治。
情境7 民族政策的原則
下圖是1953年版3元人民幣圖案,圖案的設計理念體現了民族政策的哪些原則?
答案 民族團結、民族平等和尊重少數民族的原則。
情境8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依據
中國的民族發展在地區上是互相交叉的……形成各民族雜居的現象,而一個民族完全聚居在一個地方的比較少,甚至極少……歷史的發展使中國各民族多數是雜居的……互相影響……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對外曾是長期受帝國主義壓迫的民族,內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戰爭中同甘共苦結成了戰斗友誼,使我們這個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周恩來《關于我國民族政策的幾個問題》(1957年)
根據材料,概括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依據。
答案 在歷史上,我國各民族互相雜居,互相影響;近代以來,我國各民族同受帝國主義的壓迫,在革命戰爭中結成深厚友誼。
易錯
“一邊倒”既不意味著中國政府絕不同英美等資本主義國家交往,也不意味著中國政府放棄獨立自主,無原則地倒向蘇聯一邊。“一邊倒”的外交方針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并不矛盾,因為它的最終目的是捍衛新中國的獨立和主權。
圖解歷史
“一邊倒”的外交方針
情境9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針
我們要打破舊的外交傳統,既不盲目排外,也不媚外。否則不是狂妄便是自卑。不亢不卑才是我們的態度。
——1950年3月,周恩來在外交部全體干部大會上的講話
為“打破舊的外交傳統”,新中國實行了哪些外交方針?
答案 “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
情境10 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1954年在日內瓦會議時福斯特·杜勒斯拒絕與周恩來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時決心一邊伸出我的手,一邊向他走去。當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摘編自《尼克松回憶錄》
“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反映了中美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答案 中美關系由對峙開始走向正常化。
情境11 20世紀70年代建交高峰
下圖為1949年—2008年中國與外國建交的情況。
分析形成1972年建交高峰的國內外因素。
答案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謀求同中國改善關系;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國際地位提高;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情境12 中共十八大以來的外交布局
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在外交領域呈現出“介”字型布局。“撇”指“絲綢之路經濟帶”,“捺”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兩“豎”分別指“中國、巴基斯坦經濟走廊”和“中國、印度、緬甸、孟加拉國經濟走廊”。
  這反映出當代中國外交怎樣的趨勢?
答案 積極開展多邊外交活動,凸顯經濟合作的重要性。第46講 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展
(近代西方民族國家形成的原因、表現、作用;國際法的形成過程、基本原則、作用)
課程標準 命題點 考題取樣 核心素養解讀
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形成情況,以及國際法的發展。 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 2023湖南T14; 2022河北T12 1.運用史料實證探究王權加強、民族語言形成和法國大革命對近代西方民族國家形成的影響。 2.立足時空觀念,了解17—19世紀近代國際法形成、外交制度建立和發展的史實。 3.運用唯物史觀認識20世紀國際法的作用。
國際法的形成與發展 2023湖南T6; 2023山東T11; 2023.1浙江T21; 2022北京T13; 2022山東T5
命題分析預測 1.分析: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國際法的產生與發展是基本考查點。 2.預測:近代民族國家產生與其時代背景之間的關系、民族國家出現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可能是高考熱點及難點。
知識點一 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
1.專制王權國家的形成
(1)背景
①15世紀前后,西歐國家封建割據勢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權得到加強。
②宗教改革運動沉重打擊了教會勢力,強化了各國的世俗權力,國家和[1] 民族認同 觀念日益顯現。
(2)表現
①1534年,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授意議會通過《[2] 至尊法案 》,宣布國王是英國教會的首腦,建立起國王的專制統治。
②路易十四統治時期,法國王權達到頂峰。歐洲國家紛紛成為專制王權國家。
2.近代民族國家的產生
背景 ①西歐專制王權國家的建立與發展。 ②民族語言地位上升,對民族語言的重視強化了民族認同。 ③[3] 法國大革命 及拿破侖戰爭,促進了歐洲各國民族意識的覺醒。
產生 歐洲各專制王權國家逐漸變為具有[4] 獨立主權 的民族國家。
特點 民族國家有的由單一民族組成,更多的則是包括了多個民族。
知識點二 國際法的形成與外交制度的建立
1.國際法的形成
(1)背景:隨著國家主權意識的加強,各國都強調國家利益至上,國家之間的利益紛爭加劇;人們希望通過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來處理國家之間的關系,減少武力沖突。
(2)過程
奠定 基礎 1625年,荷蘭人格勞秀斯在出版的《[5] 戰爭與和平法 》一書中提出君主應該制定條約并接受約束,確定了國際法的主體是[6] 主權國家 。
確立 原則 1648年簽訂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亞體系,該體系確立了國際關系中的國家領土、主權與獨立等原則,開創了用[7] 國際會議 和通過談判達成協議的形式解決國際爭端、結束國際戰爭的先例,確認了締約國必須遵守條約、各締約國可以對違約國集體制裁的國際法基本原則。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影響
(1)該體系是現代國際關系體系的雛形。
(2)該體系促進了近代民族國家關系體系的形成,尤其是體系中確立的國家主權原則有效地維護了民族國家的生存和發展,促進了國際和平與穩定。
(3)是近代國際法產生的重要標志,對近代國際法的構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
2.外交制度的建立:17世紀,在歐洲國家派遣常駐外交使節和外交使團基礎上,近代外交制度逐漸建立起來。
3.外交制度和國際法的發展
(1)1815年,歐洲各國建立起以[8] 大國協調 、歐洲均勢為特征的維也納體系。外交制度進一步發展,國際法的應用范圍也逐漸從歐洲擴大到美洲、亞洲等其他地方。
(2)各國之間簽訂了許多國際公約,制定了一系列戰爭法規。
4.評價
(1)積極: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國際法的形成為國際關系確立了一些規則,為用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減少戰爭行為開辟了新的途徑。
(2)局限:西方各國在國際法應用中實行雙重標準,為了謀取利益經常違反國際法,導致國際沖突不斷,最終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和維也納體系的異同
異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出現標志著近代國際關系的開端,主權國家代替教會成為國際關系的主角。維也納體系是歐洲國家在圍剿法國革命,擊敗拿破侖帝國,恢復歐洲秩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具有掠奪性。
同 ①都以一系列會議、條約、同盟的方式解決戰爭問題,維持和平,戰爭在兩個體系中是國際關系的常態。 ②體系得以運轉的機制都是大國主導與協調。 ③兩個體系下,歐洲大陸的封建勢力超過資產階級革命勢力。
知識點三 20世紀國際法的發展
1.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后
十月革命后 蘇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賠償的原則,宣布侵略戰爭為反人類罪,為國際法開辟了新的發展階段。
一戰后 國際聯盟 ①性質:世界上第一個由主權國家參加的政治性國際組織。 ②評價:被英國和法國控制,其缺乏普遍性和權威性,它規定了形成決議的“[9] 全體一致 ”原則,使之難以履行制止戰爭、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責任。
《非戰公約》 1928年8月由美、法等國簽訂,其宣布締約各國在它們的相互關系中廢棄以戰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決國際爭端。但是,公約并未真正得到實行。
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
(1)1945年,《聯合國憲章》確定了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制裁侵略的機制,并賦予安理會制裁的權力,確定了“[10] 大國一致 ”原則,集體安全體制進一步完善。
(2)1946年,國際法院成立,發展了國際司法制度。
(3)新的民族國家紛紛獨立,各類國際組織數量激增,推動了國際法的發展。
(4)國際法的領域擴展,在裁軍、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擴散、人權、環境、海洋、外層空間等方面,頒布了一系列具有國際法性質的公約或宣言。
3.評價
(1)積極性:對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2)局限性:一些大國為了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國際條約,甚至不經聯合國授權就進行制裁或發動戰爭,嚴重威脅世界和平。
            國際聯盟與聯合國的比較
(1)相同點:都是世界大戰的產物,都反映了戰后世界要求和平的共同愿望;都是普遍性的國際組織;都具有明顯的大國強權色彩;宗旨都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
(2)不同點:國聯強調“全體一致”原則,聯合國強調“大國一致”原則;聯合國較之國聯更具有普遍性、權威性;聯合國較之國聯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上作用更突出,更能推動國際法的實施與發展。
圖解歷史
專制王權與民族國家的關系
宗教改革與民族國家的形成
概念
民族國家
  “民族國家”是指一個獨立自主的政治實體,是歐洲在19世紀及20世紀主導的現代性民族自決和自治概念及實踐,民族國家成員效忠的對象是有共同認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體制,認同感的來源可以是傳統的歷史、文化、語言或新創的政體。因此,由一個民族構成政體,或者由數個民族經同一共享的政體構成的國族,都是民族國家的可能結合形式。
情境1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作用
1648年簽訂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第六十三條規定:“巴塞爾城和其他瑞士各州同過去一樣享有充分的自由,并解脫同帝國的關系,因此它們在任何方面都不需服從帝國的法庭或判決。”
據材料說明該和約的作用。
答案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立了國際關系中的國家主權與獨立原則,有助于民族國家的形成。
情境2 國際法的特點
國際法沒有國內法那樣集中的、有組織的強制機關——法院、警察、軍隊。無論海牙的國際法院,還是《聯合國憲章》規定的執行行動,都沒有形成集中的、有組織的強制機構或措施。國際法的性質決定了它的強制只能主要依靠各個國家本身單獨的和集體的行動。
——摘編自王鐵崖《國際法》
依據材料分析國際法的特點。
答案 沒有集中的強制執行機關,其強制執行依靠國家采取單獨的或集體的措施。
情境3 《國際聯盟盟約》
聯盟會員國如有不顧本約……所規定而從事戰爭者,則據此事實,應視為對于聯盟所有其他會員國有戰爭行為。其他會員國應即與之斷絕各種商業上或財政上之關系,禁止其人民與破壞盟約國人民之各種往來,并阻止其他任何……聯盟會員國或非會員國之人民與該國人民之財政上、商業上或個人之往來。
——摘編自《國際聯盟盟約》
材料中國際聯盟提出了哪些維護和平的原則?
