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音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影視金曲》第1課《長江之歌》。【教材分析】《長江之歌》是人音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影視金曲》第1課唱歌課,這首歌旋律激昂,歌詞大氣磅礴,感情親切而熱烈,通過對中國的母親河一長江的描寫與贊美,表達和抒發了中國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情感。歌曲為大調式,是拍,A B A 三段體結構。《長江之歌》的歌詞采用擬人的手法,藝術性地將人與物、最與情融為一體,大氣磅磷。尤其是“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在兩段歌詞中重復出現,把長江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氣勢浩瀚、力量無窮、貢獻無限等特點,加以疸染,贊頌長江的宏偉與壯麗,進而升騰起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頌和熱愛之情。刮調埃區舉遷面蓮亦.排博還原曲的主要音調就是8小節前奏的旋律。在電視片中,音樂以器樂演奏為主與只用襯詞“啊”演唱的混聲合唱,采用卡農式的音樂進行,形象地描繪了長江波濤起伏、浩浩向前的氣勢。這段簡短而富有贊頌情感的主題音樂,在該電視片的片頭片中和片尾反復出現,讓人心潮起伏、回味無窮。【學情分析】剛剛踏入中學的校門,內心世界比較豐富,對所有的事物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心理上還保持這小學時期的天真愉悅,他們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對事物的分析和主觀體會,對很多問題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大多數學生學習態度都很端正,因此,老師要積極進行教育和教學工作,注意強調學生行為規范教育,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使得熱愛音樂,喜歡上音樂課。【教學目標】以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新頒布的課程目標為依據,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注重體現課程性質,重點反映課程理念,我們確立本節課的目標:(一)審美感知感受歌曲的激昂的情緒和表達的意境。(二)藝術表現能以贊頌和贊美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鑒賞歌曲的結構特點。(三)創意實踐通過聲勢動作和律動或器樂演奏等豐富歌曲的表現形式表現音樂(四)文化理解通過學唱歌曲,促使學生的感受經典音樂,心靈得到升華和陶冶,審美修養得到豐富、加強和提高。【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通過教師教唱,能準確演唱歌曲表達歌曲情感。2.學習歌唱呼吸方法并練習發聲(二)教學難點:1.通過聲勢動作和律動或器樂演奏等豐富歌曲的表現形式表現音樂【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教學過程】一、“提問導入教師:同學們,我們之前學習過哪些影視歌曲?預設:回答問題教師:電影和音樂的關系是怎樣的?預設:回答問題教師:音樂豐富了電影,可以渲染電影的氛圍等等,今天那我們學習的這首歌曲名字叫作《長江之歌》(板書《長江之歌》)【設計意圖:以復習的方式導入,通過提出問題調動學習興趣,渲染課堂氣氛。激起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導入新課】二、師生互動,學唱歌曲(一)初步聆聽,感受情緒教師:首先我們了解一下歌曲的背景資料,1983年,中央電視臺拍攝、播放了24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話說長江》。同年,該片獲得了全國電視專欄節目特別獎。其中,由王世光作曲的主題音樂,以其優美的旋律、宏偉的氣魄,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同年12月,電視臺播出了為主題音樂填詞的啟事。在近5000份來稿中,沈陽軍區前進歌舞團胡宏偉填詞的《長江之歌》被選中。所以,這首歌與一般歌曲的創作程序不同,是先有曲,后填詞。原歌曲演唱形式為女高音領唱與混聲合唱。