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彈力
班級: 姓名: 1
【學習目標】
1、知道物體有彈性和塑性等不同的性質,能說出彈性和塑性的不同;
2、了解彈力產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彈力;
3、知道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
4、經歷使用彈簧測力計的過程,學會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溫故知新】
要求:回顧所學知識,獨立完成下面填空。
1、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如圖某人用12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輕質彈簧,彈簧對手的拉力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體是_________。
3、跳水比賽是大家最喜愛觀看的項目之一,運動員對跳板施力的同時,由于力的作用是 ,跳板也對運動員施了力,但這兩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運動員使跳板發生了 ,跳板改變了運動員的 。
【知識點歸納】
一、彈性形變和塑性形變
1、彈性和塑性
(1)物體在受到力時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性質叫做 ;如:橡皮筋、直尺、彈簧等;
(2)形變后不能自動地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性質叫做 ;如:橡皮泥、面團、鐵絲等。
2、彈性形變與塑性形變
(1)對彈性物體來說,形變后能自動恢復原狀的最大限度叫做彈性限度;物體在彈性限度內發生的形變叫做 ;
(2)物體變形后不能自動恢復原裝的形態叫做 。
二、彈力
1、彈力的定義: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做 。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受到桌面對它的支持力,支持力是彈力;桌面受到水杯的壓力,壓力也是彈力。
2、彈力產生的條件:一是兩物體 ;二是物體發生了 ,二者缺一不可。彈力是接觸力,物體間不接觸不會產生彈力,但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不一定產生彈力,如相互接觸但沒有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間一定不會產生彈力。
3、彈力的三要素
(1)大小:與物體的彈性強弱和形變程度有關。
(2)方向:與物體的彈性形變方向相反。
①壓力方向:跟受力面 ,且指向受力物體內部;
②拉力方向:沿著繩子指向繩子 的方向。
③支持力的方向:跟受力物體表面 ,且指向受力物體。
(3)作用點:作用在施加外力的物體上,在兩物體的 上。
三、彈簧測力計
1、彈簧測力計構造:常用的彈簧測力計主要構造 有 、 、 、 等。
2、原理:在一定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所受的拉力成 比。 ()
3、使用方法:觀察量程、分度值→調零→防卡殼→測量→垂直讀數
(1)觀察量程、分度值:測量前應確認量程,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允許超過它的最大測量值,否則會損壞彈簧測力計;
(2)調零:測量前檢查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上,如果未指在零刻線處,應把指針調節到零刻度線上;
(3)防卡殼:沿彈簧的軸線方向輕輕來回拉動掛鉤幾次,放手后觀察指針能否回到原來的指示位置,以檢查指針、彈簧和外殼之間是否有過大的摩擦;
(4)測量:拉力的方向與彈簧的軸線方向一致;
(5)讀數:視線要與指針所對的刻度線垂直。
【隨堂檢測】
一、單選題
1、下列物體間的作用力屬于彈力的是
①手握瓶子的壓力;
②繩子對溜溜球的拉力;
③磁鐵對大頭針的吸引力;
④壓縮的彈簧對手的推力;
⑤地面對課桌的支持力。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2、如圖,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提水平地面上靜止的物體,物體未被提起,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則物體所受 的重力
A. 等于
B. 大于等于
C. 小于等于
D. 不能確定
3、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大小的儀器。將兩個相同的彈簧測力計串聯在一起,兩個同學分別用的水平拉力向兩側拉測力計,則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A. 均為 B. 均為
C. 均為 D. 無法判斷
4、如圖所示,把兩個質量均為的鉤碼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彈簧測力計可以測量不是水平或豎直方向的力
B. 使彈簧測力計內彈簧伸長的力是鉤碼的重力
C. 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兩個鉤碼的總重力為
D. 稱鉤碼重力前,需把彈簧測力計在豎直方向調零,還要來回拉動掛鉤幾次
5、一個足球放在一塊長木板上,如圖所示,木板和足球均發生了彈性形變,關于它們彈力的情況,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 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產生的彈力
B. 足球產生的彈力是由于足球的形變造成的
C. 木板形變是由于木板產生彈力造成的
D. 足球產生的彈力就是足球對木板的壓力
6、下列有關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發生形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B. 推門時離門軸越近,用力越大,說明力的作用效果只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C. 用手提水桶時,只有手對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對手沒有力的作用
D. 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桌面發生彈性形變產生的
7、在圖中,,兩球相互間一定有彈力作用的是
A. B.
C. D.
8、正確使用儀器是做好物理實驗的基礎,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
A.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重力時,測力計必須豎直放置
B. 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量過程中,必須用鑷子夾取砝碼
C. 用刻度尺測量長度,必須讓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
D. 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視線要與凹面的底部或凸面的頂部在同一水平線上
9、如圖所示的各力中,不屬于彈力的是
A. 推土機對泥土的推力 B. 大象對蹺蹺板的壓力
C. 地球對月亮的引力 D. 繩子對小車的拉力
10、甲、乙、丙三個同學使用同一個彈簧拉力器鍛煉身體,每位同學都可以將彈簧拉力器拉開至兩臂張開伸直,其中甲同學體重最大,乙同學手臂最長,丙同學手臂最粗。當他們兩臂張開伸直時對彈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A. 三個同學一樣大 B. 手臂粗的同學
C. 體重大的同學 D. 手臂長的同學
二、填空題
1、如圖所示,木塊的長度為__________;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_________。
2、圖為一輕質彈簧的長度和彈力大小關系的圖象。試由圖線確定:
彈簧的原長______ 。
彈簧伸長時,彈力的大小______ 。
3、彈簧測力計在掛鉤上施加力前,需要沿 方向調零小明使用沿水平方向調零后的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重力,測量值會______實際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______,它的讀數是______。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 就越長。選填“長度”或“伸長量”
三、實驗探究題
1、某小組同學想研究彈簧長度的增加量與哪些因素有關,他們選用材料和橫截面均相同而長度不同的兩根彈簧進行實驗。他們把彈簧的上端固定,然后在彈簧下掛上不同的鉤碼,如圖所示,測出彈簧的長度,算出比原長的伸長量,并把實驗數據填在了下表中。
表一
鉤碼重力牛
彈簧的長度厘米
彈簧的伸長量厘米
表二
鉤碼重力牛
彈簧的長度厘米
彈簧的伸長量厘米
①分析比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比較表一和表二中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有關數據及相關條件,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請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中的數據,歸納得出結論。
分析比較表一或表二,可得出的初步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比較表一和表二,可得出的初步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該小組同學想繼續探究彈簧長度的增加量是否與彈簧的材料有關,請你簡要說明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華觀察發現,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均勻的,由此他猜想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為了驗證猜想,小華決定進行實驗。
(1)要完成實驗,除了需要如圖中所示的一根兩頭帶鉤的彈簧、若干相同的鉤碼每個鉤碼重力已知、鐵架臺以外,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______。進行實驗后小華記錄數據如表。
實驗次數
拉力鉤碼總重
彈簧伸長量
(2)在圖中作出彈簧伸長量與所受拉力的關系圖線。
(3)由圖象可驗證小明的猜想是______ 的填“正確”或“錯誤”。
(4)實驗分析可得出若用該彈簧來制作一個彈簧測力計,則該彈簧測力計的量程為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