答案 集體安全;經濟制裁。
易錯
對《非戰公約》的認識
《非戰公約》是帝國主義在維護和平口號下進行爭奪的產物,但具有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積極意義,具有一定的反戰號召力。由于帝國主義各國持有保留條件,公約本身又未規定對違反者的制裁辦法,它并不能防止戰爭發生。
情境4 《聯合國憲章》的基本理念
我聯合國人民同茲決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重申基本人權、人格尊嚴與價值,以及男女與大小各國平等權利之信念……彼此以善鄰之道,和睦相處;集中力量,以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
——摘自《聯合國憲章·序言》
  根據材料概括《聯合國憲章》的基本理念。
答案 堅持基本人權、權利平等、和平共處等理念。探究1 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
材料一 自唐初以來,唐廷以積極的態度謀求和平的國際交往。唐代僑民極多,就僑民所從事的職業來看:有僧侶、學者、畫家、匠人、藝人、商人等。唐代外商們廣泛參與經濟活動,使唐代的社會生產不僅要滿足國內需求,更要承擔起國際生產的任務。《唐律疏議》中甚至還制定了中國古代法律中第一個涉外條文:“諸化外人,同類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異類相犯者,以法律(唐律)論。”唐朝統治者處理國際關系時,貫徹儒家“平天下”與“協和萬邦”理想。在和平共存之指導下,唐朝與周邊和平交往。
——摘編自沈福偉《中西文化交流史》等
材料二 元朝宣政院“掌釋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隸治之”,與中書省等同為四大中央政府機構。遇吐蕃有重大問題,則派設行宣政院前往該地處理。清初統治者高度重視蒙古事務,入關前便設立理藩院專司其事……外交事務也劃歸理藩院管理。理藩院級同六部,設尚書、侍郎各官,幫助清朝實現了對東北的有效管轄,避免了明代曾經出現的邊疆戰爭……對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摘編自趙毅、趙軼峰主編《中國古代史》
材料 主旨 材料一介紹了唐朝對外交往的特點。材料二闡述了元朝宣政院與清朝理藩院的概況及作用。
思考:
(1)根據材料一,概括唐代對外交往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代對外交往的作用。
試答: 特點:政府積極主動,開放包容;僑民眾多且其職業多元;外商廣泛參與經濟活動;出現涉外法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秉持“和平互利”的宗旨。作用:促進了唐朝的繁盛;提升了唐朝國際地位;擴大并加深了中華文化的影響。 
(2)根據材料一,指出元宣政院和清理藩院在政治地位和職權范圍方面的異同。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宣政院和理藩院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所起的共同作用。
試答: 相同點:都是法定的中央機構;都管理少數民族事務。不同點:宣政院與中書省同級,理藩院與六部同級;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務,理藩院管理部分外交事務;宣政院管轄西藏地區,理藩院管轄邊疆地區少數民族事務。共同作用:進一步推動了民族間交往、交流與交融;進一步鞏固了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進一步加強了大一統的國家觀念。 
歷史解釋——對中國古代民族交往的基本認識
(1)基本途徑:友好往來;民族遷徙;和親聯姻;少數民族封建化改革;民族戰爭;冊封等。
(2)交往特點:以漢族為主體;友好交往是主流;以儒家大一統思想作為精神支柱;落后民族學習吸收先進民族的生產與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3)歷史作用:①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加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②鞏固了國家統一,開發了邊疆地區,推動了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歷史解釋——中國對外交往的特點
對外政策 由開放走向閉關:明清以前總體上以開放為主;明清時期,逐步走向閉關自守。
交往路線 由以陸路為主轉向以海路為主:漢代以陸路為主,隋唐陸海并舉,宋代以后以海路為主。
交往內容 對外貿易與文化交流同步進行,物種、商品、宗教、科技等外傳或傳入。
交往形式 ①以和平交往為主,如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等;②封建社會后期出現侵略與反侵略斗爭,如戚繼光抗擊倭寇、鄭成功收復臺灣、康熙皇帝組織雅克薩之戰抗擊沙俄入侵等。
唯物史觀——中國古代民族交融的實質
(1)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實質上是少數民族學習漢族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的過程。
(2)從生產關系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實質上是封建生產方式向少數民族地區的擴展。
(3)從經濟形態的角度看:民族交融的實質是游牧經濟與農耕經濟的相互影響,其中游牧經濟向農耕經濟轉化的趨向更明顯。
(4)從生活方式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實質上是漢族與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相互影響,其中少數民族的漢化趨向更為明顯。
探究2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材料一 中國對外政策和外交行為是根據不斷變化的外部形勢作出的反應。二戰后影響中國對外關系的外部環境,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冷戰階段,世界政治的最主要特征是美蘇兩極對立。另一個是“后冷戰”階段,“一超多強”和多極化發展趨勢支配著世界政治。
——摘編自牛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系史概論(1949—2000)》
材料二 黨中央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并發起創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升,塑造了中國外交獨特風范,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貢獻。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簡史》等
材料 主旨 材料一闡釋了影響中國對外關系的階段。材料二論述了黨中央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表現及意義。
思考: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進入21世紀后為應對“不斷變化的外部形勢”中國采取的外交舉措。
試答: 積極發展睦鄰友好關系;參與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活動和地區性國際組織活動;拓展同發展中國家的關系;與世界大國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關系;創新合作機制,發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參與創立“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等。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有何現實意義。
試答: 提升了中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塑造了中國外交獨特風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條件;推動了國際社會的合作與發展;有利于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有利于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等。 
歷史解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特點
不結盟 中國不跟任何國家締結針對第三國的盟約,這確保了中國外交政策的獨立性,不會被盟國扯進對抗或戰爭中。
平等性 中國對強國弱國、大國小國一視同仁。大國不欺負小國,強國不欺負弱國。
獨立性 中國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包括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等準則。
無附加條件 中國對外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是區別于西方國家的最顯著特點。
歷史解釋——當代中國外交的基本原則、發展大勢與經驗啟示
(1)基本原則
①一個中心:是指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外交應以服務于國家發展為中心,更加積極有效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②兩個基本點:是指中國外交要維護中國在世界上的正當利益和促進與世界其他國家的互利共贏。
(2)發展大勢
①“和平共處”外交:堅持獨立自主原則,新中國成立后,正確處理與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關系,逐步成為獨立于美蘇之外的重要國際力量。
②“和平發展”外交:改革開放新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明確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在堅持獨立自主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外交理念、外交戰略和外交政策大轉折,外交工作表現出服務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明顯特點。
③“民族復興”外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斷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懈努力,外交工作表現出始終服務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明顯特點。
(3)經驗啟示
①獨立自主是當代中國外交戰略和政策的根本原則:獨立自主原則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新中國成立后,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幻,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貫穿當代中國的外交實踐:在當代中國外交工作中,最具有持久影響力的是中國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國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營造了和平的周邊環境,推動了“伙伴外交”的發展,有利于推動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建立。探究1 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形成
材料一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把人們從宗教的束縛下解放出來,現實社會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權力特別是王權得到加強。通過馬丁·路德翻譯拉丁文《圣經》等方式,作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語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體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體的地位上升。
——摘編自李宏圖《論近代西歐民族主義和民族國家》
材料二 在法國啟蒙運動期間,啟蒙思想家們把民族主義和民主主義結合在一起,提出了系統的民族主義思想,批判君主專制毫不考慮民族和國家的利益,否認君主是民族和國家的象征,發出了“專制之下無祖國”呼聲。在啟蒙思想指導下,法國大革命爆發。由于等級制度和專制制度被摧毀,宣布了主權在民,人人平等,國家成為大家共同擁有的祖國,“等級和階級都不復存在,全體法國人組成了法蘭西民族”。