這首歌的歌詞虛實相間,充滿詩情畫意,與《話說長江》主題曲優美的旋律完全吻合,雖然沒有被編輯進電視片《話說長江》之中,但因其極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而被眾多歌唱家和廣大群眾以不同的形式所演唱。2007年,《長江之歌》作為中國第一顆人造月球衛星“嫦娥一號”搭載的30首歌曲之一飛上太空,使“濤聲回蕩在天外”的夢想終于成真。大家看一下曲作者是誰?預設:回答問題教師:王世光(1941一)作曲家。山東青島人。1958年考人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1983年參與創作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中國革命之歌》。此外,還創作了《話說長江》《話說運河》和《馬可 波羅》等電視及歌劇音樂。胡宏偉(1953-)歌詞作家。遼寧沈陽人。1978年開始從事專業歌詞創作。代表作品有《光榮啊!中國共青團》(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歌)、《長江之歌》《遼河水從我家門前流》等。曾獲得全軍及全國創作獎項二百余種。下面聆聽歌曲,聽聽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預設:聆聽音樂回答問題教師:通過聆聽我們發現這首歌曲旋律激昂,歌詞大氣磅礴,感情親切而熱烈,通過對中國的母親河一長江的描寫與贊美,表達和抒發了中國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情感。下面請同學們再次聆聽歌曲,聽聽這歌曲有幾個部分組成?(播放音樂)預設:聆聽音樂回答問題(二)分析作品,分段學唱教師:歌曲為大調式,是拍,A B A 三段體結構。由三個部分組成,下面我們學唱第一部分,大家看看第一部分由幾個樂句組成?預設:聆聽音樂回答問題教師:第一部分由四個樂句組成,下面我們學習第一個樂句預設:學唱教師:注意弱起、大音程的演唱,請再次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我們學習第二個樂句預設:學唱教師:注意弱起、大音程、附點節奏的演唱,請再次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我們學習第三個樂句、第四個樂句預設:學唱教師:第三、四樂句是第一、二樂句的重復和變化。預設:演唱教師:跟琴整體演唱預設:演唱教師:跟音頻演唱預設:演唱教師:通過學習,同學們說說第一部分音樂有什么特點?預設:回答問題教師:A段由四個樂句構成,是對長江豐采的描繪。旋律明朗、從容,結構為一個方整形樂段。第一樂句弱拍起的節奏型貫穿整個段落,給人以親切感和神圣感;第三、四樂句是第一、二樂句的重復和變化重復,使主題音調更為鮮明。七度大跳音程使曲調跌宕起伏,表現出長江一瀉千里,蜿蜒奔騰東去的非凡氣概。下面我們學習第二部分,大家聽聽這部分音樂大家熟悉嗎?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B段也是由四個樂句構成,充滿激昂、費頌的情懷。是A段的對比性樂段。節奏為強拍起,附點四分音符的運用,使旋律更為親切流暢。旋律素材雖然取之于A段,但由于采用了模進的手法,每個樂句的第一個音由低到高,使曲調逐漸向高音區擴展,造成了一浪推一浪勇猛向前的氣勢。第四樂句中出現了全曲的最高音“6”,猶如掀起滔天巨浪,把歌曲推向了高潮。下面我們直接跟琴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聆聽第三部分,大家說說第三部分有什么特點?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第三部分由四個樂句組成,下面我么們學習第一、二個樂句預設:學唱教師:大家感覺這個樂句熟悉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這個樂句是第一部分第一、二個樂句的重復,下面請再次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我么們學習第三、四個樂句預設:學唱教師:大家感覺這個樂句熟悉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這個樂句是第一部分第三、四個樂句的重復變化,下面請再次演唱。預設:演唱教師:通過學習,同學們說說第三部分音樂有什么特點?預設:回答問題教師:第三樂段是A段的再現。前三個樂句與第一樂段完全相同,但情緒更加激動,感情更加真摯在第四個樂句中,運用了從六度又到七度的大跳音程,旋律跌宕起伏,表現出滾滾浪潮奔流向前的景象。下面我們學習尾聲預設:學唱教師:最后的尾聲,是主題動機的擴展,表現了對長江無盡地贊美之情。下面整體演唱預設:演唱三、拓展認識,情感升華教師:下面我們欣賞一下視頻預設:欣賞四、總結同學們,今天學習的這首歌曲,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最后,讓我們懷著飽滿的情感,再來演唱一遍歌曲,來結束我們今天的音樂課。