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2 彈力知識點講解一、彈力的概念(1)彈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不受力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特性;(2)塑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不受力不能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特性。(3)彈力的定義: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如壓力,支持力,拉力)(4)產生條件:發生彈性形變 。二、彈簧測力計(4)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彈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5) 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注意事項:A、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過它的 測量范圍。(否則會損壞測力計)B、使用前指針要 校零 ;如果不能調節歸零,應該在讀數后減去起始末測量力時的示數,才得到被測力的大小。C、測量前,沿彈簧的軸線方向輕輕來回拉動掛鉤幾次,放手后觀察指針是否能回到原來指針的位置,以檢查指針、彈簧和外殼之間是否有過大的摩擦;D、被測力的方向要與彈簧的軸線的方向一致,以免掛鉤桿與外殼之間產生過大的摩擦;E、指針穩定后再讀數,視線要與刻度線 垂直 。練習題一、選擇題1.關于彈力,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兩物體相互接觸,就一定會產生相互作用的彈力B.兩物體不接觸,就一定沒有相互作用的彈力C.兩物體有彈力作用,物體不一定發生了彈性形變D.只有彈簧才能產生彈力2.幾個同學使用同一彈簧拉力器鍛煉身體,每個同學都可以將彈簧拉力器拉開至兩臂伸直,如圖所示。則兩臂伸直時,對彈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A.力氣大的同學 B.手臂長的同學C.體重大的同學 D.幾位同學都一樣大3.關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使用時必須檢查指針是否對準零刻度線B.彈簧測力計使用時必須豎直放置,不得傾斜C.使用中要使彈簧測力計的受力方向沿彈簧的軸線方向D.不能用來測量超過它的測最范圍的力4.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受到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下列有關桌面對茶杯支持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它是由于茶杯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 B.它是作用在桌面上C.它不屬于彈力 D.它是由于桌面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5.如圖所示,ABCD順序表示了射箭的整個過程,運動員先將箭搭在弓上,然后慢慢拉弓,將弓拉滿后松手,箭疾馳而飛,在以上過程中,弓的彈力最大的時刻是( )A. B. C. D.6.如圖所示,在彈簧測力計的兩側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靜止,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A.0N B.2N C.4N D.8N7.如圖所示,一個鐵塊放在一塊薄木板上,下列關關于鐵塊和木板受力情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木板受到向下的彈力是因為鐵塊發生了彈性形變;②木板受到向下的彈力是因為木板發生了彈性形變;③鐵塊受到向上的彈力是因為木板發生了彈性形變;④鐵塊受到向上的彈力是因為鐵塊發生了彈性形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一根彈簧原長為2.5cm,受到的拉力為5N,長度變為5cm,受到的拉力為10N時,若沒有超過彈性限度,則此時彈簧的長度是( )A.10cm B.8cm C.9cm D.7.5cm二、填空題9.用網球拍擊球時,如果以球為研究對象,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球受到的力是由于 (均選填“網球拍”或“球”)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10.跳水運動員向下壓跳板時,跳板受壓后變彎發生 ,同時變彎的跳板對運動員產生了一個向上的力,這種因物體發生 而產生的力叫 。11.如圖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 ,讀數是 。12.如圖所示,將一小球與固定在豎直墻壁上的輕質彈簧相連接。已知水平面光滑,小球在O點時,彈簧處于自然伸長的狀態。若用小球將彈簧壓縮至B點,松手后小球立即從B點開始經過O點向A點運動,則小球在A點時所受彈簧的彈力方向水平向 。13.一根彈簧原長10cm,把它豎直掛在支架上,在下方掛重0.5N的鉤碼,彈簧長度變為11cm,如果撤去鉤碼,改用2.5N力沿豎直方向向下拉(仍在彈性限度內),彈簧長度變為 cm,鉤碼受到的拉力是 形變而產生的。三、作圖題14.請在圖中畫出壓縮的彈簧對拇指的彈力的示意圖.四、實驗探究題15.某同學在探究彈簧的特點時,得出了彈簧受到的拉力與彈簧的長度的關系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 這根彈簧的原長是 cm;(2)彈簧在受到 6 N的拉力時,彈簧比原來伸長了 cm,此時彈簧發生了 形變,它具有 能。(3)分析圖像及有關數據,你可得出的結論是 。(4)用此彈簧制作的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是 。參考答案1.B2.B3.B4.D5.C6.C7.A8.D9.網球拍;球;網球拍10.彈性形變;彈性形變;彈力11.0.2N;2.6N12.左13.15;彈簧14.解:如圖:15.(1)2(2)4;彈性;彈性勢(3)在一定范圍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大小成正比(4)0 - 6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