——摘編自楊寧一《世界歷史視野中的民族主義》
材料 主旨 材料一主要涉及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觀念形成的表現及背景。材料二論述了啟蒙思想、法國大革命與近代民族國家形成的關系。
思考:
(1)根據材料一,指出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觀念形成的表現,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西方民族國家觀念形成的時代背景。
試答: 表現:世俗王權強化;民族語言普及;民族認同觀念興起。時代背景: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與發展;資產階級的形成和力量的壯大;宗教改革運動的開展等。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法國大革命對近代民族主義形成的促進作用。
試答: 法國大革命推翻了法國專制王權,也沖擊了歐洲大陸的封建統治秩序,有利于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近代民族觀的形成;推動了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傳播,有利于法蘭西民族誕生和民族主義形成。 
唯物史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形成的原因
政治原因 西歐國家的封建割據勢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權得到加強。
思想原因 宗教改革運動沉重打擊了教會勢力,強化了各國的世俗權力,國家和民族認同觀念日益顯現。
經濟原因 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建立統一的國內市場,建立商品流通的交通網絡,需要保護資產階級的海外活動,這都需要建立強大的、統一的國家機器。
文化原因 以民族語言為代表的民族文化發展。
國際關系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立國家主權與獨立等原則,促進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
現實原因 法國大革命及拿破侖戰爭,促進了歐洲各國民族意識的覺醒;國家在人們的意識中越來越重要,歐洲各專制王權國家逐漸變為具有獨立主權的民族國家。
歷史解釋——歐洲近代民族國家形成的作用
(1)沖擊了中古時期神權一統的局面,為現代民族國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創造了條件,促進了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過渡。
(3)民族國家成為歐洲政治的基礎,推動了現代世界和現代國際關系形成的進程。
(4)推動了民族文化的進一步發展。
歷史解釋——民族國家的特點
(1)從民族國家與民族主義的關系來看,民族認同感是近代民族國家的特點之一。民族認同感強,則有利于民族國家的穩定;民族認同感弱,則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民族國家的整體力量。
(2)民族國家的出現在其發生時段上大多與現代化的過程密切相關。這首先是因為工業化、現代化使得世界民族分布的狀況發生了巨大改觀,迫使過去處于彼此分離狀態的各個民族交往密切;其次是因為現代化催生了英、法、德等資本主義民族國家。
(3)民族國家有統一的國內市場,有明確的國家疆界,有通用的民族語言。
探究2 近代國際法的發展
材料一 (各國)應根據本協議確定和確認享有他們自古以來的權利、特權、自由、優惠、自由行使領土權,不論是宗教的,還是政治的或是禮遇性的權利,因而他們永遠不能,也不應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進行的騷擾。……參加協議的所有各方應有義務保衛和保護本和約的每一項條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不論其信奉何宗教。
——摘編自《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材料二 傳統國際法將戰爭看作是推行國家政策、解決國際爭端的合法手段。進入20世紀,這種傳統觀念逐步被否定。1919年,《國際聯盟盟約》提出各締約國要“承擔不從事戰爭之義務”。1928年《非戰公約》否定了“戰爭權”的合法性,明確表達了世界各國力求避免戰爭的共同追求。二戰后,《聯合國憲章》將“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作為聯合國的首要宗旨……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方法主要包括談判與協調,斡旋與調停,調查與調解,仲裁與司法解決。但國際法依然不斷地經受著挑戰與考驗。
——摘編自楊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和平》等
材料主旨 材料一是《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內容。材料二敘述了20世紀國際法的發展。
思考:
(1)根據材料一,概括《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對國際法的貢獻。
試答: 確立了國際關系中的國家領土權不容侵犯原則;確認了締約國必須遵守條約的原則。 
(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括20世紀國際法的發展趨勢有怎樣的特點。
試答: 逐漸否定主權國家的“戰爭權”;漸進性與曲折性發展;以避免戰爭、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為核心內容,國際法的內容范圍逐漸擴大;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方式多樣化;國際法的權威性逐漸增強。 
歷史解釋——國際法的基本原則
國家主權 平等原則 各國不論政治、經濟、社會等情況有何不同,一律享有平等權利,承擔同等的責任。
互不侵犯原則 各國在其相互關系中不得以武力侵犯他國,也不得以任何借口侵犯他國,不得以戰爭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
互不干涉內政原則 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或任何方式直接或間接地干涉在本質上屬于任何國家國內管轄之事件。
平等互利原則 各國在法律上必須是平等的,在事實上必須是互利的。
和平共處原則 彼此尊重對方現存的社會經濟制度,實行廣泛的合作,發展友好關系,和睦相處。
民族自決原則 被殖民主義奴役和壓迫的民族,有權采取國際法確認的一切合法手段,自由決定自己的命運、擺脫殖民統治、建立民族獨立國家。
和平解決國際爭端 國家之間在發生糾紛或爭端時,應當通過和平的方法予以解決。
善意履行國際義務 善意履行由公認的國際法原則和規則產生的、其作為締約國參加的國際條約所承擔的各項義務。
唯物史觀——影響國際法的主要因素
(1)國際關系與國際社會的結構性變化:國際社會的結構性變化對國際法的進一步發展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它使國際法從冷戰時期的共存走向后冷戰時期的合作,國際合作日益成為主流。
(2)國際組織的變化:國際組織的數量呈爆炸性增長,活動范圍不斷擴大、職能日益膨脹。
(3)國際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歐洲歷史上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中,以調整國家間政治關系為任務的國際法,在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形勢下,也迅速向經濟領域拓展。
(4)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海洋資源的開采、外層空間的利用、國際環境的保護、核武器的擴散、打擊恐怖主義和跨國犯罪、新國際經濟秩序的建立等成為人類共同的命題。
(5)科學技術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國際法的完善,加速了國際法的體系化。
歷史解釋——近代國際法的發展對世界歷史的影響
(1)進步性
①有利于協調主權國家間的關系,穩定國際秩序。
②對增進國際合作并保持國際和平與安全起了重要作用。
③有利于促進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
④在人道主義和保護人權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2)局限性:具有很強的大國強權色彩和殖民色彩。第34講 冷戰與國際格局的演變
(美蘇冷戰的背景、表現、特點及影響;多極化趨勢出現的原因、表現、影響)
課程標準 命題點 考題取樣 核心素養解讀
通過了解冷戰時期的典型事件,認識冷戰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戰的發生、發展與世界格局變化之間的相互影響。 美蘇冷戰的表現 2023山東T15; 2023全國卷甲T35; 2022全國卷甲T35; 2022海南T13; 2022江蘇T16; 2021福建T15 1.了解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北約和華約成立等重大歷史事件,從史料實證角度認識冷戰的基本特征和兩極格局的形成。 2.了解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極力量的發展概況,從時空觀念角度認識國際格局演變的歷程,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分析影響國際格局演變的因素。
美蘇冷戰的影響 2023湖北T15
兩極格局下的 國際關系 2023江蘇T15; 2022河北T15; 2022廣東T16; 2020全國卷ⅡT35
多極力量的成長 2022湖南T15; 2022山東T15; 2021湖北T15; 2021湖南T16
命題分析預測 1.分析:本講知識是高考考查的重點,也是高考考查的長效熱點,以選擇題為主。其中美蘇冷戰的背景、表現、特點及影響,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的原因、表現等是高考的基本考查點。 2.預測:高考可能會繼續運用新材料創設新情境,重點考查美蘇冷戰的表現、特點及影響,世界多極化趨勢的表現等。
知識點一 冷戰與兩極格局
1.冷戰
(1)含義:指20世紀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1] 美蘇 為首的兩大集團之間逐步形成的既非戰爭又非和平的長期對峙與競爭狀態。
(2)原因:美蘇兩國社會制度完全不同、戰時同盟基礎不復存在、國家利益存在嚴重沖突、意識形態尖銳對立。
(3)開始標志:1947年3月,杜魯門發表被稱為“[2] 杜魯門主義 ”的演說。
(4)主要表現
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 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
政治 杜魯門主義 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
經濟 馬歇爾計劃 經濟互助委員會
軍事 1949年,成立“[3] 北約 ”。 1955年,成立“華約”。
地緣 政治 第一次柏林危機直接導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于1949年相繼成立,德國分裂。
              杜魯門主義與馬歇爾計劃
杜魯門主義表現為公開地、赤裸裸地反共反蘇。馬歇爾計劃則采取隱蔽的經濟手段達到反共反蘇的目的,其實質上都是為了遏制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
2.兩極格局
(1)形成: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蘇全面冷戰對峙,兩極格局正式形成。
(2)特點
①兩極格局是不對稱和不完全的。美國及其盟國的總體實力始終強于蘇聯及其盟國。
②有些國家處于兩大陣營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亞等。
          雅爾塔體系、兩極格局、冷戰之間的關系
雅爾塔體系奠定了二戰后兩極格局的框架,兩極格局是雅爾塔體系的組成部分和集中體現,從屬于雅爾塔體系;兩極格局下對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戰,冷戰促進了兩極格局的形成。
知識點二 冷戰的發展與多極力量的成長
1.冷戰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
(1)特點:東西方關系既有緩和,又有激烈的冷戰對抗。
(2)典型事件:第二次柏林危機和[4] 古巴導彈危機 。
2.多極力量的成長
(1)表現