(師播放歌曲伴奏)【板書設計】《長江之歌》1=G 4/4 拍中速 親切、熱情地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7張PPT)第二單元《影視金曲》同學們,我們之前學習過哪些影視歌曲?電影和音樂的關系是怎樣的?音樂豐富了電影,可以渲染電影的氛圍等等長 江 之 歌長 江 之 歌背景資料1983年,中央電視臺拍攝、播放了24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話說長江》。同年,該片獲得了全國電視專欄節目特別獎。其中,由王世光作曲的主題音樂,以其優美的旋律、宏偉的氣魄,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同年12月,電視臺播出了為主題音樂填詞的啟事。在近5000份來稿中,沈陽軍區前進歌舞團胡宏偉填詞的《長江之歌》被選中。所以,這首歌與一般歌曲的創作程序不同,是先有曲,后填詞。原歌曲演唱形式為女高音領唱與混聲合唱。詞曲作者介紹王世光(1941一)作曲家。山東青島人。1958年考人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1983年參與創作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中國革命之歌》。此外,還創作了《話說長江》《話說運河》和《馬可 波羅》等電視及歌劇音樂。胡宏偉(1953-)歌詞作家。遼寧沈陽人。1978年開始從事專業歌詞創作。代表作品有《光榮啊!中國共青團》(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歌)、《長江之歌》《遼河水從我家門前流》等。曾獲得全軍及全國創作獎項二百余種。聽聽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這首歌曲旋律激昂,歌詞大氣磅礴,感情親切而熱烈,通過對中國的母親河一長江的描寫與贊美,表達和抒發了中國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情感。再次聆聽歌曲,聽聽這歌曲有幾個部分組成?歌曲為大調式,是4/4拍,A B A' 三段體結構。學唱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由四個樂句組成學唱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由四個樂句組成學習第一個樂句注意弱起、大音程的演唱學習第二個樂句注意弱起、大音程、附點節奏的演唱學習三、四樂句第三、四樂句有什么特點?學習三、四樂句第三、四樂句是第一、二樂句的重復和變化。整體演唱第一部分A段由四個樂句構成,是對長江豐采的描繪。旋律明朗、從容,結構為一個方整形樂段。第一樂句弱拍起的節奏型貫穿整個段落,給人以親切感和神圣感;第三、四樂句是第一、二樂句的重復和變化重復,使主題音調更為鮮明。七度大跳音程使曲調跌宕起伏,表現出長江一瀉千里,蜿蜒奔騰東去的非凡氣概。學習第二部分學習第二部分B段也是由四個樂句構成,充滿激昂、費頌的情懷。是A段的對比性樂段。節奏為強拍起,附點四分音符的運用,使旋律更為親切流暢。旋律素材雖然取之于A段,但由于采用了模進的手法,每個樂句的第一個音由低到高,使曲調逐漸向高音區擴展,造成了一浪推一浪勇猛向前的氣勢。第四樂句中出現了全曲的最高音“6”,猶如掀起滔天巨浪,把歌曲推向了高潮。學習第二部分跟琴演唱學習第三部分聆聽第三部分,大家說說第三部分有什么特點?學習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由四個樂句組成學習第一、二個樂句大家感覺這個樂句熟悉嗎?這個樂句是第一部分第一個樂句的重復學習第一、二個樂句學習第三、四個樂句大家感覺這個樂句熟悉嗎?這個樂句是第一部分第二個樂句的重復學習第三、四個樂句同學們說說第三部分音樂有什么特點?第三樂段是A段的再現。前三個樂句與第一樂段完全相同,但情緒更加激動,感情更加真摯在第四個樂句中,運用了從六度又到七度的大跳音程,旋律跌宕起伏,表現出滾滾浪潮奔流向前的景象。最后的尾聲,是主題動機的擴展,表現了對長江無盡地贊美之情。學習尾聲整體演唱拓展認識情感升華感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b5c02f70d26f1f367418a48a12eb3355.mp4 M14020101A.mp3 【2022新版課標】中學-音樂-人音版-七年級下冊-《長江之歌》-課堂教學設計.docx 【2022新版課標】中學-音樂-人音版-七年級下冊-《長江之歌》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