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音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影視金曲》第2課《辛德勒的名單》。【教材分析】《辛德勒的名單》是人音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影視金曲》第2課欣賞課,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 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保護1200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1993年該片獲得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作曲等7項大獎。影片講述的是1939年,波蘭在納粹德國的統治下,黨衛軍對猶太人進行了隔離統治。1943年,克拉科夫的猶太人遭到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德國商人奧斯卡 辛德勒目睹了這一切,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利用自己國會黨黨員的身份和與納粹頭目的關系,創辦了搪瓷廠,并只雇用紐倫堡種族法中規定的犧牲者。因此,辛德勒的工廠就成了被殺名單上那些猶太人的避難所。德國戰敗前夕,屠殺猶太人的行動越發瘋狂,辛德勒向德軍軍官開出了1200人的名單,傾家蕩產買下了這些猶太人的生命。1974年10月9日,辛德勒去世,被以天主教方式安葬在家鄉的茲維塔齊爾山上,每年都有許多幸存的猶太人及其后代前來祭奠他的亡靈。約翰 威廉姆斯在這部影片中,使用了與過去那種力求音畫同步的寫實主義截然不同的創作手法,音樂所注重的不再是“景”,而是“情”。它所著重表現的不再僅僅是畫面本身,更多的是人物(就這部影片來說,同時還關乎著一個民族的命運)的復雜而沉重的內心世界。其主題音樂的旋律,在影片中由小提琴、圓號、鋼琴以及管弦樂隊等交替演奏,并作為場景音樂和片尾音樂渲染出各種復雜的情緒和情感。【學情分析】剛剛踏入中學的校門,內心世界比較豐富,對所有的事物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心理上還保持這小學時期的天真愉悅,他們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對事物的分析和主觀體會,對很多問題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大多數學生學習態度都很端正,因此,老師要積極進行教育和教學工作,注意強調學生行為規范教育,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使得熱愛音樂,喜歡上音樂課。【教學目標】以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新頒布的課程目標為依據,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注重體現課程性質,重點反映課程理念,我們確立本節課的目標:(一)審美感知通過欣賞作品,感受作品作品的情緒和表現的意境。(二)藝術表現能從速度、情緒、力度等方面鑒賞作品。(三)創意實踐通過聲勢動作和律動或器樂演奏表現形式表現音樂(四)文化理解通過學唱歌曲,促使學生的感受經典音樂,心靈得到升華和陶冶,審美修養得到豐富、加強和提高。【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能從速度、情緒、力度等方面鑒賞作品。(二)教學難點:1.通過聲勢動作和律動或器樂演奏表現形式表現音樂【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教學過程】一、“提問導入教師:同學們,你們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奧斯卡辛德勒保護了1200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的屠殺,你們聽過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今天那我們學習的這首作品的名字叫作《辛德勒的名單》(板書《辛德勒的名單》)【設計意圖:以復習的方式導入,通過提出問題調動學習興趣,渲染課堂氣氛。激起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導入新課】二、師生互動,感受音樂(一)初步聆聽,感受情緒教師:首先我們了解一下歌曲的背景資料,作品《辛德勒的名單》是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主題曲,《辛德勒的名單》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 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保護1200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1993年該片獲得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作曲等7項大獎。影片講述的是1939年,波蘭在納粹德國的統治下,黨衛軍對猶太人進行了隔離統治。1943年,克拉科夫的猶太人遭到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德國商人奧斯卡 辛德勒目睹了這一切,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利用自己國會黨黨員的身份和與納粹頭目的關系,創辦了搪瓷廠,并只雇用紐倫堡種族法中規定的犧牲者。因此,辛德勒的工廠就成了被殺名單上那些猶太人的避難所。德國戰敗前夕,屠殺猶太人的行動越發瘋狂,辛德勒向德軍軍官開出了1200人的名單,傾家蕩產買下了這些猶太人的生命。大家看一下曲作者是誰?預設:回答問題教師:約翰.威廉姆斯(1932一)作曲家,美國電影配樂大師。他曾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學習作曲1980年開始,任波土頓流行樂團指揮,先后榮獲5次奧斯卡金像獎、18次格萊美獎、3次金球獎等,為二百五十多部電影配樂。代表作品有《侏羅紀公園》《星球大戰》《拯救大兵瑞恩》《E·T》等電影音樂。下面聆聽歌曲,聽聽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描繪了怎樣的場景?預設:聆聽音樂回答問題教師:這首哀婉動人的配樂沒有如同常規那樣出現在片頭,而是在影片結束前才出現。畫面上,獲得自由的猶太人伴隨著歡快的民歌,手挽著手共同走向光明的前方,畫面由黑白漸變為彩色。隨后,響起了小提琴演奏的完整主題音樂。那些被辛德勒拯救了的猶太人及其后代,排著長長的隊伍默默走到辛德勒的墓碑前,用石子向他表示敬意。此時,音樂給人以溫和平實的懷舊色彩,但是感情深刻。它不是對人間悲劇的控訴,而是對歷史錯誤的沉思,音樂成為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的歷史獨白。