西方陣 營分化 ①西歐:歐洲共同體的成立和發展。 ②日本:經濟“起飛”及其要成為“政治大國”的追求。
社會主義陣 營開始瓦解 ①原因:蘇聯的大國主義和民族利己主義。 ②表現:東歐國家反對蘇聯控制的斗爭、中蘇關系的破裂。
中國 崛起 標志性事件:擁有“兩彈一星”、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美國總統尼克松正式訪華等。
第三世界 的興起 ①萬隆會議:1955年,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第一次在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舉行的會議,誕生了體現[5] 和平共處原則 的“萬隆精神”。 ②不結盟運動:是發展中國家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政治舞臺的重要標志。
(2)影響:對美蘇兩極格局造成了有力沖擊。
知識點三 兩極格局的瓦解
1.美蘇關系
時期 特征 表現
20世紀 70年代 日趨緊張 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實施“戰略防御計劃”。
1985年 以后 走向緩和 建立多層次對話機制;裁軍取得重要進展;蘇聯實行戰略收縮。
2.兩極格局的瓦解
(1)原因
①蘇聯放任西方對東歐的“[6] 和平演變 ”攻勢。
②蘇聯國內改革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放棄共產黨的領導地位。
(2)標志:[7] 蘇聯解體 。
(3)影響:冷戰結束,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
 多極化是世界格局的發展趨勢,即世界是由多種力量、多種社會制度、多種發展模式和多種價值觀構成的,它承認了世界的多樣性。各種力量之間的平衡與制約,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但當今世界仍未形成多極化格局。
情境1 杜魯門的外交政策
杜魯門曾在演講中說:“我們必須教導他們(指蘇聯)如何知行知止”“我們贏得的勝利把領導世界的持續重擔放到了美國人民的肩頭,全世界應采取美國制度”“不管我們喜歡與否,未來的(國際)經濟格局將取決于我們”。
根據材料概括杜魯門外交政策的目的。試舉一例美國在經濟領域運用的舉措。
答案 目的:遏制蘇聯、稱霸世界(或爭奪世界霸權)。舉措:推行馬歇爾計劃。
易錯
雖然美蘇兩國是冷戰的主體,但冷戰主要是兩種社會制度的對峙,美蘇以外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也在用冷戰思維處理國際事務。所以,美國實施冷戰的對象也并非只有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也成為其遏制的對象。
情境2 美國的文化滲透
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一位著名黑人爵士樂演唱家,在美國新聞署的資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贏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過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國。
  美國政府支持該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 與蘇聯爭奪中間地帶,擴大美國影響力。
圖解歷史
美蘇兩大陣營的對峙
情境3 法國外交政策的調整
1964年6月,美國《時代》雜志指出,從北約到聯合國,從拉丁美洲到紅色中國,幾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個問題或地區上,法國都采取和美國政策不一致的態度。
這反映了什么問題?
答案 反映了法國推行獨立外交政策,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出現分化。
概念
“和平演變”
“和平演變”是指西方國家通過政治、經濟、文化滲透,對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促使它們向資本主義“和平演變”。該詞出現于20世紀50年代,最早由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提出。“和平演變”成為美國在冷戰時期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的重要戰略之一。第35講 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國家新變化的表現、局限性;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蘇聯社會主義改革的背景、進程、影響;東歐社會主義改革與劇變;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
課程標準 命題點 考題取樣 核心素養解讀
通過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的變化,認識其發展中的成就與問題。 資本主義國家經濟 政策的調整 2023廣東T16; 2022海南T18; 2021北京T14; 2021海南T19; 2020海南T18 1.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國家新變化的表現、局限性作出歷史解釋。 2.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蘇聯、東歐和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相關史實,從唯物史觀角度認識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經驗和教訓。 3.運用史料了解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歷史事實,認識社會主義事業的艱巨性和長期性,堅定社會主義信念。
科學技術的發展 2021山東T14
社會結構的變化 2023.1浙江T17
“福利國家” 2023.6浙江T15; 2022湖北T16
二戰后蘇聯的發展 與改革 2022重慶T15
命題分析預測 1.分析: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經濟發展特點、“福利國家”的建立,赫魯曉夫改革等是高考考查的重點。 2.預測:復習備考時,應重點關注二戰后資本主義的發展特征、不同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政策、蘇聯社會主義改革的教訓等。
知識點一 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
1.國家的宏觀調控
(1)加強國家干預
背景 ①1929年爆發的[1] 經濟大危機 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的弊病。 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生死存亡教訓。 ③[2] 社會主義 對資本主義的沖擊與影響。
特點 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強化[3] 國家干預 為核心。
措施 ①加大政府在公共事業領域的開支,增加就業機會,刺激消費需求。 ②制定[4] 經濟發展計劃 ,促進經濟協調發展。 ③利用信貸、利率、稅收等經濟杠桿實施宏觀調控。
結果 取得了一定成效,經濟增長一度較快。
(2)減少國家干預
①原因:20世紀7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5] 滯脹 ”現象,表現為經濟增長停滯,通貨膨脹嚴重。
②措施:適當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
(3)加強國際協調
①建立國際經濟組織: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6] 世界銀行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等國際組織。
②發揮大國作用:通過大國相對平等的協商,采取市場干預行動,協調利益,維護經濟秩序。
2.科學技術的新發展
背景 ①20世紀科學理論的突破:[7] 相對論 的提出和量子力學的發展;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的問世,提供了理論支持。 ②兩次世界大戰的促進。
內容 原子能的開發利用,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8] 互聯網 的建立,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的迅速發展,各種新材料的出現,生物工程技術的突破等。
意義 使社會發展進入[9] 信息時代 ,勞動方式日益自動化和智能化,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
3.社會結構的新變化
(1)原因:科學技術的新發展帶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2)表現
①就業結構變化:農業和工業的就業人口比重逐漸下降,從事[10] 服務業 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②“中間階層”人數增加:他們一般不擁有生產資料,但有較高的收入。
4.“福利國家”與社會運動
(1)“福利國家”
內涵 國家通過構建[11] 社會保障體系 ,保證個人和家庭的經濟安全;通過加大社會服務開支,保證全體公民享受較好的公共福利。
評價 ①積極:在緩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會穩定方面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②消極:給國家帶來財政負擔,進而引發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
調整 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不同程度地減少政府公共開支,改革社會保障制度。
(2)社會運動的興起
①原因:加強國家干預的辦法緩解了社會矛盾,但沒能觸動造成這種不平等和貧困的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
②表現: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婦女運動、學生運動、反越戰運動等。
5.新變化的局限性
(1)實質:所觸及的主要是統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沒有克服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2)表現: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充分暴露了資本主義固有的弊端。
知識點二 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變化
一、蘇聯的發展、改革與解體
1.發展
(1)成就: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爆炸了原子彈和氫彈,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2)問題:蘇聯優先發展[12] 重工業 的政策沒有變化,農業、輕工業落后的局面沒有改觀。
2.改革
(1)赫魯曉夫改革
時間 1953—1964年
內容 ①政治:平反冤假錯案,強調集體領導,改革干部制度。 ②農業:加大農業投入,實行農產品[13] 收購制 。 ③工業:改革工業管理體制。
評價 進步性 ①注入某些[14] 市場經濟 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 ②推進了農業的發展,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有所增加。 ③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局限性 ①沒有突破計劃經濟體制,國民經濟比例仍然嚴重失調。 ②沒有對斯大林的功過作出全面科學的分析,造成了嚴重的后遺癥。
(2)勃列日涅夫改革
時間 1964—1982年
內容 ①工業領域推行“[15] 新經濟體制 ”改革,擴大企業自主權,利用經濟杠桿促進企業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②改革的重點是發展[16] 軍事工業 。
評價 ①改革只是對傳統體制的修修補補,效果有限。 ②勃列日涅夫執政后期,熱衷于樹立個人迷信,專斷作風日趨嚴重。 ③各項工作缺乏活力,社會矛盾叢生,發展緩慢。
(3)戈爾巴喬夫改革
時間 1985—1991年
內容 ①經濟:承認[17] 市場調節 在社會主義經濟中的作用,但改革成效甚微。 ②政治:取消蘇共領導地位,放棄社會主義制度,實行議會制、總統制和多黨制,拋棄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行“多元化”。
