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節 重力班級: 姓名:【學習目標】1、能通過分析生活及實驗現象得出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2、經歷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體質量的關系,會根據 圖像分析處理實驗結果,能正確書寫重力大小跟物體質量的關系式,并能進行簡單計算;3、知道重力的方向,并能夠應用其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會畫重力的示意圖;4、了解重力的由來。【溫故知新】1、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做 。2、彈力產生的條件:一是兩物體 ;二是物體發生了 ,二者缺一不可。3、彈簧測力計構造:常用的彈簧測力計主要構造有 、 、 、 等。4、原理:在一定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所受的拉力成 比。5、彈簧測力計使用方法:觀察量程、 → →防卡殼→測量→ 讀數【知識點歸納】一、重力的概念: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____________。用字母 表示,單位 。2、重力的特點:(1)地球附近所有物體都受到 的作用;(2)重力是非接觸力,比如 、 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二、重力的大小:1、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實驗:(1)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等于物體所受的 的大小。(2)逐次增掛鉤碼,測量多組數據的目的: 。2、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的單位 ,符號 。比值大小= 。物理意義:的物體收到的重力是。3、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做重量。三、重力的方向1、重力的方向是 ,即總是指向 。2、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響,與物體的運動狀態及位置無關。3、應用:砌墻時利用鉛垂線確定豎直方向;利用水平儀檢查桌面是否水平。四、重心1、重力的作用表現就好像它作用在 ,這個點叫做物體的 。2、對重心的認識:(1)重心是重力作用的等效 ;(2)形狀 、質量 的物體,它的重心在它的 ;(3)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其重心的位置除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外,還跟物體的質量分布有 關;(4)物體重心的位置 都在物體上,如圓環;(5)重心的位置與物體所在的位置、放置狀態和運動狀態 ,但一個物體的質量分布發生變化時,其重心的位置一般也發生變化;(6)有時為了研究問題方便,在受力物體上畫力的示意圖時,常把力的作用點畫在重心上。五、重力的由來1、牛頓認為,地球和月球之間存在 ,這個力跟地球吸引它附近物體使物體下落的的力,是同一種力。2、宇宙間的物體,大到 ,小到 ,都存在 ,這就是萬有引力。3、重力的由來: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體受到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重力的施力物體是 。【理解應用】一、填空題1、如圖所示,放在桌面上的一本字典,受到 和 兩個力的作用,它們的施力物體分別是 和 。2、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等于物體所受的 的大小。3、質量越大的物體,就越重。重力跟質量的比值是_________N/kg所表示的物理意義是。4、在公式中,的單位是 ,的單位是 ,的單位是 。5、2013年乘坐“嫦娥”三號登上月球,實施無人探測的月球車如圖所示,月球對它的引力是在地球表面受到重力的1/6,若該月球車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為1200N,質量是 kg,那么在月球上它受到的引力是 N。( 取 )6、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的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 上。物體的重心越低,它越 。7、打夯時夯錘被高高拋起又下落,砸在工作面上。若夯錘落到地面上時的重力為 ,那么它的質量為 ( 取 ),不考慮高度對 的影響,它舉起和落下時的重力相比是 (選填“變化”或“不變”)的。8、熟透了的蘋果離開樹枝后,總是落向地面,這是由于蘋果受 力的作用,這個力是 對蘋果施加的,力的方向是 。9、小金對太空中的星球比較感興趣,他從網上查得:甲、乙兩個星球表面上物體的重力與其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從圖中信息可知,相同質量的物體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們的重力之比是 ;據圖可得甲星球對其表面上物體的重力與其質量的關系式是 。10、建筑工人砌墻時,常利用鉛垂線來檢查墻砌得是否豎直,如圖甲。一堵南北走向的墻上,所掛鉛垂線如圖乙所示,則這堵墻一定是 。二、選擇題1、如果沒有重力,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物體就沒有了質量 B.河水就不能自動向底處流動C.人向上跳就可以離開地球 D.杯中的水將無法倒入口中2、在射擊比賽中,運動員射出的子彈在空中高速飛行,下列對空中飛行的子彈受力分析正確的是( )。A.受到重力和空氣的阻力 B.只受到空氣的阻力C.只受到槍膛內高溫燃氣的推力 D.只受到運動員的推力3、橋頭一般都豎有如圖所示的標志牌,下面對該標志牌的解釋正確的是( )。A.過橋車輛的重力不能超過B.過橋車輛的質量不能超過C.過橋車輛的重力不能超過D.過橋車輛的重力不能超過4、體育課中,被推出的鉛球落地后沿水平地面向前滾動(如圖甲),下圖中能正確表示鉛球所受重力的方向的是( )。5、如圖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釋放手中石塊時的四個示意圖,圖中的虛線表示石塊下落的路徑,則對石塊下落路徑的描述最接近實際的示意圖是( )。