小提琴的演奏,將殘酷戰爭陰影下猶太人凄涼的心境表現得淋漓盡致。該片即將結束時,畫面與音樂相互呼應,仿佛把人們又帶回到那個灰暗的、生命不能自主的年代,使人愈發感到今日時光的可貴。(二)分析作品,分段聆聽教師:聆聽引子,聽聽這段音樂的情緒是怎樣?預設:聆聽音樂回答問題教師:在英國管奏出的略帶憂傷情緒奏出了引子,下面繼續聆聽音樂,聽聽是什么樂器演奏的的主題曲?預設:聆聽音樂回答問題教師:主題曲出現了幾次?每次的情緒是怎樣的?預設:聆聽音樂回答問題教師:小提琴分三次奏出了音樂的主題。下面我們聆聽第一次,感受第一次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預設:聆聽音樂回答問題教師:第一次為中低音區,旋律上下起伏、低回曲折、如泣如訴;下面我們聆聽第二次,感受第二次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預設:聆聽音樂回答問題教師:第二次為高八度反復,感情哀而不傷,充滿了省思和維懷的溫淳氣質。前兩次出現的音樂調性均為d小調;下面我們聆聽第三次,感受第三次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預設:聆聽音樂回答問題教師:第三次出現前,由樂隊演奏的引子再度響起后,小提琴在低音區繼續傾訴著,表現出人們內心的痛苦、奮爭與期盼。這種短暫的情緒后,隨著七連音的快速上行,導出了主題第三次在a小調上再現。它不僅在第一次、第二次出現的主題原型基礎上擴展成16小節,而且最后的收束由于F音的出現,具有了和聲小調的特征。音樂中充滿著猶太民族那種飽含苦難的、難以言喻的激情。下面聆聽尾聲,聽聽尾聲的音樂表現了怎樣的畫面?情緒是怎樣變化的?預設:聆聽音樂回答問題教師:最后,音樂在綿長、深情的小提琴聲中結束,令人回味無窮。下面整體聆聽預設:聆聽三、拓展認識,情感升華教師:下面我們欣賞一下視頻預設:欣賞四、總結同學們,今天學習的這首歌曲,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最后,讓我們懷著飽滿的情感,再來演唱一遍歌曲,來結束我們今天的音樂課。(師播放歌曲伴奏)【板書設計】《辛德勒的名單》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主題音樂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0張PPT)第二單元《影視金曲》同學們,你們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奧斯卡辛德勒保護了1200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的屠殺,你們聽過嗎?zuopin:辛德勒的名單背景資料作品《辛德勒的名單》是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主題曲,《辛德勒的名單》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 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保護1200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1993年該片獲得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作曲等7項大獎。影片講述的是1939年,波蘭在納粹德國的統治下,黨衛軍對猶太人進行了隔離統治。1943年,克拉科夫的猶太人遭到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德國商人奧斯卡 辛德勒目睹了這一切,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利用自己國會黨黨員的身份和與納粹頭目的關系,創辦了搪瓷廠,并只雇用紐倫堡種族法中規定的犧牲者。因此,辛德勒的工廠就成了被殺名單上那些猶太人的避難所。德國戰敗前夕,屠殺猶太人的行動越發瘋狂,辛德勒向德軍軍官開出了1200人的名單,傾家蕩產買下了這些猶太人的生命。大家看一下曲作者是誰?約翰.威廉姆斯(1932一)作曲家,美國電影配樂大師。他曾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學習作曲1980年開始,任波土頓流行樂團指揮,先后榮獲5次奧斯卡金像獎、18次格萊美獎、3次金球獎等,為二百五十多部電影配樂。代表作品有《侏羅紀公園》《星球大戰》《拯救大兵瑞恩》《E·T》等電影音樂。下面聆聽歌曲,聽聽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描繪了怎樣的場景?這首哀婉動人的配樂沒有如同常規那樣出現在片頭,而是在影片結束前才出現。畫面上,獲得自由的猶太人伴隨著歡快的民歌,手挽著手共同走向光明的前方,畫面由黑白漸變為彩色。隨后,響起了小提琴演奏的完整主題音樂。那些被辛德勒拯救了的猶太人及其后代,排著長長的隊伍默默走到辛德勒的墓碑前,用石子向他表示敬意。此時,音樂給人以溫和平實的懷舊色彩,但是感情深刻。它不是對人間悲劇的控訴,而是對歷史錯誤的沉思,音樂成為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的歷史獨白。小提琴的演奏,將殘酷戰爭陰影下猶太人凄涼的心境表現得淋漓盡致。該片即將結束時,畫面與音樂相互呼應,仿佛把人們又帶回到那個灰暗的、生命不能自主的年代,使人愈發感到今日時光的可貴。聆聽引子,聽聽這段音樂的情緒是怎樣?在英國管奏出的略帶憂傷情緒奏出了引子下面繼續聆聽音樂,聽聽是什么樂器演奏的的主題曲?主題曲出現了幾次?每次的情緒是怎樣的?小提琴分三次奏出了音樂的主題。下面我們聆聽第一次,感受第一次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第一次為中低音區,旋律上下起伏、低回曲折、如泣如訴;下面我們聆聽第二次,感受第二次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第二次為高八度反復,感情哀而不傷,充滿了省思和維懷的溫淳氣質。前兩次出現的音樂調性均為d小調;下面我們聆聽第三次,感受第三次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第三次出現前,由樂隊演奏的引子再度響起后,小提琴在低音區繼續傾訴著,表現出人們內心的痛苦、奮爭與期盼。這種短暫的情緒后,隨著七連音的快速上行,導出了主題第三次在a小調上再現。它不僅在第一次、第二次出現的主題原型基礎上擴展成16小節,而且最后的收束由于F音的出現,具有了和聲小調的特征。音樂中充滿著猶太民族那種飽含苦難的、難以言喻的激情。下面聆聽尾聲,聽聽尾聲的音樂表現了怎樣的畫面?情緒是怎樣變化的?最后,音樂在綿長、深情的小提琴聲中結束,令人回味無窮。下面整體聆聽下面我們欣賞一下視頻感謝聆聽感謝觀看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辛德勒的名單.mp3 96a0837007d29e03880f72c98d452b37.mp4 【2022新版課標】中學-音樂-人音版-七年級下冊-《辛德勒的名單》-課件.pptx 【2022新版課標】中學-音樂-人音版-七年級下冊-《辛德勒的名單》-課堂教學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