結果 造成思想混亂,民族分離主義興起,最終造成蘇聯分裂。
3.解體:1990年,立陶宛率先獨立。[18] 1991 年12月26日,蘇聯解體。
二、東歐的社會主義建設、改革和劇變
1.建設
成就 二戰勝利前后東歐各國在蘇聯的幫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國家,戰后著手恢復遭到戰爭破壞的經濟,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問題 大多采取[19] 蘇聯模式 ,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失調。
2.改革
南斯拉夫 建立社會主義[20] 自治制度 ,通過權力下放,促進了經濟發展,但改革導致地方主義抬頭,民族問題尖銳,為后來國家分裂埋下了隱患。
波蘭 實施五年計劃,經濟迅速發展。
匈牙利 國民收入遞增,人民消費水平提高。
民主德國 經濟穩步增長,發展水平居東歐國家之首。
3.劇變
原因 ①各國改革都沒有突破蘇聯模式的束縛。 ②一些東歐國家經濟陷入嚴重困境,政局劇烈動蕩。 ③蘇聯鼓勵東歐改革和西方“和平演變”戰略的影響。
結果 1989—1992年,東歐各國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急劇變化。
              東歐改革的實質
東歐國家照搬蘇聯模式,結果造成一系列社會問題。為此東歐各國希望通過改革,走自己獨立發展的道路。但是改革一旦觸及否定蘇聯模式或想擺脫蘇聯控制,蘇聯便進行各種干預,致使東歐各國改革走向失敗。由此可見,東歐改革實質上是一場蘇聯與東歐各國控制與反控制的斗爭。
三、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
歷 程 社會主義 制度的建立 到1956年底,中國基本完成[21] 社會主義改造 ,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政治、經濟制度。
社會主義 建設時期 雖經歷嚴重曲折,但取得包括“兩彈一星”在內的各個方面的巨大成就。
改革 開放 ①1978年,中共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②中國以農村改革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③進入新時代,中國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在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意 義 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豐富和發展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對世界社會主義理論和建設的重大貢獻,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概念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資產階級國家政權和私人壟斷資本相結合的壟斷資本主義,其特點是國家對經濟進行干預。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由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日益激化,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迅速發展。
圖解歷史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
情境1 二戰后聯邦德國就業人口分布的變化(%)
年份 經濟部門 從業人口比重
1950 農業 23.2%
1990 5.1%
1950 工業 42.2%
1990 40.5%
1950 服務業 32.4%
1990 54.4%
材料反映了什么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現象:二戰后聯邦德國農業和工業的就業人口所占比重逐漸下降,從事服務業的人口所占比重上升。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吸收了大量勞動力。
情境2 蘇聯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上圖為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伴侶號。蘇聯取得上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 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情境3 對赫魯曉夫改革的認識
赫魯曉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圖戰而勝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義。也許,他真誠地相信,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決了使社會從過去的極權主義桎梏中解放出來的全部問題。
——摘編自[俄]格·阿·阿爾巴托夫《蘇聯政治內幕:知情者的見證》
材料中作者是如何認識赫魯曉夫改革的?
答案 作者認為赫魯曉夫改革沒有認清蘇聯模式的真正弊端,而只是單純地批判了斯大林本人,因此它沒有從根本上突破蘇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情境4 勃列日涅夫改革
1979年,蘇聯規定所有工業部門都要在部一級建立科技發展統一基金,基金由企業和聯合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的利潤提成構成,以取代以前實行的科研經費的撥款來源。
——摘編自陸南泉等主編《論蘇聯經濟》
上述措施說明了什么問題?
答案 說明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對工業部門改革進行了探索。
情境5 蘇聯共產黨黨員人數減少的原因
從1988年下半年到1991年夏天,蘇共黨員從約1 900萬下降到1 500萬。
——摘編自蘇聯《對話》雜志
造成蘇共黨員人數減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案 戈爾巴喬夫改革。他在政治領域的改革中取消了蘇共領導地位,在意識形態上拋棄馬克思主義指導,造成黨內思想混亂,導致蘇共黨員人數下降。
情境6 蘇聯出兵占領捷克斯洛伐克
上圖是1968年蘇聯坦克開進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的情景。蘇聯出兵占領捷克斯洛伐克說明了什么問題?
答案 說明華約內部已出現裂痕,東歐劇變已有前奏。
情境7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北京日報》
上圖是2019年開通運營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國交通運輸領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答案 改革開放后,經濟發展迅速,交通運輸需求大幅增長。第36講 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與新興國家的發展
(世界殖民體系崩潰的原因、表現、意義;發展中國家的成就及面臨的挑戰)
課程標準 命題點 考題取樣 核心素養解讀
通過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第三世界國家的變化,認識其發展中的成就與問題。 世界殖民體系的崩潰 2023山東T14; 2023海南T13 1.立足時空觀念,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國家獨立的史實,從唯物史觀角度認識世界殖民體系瓦解的原因。 2.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特點作出歷史解釋,從唯物史觀角度認識其對當今世界格局產生的影響。 3.運用史料探究發展中國家的成就、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挑戰 2023新課標卷T35; 2023全國卷乙T35; 2022遼寧T16
發展中國家應對挑戰的努力 2022山東T8; 2021山東T15; 2020全國卷ⅢT35; 2020全國卷ⅠT35
命題分析預測 1.分析:本講知識是高考中的中頻考點,題型以選擇題為主,主要考查二戰后新興國家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對世界格局產生的影響。 2.預測:應重點關注世界殖民體系瓦解的原因、意義,發展中國家的成就及面臨的挑戰。
知識點一 世界殖民體系的崩潰
1.亞洲的民族獨立
(1)概況: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成為獨立的[1] 自治領 。20世紀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為共和國;印度尼西亞、老撾等也紛紛獨立。
(2)影響:帝國主義在亞洲的殖民體系瓦解。
2.非洲的民族獨立
(1)概況:1953年,埃及成立共和國,1956年收回[2] 蘇伊士運河 主權,英軍撤離運河區;在民族解放陣線領導的武裝斗爭下,1962年,阿爾及利亞獨立;[3] 1960 年,有17個非洲國家獨立,這一年被稱為“非洲年”。
(2)影響:到20世紀60年代末,英、法、比、葡等國在非洲的殖民帝國徹底崩潰。
3.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
(1)1959年,以[4] 卡斯特羅 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推翻美國扶植的傀儡政權,1961年宣布古巴為社會主義國家。
(2)1999年,巴拿馬人民從美國手中收回了巴拿馬運河區的全部主權。
4.世界殖民體系的崩潰: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個國家獲得獨立,摧毀了世界殖民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國家的不同情況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絕大部分非洲國家尚未獨立,民族獨立的任務最重。亞洲大部分國家已經建立了民族國家,尚未獨立的國家主要集中在南亞、東南亞、中東地區。拉丁美洲地區已經基本上實現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任務主要是爭取民族權益。
知識點二 發展中國家的成就及挑戰
1.發展中國家的成就
亞洲 ①新加坡、韓國等亞洲國家抓住西方發達國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發展[5] 勞動密集型 產業,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 ②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灣產油國也出現了“石油繁榮”和經濟起飛。
非洲 國家獨立后,經濟發展較快;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后,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經過調整,20世紀90年代中期,經濟又開始增長。
拉丁 美洲 原因 各國大力發展民族工業,積極促進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
成就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國家基本實現了工業化。
2.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挑戰
(1)面臨的發展問題及解決途徑
面臨問題 調整及結果
亞洲 過分依賴國際資本和國際市場,承受風險的能力較差。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促使它們重新調整經濟結構,健全政府對金融體系的監管。
拉丁 美洲 過于依賴出口貿易和外資,欠下巨額外債。 經過改革,20世紀90年代的拉美經濟出現繁榮勢頭。
非洲 是發展最不平衡的地區,到21世紀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成立各種[6] 經濟合作組織 ,共同謀求發展。
(2)面臨的共同挑戰
①不平等的[7] 國際經濟舊秩序 。
②殖民主義侵略遺留下來的邊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區沖突和政局動蕩。
③發展中國家自身的政策失誤、人口過快增長、社會兩極分化、貪污腐敗等問題。
情境1 尼赫魯的講話
1947年8月,尼赫魯在講話中說:“今天我們結束了一個厄運的時代,印度再次發現了自己。”
“結束了一個厄運的時代”指的是什么?