A. B. C. D.6、關于物體的重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任何有規則形狀的物體,它的幾何中心必然與重心重合B.重心就是物體內最重的一點C.重心總是在物體上,不可能在物體之外D.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7、如圖所示是宇航員從月球帶回的環形石頭(形狀規則),則它的重心在( )。A. D點B. C點C. B點D. A點8、一瓶未開封的500mL礦泉水所受到的重力接近( )。A. 2N B. 5N C. 10N D. 50N9、下列圖象中,能正確反映重力和質量關系的是( )。A. B. C. D.10、下列物體中,重力約為1N的物體是( )。A.一枚大頭針 B.一袋方便面 C.一只鉛球 D.一個小學生三、作圖題1、如圖所示,木箱靜止在斜面上,請畫出木箱受到的重力。2、小球在豎直平面內擺動,請畫出小球擺動到 點時所受重力的示意圖。四、實驗探究題1、地球附近物體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學認為物體的重力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有關,他用天平、鉤碼、彈簧測力計進行了探究。(1)你 (選填“同意”或“不同意”)物體的重力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有關,依據是。(2)如圖甲是他第2次測量彈簧測力計的讀數,該測力計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請將此時測力計的示數填入下表的空格處。(3)請你根據表格中的實驗數據,在圖乙中作出重力隨質量變化的圖象。(4)由圖象可知:物體的重力跟物體的質量成 。(5)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國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時,你認為他用同樣的器材___(選填“能”或“不能”)完成該探究。次數 1 2 3 4質量 0.1 0.2 0.3 0.4重力 1 3 4五、計算題15.如圖所示,世界上最小的鳥是蜂鳥,若一只蜂鳥所受的重力是,則它的質量是多大?世界上最大的鳥是鴕鳥,若一只鴕鳥的質量為,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大?()【自我檢測】一、選擇題1、關于物體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圖像,其中正確的是( )A. B. C. D.2、如圖,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會自動立起來,“不倒翁”在擺動過程中所受重力( )A.大小不變,方向改變 B.大小不變,方向不變C.大小改變,方向改變 D.大小改變,方向不變3、如圖是小明利用重垂線檢查墻上的畫是否掛平的情景。當重垂線靜止時,發現重垂線與畫的長邊不重合,為了把畫掛平,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A.把畫的左邊調低一些 B.把畫的左邊調高一些C.換用質量較大的重錘 D.調整重垂線,使重垂線與桌面垂直4、八年級下冊物理書,重接近于( )A. B. C. D.5、小明對重力有以下四種認識,其中正確的是( )A.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物體表面 B.重力的作用點叫重心,位于物體的幾何中心C.粉筆在使用過程,質量變小,重力變小 D.氫氣球在上升過程中不受重力作用6、小明對重力有以下四種認識,其中正確的是( )A.重力方向總是垂直于物體的表面 B.重力隨物體的形狀的變化而變化C.粉筆在使用過程中,質量變小,重力變小 D.空中上升的氣球,沒有受到重力作用7、A點為人的重心,點為地心。下圖中標出人的重力示意圖正確的是( )A. B. C. D.8、如圖為擲出的實心球的運動軌跡,實心球離開手后在空中飛行過程中最高點所受到的力(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氣阻力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氣阻力和手的推力二.填空題1、一個物體豎直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并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30N,若改用天平測該物體的質量,其示數應為________。若把它帶到月球上,用天平稱它的示數為________,用彈簧測力計稱它的示數與地球相比將________ (選填“不變”、“變大”或“變小”)。(取)2、水往低處流是由于水受到___________力的作用,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___________。3、你一定觀賞過不倒翁,它之所以不易傾倒,是因為它的重心位置較 (選填“高”或“低”)。建筑工人在砌磚時常常利用懸掛重物的細線來確定 的方向,以此檢查所砌的壁是否 。4、下列表格是研究物體所受到的重力跟物體質量的關系實驗得到的數據。實測物體 物體1 物體2 物體3 物體4 物體5 物體6質量 0.1 0.2 0.3 0.4 0.5 0.6重力 0.98 1.96 2.94 3.92 5.88(1)研究過程中,小明除了用到彈簧測力計,他還用到的測量工具是 ;(2)如圖所示是小明測得物體5的重力的情況,物體5的重力為 ;(3)分析表中的數據可知: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它的質量成 。三.實驗探究題1、某物理研究性學習小組在探究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物體質量關系時,實驗數據記錄如表:物體 物質質量 重力 比值 比值的平均值物體1 0.1 1.0 10物體2 0.2 1.9 9.5物體3 0.3 2.9 9.7物體4 0.4 4.0 10(1)在探究過程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有 、 。(2)在上表空白處填出比值的平均值。(3)根據表中數據,在圖中畫出的圖象。(4)分析表中實驗數據及圖象,得出的結論是: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