答案 印度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而獨立。
概念
發展中國家
又稱“第三世界”,是指原來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取得獨立后建立的擁有完整主權的新興民族國家。
情境2 發展中國家發展模式的探索
發展中國家工業化不會走西方發達國家工業化的老路,需要新的發展模式。傳統工業往往與污染等環境問題相關聯。現今,我們應發展綠色工業,更高效地利用資源、可再生能源,用更少的資源產出更多的產品,這些是工業發展的重要理念。
——新華網
  根據材料概括發展中國家在崛起過程中有何新探索。
答案 探索綠色工業、資源節約型的新式工業化發展道路。
概念
國際經濟舊秩序
國際經濟舊秩序是建立在舊的國際分工、不等價交換、國際金融壟斷資本基礎上的不公平、不合理的國際經濟關系體系,是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后形成的。在當代世界經濟中,國際經濟舊秩序仍占支配地位。探究1 美蘇冷戰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采取攻勢,導致了冷戰。美國之所以采取進攻……從政治上來說,美國政府的主要決策人極端仇視共產主義和蘇聯。從經濟角度而言,美國資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謀求世界對美國商業利益的開放。美國需要擴大海外市場以避免美國的經濟陷于停滯和難以接受的失業。
——摘編自劉金質《冷戰史》
材料二 冷戰時期的批評家曾經指責一些軍事聯盟……推動了高昂的軍備競賽,并使地區沖突一直有轉變成超級大國之間核對抗的危險。冷戰結束后,贊揚這些軍事聯盟具有控制沖突升級的能力卻成為時尚。
——摘編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蘇聯曾經是有用的敵人。美國相信,不僅要和蘇聯的軍事力量競賽,還要和蘇聯的科技成就競賽……沒有蘇聯的空間計劃,美國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摘編自《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1991年9月9日)
材料 主旨 材料一闡述了美國進行冷戰的原因。材料二論述了美蘇冷戰的消極影響和積極影響。
思考:
(1)據材料一,概括美國挑起冷戰的緣由。
試答: 對共產主義和蘇聯的極端仇視;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需要。 
(2)根據材料二并聯系所學知識,分析學術界是怎樣評價美蘇冷戰的。
試答: 學術界力圖對美蘇冷戰作出辯證評價。既強調美蘇爭霸使國際局勢緊張,世界長期不得安寧,又看到在近半個世紀中雙方勢均力敵,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既認為美蘇因軍備競賽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又指出冷戰推動了科技的發展。 
歷史解釋——美蘇冷戰對峙格局的特點
涇渭 分明 美蘇兩極對峙冷戰,爭奪世界。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針鋒相對,經濟、文化、科技交流很少,可謂“涇渭分明”。
全面 爭奪 美蘇的爭奪手段包括經濟、政治、思想、科技、文藝、宗教等,其目的是展示自己社會制度的優越性,丑化對方形象,最終擊敗對手,美蘇爭霸在當時已經滲透到世界的角角落落。
形式 多樣 全面冷戰與局部熱戰交織在一起。冷戰是斗爭的主要方式,表現為政治上的對抗、軍事上的對峙、意識形態上的對立和經濟上的割據。但也伴隨著局部熱戰,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等。
堅決避 免戰爭 美蘇兩國在全球的爭奪雖然激烈,但是,兩國都極力避免直接的軍事沖突,防止演化成兩國全面核戰爭。
美國 優勢 從整個美蘇冷戰過程看,美國及其盟國始終占有經濟、科技上的優勢;蘇聯雖然軍事實力強大,但是經濟、科技實力稍遜一籌。
唯物史觀——冷戰的影響
(1)積極影響
①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
②客觀上推動了科技的發展。
③為各種力量的發展提供了一定機會,如不結盟運動興起、歐共體成立等。
④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兩極格局下兩大政治力量處于相對平衡狀態,為二戰后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創造了較為穩定和平的國際大環境。
⑤促進各國觀念的轉變。兩極格局帶來的弊端使人們意識到開放國界、文化交流以及公平的經濟貿易,對所有人都有利。
(2)消極影響
①美蘇兩國為謀求霸權,展開長期的軍備競賽和地區爭奪,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
②在兩極對峙的格局下,國際經濟秩序長期得不到改善,給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③兩極格局把世界分成兩大陣營,處于不同陣營的國家之間的經濟、政治、文化聯系被人為地阻斷,不利于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探究2 國際格局的演變
材料一 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逐漸形成了三個世界并存的世界格局。它是在國際形勢大分化、大動蕩、大改組的基礎上產生的。首先體現在第三世界的興起……它們開始作為一支重要力量登上國際政治舞臺……新興民族國家日益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重要發展力量。其次體現在帝國主義陣營的分化上。
——摘編自趙立坤《20世紀世界政治格局演變探析》
材料二 蘇聯解體了。對美國而言,這是個災難!我知道沒人這么說,他們只是說這對美國而言是個巨大的勝利……原因有二:其一,正是蘇聯的存在,才給了美國與其盟國結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協議的一項重要內容……都得阻止任何導致核戰的可能。而今,蘇聯對那些國家的約束作用沒有了。
——摘編自[美]伊曼紐爾·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國世界》
材料 主旨 材料一主要闡述了多極化趨勢出現的原因及表現。材料二主要說明了蘇聯解體對美國及世界局勢的影響。
思考:
(1)根據材料一,指出20世紀60—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呈現的新趨勢,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0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陣營的分化對國際政治格局的影響。
試答: 新趨勢:兩極格局受到沖擊,多極化趨勢出現。影響:嚴重動搖了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地位,沖擊了以美蘇為首的兩極格局;促進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對世界的影響。
試答: 世界局勢變得動蕩不安;世界格局呈現“一超多強”的局面;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 
唯物史觀——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出現的原因
(1)根本原因:世界經濟力量結構的多極化發展趨勢。
(2)具體原因:美蘇的相對衰落和多個力量中心的崛起(西歐和日本的崛起、中國的崛起以及國際地位的提高、發展中國家的興起)。
歷史解釋——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發展的特點
(1)和平過渡。它不是通過世界大戰而是經過長期冷戰較量產生的。
(2)競爭過渡。美國、日本、歐盟、中國、俄羅斯等多個政治力量存在著互相競爭、互相制約的關系。
(3)長期過渡。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會輕易退出歷史舞臺,必然要經過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
歷史解釋——冷戰期間推動國際格局演變的基本矛盾
(1)東西方矛盾:主要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矛盾,也包括廣義上的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呈現出既有兩種社會制度間的意識形態矛盾,也有美蘇兩國為自身利益而爭霸世界所產生的矛盾。這類矛盾對國際格局影響最大,但又在逐漸緩和,地位日趨下降。
(2)南北矛盾:即處于北半球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與處于南半球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主要表現在經濟方面,但也有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這種重大政治問題。這類矛盾對國際格局的影響僅次于東西方矛盾,并大有后來居上之勢。
(3)西西矛盾:也就是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其主要表現為美國與其盟國之間的關系,也包括西歐國家之間、西歐國家與日本之間的經濟摩擦與矛盾。隨著東西方關系的緩和,這類矛盾對國際格局的影響逐漸增大。
(4)東東矛盾:即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由于蘇聯推行大國沙文主義和霸權主義政策,導致中蘇關系破裂,也給蘇聯與東歐國家的關系蒙上了陰影。在亞洲,中越之間的矛盾也一度激化。這類矛盾雖不是國際格局中的主流,但矛盾激化時,也會嚴重影響多種政治力量的排列組合以及世界戰略平衡。
(5)南南矛盾:也就是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如宗教教派之爭、邊界領土之爭、經濟利益之爭,主要表現為地區矛盾與沖突,其原因除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幕后插手、操縱外,更多的是歷史沿革和殖民主義所遺留下來的。探究1 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
材料一 1945年底,(英國)議會通過大英銀行國有化法案,1946年開始實施煤炭工業國有化。法國(20世紀60年代)鼓勵和積極推進科技進步和全民教育事業,不惜投入巨額資金發展高科技產業和支持科學研究活動,國家投資開辦職工職業培訓工作。1949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正式提出“公平施政”的政策綱領,把過去各種建議合并起來,形成一個更廣泛、更系統、更具體的計劃。
——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史編》
材料二 1979年,保守黨撒切爾夫人上臺,開始大刀闊斧改革:一是私有化,將許多國有企業出售給私人;二是嚴格控制貨幣發行量,抑制通貨膨脹;三是削減各種福利開支,減少政府補貼;四是打擊工會力量,限制罷工。在經歷短暫的低谷后,英國80年代經濟增長率超過了歐美平均水平,失業率持續下降,保守黨連續執政達十八年。
——摘編自錢乘旦、許潔明《英國通史》
材料 主旨 材料一介紹了二戰后初期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經濟的措施。材料二闡述了20世紀70年代英國政府改革的措施及產生的影響。
思考:
(1)根據材料一,概括二戰后初期歐美國家發展經濟的方式。
試答: 英國實行國有化,建立國營經濟;法國通過政府直接投資的方式拉動國內市場;美國對經濟進行計劃指導。 
(2)根據材料二,說明20世紀70年代英國是怎樣調整經濟政策的,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影響。
試答: 調整: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以發揮市場在經濟發展中的調節作用。影響:促進了英國經濟增長;降低了通貨膨脹率,使英國擺脫了“滯脹”;減輕了政府的財政負擔;一度激化了社會矛盾;鞏固了保守黨的執政地位;影響了其他西方國家的經濟政策。 
時空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
(1)二戰后初期至20世紀70年代,全面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迅速發展。
(2)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經濟“滯脹”,各國逐步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3)20世紀90年代初,遵循“宏觀調控、微觀自主”的原則,其宗旨是既反對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對過度的干預。
(4)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各國大幅度降低利率,刺激信貸消費;加強國際金融合作;加大政府投資支出,大規模減免稅費;實施積極的就業促進政策;加強資金監管;救助傳統制造業,培育清潔能源等新興產業,保護國內市場。
歷史解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策調整的原因和特點
(1)原因
①是資本主義私人壟斷發展的必然結果。壟斷加劇了資本主義經濟矛盾,造成了一系列難以自解的危機,迫使私人壟斷資本接受國家的干預和調節。
②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促進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為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的國有化政策奠定了基礎。
③經濟危機的慘痛教訓。經濟危機迫使壟斷資產階級呼喚國家壟斷資本發揮干預和調節作用,他們意識到只有國家才能充當調和矛盾的“救世主”。
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出現的高科技產業需要巨額資金和有效管理,這超出了私人壟斷資本的承受能力,需要國家的有力干預和資金支持。
(2)特點
①利用國家對經濟進行大力干預。
②私人企業經營管理得到調整。
③完善社會福利制度,進行國民收入再分配。
時空觀念——資本主義發展史上主要經濟思想的演變
重商主義 自由主義 凱恩斯主義 新自由主義
盛行 時間 16—18世紀 19世紀—20世紀30年代 20世紀30—70年代 20世紀70年代以后
核心 內容 通過國家力量發展工商業和對外貿易,多儲備金銀等。 提倡自由經營、自由競爭、自由貿易。 政府從信貸、投資、生產、銷售等方面干預經濟。 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實現經濟的市場化、自由化和私有化。
實踐 措施 鼓勵建立手工工場,拓展海外貿易,積極搶占殖民地。 資本家自由經營,消除關稅壁壘。 加強對經濟的宏觀管理,制定經濟發展計劃,政府直接投資高風險工業,不同程度地推行國有化政策。 削減社會福利支出,推行社會福利計劃多元化、市場化;實行國有企業私有化。
歷史 影響 加速了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工場手工業的發展;促使西方加緊殖民擴張和貿易爭奪。 加速了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促使資本主義國家加緊對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的爭奪,促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 推動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 推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漸走出“滯脹”困境,經濟得以復蘇。
歷史解釋——20世紀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歷史變革
(1)經濟發展
①科技革命和生產力發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重視開發利用科學技術,通過市場經濟和競爭機制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尤其是使科技因素廣泛滲透于各生產力要素中,與此同時對教育的投資遠遠高于發展中國家。
②壟斷資本主義和生產組織形式的變革: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高度發展,形成程度各異的“混合經濟”,壟斷企業巨型化,西方跨國公司發展尤為迅速,企業管理發生較大變革,股份制和合作經濟組織廣泛發展。
③資本主義所有制的變革和社會福利制度:法人資本所有制應運而生,個人持股和法人持股成為普遍現象,國家通過立法推行福利制度,社會保障事業全面發展,成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組成部分。
④產業結構、金融體系的變化:產業結構發生巨變,農業比重持續下降,工業比重先增大、后收縮,第三產業迅速發展,主導產業歷經更替;從金本位制到布雷頓森林體系再到浮動匯率制度,反映出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金融體系的重大變化。
(2)政治制度和國家職能
①政治制度的鞏固和調整:在戰爭與革命的沖擊下,統治階級調整內部政治秩序,擴大民主權利,緩和社會矛盾,利用民主政治形式維護社會統治,在民主制度建設中從以往的被動狀態轉向調整適應和一定的主動利用。
②國家職能——從“守夜人”到“干預者”:隨著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國家職能大力擴張,全面調整和強化國家干預,以確立完善國家社會職能和經濟職能為重點,完成了向現代國家職能的歷史轉變,20世紀70年代在嚴重的危機狀態下進一步實行大規模的改革調整。
(3)階級關系
①階級結構的變化:工人階級隊伍擴大,其內部結構隨社會生產力和科技革命的進步產生一系列重大變化;資產階級出現多層次化和復雜化現象,內部流動性加強;中間階層擴大的同時對壟斷資本的依附性加強。
②階級關系的調整:在企業內部建立微觀調節機制,如“集體談判”“民主管理”“社會伙伴關系”及雇員股東制;在國家層面通過社會福利制度以及加強勞動立法使勞資關系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道路。
歷史解釋——西方福利制度對中國的啟示
(1)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發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標,也是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現代西方國家的福利制度體現了社會公平、公正、正義的思想,反映了人的生存機會的平等,福利制度緩和了社會矛盾,穩定了社會秩序。
(2)“福利國家”制度與當時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每個階段的特點不盡相同。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轉型期,社會福利制度對保障人民基本需求,保持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增長等方面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西方“福利國家”制度可以為我國福利制度改革提供經驗教訓。
(3)我國的福利制度必須與我國的國情相適應,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特點,絕不能照搬西方的福利制度,盡量避免西方福利制度的弊端在中國重演。
探究2 二戰后蘇聯的經濟改革
材料 根據蘇聯官方公布的統計數字,1951—1960年蘇聯的國民收入年平均增長率為10.2%,1961—1970年為7%,1971—1980年為5%,1981—1989年不足3%,1990年為-4%。從20世紀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改善,1966—1970年蘇聯居民的實際收入增長速度為5.9%,此后不斷下降,1986—1988年僅為1.4%。
——摘編自高德步《世界經濟通史》
材料主旨 材料反映了二戰后蘇聯國民收入的變化情況。
思考:根據材料,指出二戰后蘇聯經濟發展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該特點的原因。
試答: 特點:由高速增長演變成低速增長、停滯甚至倒退。原因:長期實行“速度第一”的方針,輕視效益的提高;過分強調優先發展重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忽視農業和民用工業的發展;長期實行高積累、低消費的政策,忽視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唯物史觀——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原因及影響
(1)原因
根本原因 體制僵化成為生產力發展的巨大障礙;缺乏市場調節機制,經濟欠發達,重工業和輕工業比例失調。
歷史原因 蘇聯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和政策錯誤。
現實原因 戈爾巴喬夫改革陷入誤區。
內部原因 經濟長期困難和政局動蕩。
外部原因 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戰略。
(2)影響
①東歐劇變:社會主義在東歐的改革實驗失敗,社會主義的影響力顯著減弱。
②蘇聯解體:使歐洲的政治格局發生變化,兩極格局瓦解;加速了歐洲以民族為特征的聯邦制國家的分裂,如南斯拉夫的分裂;加速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為歐盟和北約的擴張創造了條件;社會主義在世界的發展遭到重創,為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成功改革積累了經驗。
家國情懷——蘇聯解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啟示
(1)堅持從本國國情出發,走適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內外政策。
(2)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3)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實行依法治國。
(4)加強執政黨建設,維護黨的領導地位等(改革中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和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5)必須警惕和防止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必須捍衛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政權。
歷史解釋——20世紀社會主義改革與發展的經驗教訓
(1)必須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本國實際相結合:既要反對背離、歪曲馬克思主義的各種錯誤思潮,又要反對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脫離本國實際和不考慮時代變化生搬硬套馬克思主義的個別結論。
(2)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改革為動力,妥善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三者之間的關系,同時要同各種腐敗現象做堅決斗爭:在社會政治穩定中推進改革和發展,在改革和發展中實現社會政治穩定,反腐敗既要加強思想教育,又要建立和完善法制。
(3)必須正確處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在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前提下借鑒資本主義發展中的一切積極成果:社會主義既是資本主義的否定者和對立物,又是資本主義的繼承者,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還要與資本主義共存,社會主義借鑒資本主義所創造的一切積極成果,有利于建設好社會主義。
(4)必須搞好共產黨的建設,加強并不斷完善黨對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共產黨的建設對社會主義事業的命運起關鍵作用,黨的內部出問題,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地位,執行錯誤的政治思想路線,脫離群眾,必然使社會主義事業遭受嚴重挫折。探究1 世界殖民體系的崩潰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對殖民主義的致命打擊。戰爭期間,反法西斯同盟通過一系列聲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獨立要求。……二戰后,英帝國很快解體,法國也不得不承認印度支那、阿爾及利亞等法屬殖民地獨立。……20世紀60年代非洲的民族獨立運動風起云涌,僅1960年就有17個非洲國家獨立,這一年被稱為“非洲年”。
——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史編》
材料 主旨 材料闡述了二戰后世界殖民體系崩潰的原因及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概況。
思考:
(1)根據材料,概括二戰后世界殖民體系崩潰的原因。
試答: 二戰對殖民主義的致命打擊;二戰期間反法西斯同盟樹立的原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衰落。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非洲國家獨立的意義。
試答: 實現了非洲的獨立與自由,為非洲國家的振興奠定了基礎;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勢力,使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瓦解;有利于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歷史解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特點
(1)具有前所未有的規模和空前的廣泛性。
(2)建立了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兩類國家體系。
(3)大多數國家通過和平斗爭方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
(4)多數國家獨立后,仍然與原宗主國保持著密切的經濟、政治和軍事聯系。
(5)二戰后的民族解放斗爭具有互相支持、互相援助的特點。
歷史解釋——世界殖民體系最終瓦解的原因及深遠意義
(1)原因
走向滅亡的加速器 兩次世界大戰削弱了帝國主義的勢力。
培養了民族革命力量 在反法西斯斗爭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覺悟提高,民族民主意識增強。
物質基礎和組織條件 兩次世界大戰促進了殖民地民族經濟的發展和民族主義政黨的出現。
蘇聯的鼓舞與支持 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力量的壯大,鼓舞并有力地支持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爭。
聯合國的推動 聯合國的非殖民化活動也是推動民族獨立運動發展的重要因素。
(2)深遠意義
①殖民體系的瓦解和一大批新興民族獨立國家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版圖和政治格局。
②新興民族獨立國家的增多,改變了世界政治事務的力量對比,第三世界力量崛起。
③改變了東西方與世界各國聯系的形式和重心,歐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喪失。
探究2 發展中國家的成就及面臨的挑戰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洲經濟得到發展。20世紀70年代新加坡、韓國是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是“七十年代的奇跡”;20世紀70年代末的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經濟開始迅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沙特阿拉伯由“駱駝加帳篷”的農牧業國家發展為“噴氣機加計算機”的石油富國;印度在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摘編自《亞洲經濟發展導論》
材料二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的對比,決定了國際經濟規則的主導權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貿易自由化所創造財富的70%被發達國家獲得……發達國家占據著高層次的工業部門,而發展中國家擁有的工業部門的層次是比較低的。
——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
材料 主旨 材料一敘述了二戰后亞洲發展中國家取得的成就。材料二說明了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挑戰。
思考:
(1)根據材料一,概括亞洲經濟發展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加坡、韓國出現“七十年代的奇跡”的共同原因。
試答: 特點:經濟發展速度快;各國發展不平衡。共同原因:抓住機遇,吸收外國資本和技術,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根據國情適時調整經濟發展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挑戰。
試答: 不平等的國際經濟舊秩序;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在加大;發展中國家工業落后,缺乏競爭力。 
歷史解釋——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1)面臨的問題
①人口多、基礎差、各地發展不平衡,長期處于經濟發展的落后狀態。
②長期的殖民統治,受西方列強控制較嚴重,易產生政治或經濟的動蕩。
③國際經濟舊秩序、世界大國的影響和制約。
④不同地區國家發展差異大,內部矛盾復雜。
(2)應對策略
①發展中國家要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戰略。
②大力發展教育和科學研究事業,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③提高綜合國力,維護經濟主權,保證經濟有序發展。
④積極穩妥地推進本國經濟體制改革,健全防范風險體系。
⑤反對國際經濟舊秩序,推動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⑥控制人口過快增長,使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相適應。
⑦解決社會貧困問題,穩定社會秩序,緩和社會矛盾。
⑧發展中國家要加強地區性合作,主動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有關規則的制定。
歷史解釋——發展中國家存在的問題
(1)民族和宗教問題:亞非拉國家絕大多數是多民族國家,存在多種宗教信仰,且很復雜,民族問題和宗教問題常常交織在一起,這種情況在相當多的國家還會長期存在下去。
(2)人口膨脹問題:發展中國家人口過快增長是很突出的,在世界人口實際增長中發展中國家所占比例極高,而發展中國家緩慢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又無法吸納多余的勞動力。
(3)社會兩極分化問題:在拉美和非洲地區貧富分化程度較為嚴重,即使在人們普遍認為參與經濟發展機會較為平等的東亞地區,也存在一些特權階層和家族奪占大量社會經濟資源的問題。
(4)文化政治問題:二戰后亞非拉許多國家的經濟成就使人們大開眼界,后發國家可以走適合自己的道路,但借口維護自身價值觀,延緩必要的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也是危險的。
(5)傳統宗教倫理道德失范問題:在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使得窮困的廣大人民群眾重新祈求于宗教,教派主義打出反西方、反現代文明的旗號,用一種虛構的宗教理想來吸引群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曲县| 岫岩| 长垣县| 凯里市| 芦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赤城县| 宝丰县| 贡山| 屏东县| 伊通| 四川省| 新蔡县| 巴彦淖尔市| 姜堰市| 隆德县| 上虞市| 曲阳县| 丰城市| 东山县| 衡山县| 广水市| 漯河市| 襄垣县| 灌云县| 磐安县| 白山市| 灵武市| 和硕县| 汕头市| 卢湾区| 丁青县| 白河县| 沈丘县| 濉溪县| 永城市| 平南县| 通道| 赣榆县| 绵阳市| 洪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